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小學的讀書報告
近日讀來一本書,若不是因老師要求,想來我也不會精心讀一本關於學術專業的書。
讀書時,我不禁感到巨大的損失,一是覺得自己損失了太多的時間讀書,二是錯過太多的好書。 在我看來這本由湯闖新先生寫的《大國競爭決定世界變局》在關於世界大國的競爭與發展,以及大國之間的關係發展中比較清晰的表明了自己的觀點,深刻也很全面。在某些事例的分析過程中,讓我也對這些事例有了不一樣的認識。最重要的一點,也是讀完這本書以後我認為自己最大的收穫就是我學會了用不同的視角看待並獨立的思考國際的狀態,同時,國際上發生的某些事並不會真的就如自己所看到,或者就是從新聞上聽說一般,當然若想要深刻理解這些問題就要先了解世界國家內在的本質的特性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我想這本書已初步給我形成了這樣一種對國際關係概況的理解。
現代世界百年史可以算是人類最為動盪激烈的歷史階段,現代世界格局變幻莫測,20世紀曆經了四次世界大變局,這也是我們瞭解國際社會與大國關係的重要歷史線索。
1.世界格局形成第一次世界大變局的導火索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其結果性標誌就是:一是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崩潰;二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誕生;三是美國由此跨入世界大國的行列;四是18與19世紀的世界霸主大英帝國的衰落。這些掀開了現代世界史大國格局形成的序幕。
一戰隊與當時所有的世界大國都是一次歷史性的轉折點,也是世界由近代走向現代的轉折點。 美國是這次戰爭最大的受益者,因為戰爭不是在美國本土,同時在戰爭中與其他交戰國進行武器交易,從中獲利,經濟迅猛崛起。戰爭初,美國中立的政策對德國極為有益,但因美國同時也與英法等國進行武器交易,引起德國不滿,於是美國加入一戰。此後美國一舉獲得經濟大國、軍事大國、政治大國的地位。
2.第二次世界大戰促成現代世界第二次大變局。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隊英法主持的戰後問題嚴重不滿,民族主義運動高漲。一戰後共產主義在歐洲流傳,為了避免德國倒向蘇聯,歐洲對德國進行援助。但由於1929年的經濟危機,雖然使德國也受到重創,但是希特勒控制國家後拒絕履行一戰的賠償責任及債務,並開始實施軍事化國民經濟,經濟迅猛復甦 。
日本是個見風使舵的國家,與英國簽署三個同盟條約後,在二戰初期見納粹橫掃歐洲節節勝利就倒向德國,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二戰的結果證明了一個真理:好戰必亡。同時,我又認為,若不是當時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或許中國當時的抗日局勢是另一番模樣,有時歷史事件的發生具有很戲劇性的偶然因素。就比如一戰美國對德宣戰的直接原因不就是德國對本國駐墨西哥大使的密件被英國擷取告知美國,密函內容大致為德國將幫助墨西哥首府在美領土。偶然性的歷史事件也會造成完全不一樣的局勢。
3.蘇聯解體與第三次世界大變局
冷戰格局長達四十多年,期間各種的對立政策與組織建立起來,有的至今具有強大的影響力。我認為當時蘇聯解體的最深層的因素就是因為美國自由主義的資本主義思想滲透於蘇聯,一個國家的瓦解就是由其內部的思想根源做指導。美國成為了世界霸主,一超多強的世界格局就此形成。原來人們認為只要蘇聯共產黨解體,美國與俄羅斯的敵對關係就會結束,但事實證明,這種想法是天真的。
之所以如今的美俄關係依舊有裂縫,是因為它們兩國之間的競爭不僅僅是什麼主義之爭,不是簡單的道路之爭,而是大國政治力量與國際地位之爭。
4.華爾街金融海嘯引發第四次世界大變局
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陷入空前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同時,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強勢崛起。世界的中心開始轉向亞太地區,現在便正在發生著世界近百年來的第四次世界大變局。
只要世界上有國家存在,就必定會有大國競爭,大國的實力決定著他們的競爭戰略,競爭戰略決定著國家的發展方向。各國都有不同的競爭戰術,其中充滿了智慧與人性的較量。書中提到,競爭可分為惡性競爭與良性競爭,也可分為金融戰,資訊戰,輿論戰和情報戰等。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美國的競爭戰略。面對自己的盟友歐盟,美國並不是真的如好友一般,而是一心想要置美元最大的敵人歐元於死地。不可否認,一個國家的對外政策的基本點是國家利益,美國這樣做雖不和道德,但是也無可厚非,同時也讓我深深佩服美國能在競爭中如魚得水,就是因為他們非常縝密而又
深刻的“陰謀”然而受之算計的國家要學會明辨,競爭需要智慧,不僅要有長遠的目光來看穿他國的埋伏,也要學會為自己設計道路。我不禁想到,美國的勁敵早已不是歐盟,迅猛崛起的中國儼然成為了美國的眼中釘,或許他們已經在密謀抵抗中國的戰略,或許我們就會像當初的歐盟一樣被其玩弄於鼓掌之中,中國培養塑造具有國防安全,看透國際競爭陷阱,情報分析素質的高階專業精英的任務迫在眉睫。讀了書中的許多案例分析,我明白了,國際社會是爾虞我詐的遊戲場。
世界大國都在為自己的的戰略總目標奮進著,其中最值得一提的`還是德國。我一直很喜歡德國即使我對它的瞭解並不是很多。自己認為這是一個比較嚴謹,務實的國家,在兩次世界大戰給世界帶來巨大的災難之後,他們一直默默埋頭苦幹,他們明白想要洗刷法西斯的陰影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急不躁地為歐盟和歐元的強大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於法國共同建立強大的歐元經濟體是他們的競爭戰略。英國已成為美國的跟班,在歐盟中時常發揮負能量作用。
對於俄羅斯來說,加快經濟建設,回覆彼得大帝似的俄羅斯國際地位是其現今最重要的戰略。 日本,我至今都很好奇是怎樣一個民族。或許身為中國人確實會對其有些偏見,但是設身考慮一下,日本想要解除戰敗形象,尋求民族正常化是可以理解的,重點是看要操用什麼樣的方式。如今安倍的做法確實有種當時希特勒想要改變德國戰敗,擺脫束縛,復仇主義的法西斯死灰復燃跡象,這絕對是不可以被國際社會認可的。如果日本軍國主義復辟,對亞洲的和平與發展充滿了威脅。 中國目前的總目標就是和平崛起,解決兩岸的問題,實現中華民族的大一統,把中國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現代化社會主義強國。
如今的國際競技場上,美國才是真正的操盤手,各個大國警惕被戰爭所害,謹防盟國設局也是經偵的智慧與學問。大國的競爭決定著未來世界命運,文明良性競爭才是大國建設全球和平生存發展的天然責任。現在人類還有很多需要共同面對的難題,建立公平合理的全球秩序才是世界大國應該努力的方向。
大國決定未來世界的命運,就有責任把世界引導到更佳和平的文明高度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