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禮貌》教學實錄
《談禮貌》這節課透過對人物形象的認識,引導學生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好處,從小養成以禮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談禮貌》教學實錄,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談禮貌》教學實錄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 (課前給同學們講一個繪本故事《大衛,不可以》。聽完後要回答一個問題)學生看螢幕,老師講故事。
師:大衛的媽媽為什麼老是說“大衛,不可以”?
生:因為大衛頭戴鍋子,手拿鏟子亂敲亂打,吵得大家不能休息。所以媽媽說:“大衛,不可以。”
生:大衛在浴缸裡玩“海盜”遊戲,浴室裡到處是水,所以媽媽說:“大衛,不可以。”
生:大衛衣服也沒穿,光著屁股跑到了大街上,多不文明,媽媽才這麼說。
師:大衛做了許多不文明的事情,所以媽媽老是說“這不可以,那不可以”。你們的老師是不是常教育大家要講文明,規定“這不可以,那不可以呀”?
生:(齊)對。
師:老師說什麼了?
生:下課要文明遊戲,不可以打架。
生:男同學不能欺負女同學。
生:同學之間鬧矛盾不可以衝動。
師:老師說得對!我們從小就要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
二、檢查預習,讀準生字詞,提煉文章觀點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談禮貌的文章。一起讀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說到“談”,我們很熟悉。你犯了錯誤被老師叫到辦公室,要——
生:談話。
師:你和好朋友鬧矛盾心裡很鬱悶,媽媽問“寶貝怎麼啦”,要和你——
生:談心。
師:大家在一起天南海北地閒聊:“哎呀,今天天氣真好。”“聽說明天又要下雨了。”這叫——
生:聊天。
師:也叫談天。雙方代表為了達成一致意見不斷協商,這叫什麼?
生:談判。
師:“談”和吟誦、朗讀不同。談要有物件,沒有物件不叫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漫無目的地談叫聊。如果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用道理、用事例和別人去交流、溝通就叫談論。把你要談的話有條理地寫下來就是一篇“議論文”。
(板書:議論文。)
師:預習了課文,知道《談禮貌》談一個什麼觀點?
生:待人要有禮貌,應該彬彬有禮,不應該出言不遜、態度粗暴。
師:這是一篇說理的文章,談一個大家都明白的道理: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能和諧。這是文章的觀點。
三、明確目標,層級訓練,談出禮貌“味道”
師:談論表達觀點是需要技巧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怎麼談禮貌,讓對方愛聽並接受你的觀點。課文一開始引用了一句“古訓”。(出示:君子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引用”也是經常用來說道理的方法。
師:什麼是古訓?
生:古人做人的原則,流傳了千百年的話。
師:聯絡“大衛,不可以”想想,這句古訓也是怎麼說的?
生:是不是也是用“不可以”來說的?
師:真聰明!用“不”來表達有什麼好處呢?大家讀讀古訓,體會一下。
生:我覺得語氣更加堅定!
生:說得更加清楚明白,一聽就明白不能做什麼。
師:課文中是怎麼表達古訓意思的?
生:有道德的人待人應該彬彬有禮,不可以態度粗暴,也不可以出言不遜。
師:朗讀時,把“不”的堅定的語氣讀出來。
(生再讀)
師:為了表達觀點,課文用了幾個事例來“談”的?是哪幾個事例?
生:課文談了三個事例。第一個講牛皋和岳飛問路。第二個是一個小朋友踩了女青年的裙子,用禮貌化解了矛盾。第三個事例是周總理的臉被刮疼了,他反而安慰朱師傅。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問路、踩裙、傷臉。)
師:為了讓“談禮貌”真正有“談”的味道,我們來練習一下。第—個事例“問路”該怎麼表達呢?請你先簡單地把故事和道理說出來。自己練習。
(學生自己練習)
生:《說岳全傳》中講了有一次牛皋向老者問路,他很沒有禮貌,老者沒有回答。岳飛也來問路,老者見他很有禮貌,便給他指了路。
師:道理呢?
生:哦,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師:如果只是這樣“談”話,說服力怎麼樣?
生:說服力不強。沒有說清楚兩人到底怎麼做的,怎麼得出“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這個結論的。
生:太簡單了,別人聽你的觀點,不能心服口服。
師:要緊扣觀點把事例說清楚說具體怎樣做的',這樣做就是禮到了,讓人心暖,無禮了讓人討厭。下面要進行第二輪講述,增加談論的說服力。談論時重點要關注什麼呢?大家分小組討論一下。
(學生小組討論)
生:一定要說他們問路時說了什麼,怎麼無禮的,怎麼有禮的。
生:兩個人物的出場要有順序,先講牛皋問路沒成功,再講岳飛問路成功。
生:事例的經過一定要說清楚,還要增加一些人物的表情和動作。
師:很好。下面就按你們自己得出的關注點練習第二次講述。提醒大家,注意不能光擺事實不講道理。
(學生練習講述。指名一生講述。)
師:和第一次談論相比,什麼地方進步了?
