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樹課堂實錄
致橡樹是舒婷創作的愛情詩,是朦朧詩派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致橡樹課堂實錄,歡迎大家瀏覽。
一、導人新課部分
1.課件封頁展示(滑鼠點按動畫文字:高中語文第四冊第四單元;執教:重慶市銅梁中學田貴遠;背景音樂伴奏)
(營造上課的氣氛,逐漸引起學生有意注意〕。
2.上課、呼立、行禮、問好、安座。
3.老師:同學們喜歡唱歌嗎?
學生齊答:喜歡!
老師:那麼我們先唱一首歌的片段,好嗎?
學主齊答:好!
(開課求新,依據學生好奇、求新的心態,刺激學生興趣,從而再次調動學生動機由無意注意轉向有意注意,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4.(老師用滑鼠點按《梅花三弄》片段)師生合唱:“紅塵自有痴情者,莫道痴情太痴狂……看人間多少故事,最銷魂梅花三弄。“
(老師再次強化課堂氣氛,啟用學生的思維。初步引發其審美愉悅。)
5.老師:歌詞中“問世間情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許”一句中“情”的含義是什麼?
學生:(靦腆的笑,齊答)愛情。
6.老師:因為愛情,成為人們演繹的一幕幕或悲或喜的故事也成為社會生活中一道道絢麗多彩的風景線。中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既要有基礎知識的把握,更要找到課本與社會生活中的結合點,透過學習課本來關注社會現象,今天我們以一種嚴肅的態度關注社會現象。所以,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滑鼠點按動畫字幕)愛情是什麼?
7.老師:其實每個人對愛情的感悟、理解都不一樣,成人們都試圖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一個滿意的答案,今天,我們欣賞當代女詩人舒婷一首《致橡樹》,希望欣賞後能得到一些啟發。(滑鼠點按動畫字幕)致像樹舒婷
二、詩歌賞析
(一)整體把握、宏觀欣賞
[詩歌的整體意象把握是對詩歌的情感體驗的基礎,故欣賞詩歌不可肢解詩的語言,否則,詩會顯得枯燥無味。]
1.老師:欣賞詩歌要在詩人設定的意境中品味把握意象,而品味又離不開朗讀,請同學們首先欣賞配樂配畫的詩朗誦。
(詩歌欣賞必須要反覆朗讀,透過對音韻、節奏、意象的反覆品味,才逐漸悟到詩中情感,為共嗚奠下基礎。(滑鼠點按《致橡樹》詩朗讀,聲音為丁建華原生帶轉化而成,畫面為《梁祝》小提琴協奏曲VCD畫面[消聲處理])。
學生:(隨著詩朗讀而進行第一遍欣賞,專注、投入。)
2.老師:聽別人朗讀僅僅是欣賞的開始,我們需要自己去讀、自己去品,下面我們分部朗讀:
(女)我如果愛你--……不,這些都還不夠!
(領)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你有你的銅枝鐵幹
(男)像刀、像劍、也像載;
(領)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女)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合)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課文結束。
(分部朗讀,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初步品味全詩的情感,並且對橡樹、木棉的象徵意義有初步的把握、領悟〕
學生:按分配朗讀,感情逐漸投入。
3.老師:從自讀提示中可知,本詩可以理解為表現詩人愛情觀的,按這一理解分析,詩人一開始就用意象表明了她的愛情觀的嗎?
學生:不是。
老師:詩人開始對某些愛情觀持否定態度,然後用意象來表現自己的愛情觀,這自然將詩分為兩個詩節,分在何處?
學生:“不,這些都還不夠!”
(整體把握,有助於對詩整體意象的領悟,這是欣賞詩的第一步。〕
(二)第一詩節賞析
1.老師:請全體同學朗讀第一詩節。
[鑑賞必須反覆朗讀、品味。]
學生:儘量投入感情朗讀。
2.老師:詩歌賞析需講究方法(滑鼠點按動畫字幕)。
鑑賞指導:尋找意象,根據意象體味詩 人傳遞的情感。
[方法指導,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老師僅僅是學習中的引導者。]
3.老師:請找出第一詩節的意象,它們依次是什麼?
學生:凌霄花、鳥兒、泉源、險峰、日光、春雨。
4.老師:詩人透過六個意象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感?
