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2、感受異域風情,理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人生境界。
3、認識3個生字,會寫7個。理解“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奼紫嫣紅、應接不暇、耐人尋味”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重點】
1、理解詞語的意思,讀懂課文,有感情朗讀。
2、體會“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並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在著名的北大校園裡,有這樣一個老人,穿一身舊式中山裝,整個就是個看門人。於是,一個扛著行李正前來報道的新生請他幫忙看會行李,自己好去報道,老頭答應了並認認真真的在那裡守著。過了好半天,學生回來了,老頭什麼也沒說就走了。三天後的開學典禮上,學生吃驚的發現那個老頭竟然坐在主席臺上,還是一位副校長,大名鼎鼎的教授。有沒有誰知道這位老人是誰?(生答:季羨林)你是怎麼知道了呢?對,他(出示照片)就是季羨林老先生。季老先生不僅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學者,還是一位散文大家呢!幾天就讓我們走進他的散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出示課題: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二、初讀感知
1、我們一起來齊讀課題。
(齊讀。)
2、同學們透過預習知道是誰種花給別人看嗎?(德國人)德國人養花給季老先生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
3、學生自由讀文後彙報。
(引學生用書中的話說出來。)
4、是啊,多麼奇麗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
板書:
奇麗、奇特
三、品讀感悟
師:到底是怎樣一番奇麗的景色,一個怎樣奇特的民族呢?讓我們一起隨著季老先生來到德國,自由朗讀課文的2、3自然段,用
波浪線畫出德國人愛花、養花的句子。
師:我剛才看見許多句子都被同學們劃上了記號,誰先來說一說?
學生彙報。
師:你找的是這段話(出示句子)。
師:從這段話中同學們讀出了什麼?
生:他們都很愛花。
師: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呢?
生:家家戶戶。
師:(家家戶戶變紅)透過家家戶戶你有感受到什麼?
生:不是一個,而是每家每戶。
師:是啊,好一個愛花的民族!從這段話中還體會到什麼?
生:他們養花很奇怪,都把花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裡只能看見花的脊樑。
師:你真會讀書,請大家注意這個詞(脊樑變紅)A:音;B:形,脊還是個生字,可不好寫呢,來抬起手來我們一塊兒寫一寫;C:義,我們的脊樑在哪裡呢?摸摸看,想想看,在屋子裡看到花的脊樑,實際上看到的是什麼?
(生答。)
師:為什麼只能看見花的脊樑呢?
生:因為他們都把花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
(臨街窗外,朝外變紅。)
板書:
臨街窗外
師:那麼愛花,那麼愛養花,卻把花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自己只能看到花的脊樑,這是多麼奇麗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啊!誰來把德國人愛花、養花的真情讀出來?
(指名讀。)
師:為什麼德國人把花都養在臨街窗戶的外面呢?這不禁引起了我的猜測,誰來當我的女房東,幫我解答我心中的疑惑?(指名上臺)允許你把書帶上來,知道依據課文的哪裡做準備嗎?(生指文)好極了。
師:可以開始了嗎?你這樣養花是給別人看的吧!
生:正是這樣。
師:大家來評評這位女房東當的怎麼樣?
生:她的表情做的好,做出了莞爾一笑。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那“莞爾一笑”是什麼樣的呢?
生:淡淡的`,微微的笑。
師:來我們同座位的同學互相莞爾一笑。(互動)老師剛才看見好多女同學的臉上露出了淡淡的、微微的一笑,真美。
師:剛才同學注意到了“莞爾一笑”這個詞,1、音:變調;2、多音字東莞。
師:老師很想知道是什麼樣的感情讓你剛才莞爾一笑說的那麼好?
生:我覺得這在我們德國很平常啊,同時,能讓別人欣賞到自己種的花,我也有一點點自豪。
師:好一個自豪的女房東!(老師帶頭鼓掌)請上位。
師:正是這樣,也確實不錯。家家戶戶都在養花,家家戶戶都把花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那麼,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看到了一幅怎樣的情景呢?誰來讀讀文中的句子?
(生讀句子,出示句子。)
師:從這段話你們體會到了什麼?(美)你們從哪些詞體會到美的呢?
生:花團錦簇、奼紫嫣紅(出示詞)。
師:奼和嫣都是生字,仔細觀察,看看發現什麼了?
生:都是女字旁。
師:對,你觀察的真仔細,你注意到了這兩個字都是女字旁。大膽的猜猜看,那這兩個字都是形容什麼的?(女子)好樣的,在字典裡。“奼”是美麗的意思,“嫣”是嬌豔的意思。都是形容女子的沒有的。看,古人造字就是這麼有意思,總是把字音、字型、字意結合起來,掌握這個規律了,以後再來學習這方方正正的漢字就不會覺得難了。但是,在“奼紫嫣紅”這個詞裡就不是形容女子而是形容花了。想象一下,“花團錦簇、奼紫嫣紅”是什麼樣的?
