《夏天》第二課時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後”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美。
2、 能用“像……像……”和“有人……有人……”造句。
3、 積累並運用描寫雨後美景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 小朋友喜歡聽歌,今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首歌,想聽嗎?這唱的是什麼季節的歌呢?
2、 是呀,絢麗多彩的夏季來到了,我們大地上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你覺得有哪些變化呢?夏天最大的特點就是經常會下(雷雨),板書:雷雨
3、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去領略一下夏天雷雨前後的情景。
4、 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指名說)板書:前、時、後。我們還知道了哪幾節是寫雷雨前?哪幾節是寫雷雨時?哪幾節是寫雷雨後?板書。
二、學習“雷雨前”
1、 下雷雨前會是怎麼樣的情景呢?自己讀讀第一、二小節,你感受到了什麼?(指名說)(非常悶熱、難受、無精打采)。是嗎?你們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呢?再自己大聲讀讀、找找、劃劃。
2、 討論交流。(指名說)。
(1)句子:太陽像個大火球。
a.這裡把太陽比做了什麼?說明當時的天氣怎樣?誰能讀出當時的感覺?
b.你還從哪些地方看出來?
(2)句子:柳葉打著卷兒,小花低著頭,湖水也烤熱了。小魚該不會煮熟吧!
a.為什麼從這裡可看出來?
b.是呀,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使得柳葉毫無力氣,打著(卷兒),小花也無精打采,難受得(低下了頭),小作者還擔心湖水被也被(烤熱了),小魚也被(煮熟了)。
c.誰能試著讀一讀,讓我們大家一起來感受一下當時那中悶熱、難受的情景。
d.蜻蜓為什麼要低飛?
e.好悶熱的天,真實讓人受不了,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看到小狗伸出長長的舌頭,直喘氣,老母雞躲在樹陰下不敢出來,聽到知了難受地叫。)
(3)正當我們熱得受不了,悶得受不了時,誰為我們帶來了好訊息呢?蜻蜓飛來時,你心情怎樣?為什麼?你能讀出那種感受來嗎?(是呀,讓人迫不及待地等待著一場大雨的到來)
三、學習“雷雨時”
1、 蜻蜓的訊息是真的嗎?雷雨果真來了.夏天的'雷雨有什麼特點呢?自己讀讀讀三小節。
2、 討論:(1)先風,再雲,接著打閃,然後打雷,最後下雨,按一定的順序。
(2)下起來急而大。(板書:急而大),從哪裡看出來?
3、 能透過朗讀把急而大的雷雨表達出來嗎?自己試——指名試。
四、學習“雷雨後”
1、 夏天的雷雨來得快,去得也快,下了一陣,風(停了),雲(散了),閃(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太陽(出來了)天邊掛起了(一條彩虹)
2、 雷雨後的大地又是一番什麼景象呢?大聲讀讀4、5、6小節,談談此時的你又會感受到了什麼?(板書:景色清新宜人)。
3、 你們從哪些地方體會出來呢?再自己仔細地讀一讀,找一找。
4、 反饋交流。
(1)句子:柳葉、小花滴著水珠,像剛洗完澡,多幹淨,多精神。
a.此時的柳葉和小花會說些什麼?誰能把這個句子讀好?讀出柳葉、小花的心情。
(2)句子:湖裡,小魚擺著尾巴游得多高興。
a.此時的小魚心情怎樣?你能讀一讀嗎?
(3)湖邊有人乘涼,有人散步。
a.是呀,漂亮的景象吸引了人來乘涼和散步,你覺得會有哪些人呢?
b.你能用“有人……有人……”來造句嗎?(公園裡,操場上)
(4)湖水像面鏡子,照著天,照著橋,照著那隊過橋的小學生。
a.把湖水比做什麼?為什麼?
b.清清的湖水能照出橋,照出天,照出小學生,還能照出什麼?
(5)你們喜歡最後一句話嗎?為什麼?自己讀讀。
小鳥指什麼?彩虹指什麼?
小鳥飛過雨後的彩虹指什麼?你能用“像”來說一句話嗎?
那麼美的句子又該怎樣讀呢?(指名讀最後一句)
5、指導朗讀。
雨後景色清新宜人,而課文又描寫的那樣美,想不想再美美的把雨後景色讀一讀。
齊讀4、5、6小節。
5、 我們想不想把這雨後美景留在我們的畫上呢?畫雨後美景。
前(1、2):悶熱
板書:雷雨 時(3):急而大
後(4、5、6):涼快 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