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寫作的閱讀教學
導語:閱讀教學的功能在於指導學生讀懂課文、學會讀寫。閱讀課設計應當旨在教會學生掌握文章的導讀思路,實現以讀促寫,使學生的讀寫能力得到充分發展。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指向寫作的閱讀教學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指向寫作的閱讀教學
一、什麼是“指向寫作”的閱讀教學
“指向寫作”的閱讀教學,就是把閱讀教學的重心從解讀“寫什麼”轉向探究“怎麼寫”,在理解文字內容情感的基礎上體會文字的寫作方法,為學生的寫作鋪墊基礎。
二、為什麼要確定“指向寫作的閱讀教學”這個主題
眾所周知,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小學階段,我們語文學科的課時最多,老師也教得最辛苦,然而大多數學生的寫作能力直到五、六年級還無法讓老師滿意。究其原因,就是我們很多老師一直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文字解讀上,解讀得越來越細緻,越來越深奧,越來越個性化,也越來越偏離了閱讀教學的目標:學習如何運用語言文字。其實,理解課文的內容情感只是基礎,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的寫作技巧才是教學的重點所在。確定“指向寫作的閱讀教學”這個主題,就是幫助老師們轉過身來,面向我們語文教學最重要的目標——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本次競賽的亮點
這次競賽有許多亮點可圈可點。
1、積極參賽,勇氣可嘉。雖然大家自感對本次競賽的主題認識還不深,理解也不透,但仍然踴躍報名,積極參加。參賽教師既有久經沙場且早已榮獲省級一等獎的中年精英,也有剛剛參加工作一兩年的教壇新秀,可見老師們最在意的是參與研討提升自己,而不是競賽名次個人得失。
2、心心所念,“指向寫作”。靜觀賽場的每一節課,我們明顯地感受到老師腦海中有了一根緊繃的“弦”——“指向寫作”!這是一根新奇而美麗的“弦”,每位老師都屏息凝視,巧手輕彈,努力演奏動聽的樂章。
3、“指法”新巧,“旋律”優美。“指向寫作”到底應該怎麼“指”?老師們精心設計,謹慎嘗試,展示出了許多成功的做法。李芬老師(《金色的腳印》)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為什麼用“金色的腳印”做題目,領會作者的多層用意,從而明白一篇文章擬定一個好題目的重要性。程淇老師(《老人與海鷗》)引導學生體會描寫時加上合理的想象可以使文章更生動——“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何丹、段妮、楊蕾、邢秋霞四位老師(《地震中的父與子》)都引導學生把原文“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與改寫的片段“他挖了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進行比較,讓學生領會到,為了突出時間特別漫長、困難特別巨大、主人公意志特別剛強,可以把時間分成幾段來寫。段妮老師還讓學生現場摹寫一個學生長時間攻克數學難題的句子。夏微老師(《老人與海鷗》)引導學生把原文“老人把餅乾丁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撮起嘴向鷗群呼喚。”與改寫片段“老人把餅乾丁放在湖邊的圍欄上,向鷗群呼喚。”進行比較,體會“很小心”“退開一步”“撮起嘴”這些神態動作描寫對錶現老人愛海鷗的重要作用。楊慧老師(《慈母情深》)引導學生體會一個動作“塞”所飽含的厚重母愛,認識到準確地選擇動詞可以極大地增強文章的感染力。朱慶玲老師引導學生領會,在人物較多的事件中,為了避免囉嗦又突出重點,可以選擇一個主要人物詳寫,其他人物略寫。唐婉老師(《月光曲》)引導學生把事實與聯想相結合的原文片段與改寫後的只寫事實的片段進行對比,讓學生感受到,雖然意思相同,但表達效果相差甚遠,從而明白,有的時候事實與聯想相結合的描寫方式比只寫事實更富表現力。毛婷老師(《圓明園的毀滅》)引導學生明白,用了好詞語不一定有好效果,例如文中的“金碧輝煌”“玲瓏剔透”這些好詞如果互換位置,就沒有好的表達效果。毛婷老師還引導學生明白“漫步園內,有如漫遊在天南地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裡”為什麼要放在段落的後面而不是放在段落的前面,從而明白一段文字中哪些內容在前、哪些內容在後是有講究的,材料安排的順序要自然合理。程鴻老師(《“精彩極了”與“糟糕透了”》)引導學生從一個“扔”字型會到用好動詞的奇妙作用,知道要表達強烈的感情可以選擇反問句,明白描寫強烈衝突可以使用對比的寫法,認識到描寫人物對話時提示語的多種形式,且每一種形式都有其不同的用途,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使用,等等。這些“指向寫作”的具體做法都放在充分理解文字內容情感之後,而且捨得花時間,大多運用比較的方法,牽線搭橋,循序漸進,講得清楚明白,學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覺。這些都是成功的範例,值得大家借鑑。