生:他增加了牛皋和岳飛問路的話,故事變生動了,也有說服力了。
生:語言清楚明白,也很流暢。我們能聽清楚兩個人是怎麼說怎麼做的,故事要說明什麼道理。
生:他還能加入一些動作,很生動。就是談話時眼睛稍微有些東張西望。
師:和第一次比,這次講述有了進步!當然,談話時自信心很重要,從眼神就能看出來,不能躲閃。眼神問題也是禮貌問題喲。
(生點頭)
師:你們知道用事例說理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嗎?
生:能吸引人。有吸引力。
生:能感動別人。
師:那叫感染力!就是有藝術地談話。剛才大家的評論提醒了我們,談話不僅要條理清楚,還要有聲有色,讓別人愛聽,讓別人信服!這是一種演說,一種非常厲害的本領,想不想嘗試?
生:(齊)想!
師:好,我們練練怎麼講述就有感染力。先問問大家,牛皋和岳飛是誰?
生:岳飛是古代的一員武將,從小他的母親就在他背上刻了“精忠報國”四個字。
生:後來,岳飛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陷害死了。
生:牛皋也是一員武將,他是一個粗人,但是,武功很厲害。
師:他倆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抗金英雄。從這件小事情上能看出他們的性格不同。岳飛很儒雅,牛皋很粗獷。可見,人物的話是符合他的性格的。提高談話的藝術有一個經驗,注意人物說話動作前的提示語。比如牛皋說話前在馬上“吼”道,“吼”就和“說”不一樣。不同在哪裡呢?誰來吼吼?
生:呔,老頭兒!爺問你,小校場往哪去?
師:這個“呔”字還達不到吼的力度,充其量大聲喊了一下。
(生用力提高了嗓音,加重了語氣。同學們都笑了。)
師:這回像了。很好!這麼一吼,“無禮”就表現出來了。牛皋的表現正應了古訓中說的什麼?
生:失色於人,失口於人。
生:態度粗暴,出言不遜。
師:岳飛問路是離鐙下馬後上前施禮。古人怎麼施禮的,請一個同學學一學。(指名一生上前“施禮”)
師:這是中國古人行的鞠躬禮!身體傾斜15度左右。這也應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個詞語?
生:彬彬有禮。
師:剛才我們談到這裡做了一個鞠躬的動作,大家就明白了。用上體態語也是談話的藝術!下面大家練習怎樣提高談話的感染力。(學生練習)
師:(指名一生講述並提醒聽眾)善於傾聽也是禮貌問題。如果有感染力,我們的掌聲就響起來。(生講述,一講完教室裡就響起了掌聲。)
生:他把牛皋“無禮”的樣子表現出來了,我一聽就明白向別人問路不應該如此無禮。
生:他聲音響亮,把牛皋和岳飛問路時的語氣和動作表現出來了。講得很好!
師:同學們,岳飛和牛皋在戰場上都是英勇善戰、血氣方剛的男兒,在“問路”這件事上表現卻不同。一個大將軍能從馬上下來對一個老者施禮問路,就叫“卑己尊人”。禮貌待人就是對他人的尊重,這是需要自己謙卑的。我們一起記住這個詞。
生:卑己尊人。
師:《說岳全傳》中有很多故事,為什麼作者選擇了這個故事來談呢?
生:因為這個故事和表達的觀點有關。
生:因為這個故事能說明使用禮貌語言,能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師:事例是為觀點服務的。不是隨便什麼事例都能拿來用!這一點非常重要。剛才我們明白了“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的道理。我們進行了三個級別的練習。先簡單講事例說道理是初級,具體地講事例說道理是中級,帶有表演地演說事例就是高階。還有“踩裙”“傷臉”兩個事例,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一個級別來談。
(學生各自練習)
第二課時
四、舉一反三,循序漸進,提升談話能力
師:上一課我們練習了用事例說理的三個級別。大家各自選擇級別進行了練習。下面請兩個同學上前講另兩個故事。
生:一天上午,一個女青年下公共汽車時長裙拖在車廂的踏板上,被一個走在後面的小學生踩到了。女青年回首看了看,小朋友連忙抬起了腳,誠懇地道歉:“對不起,我把您的裙子踩髒了。”女青年微笑著回答:“沒關係。”於是,一場可能發生的糾紛便避免了。
生:朱師傅為周總理理髮二十多年。有一次刮臉時,周總理咳嗽了一聲,臉上不小心被劃了道小口子。朱師傅感到十分不安,連忙說:“對不起。”周總理安慰他說:“這不是您的錯,要怪就怪我咳嗽沒有向您打招呼,還幸虧您的J1子躲得快哩!”朱師傅聽了總理那溫暖人心的話語深受感動。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文雅、和氣、寬容的語言,不但溝通了人們的心靈,而且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
師:我們來評評兩位同學的談論。
生:我發現茅天儀說得很清楚,也非常生動。尤其是小朋友和女青年的對話,語氣很誠懇,很符合人物的性格。但是她把說道理漏掉了。
師:你補上去。
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禮貌待人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樑,減少相互間的矛盾。
師:對!這也是同學們最容易忽視的。
生:陸驍也講得很到位,尤其是用自己的話把事例和道理講得非常有說服力。
師:踩裙事例中是什麼避免了可能發生的糾紛?
