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遊戲與幼兒教育中的作用
幼兒是在遊戲中生活,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生長的,因此遊戲對幼兒具有特殊的意義。而民間遊戲是民間流傳下來的一種遊戲形式,它簡單易學,不受場地、人數、小朋友接受能力差異的限制,三五成群就可以進行,它符合小朋友們好動、好學、好模仿、好遊戲的心理特點,能促進幼兒體、智、德、美諸方面的發展。因此,我們將民間遊戲作為教育的重要形式,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以下是民間遊戲與幼兒教育中的作用,歡迎閱讀。
首先,民間遊戲可交叉在語言活動中。兒童早期的語言發展是透過運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聽、看、觸、摸、嘗、聞,等等,來發展他們的語言。而在聽的過程中,要求小朋友們要集中注意力。因此,在語言活動中,我選擇了《接龍》遊戲。這個遊戲要求小朋友們要根據老師所說片語的最後一個字當作自身片語的第一個字,因此. 幼兒在遊戲中注意力高度集中,不需要老師強調。小朋友們玩了還想玩,在愉快的氣氛中發展了幼兒的聽力和口語能力。其次,民間遊戲可交叉在角色遊戲活動中。角色遊戲是幼兒較喜歡的一種遊戲,因此,我將民間遊戲融入到角色遊戲中,如,在角色遊戲中,我開設了(1)“過家家”,在遊戲中,兒童分擔不同的角色,有的當爸、有的當媽、有的“煮飯”、有的“掃地”;(2)“娛樂館”,裡面設一些遊戲,如“盲人”擊鼓、“貼鼻子”等,讓幼兒參與。這些可充分培養幼兒的責任感和組織能力,促進幼兒積極交往能力的發展,同時在這種愉快的活動中,小朋友自身動手動腦,協調能力得到了提高。心理學研究還標明:大家在一起活動或遊戲,會比個人活動、遊戲的效果好得多。這種“一起行動看效果”,可促進兒童在一起的活動中得到全面發展。第三,民間遊戲可交叉在區域活動中。我的童年非常快樂,一提起童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小夥伴們在空氣新鮮、陽光充沛的屋前屋後的空地上,田埂邊玩踢毽子、跳格子等遊戲。鄰居的小夥伴們個個被曬得臉兒黑裡透紅,被風吹得面板都裂了,但我們的身體卻是健康的。說實在的,民間遊戲對我們的影響確是很大,我們在遊戲中學會了與同伴們如何相處,學會了分享。特別是 “扮新娘”“石頭、剪子、布”“丟手絹”等遊戲到如今仍然讓我難忘。由此得到啟發,於是我在班上設定了民間遊戲角,裡面都是我們小時候玩過的'內容,如“挑竹籤”“翻花繩”“夾豆子”“吹羽毛”等,小朋友對這些遊戲興趣甚濃。
把民間遊戲滲透進各種學習活動好處很多。
1、有利於幼兒語言能力的提高
語言自身是一種概括化的符號,是代表一類事物的象徵。幼兒不是簡單的學習語言、而是學習用組合的方式把語言作為思想和行動的工具。民間遊戲提供了語言表達的環境。遊戲中同伴的交流迫使他們相互表達,逐漸學會了表達,豐富了詞彙。而且遊戲中的兒歌趣味性強,有節奏性,琅琅上口。如遊戲“炒黃豆”,兩個幼兒在遊戲的同時用語言表達“炒、炒、炒黃豆,炒好黃豆翻跟頭。”兩人邊念兒歌邊遊戲,使他們心情愉快,增進了同伴間的情感交流。
2、有利於幼兒數學知識的獲得
數學知識較籠統,而幼兒的思維較具體形象,因此對枯燥無味的數學活動不大感興趣。假如用保守的數學教育手段來教小朋友,認為以教為主,教師起主導作用,準備大量的教玩具,而小朋友們卻學得並不理想。因而,我覺得幼兒早期數學教育應該滲透在幼兒的一切活動之中,特別是在幼兒最喜歡的各種各類遊戲活動之中,在遊戲中讓幼兒獲得初步數學知識,幼兒的興趣濃厚,印象深刻。我在民間遊戲中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初步數學教學。如:在學習5的相鄰數時,我利用遊戲《跳格子》,在地上畫一些數5的相鄰數,引導幼兒邊跳邊念"5有兩個好鄰居,就是4和6,4是5的小鄰居,6是5的大鄰居,大家一起做遊戲,開心快樂又有趣。” 將籠統單調的數學知識變成有趣、有節奏的兒歌,幼兒在說說玩玩中鞏固了數學的概念。
3、有利於促進幼兒動作的發展
許多民間遊戲能促進幼兒走、跑、跳、鑽等大肌肉動作,例如:“跳繩”、“腳尖腳跟腳尖踢”、“舞龍燈”“揪尾巴”等。一區域性民間遊戲能發展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的配合協調,例如:“翻花繩”、“吹羽毛”、“彈蠶豆”等。而“老狼老狼幾點了”、“帖人”、“冰棒”、“蘿蔔”等民間遊戲。它們能基本實現“在一定範圍內四散追逐跑”的目的,且遊戲形式生動有趣,幼兒在愉快的嬉戲中發展跑的動作,達到目標要求。
實踐證明,民間遊戲不但是幼兒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有效活動形態,也是教師在進行各種學習活動的教學中能切實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輔助手段,因而我們要利用民間遊戲的全面滲透來提高學前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