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如何走向深度備課
導語:備課是教師根據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表達方法和順序,以保證學生有效地學習。以下是小編整理語文教師如何走向深度備課的文章,以供參考。
語文姓“語”,語文教學應該按照語文教與學的規律進行,著力於語言實踐:緊扣文字,揣摩重點語句,進行語言的品味;有效誦讀,適度拓展,關注語感的習得。抓住語言文字這個本體,讀寫並行,品出文字的聲律,嚼出文字的滋味,讓學生在獲得言語智慧的同時,得到人文精神的滋養,是謂“本色語文”。
語文教學要凸顯語文“本色”,必須先打好“底色”,進行深度備課。
一、走向深度備課:教師必須堅持歷練好三項基本功
(一)指教師把握學情的準度。學生學情起點如何,對文字的“原認知”如何,學習本文怎樣讓學生的提升幅度、擴張程度更大些:朗讀水平提高了、忽略之處關注了,認識淺近之處深化了,課堂積累豐富了。
(二)指教師進行文字細讀的精度。即對文字進行微觀分析,標題、關鍵詞語、句式、標點、句序、段序,都可以進行還原、置換、比較,以小明大。以《故都的秋》為例,由標題映照課文,“故都的秋”從第幾段寫到第幾段?由此文章可分為幾部分?題目換為“北平的秋”“北國的秋”如何?第三段“蘆花”“柳影”“蟲唱”“夜月”“鐘聲”前可以各加上怎樣的定語?這幾句意思分幾層?順序能否調換?寫“故都的秋”為什麼先寫江南的秋?以上問題指向文字細部的解讀,或新穎或深入,其實讀出了教師自己的發現和創造,而這正是衡量一個語文教師智慧水準和教學效果的潛規則。
(三)指教師進行文字增容的厚度。增容,其實就是將文字讀厚。其一是內讀,即教師自己以讀者身份“陌生的眼光”對文字進行個性化解讀;其二是外讀,除教學用書外,要找尋相關文字:原文字,課文內提及的原文字,或是課文外刪去的原文字;互文字,課文所在的原文字,與課文內容相關、相類、相似的文篇或書本;超文字,與課文相關的系列文篇和書本,包含同一內容、同一主題、同一作者、同一寫法的文字,包含名家的相關解讀成果,包含網路文字,史學、哲學、美學角度的解讀可高度關注。佔有並整合這些成果,重在將自身的讀解體驗轉化為文字教學策略,厚積薄發,深入淺出。
二、走向深度備課:教師必須透徹理解和準確把握高效教學的四個關鍵度
一節好的語文課一般要具備以下四個標準:課堂定位準確,思路明晰科學,師生互動有效,核心目標達成。
(一)課堂定位準確
首先是學科定位。
要有課程意識,定準“語“和“文”, 深入挖掘文字的文字內涵、文學內涵。文字無邊界,教學有邊界,“教什麼”比“怎麼教”更重要。其他學科往往教材內容就是教學內容,但語文的教材內容只是教學的素材,師生深度閱讀後的生成、加工才是教學內容。文字“寫了什麼”不是教學重點內容,“怎麼寫”“為什麼這樣寫”才是重點所在。
換言之,語文教學要教給學生的是一種言語智慧,即如何對資訊進行處理、加工和傳達。文字語言既是載體也是本體,既是形式也是內容,是語文教學的著力點。要反對由《背影》批評父親不遵守交通規則之類的“反文字化”,或由《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單單進行“愛心”拓展之類的“泛語文化”,或聲光電狂轟濫炸卻不讓學生真正觸控語言文字的“多媒體化”,防止語文課異化為德育課、政治課、歷史課、生物課、藝術欣賞課、思想方法課等任何非語文課。是否緊扣文字,是否書聲琅琅,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是否是一節真正的語文課。
其次是課型定位。
按照不同標準,可以劃分出不同的課型。按活動方式,可分為說話課、閱讀課、作文課、講評課、活動課;從閱讀教學講,有教讀課、品讀課、研讀課、理讀課、自讀課、聯讀課、審美鑑賞課等;從語言教學講,有積累課、運用課、品析課等;從讀的方式講,有朗讀、默讀,精讀、略讀,跳讀、批讀等;從文體看,有記敘文(寫人、記事、寫景)、說明文、議論文、詩歌、應用文、文言文等。此處的課型主要指文體特色。
比如寫景的記敘文,或曰散文,要關注的就是其文體特質:彈性(高度相容了各種文體各種語氣的變化多姿的那些句式)、密度(寫景抒情間給人的紛至沓來、字字珠玉的美感)、質料(構成甚至決定全篇文章境界高低的個別的字或詞的品質)。凡作者用心、考究的地方,自然構成教學著力的地方。再比如文言文,關注的首要是“言”與“文”的關係,不能偏重於言,講成文言語法課;也不能偏重於文,上成政史課。最好是“以言促文,以文索言”,反覆誦讀,抓關鍵詞句理解課文,以詞語句子的理解為切入點,體會含義、理解感情、梳理思路、領會韻律,最後再以讀顯情,以讀悟文。文體定位與其它分類標準結合,可以進行進一步的精確定位,使課堂教學重點突出、特色鮮明。
再者是目標定位。