生:是女青年的微笑避免了糾紛。
生:是小朋友及時的賠禮道歉和女青年的寬容。
師:對,賠禮、微笑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樑,減少相互間的矛盾。
師:踩裙的事例讓老師想到另一個例子。美國的克拉克老師為他班上的孩子們訂下了這樣的規矩:“如果有人不小心碰到你,儘管不是你的錯,你也應該說對不起。”讀了這個規矩,還可以增加一個道理,大家一起讀一讀。
生:(課件出示)禮貌待人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樑,減少相互間的矛盾。還意味著要有小小的犧牲。
師:是什麼讓朱師傅深受感動?
生:周總理安慰朱師傅讓朱師傅很感動。
師:安慰的話就是文中所說的一
生:(齊)文雅、和氣、寬容的話,能溝通人與人的心靈。
師:周總理臉上被劃了一道小口子,還安慰朱師傅,這就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看來,禮貌待人真不是一件小事!
師:事例都談完了。比較一下,三個故事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相同點是,它們的結構相同,都是故事和相應的道理組成的。不同點是,人物的身份以及事例發生的年代不同,有古人、現代人,老百姓、國家**。
師:作者為什麼要寫三個事例呢?寫兩個、四個不行嗎?
生:兩個感覺少了,也不足以讓人信服。
生:三個感覺正好,不多也不少。四個感覺多了,囉唆。
生:在我國古代文化中,“三”是恰到好處,比如我們說舉一反三,不說舉一反四。
師:同學們對語言的感覺非常好。只要選擇三個事例,而且是有典型性的事例,就能使你的議論有說服力!
師:禮貌待人是道德底線,說到底就是不傷害人,不傷害物。有時傷害別人也會傷害自己。談禮貌可以選擇的事例太多了!你們也能透過事例說理的方式來談禮貌嗎?
生:(齊)能。
師:老師給你一些情境。(出示:取笑殘疾人、就餐時大聲喧譁……)選擇情境,用一兩個事例說服別人,能說三個更好!為了方便大家談論,老師送幾句關於禮貌的名人名言給你們引用。注意引用一定要恰當。
(出示句子——
1.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2.一個人的禮貌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德]歌德)
3.良好的禮貌由微小的犧牲組成。([美]愛默生)
4.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英]約翰·洛克)
5.禮貌是人類共處的金鑰匙。([日]松蘇內吉)
6.彬彬有禮是高貴的品格中最美麗的花朵。([英]溫特)]學生準備。指名講述。)
生:用餐時間到了,看到美味的食物,小明迫不及待地坐下來準備吃。他的姐姐小紅請從鄉下來的爺爺先坐下來,對爺爺說:“您先吃。”爺爺非常高興孫女那麼有禮貌,飯吃得更香了。小明看見了覺得很慚愧。這就說明了“在宴席上最讓人開胃的就是主人的禮節”。
過節啦,超市裡特別擁擠。大家走路都匆匆忙忙的。忽然,一個男生和一個阿姨不小心撞在了一起,眼看就要發生爭執了。男生先說:“對不起,是我太匆忙了沒注意,希望您能原諒。”阿姨也不再生氣了,微笑著說:“沒關係,我也有錯,怪我太性急了。”就這樣,一場可能發生的糾紛避免了。正如松蘇內吉所說:“禮貌是人類共處的金鑰匙。”
有時候在路上看見殘疾人艱難地行走,有一些小學生用手指著他哈哈大笑,還發出怪聲。殘疾人生氣地看著他們,路人也用責備的目光看著小學生,說這些孩子不懂事。因為“禮貌是兒童和青年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
(該生講完後眾生集體鼓掌)
五、總結全文,比較首尾,掌握文章結構
師:課文還有第五自然段,我們一起朗讀。
(齊讀第五自然段)
師:和第一自然段比較,發現了什麼?
生:首尾呼應,內容和第一自然段有點像,都講到了“學會禮貌待人,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
師:議論文往往首尾呼應,開頭結尾只是稍微改變一下用詞,這重複出現的內容就是議論文的主要觀點。像這樣的五段式議論文也是最基本的議論文的形式。
師:今天,我們學了議論文《談禮貌》,大家用事例說理的方法真實地體驗了談論的藝術,進步很大。相信大家在談論中也明白了要做一個有禮貌的人。最後讓我們把千古流傳的這句古訓再讀一讀,記一記,讓它陪伴我們一生。
生:(齊)君子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