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認識圖形的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頁例1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活動,使學生能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能正確辨認和區分這些圖形。
2.透過拼、擺、畫、折、找等活動,使學生能直觀地初步感知平面圖形的特徵和平面圖形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3.在經歷觀察、比較,描畫活動過程中,讓學生感悟到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區別。豐富學生的直觀體驗,發展空間觀念。
4.在親身經歷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體會到到生活中處處存在著數學,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從而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探求新知的興趣。
教學重點:
能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從立體圖形中“拓”出面、藉助“拓”出的面認識平面圖形;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積木、立體圖形物體和平面圖形卡片、釘子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一)課件呈現主題圖:小朋友,你們喜歡搭積木嗎?
(二)哪位小朋友來說一說:你們都分別有哪些形狀的積木呢?
【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從學生平時喜歡的積木入手,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探知的學習過程,進一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動手操作,認識平面圖形
(一)師生互動:
1.你有什麼方法能在紙上得到這些立體圖形的“面”呢?
2.學生動手操作,利用不同形狀的物體在本子上描、畫、印、拓出各種平面圖形,小組交流自己畫圖的過程與方法。
3.點明課題:認識平面圖形
(二)認識長方形
1.課件呈現長方形:你是從哪一種形狀的物體得到這種圖形的?
2.讓學生在長方體物體上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
3.誰能幫這樣的圖形取個名呢?板書:長方形。
(三)認識正方形和圓
(1)教師指著貼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圓問:這些圖形又分別是用哪一種物體的面畫出來的?在這些物體的面上,還能找到這樣的圖形嗎?像這樣的圖形又分別叫什麼呢?(在相應圖形處板書:正方形、圓)
(2)在初步認識新知的.基礎上,說說自己生活中見過的正方形和圓。
【 設計意圖:透過觀察、畫圖等操作活動,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感知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區別;知道這些平面圖形的名稱,並能識別這些圖形。】
(四)認識三角形
(1)你能把一張正方形或長方形的紙對摺成同樣的兩部分嗎?有幾種折法?誰願意介紹自己是怎麼折的?利用展臺展示學生的折法。
(2)你能沿著摺痕剪一剪,分一分嗎?學生分組動手操作、歸類、觀察,並在組內交流、反饋。然後運用多媒體展臺選擇性的展示學生分的結果。
(3)問:在上面兩組圖形中,你發現了新的圖形嗎?(板書:三角形)
(4)學生尋找並說說生活中見過的三角形形狀的物體有哪些?
【設計意圖:透過動手操作,用長方形或正方形紙折、剪、分,直觀認識三角形的過程,親身體驗了知識的形成與發展,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與合作學習的意識。】
(五)認識平行四邊形
1.用這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麼樣的圖形?可以拼出幾種圖形?
2.小組合作,動手操作,將拼成的新圖形放在多媒體展臺展示。
3.引導學生觀察平行四邊形,指著平行四邊形問:這種圖形叫什麼?
4.小結:像這樣的圖形叫做平行四邊形,板書:平行四邊形
5.出示一個長方形的模型,演示變成平行四邊形的過程
6.你在生活中見到過平行四邊形嗎?(課件演示籬笆、樓梯、伸縮門、可拉伸的衣架等)
【設計意圖:學生透過拼一拼、說一說等學習活動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再透過找一找把知識迴歸於現實生活,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絡。】
(六)歸類整理:
1.課件呈現多個圖形,讓學生分別說說每個各是什麼圖形?
2.說一說:你是怎麼記住每種圖形的樣子的?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的分類整理和說一說,讓學生進一步感知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徵。】
三、鞏固應用
(一)P3“做一做”的第1題:
1.在圖中找出平面圖形
2.說一說,你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你學過的圖形?
3.課件出示:這些交通標誌牌是什麼形狀?
(二)P3“做一做”的第2題:
1.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麼?
2.你能用今天所學的平面圖形畫一幅自己喜歡的畫嗎?
3.學生利用立體圖形拓出自己喜歡的圖形。
4.展覽學生作品,師生評價。
(三)P5“練習一”的第1題:塗一塗
(四)P5“練習一”的第2題:把各種圖形的序號填在括號裡。
(五)P5“練習一”的第3題:
【設計意圖:透過練習,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畫圖、分類、數圖形等數學活動中,加深對各種圖形的認識,發展空間觀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創新意識。】
四、課堂小結
(一)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呢?
(二)你還有什麼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