[學生對此問題自由交流、討論。先同桌交流,相互啟發,刺激思維得以擴散,在相互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觀點,最後用口語組合表達出來,以求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在此可以刺激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他們創新能力,最後老師適當總結。]
學生甲:我認為凌霄花是指現實生活中那種攀附他人的一種愛情模式,痴情的鳥兒是沒有價值的單方依戀的愛情模式。
學生乙:我認為凌霄花是攀龍附鳳,痴情的鳥兒是小鳥依人,泉源、日光、春雨都僅僅是由衷的奉獻,這些愛情關係中的雙方不是本質上的平等,當然也缺少一種獨立性,所以女詩人是持否定態度的。(掌聲)
[陳至立部長提出:“我們實施的素質教育,是一種以創新精神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北師大發展心理學教授林崇德指出:“所謂創造性教育,意指在創造性型的學校管理和學習環境中,由創造型教師設計創造型教學方法培養創造型學生的過程。”這一教學環節設計,旨在透過討論、交流、聲光色刺激學生思維,培養創新思維和表達能力。〕
老師總結:兩位同學將詩與詩人、詩與現實生活聯絡起來,融匯貫通,真不錯。同學們不僅領悟到了詩中的意象內含,而且還弄清了詩人持否定態度的原因,我為你們鼓掌。(鼓掌)
5.老師:詩歌的意象塑造藉助語言,而語言的表達又講究技巧,試分析第一詩節中語言表達上運用了哪些技巧?
學生:運用了排比、比喻、象徵、對偶
老師:同學們回答不錯。我們先欣賞比喻,六個意象六個比喻,我們只選一個賞析,其餘的由同學們課餘去品味。
[希望能夠在有效的時間內學會品味詩的語言的魁力,課後舉一反三]
老師:試分析下面兩組句子表達效果上有何不同。
(滑鼠點按動畫字幕) 動畫字幕
學生:交流、討論(場面熱烈)
學生甲:我認為第一組的語言更加生動、形象,第二組的語言直露,不含蓄。
學生乙:我認為第一組是詩的語言,第二組是議論文的語言。
學生丙:我認為第一組因為用了比喻,所以它可以讓我們浮想聯翩,有味道,更美,第二組意思一目瞭然,但說得太直接,讀完後反而沒有味道了。
老師:三位同學雖然都是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的,但其主要意思都差不多,看來同學們對語言的感悟的確不錯,詩多在意象上下功夫,而意象主動、形象可以藉助許多手段,這三句詩人藉助比喻,的確,比喻能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比喻使意象更有感染力,比喻使詩歌更有詩的韻味。
6.老師:這六個意象在句式上有些特點,前兩個意象都用3句表達,中間兩個意象都用了2句,最後兩個意象都用了1句,這樣的句式變化,體現詩人怎樣的情感變?
(由於這個問題是詩的技巧鑑賞,對學生而言較,故先品味,後分析,由感性到理性〕學生:帶感情地朗讀第一詩節。
老師:(引導)句式由長變短,語氣由平緩變得急促,詩人的情感體驗越來越強烈。女詩人對幾千年來男女不平等現象冷靜思考,希望在愛情上能夠獨立、平等,這種情感被壓抑了幾千年,現在似火山爆發,噴薄而出,其情感激昂澎湃,如大江之水,一瀉千里,不可阻擋,似錢塘之潮,一浪高過一浪,推向高潮,這是發自內心的宣告,也是反思後的吶喊,所以詩人最後喊出:不,這些都還不夠!
學生:循著這種感情,再朗讀第一詩節。
(三)賞析第二詩節
1.老師:我們已經知道,鑑賞要藉助意象來品味情感,聯絡標題,在第二詩節中詩人用了哪兩個意象來表現愛情觀的?
學生:橡樹、木棉 (滑鼠點按動畫圖片)
2.老師:請找出只描寫橡樹和只描寫木棉的詩
學生:描寫橡樹的句子是:“你有你的銅枝鐵幹、像刀、像劍、也像乾;”描寫木棉的句子是:“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3.老師:請將這些詩句集體朗讀一至兩遍。
(透過反覆體味,在感性上反覆品味詩中的情感。)
4.老師:請說說這些詩句分別表現了橡樹、木棉怎樣的特點。
學生:橡樹的特點是陽剛,木棉的特點是柔韌。(滑鼠點按動畫圖片)
5.老師:在自讀提示中提到,本詩中運用了象徵手法,在愛情關係上,橡樹、木棉分別象徵什麼?