(指2、3人答。)
師:還從哪裡能感受到花的多呢?
生:花的海洋、應接不暇。
師:那麼,“花的海洋,應接不暇”又是什麼樣的呢?
(指2、3人答。)
師:好一片花的海洋啊!這是多麼美的畫面啊!閉上眼睛靜靜的聽老師讀,並在眼前想象畫面。
(配樂師範讀。)
板書:
花的海洋
師:剛才聽了老師的朗讀,你們彷彿看到了什麼?
(生答。)
師:你的描述彷彿把我們帶到了畫前,誰能把我們帶進畫裡呢?誰來讀讀這段話?
(指2、3人答。)
師:你讀的真好,老師和全班同學都被你的朗讀給陶醉了。大家想讀嗎?(想)好,老師給大家配上音樂,配上畫面,我們一塊兒來讀
。
(齊讀,配上音樂、畫面。)
師:到底是什麼讓我們如同走進了花的海洋呢?誰來為大家讀讀這段話呢?
(出示句子。)
師:這些句子讀一遍是遠遠不夠的,再細細品讀這段話,看看每那句話打動了你?
(自由讀。)
生: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師:你真會讀書。能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生答。)
師:是啊正因為每一家都把花種在外面,自己的花讓別人看,所以,走在街上又能欣賞到別人的花。這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兒的每一個人早已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化做了無聲的行動,化做了滿街的花團錦簇、奼紫嫣紅。這已經成為了德國的又一道亮麗的風景。多麼奇麗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啊!
板書: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師:在生活中,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呢?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
(生舉例子。)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在生活中理解了這句話的真真含義。是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就是首先要為別人著想,如果大家都為別人著想,反過來別人也會為你著想的。所以,只要我為人人就會換來人人為我,就會換來花香滿街,就會換來美好的人間。
師:在四五十年之後,這位老人又一次來到了這條街上,他又看到了怎樣的一番景象呢?我們一塊來讀讀第4自然段。(齊讀第
4段)老人不禁感嘆“變化是有的,但美麗並沒有改變。”(出示句子)請同學們想象一下,什麼變了?(生答)那沒有改變的又是什麼呢?
(生答。)
師:是的,四五十年後,斗轉星移,物是人非,但奇麗的景色沒變,那奇特的民族沒有變。這是一個多麼奇麗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啊!咱們一起來讀讀這兩句話。(齊讀)與此同時,老人心中有一個美好的夢想,猜一猜是什麼?
(生答。)
四、小結拓展
師:多麼美好的夢啊!今天,季老先生帶著我們去了一趟德國,讓我們收穫了滿街馨香的愉悅,更讓我們收穫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樣一份心靈的充盈。讓我們帶著對課文的理解,帶著對德國這個偉大民族的敬重,再次齊讀課題。(齊讀課題)老師知道,課前,很多同學收集了關於德國和季老先生的資料,但是由於時間關係,就不能在這一一交流了。老師也收集了一些資料,給大家欣賞一下。(出示圖片)下去之後,同學們可以把你收集到的資料舉辦一個專題彙報吧!
【教學反思】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當我看到這個題目時,我就被深深地吸引,當得知是季羨林先生的文章時就更加愛不釋手,反反覆覆讀過多遍,越來越覺得季老就在眼前,偉人的形象隨之高大;越來越感覺到季老的文品如其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是人生的一種崇高的境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不僅僅是季羨林先生在介紹德國的民俗風情,更重要的是在讚揚一種精神!精美雋永的短文不難理解,重要的是讓學生對國學大師油然而生敬仰、崇拜之情。所以,“走進季羨林”成為本堂課的教學目標。
“走進季羨林”,讓學生會議起季老在《小苗與大樹的對話》中親切的話語,孩子們對提出的“中西貫通,文理貫通,古今貫通”記憶猶新;“走進季羨林”,讓學生在季老的散文
《懷念母親》、《月是故鄉明》中,體會了魂牽夢繞的思鄉情和赤子深情;“走進季羨林”,讓學生被字裡行間瀰漫的真情摯意所打動,“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裡種植。
今天,孩子們也許還不太懂,但是這位鴻儒長者一定會在他們的心靈樹起一道豐碑!這行雲流水搬的散文,自然天成,其背後蘊藏著作者的一片匠心──這不僅僅是說給孩子們聽的!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種崇高的人生境界是多麼令人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