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小學《與朱元思書》課堂實錄

小學《與朱元思書》課堂實錄

師:請一位同學把課題寫在黑板上。(生紛紛舉手)

師:我找一位沒有舉手的。(指一位同學)就是你吧。你為什麼沒有舉手?

生:我字寫的不好。

師:沒關係。沒有誰,不練習就把字寫好的。練習練習吧。

(生上臺板書“與朱元思書”“吳均”)

師:字寫得蠻可以嘛,雖然不能說漂亮,但是筆順都對,間架結構都合理。要努力,大膽些,敢於表示,才有勝利。不表示,就沒有勝利。今天就是一次勝利,當了一次老師,板書課題。

(生欲回去)

師:先不要走。當老師還沒有當完呢,給大家解釋一下課題呀。

生:和……朱元思寫信。

師:“與”,應解釋為“給”,“與”有“和”的解釋,書,有寫的意思,但是在這裡是名詞,應該是“信”的意思。你連起來解釋一下。

生:給朱元思的信。 師:非常棒!你再看看書,會知道,這篇文章還有一個名字。

生:《與宋元思書》

師:為什麼兩個名字?到底是“朱元思”還是“宋元思”,已經無從查考,大概過去刻板印刷的時候,刻寫不清楚,讓讀者“朱”“宋”難識別。

師:這是一篇駢體文。

師:再請一位同學當一當小老師,給大家範讀一遍課文。(生紛紛舉手,指定一生。)

(學生把“縹碧”中的“縹”讀成了一聲,把“窺谷忘反”的“窺”讀成了四聲。有兩個學生起來糾正。)

師:縹,我們很容易讀錯,“縹緲”中應該讀一聲,而“縹碧”中只能讀作三聲。“縹緲”還可以寫成“飄渺”,都是若有若無、隱隱約約的意思,而“縹碧”是青白色的意思。“窺”只有一個音,就是一聲。他還把一個字讀錯了,“急湍甚箭”,“湍”應是一聲,他讀成了二聲。 這封信美不美?一封信居然還寫得如此美!

下面我們一齊,齊聲把全文朗讀一遍。注意,剛才糾正的字不要再讀錯了。

生:(高聲齊讀)“風煙俱淨,天山共色……”

師:透過大家的讀,我也似乎看到了吳均書信中描繪的那既秀麗、又壯美的景色。大家應該知道,俗話說“三分文章七分讀”,一篇好文章假如按十分計算的話,那麼,朗讀帶給人的'美的享受應該佔到七分。剛才大家的朗讀就是如此。

師:聽老師給大家示範一下。“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到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開頭兩句,應當顯得特別大氣,眼界非常宏觀;中間兩句,要顯得特別自在;而“自富陽到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應當帶著欣賞的態度,非常陶醉。來,跟老師一齊讀。

師:看看,老師是沒有看書,背誦的,試試哪位同學能夠背誦過。

(一分鐘後有同學舉手。老師示意他背誦。)

師:全體齊背。 (學生琅琅而背。)

師:翻譯一下,說說意思。

一生:風煙都乾淨了,天和山出現一起的顏色。跟從著流水飄蕩,任意地向東向西。從富陽到桐廬,一百多里地,奇山異水,天下最好的。

師:風煙,沒有譯出來,是風和煙,還是風的煙?是風和煙!

人怎麼跟著流水飄蕩,是游泳還是乘船?任意,應當是隨它的意,隨水的意,任憑的意思,任憑流水把我衝到東衝到西。許,是來的意思,左右的意思,不是多,一百許裡,就是一百來裡地,一百里左右。

師:我們再展開想像來誦讀。在我們的大腦中,要想像,天空中萬里無雲,天和山都是青青的顏色。我吳均坐在船上,跟隨流水飄蕩,隨著水流任憑它把我帶向東帶向西。從富陽到桐廬這一百來裡呀,全是奇山異水,是天下獨一無二的,我吳均真是看不夠。 (情不自禁唱起來)‘船兒喲,你慢些走呀,慢些走’。讓我把這美麗的富春江看個夠……

(學生響起熱烈的掌聲,還有笑聲。)

(邊教師示範背誦,邊學生背誦。)

師:這是總寫,還是分寫。

生:是總寫。

師:總寫富春江總體的特色是什麼?課文中四個字可以可以具體來概括。注意具體概括。

生:是“奇山異水”。

師:或者叫做“山奇水異”。那麼,接下來,就應該分別來寫,山之奇,水之異。往下看,從哪裡到哪裡,分別寫的什麼。

生:從“水皆縹碧”到“猛浪若奔”寫的是“異水”。從“夾岸高山”到“千百成峰”寫的是“奇山”。

師:我們再一同來背誦,先背誦“異水”區域性。

(學生很快背誦過了。點名一生背誦。)

師:齊背。

(又響起琅琅的誦書聲。)

師:寫了幾方面?

生:三方面。

師:哪三方面?

一生:先寫水色和水深,然後寫水清,再寫水急。

師:非常不錯,總結還非常簡練,都是用“‘水’怎麼樣”來概括,很精彩!只是有個問題,文章有沒有直接寫水深?“千丈見底”是不是寫水深?

生:是!

生:不是!是寫水清!

師:究竟誰說的有道理?

一生:是寫水清。“千丈”是寫水深,可是“千丈見底”就是寫水清了。

師:即使千丈深,仍然能夠見到底。對嗎?是寫水清。

生:就是。

師:總起來,是寫三方面,水色、水清、水急。

再背誦,背出情采來,“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帶著非常新奇的神情、非常欣賞的態度,來誦讀,要有點悠然,讀得稍微細微。“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要繪聲繪色,讀得粗重、渾厚。

(生齊讀)

師:甚箭,若奔,分別是什麼意思?

生:甚箭,是甚於箭,比箭還快速。若奔,像奔馬一樣。

師:“於”字在這裡省了。看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生:誇張和比喻。

師:大家看看以上寫異水的三個句子,前兩句和最後一句,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生:前兩句是直接描寫,後一句是間接描寫。

師:還有嗎?比如“動態”與……

生:前兩句是靜態描寫,後一句是動態描寫。

師:動靜兩兩結合,直接間接描寫兩兩結合。所以,才如此美妙。再誦讀。

(學生又響起琅琅的書聲。)

師:再讀奇山。

(學生又齊讀描寫奇山的一段。)

師:還是首先背誦過。分成三小節背誦。先背誦第一小節,從“夾岸高山”到“千百成峰”。共24個字。這是寫山的,要背誦出氣勢來。而且,齊背的時候,那種氣勢就更強化了。

(一會兒,學生就背誦過了。)

師:三個地方要注意,寒樹,就是看起來陰森森的樹,樹長得茂盛而顏色幽深;負勢競上,是高山憑依著高峻的地勢競相向上;軒邈,高和遠,這裡都是動詞用法,相互爭著往高處和遠處延伸。

大家看,高山是靜態的,生長也是默默的,可是,這裡24個字,就寫出了夾岸高山高昂的生命力。 這種寫法,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