學生:橡樹象徵富有陽剛之美的男性,木棉象徵富有柔韌之美的女性。
6.老師:男性和女性雖然是兩個有差異的群體,但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請找出橡樹、木棉相互聯絡的詩句。
學生:(一邊找一邊朗讀)“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裡;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
師生:(一邊朗讀,一邊賞析,得出結論)[師生共同活動,在朗讀之中體味情感]“緊握”、相觸”體現出“相互交融、依存”;“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表現出“相知相戀、心有靈犀”;正因為這種相互依存、相知相戀,所以 “彷彿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即是說既獨立,又依存;正因為這種相知相戀,相互依存,所以“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即是說可以同甘共苦。
老師總結:橡樹、木棉的關係是:獨立、平等、相互依存、同甘共苦的關係。(滑鼠點按字幕)
7.老師:橡樹和木棉分別象徵男性和女性,所以它們之間的關係就是詩人希望追求的愛情關係。而這種平等、獨立、相互依存、同甘共苦的關係就是偉大的愛情,這種愛情才會堅貞不渝,所以詩人最後總結出:“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即這種愛情應該是不僅愛對方的外在美,而且愛對方事業、精神、品質等在內的內在美。由此我們對詩人的愛情觀就明白了。(滑鼠點按)
三、尋找詩歌和現實生活的契合點,思辯訓練
[語文學習僅僅侷限在課本上是不科學的,語文學習是為學生今後工作、生活奠基本,故聯絡社會尤其重要。本環節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在課本學習中聯絡社會,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這一環節最具有創新。]
1.老師:詩人向我們表達的是一種愛情觀,而當代人對愛情的詮釋還有多種觀點,下面請同學們跟著歌碟唱兩首歌:《過把癮》、《牽手》,思考他們反映的愛情觀。
[將課內材料與課外材料(現實生活)聯絡起來,從而培養他們瞭解社會,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能力。]
(滑鼠點按《過把癮》、《牽手》的VCD片段。)
學生:(隨著音樂旋律唱起來。)
2.老師:有人希望愛得騰雲駕霧,愛得天翻地覆,愛得轟轟烈烈,愛得迷迷糊糊;有人歌唱在愛的路上牽手走過春夏秋冬,在相敬如賓中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愛其所愛,無怨無悔,聯絡歌碟內容和詩歌內容,談談你的感受。
(滑鼠點按動畫字幕)
思考與討論:將歌碟內容和詩歌內容進行比較,談談你的感受。
[由聲、像、色組合刺激學生思維,分析社會現象,啟用思維,從而相互交流,相互討論,再次啟發思維。將學生再次分為兩組展開討論,甚王可以是辯論,從而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創新能力。〕
學生甲:我是一名中學生,現在還不知道愛情的內含,但我對詩歌和歌碟有自己的看法。如果《過把痛》是一杯烈酒的話,《牽手》該是一杯清茶,《致橡樹》是一杯出自高階調酒師之手的雞尾酒。我認為,《過把癮》追求的是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的愛情,《牽手》追求的是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愛情,《致橡樹》追求的是唯美的非常理想化的愛情。我認為《過把痛》太前衛,太瘋狂,沒有安全感,《牽手》比較平淡,但很持久,《致橡樹》太理想化,不是常人所能得到的,因此,我欣賞《牽手》反映的愛情觀。(掌聲)
學生乙:我曾經從一本雜誌上看到,據有關的社會科學家調查得知,人都有一種喜新厭舊的心態,男女雙方的新奇感最多隻能持續三年零六個月,而之後,如果他們還能夠生活在一起,有的是因為子女的關係,有的是因為責任和道義的約束。今天我們既然只談愛情,我比較欣賞《過把痛》中“轟轟烈烈”的愛情。(一石激起千層浪,其餘學生反應不一樣,有反對的,有指責的,有沉思的。)
學生丙:我不太贊成乙同學的觀點,因為如果僅僅是為愛而愛,求得轟轟烈烈,為了那三年零六個月的相互吸引而戀愛,那不是每個人都在結婚和離婚的遊戲中過一輩子嗎?那樣社會上的單親家庭不是會增多嗎?而且也太沒有責任感了。我認為舒停追求的那種獨立、平等、相互依存、同甘共苦的愛情才是偉大的愛情,只要我們每個人的素質都得到了提高,每個人都能平等相處,這種愛情也不是柏拉圖式的愛情,還是可以得到的。(掌聲)
學生丁:剛才幾位同學的發言給我啟發太大了,我以前從來也沒有思考愛情這個問題,但剛才幾位同學的發言似乎讓我也琢磨,愛情是什麼。我認為我父親母親的愛情讓我感動,父親不大愛說話,很勤勞,母親小心翼翼,他們在一起似乎很少有交流,但他們總會在天涼了給對方一件衣裳,在天熱了給對方一杯涼茶,在默默勞作中平平淡淡地走過了他們的大半輩子,今後也是在這種平淡中一如既往地走下去,我認為,這跟《牽手》中反映的愛情是差不多的,我現在真的很感動,我認為這才是偉大的愛情。(掌聲)
老師:同學們都躍躍欲試,同學們的發言相當精彩,給我的啟發很大,雖然有些同學的觀點還有待完善,有些觀點還不夠辯證,但作為我們中學生這種對人生的思考、對社會的關照、對社會現象的研究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我認為也是學習語文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