4、容量適中,以學定教。大部分的課文都分為兩至三課時,老師只展示其中的一課時。多數老師沒有在教學內容上貪多求全,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讀書、思考、討論、交流,真正體現了學生主體、以學定教的人本理念。
5、板書簡潔,突出寫作。大部分老師的板書設計分兩大塊:內容情感和寫作技巧。兩者分量相當,幾乎平分秋色,突出了寫作指導的地位。
6、課件實用,操作熟練。絕大部分老師的課件設計簡潔美觀實用,沒有干擾學生注意力的動畫裝飾,也沒有干擾學生思考的背景音樂,老師操作也很熟練,對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四、有待改進的地方
1、蜻蜓點水,不求甚解。有些老師教學中也提到了文字的寫作技巧,甚至提的還很多,但僅僅提到而已。例如,讓學生找出哪是動作描寫,哪是語言描寫,哪是神態描寫,哪是心理活動描寫,然後也沒給學生思考寫了這些的好處,更沒有讓學生比較如果不寫這些表達效果會怎樣,而是直接告訴學生這些描寫很重要,能把人物寫得很生動。學生瞪大眼睛,一頭霧水。這樣填鴨式的“指向寫作”肯定難有實效。俗話說“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一篇文章往往含有很多的寫作技巧,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選擇其中的兩三處,在合適的環節,花足夠的時間,引導學生細細品味、比較、鑑別,深刻體會其中的妙處。這樣學生才能柳暗花明、豁然開朗,文章的寫作技巧才會在學生腦海裡生根發芽。
2、剛學就寫,急於求成。除了少數簡單技巧外,大多數的寫作技巧是不可能在閱讀課堂上即學即用的。它需要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就像一朝分娩需要十月懷胎。但有些老師看不到這個規律,急於看到教學的成效,在課堂上安排大塊的時間讓學生練筆。結果不是顯得虛假就是不盡人意,也只能走走過場,草草收場,反而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3、課後練筆,偏離技巧。有些老師讓學生課後練筆,但練筆的要求沒有針對本節課講的寫作技巧,而是指向了內容和情感,學生沒有練習學到的.技巧,使得“指向寫作”有名無實。
4、忽略內容,空中樓閣。有的老師也許腦海中過於緊繃“指向寫作”這根“弦”,居然忘了要先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中情感,而是剛接觸內容就問學生,這裡用了什麼寫作技巧,為什麼要這樣寫,換種寫法好不好。學生只能誤打誤撞,忐忑迷茫。沒有理解文字內容做基礎的“指向寫作”成了空中樓閣。
5、概括能力,要求過低。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五、六年級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這次比賽有很多老師設計了讓學生概括全文主要內容的環節,但只有段妮老師明確地要求學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同時提醒學生概括記事文章的的主要內容要注意包含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四要素,同時還要語言簡潔流暢。其他老師只是讓學生說說“文章講了一件什麼事”,有的甚至還提供過分詳細的模板讓學生只填幾個空,像訓練一、二年級的學生那樣,要求過低,不利於學生概括能力的提升。
6、語速過快,閒話較多。有的老師思維敏捷、口齒伶俐,語速過快,一般學生恐怕難以適應。還有的老師語言過於隨意,閒話較多,擠佔了學生思維的空間;有時語言不夠嚴謹,甚至出現語病,容易誤導學生。
“指向寫作”是個嶄新的課題,探索中出現失誤是不可避免的。課堂上儘管存在一些不盡人意,但成績依然顯著,可喜可賀!
總之,這次活動讓老師們澄清了一些模糊認識,進一步明確了語文教學的目標,初步探索了閱讀教學“指向寫作”的具體途徑,是我市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指向寫作”,只是閱讀教學的美麗轉身,遙望“熟練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理想目標,還任重道遠。希望老師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繼續探索,大步前行!
最後,衷心感謝大家(包括聽課老師)的積極參與!感謝教研室領導的親臨指導!感謝評委們的辛勤勞動!感謝實驗小學的領導、老師和同學們的全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