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初一語文課堂教學設計

初一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範文

語文教學應該直面於“人”,根植於“愛”,發軔於“美”,著力於“導”,作用於“心”。——於漪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很喜歡這句話,可以說它道出了語文教學的本質。我認為,語文教學要想達到這些預想,首先要弄清三個層面——教什麼、怎樣教、教的怎麼樣這三個問題,再據此設計教學方案(即課堂教學設計)。而一個合理的課堂教學設計應從以下幾點考慮:

一、設計合宜的教學目標

(一)確立教學目標的三個依據:

1、 學生。

(1)基本特徵分析:先天的品質、後天習得的技能、過往的經驗、成長的環境、學生各年齡階段的差異

(2)學習風格分析:

依賴型——獨立型

聚合思維型——發散思維型

整體型——序列型

言語型——表象型

(3)初始能力分析和先前知識分析

附:分析學情的方法

學生作業分析;談心,訪談;課堂觀察(關注學生過去到現在的變化);課堂有針對性的提問;重點問題可以進行問卷調查;結合生活經驗,理解學生心理……

2、教材 :教材是落實課程標準的載體,是連線教師和學生的媒介,是構成課堂的基本要素之一。

3、教師: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二)、確立教學目標的經驗與困惑

1、我知道這個階段(如初中階段,或一個學年、一個學期、一個單元)語文課程的目標嗎?

2、我選定的教學目標是否在總的語文課程目標的框架體系內?

3、 本堂課是否選擇了一個相對集中的具體的目標?

4、這個目標是大多數學生需要達到的嗎?

5、教學目標是這篇課文中所蘊涵的核心價值之一?

二、設計合乎邏輯的教學活動

(一)、教學活動設計策略

1、注意教學節奏

2、活動板塊的設計:起(5分鐘)、承(15分鐘)、轉(15分鐘)、合(5分鐘)

3、選擇教學策略

(1)教學策略無所謂好壞,合宜的才是好的;

(2)使用教學策略也有技巧。

以最常見的.“課堂提問”為例。

目前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提問過於頻繁,數量過多;重複問題和重複學生的回答,使大量有意義的時間丟失,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不會傾聽學生正在回答問題,這樣,會挫傷學生思考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選擇相同學生回答問題;控制問題的答案,使整堂課都是教師的觀點,沒有學生自己的觀點;給予消極的反饋,會降低學生參與課堂交流的願望;忽視學生的提問等等。

4、針對以上弊端,教師應該怎樣設計問題?

A、事先準備許多和課文的教學目標直接相關的基本問題:

(1) 不同水平的問題。

(2) 保證基本問題的次序對學生是合邏輯的。

(3) 保證問題的措辭清楚並適合學生的水平。

B、提問的注意點:

(1)在小卡片或紙張上寫下主要問題並在上課時做參考。

(2)一次問一個問題,如果有必要,改用別的措辭表述。

(3)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包括等待時間),回答每一個問題。

(4)避免修辭性問題(如,誰知道?——沒人知道)。

5、課堂提問不同的形式

直問:對某一簡單問題直接發問。它屬於敘述性提問,是教師在講述性談話中的提問。其表現形式為“是什麼?”“有什麼?”等。 曲問:為突出某一原理或者為向某一原理逼近,可以從問題另一側面發問,尋找契機。

反問:針對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或是某一問題的糊塗認識和錯誤癥結發問,步步進逼,使學生幡然醒悟,達到化錯為正的目的。

激問: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學生處於準備狀態時,使用激勵性的提問,激發學習情緒,促使其進行知識間的類比、轉化和遷移,把學生從抑制狀態調動到興奮狀態。

引問:對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需要疏導或提示時,在關鍵處發問,循序漸進地達到理解知識和解決問題的目的。

追問:是對某一問題發問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後,針對問題的更深層次發問,其表現形式為“為什麼?”“請說明理由”等,這樣便於易中求深。

以上是我一點不成熟的看法,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