先澄清一個認識: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其實不是教學目標,而是課程目標,代表的是由課程的總目標、學段目標構成的目標體系。真正的具體到每一課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在“三個維度”的指導下,綜合考慮學段目標、課程資源的特點以及具體的學情來確定的。而且,“三個維度”是同一目標的三個維度,而不是三個目標,不能人為地割裂成三大塊進行簡單地疊加,三個維度在不同學段、不同課文、不同的班級也應各有側重。
比如,“在學科課程中,它可能比較明顯地體現為知識或能力目標;在綜合課程中,由於課程內容的綜合性,它有可能體現出‘二維’或者‘三維’;學科課程內的綜合性學習較為關注所學知識在情境中的應用,因而較多地表現為知識或能力與其他兩個維度的關係。教學目標有怎樣的維度,取決於教學內容的特點。”三個維度的關係是整體推進、相互滲透、相輔相成的,較為切合課堂教學現實的是:以“知識與能力“為主線,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並充分地體現在“過程與方法”中。那麼具體目標怎麼確定呢?最好有一種全課程意識:這一課處在哪個學段、哪冊書、哪個單元?
學段教學目標、本書編寫意圖、單元教學目標是怎樣的?比如納蘭性德的《長相思》,放置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第二組“思鄉詩詞”中,同時它也出現在人教版高中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置身詩境緣景明情”單元,高中階段的審美鑑賞必然有別於小學的誦讀感知,但若《長相思》放置在小學第八組“人物風采”或高中另一單元“因聲求氣吟詠詩韻”,目標的設計肯定也會隨之變動。
最後是師生關係定位。
師生間應該是智慧的雙向流動和生髮,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應該是在教師的“導”下的主動的學習發展,而教師的“導”體現在精心的教學設計、精選的教學內容、精到的文字解讀,開放、有活力的課堂氛圍,啟發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特別要警惕的.是新課程提倡“個性化解讀、多元解讀”,還有“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等,並不是要教師淡化出場、作用虛化。教師是語文實踐活動的參與者、學生學習活動的合作者、教學實踐活動的組織者,如果只是走進教室,“不預設、不活動、沒立場”,必然無法顯示主導作用,並使學生的“發展主體性”淪為空談。
所謂“科學”,即符合認知規律。
比如,教學中儘可以有特色獨具、角度各異的匯入,也可以有對“最喜歡的句段”“寫法的妙處”的熱烈討論,但此前對文字的整體感知必不可少,如果先區域性後整體或有區域性無整體,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甚至出現“盲人摸象”式的誤讀和錯讀。明晰則是指教學流程設計清晰,環環相扣。可以將教學任務設定成有序的板塊,以幾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主問題,覆蓋一個個重要資訊和一個個活動要點,使課堂結構變得明晰單純,課堂內容顯得豐富而有層次。比如著眼於主旨的“尋找緊要語”,立足於結構的“發現關節眼”,著力於手法的“比較新異處”,都是能體現“用教材教”從而引爆學生的思維能量的。需要指出的是,教材中有非常寶貴的備課資源,那就是課後題,它們常常體現著教材編寫者的意圖、新課標的能力要求、教學建議、甚至提供作品的解讀方式、探究方式。其中“有感情的朗讀、說說詞句的意思、想象畫面寫故事”稍加設計即是教學步驟,而“選做題、資料袋”則基本可以做成拓展提升環節或課後作業。
(三)師生互動有效
說“互動”而不說“活動”,是要強調師生活動的不可割裂。它不是師生活動一前一後式,而是漸進式的、滾動式的、共同成長式的。教師備課時固然要杜絕淺問題、偽問題、錯問題、無效問題、無價值問題,課堂上更要始終立足於學生的獨立思考、深入體驗,這種課堂的試金石就是:生成!如果突破預設問題產生了新問題,如果學生的個性思維得到發展,學生的發言對教師產生促進作用,就是真實有效的互動。
(四)核心目標達成
課堂教學目標具有層次性,有基礎目標,有延伸目標,有核心目標。再從三維目標來看,它們在宏觀上是等重的,但目標定位要有重點,應該有一個主目標,是全體學生必須要達成的。就語文教學看,“涵泳品味”往往是課堂教學的主線,以語言為核心,以語文活動為主體,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深度備課是教學改革的關鍵點,是教學設計的起點,讀厚讀透,提要鉤玄,就會探究出高效閱讀教學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