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園藝

小學美術教案:小園藝師

小學美術教案:小園藝師

一、教材分析 小園藝師

小園藝師園林景觀是現代人生活中心靈的棲息場所。現代人對於公共空間的建設投以越來越多的關注,因為它給緊張生活的人們提供了放鬆身心的環境。小園藝師環境的惡化使人深切地感受到對自然環境的依賴,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清新的空氣、陽光和活動空間,需要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環境、保護自然成為了每個人的責任。園林景觀又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的載體,有其獨特的文化功能。小園藝師因此,園林景觀是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綜合體。

本課以“小園藝師”為題,讓學生能以一個主人翁的姿態進入,快速找到學習位置並建立濃厚的興趣。基於這個鋪墊老師和學生一起在園林美景欣賞中得到淨化,提升美的感受力,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同時在畫一畫、做一做的學習活動中,掌握造園的一般知識,提高設計製作能力。 小園藝師

園林一般分為皇家園林(如故宮的御花園、承德的避暑山莊)、私家園林(如蘇州的留園、拙政園、獅子林)、公共園林(如街心花園、文化廣場)。而本課著重於小規模公共園林的設計製作。園林大致由山石、水體、花草樹木、路橋、建築、配景這些要素組成。學生在設計製作中不一定每個要素都要涉及,可根據自己需要擇取。

本課的學習內容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學習任務分為兩個活動:一是完成一幅園林小景的平面設計圖,二是製作園林中的小景物。

“活動一”:教師可透過圖例幫助學生了解園林的佈局方式,一般有對稱式和散點式。對稱式,嚴謹規整;散點式,活潑生動,便於學生在創作時選擇。園林的構成方式一般採用點、線、面結合的構成方式,花草樹木運用最廣,點指單體或幾株植物的零星點綴,輕鬆隨意;線指植物排列的曲直,往往能產生流動的美;面主要指草坪和低矮的植物組合造型,任意的、多邊的、幾何的,表現十分豐富,是綠化中的主要表現手法。花草樹木也恰恰是設計的主要部分,道路和橋樑往往是各景點連線的紐帶,配景的運用更能增加園林的趣味。創作中,學生運用頭腦中已有的資訊和繪畫經驗完成作業,此類作業並非完整意義上的平面效果圖和鳥瞰圖,在評價孩子們的畫時要忽略淡化這一點。

“活動二”:立體造型,做一件園林中的景物,既而組合成園林模型。模型製作是針對學校或者社群裡某一地域的園林規劃,以引起學生對自己的生活及生活環境的關注,使園林設計的意義得到拓展。

二、教學目標

感受園林文化,瞭解園林建造的一般內容、佈局方法和功能。

能用園林知識,繪製一幅園林小景的平面設計圖。

大膽收集和利用材料製作園林小景模型,培養協作精神,提高動手能力。

引起學生對自然、綠色、環境的關注,增強對園林的審美意識和環保意識。

三、教學思路

本課學習活動主要可設定為三部分:園林欣賞——園林設計——園林製作。

園林欣賞前可透過和影像資料創設兩種不同的情境,一是把孩子們帶入一個美不勝收的園林世界中,讓美打動人,激發創作願望;另一種是環境變得惡劣,談談對周圍環境的切身感受,使之對創作目的有更深的認識,增加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並投入到學習中。

園林的組成要素、佈局方式等園林設計知識的瞭解都可以在園林欣賞的過程中解決。按照欣賞的側重點的不同把欣賞內容由大到小進行分類,透過互動交流歸類總結,這樣就可以使一些繁雜又不可或缺的欣賞點清晰成線,讓欣賞不變成簡單地看,讓每一張圖都傳遞給學生資訊。並且每一類根據其特點安排不同的欣賞形式,如欣賞花木、道路、山石、配景四類組成要素,把每一類特徵的討論任務分到不同的小組,再把每組的討論結果按圖例集中。這樣就節約了時間,讓大家感受到了集體的力量。在欣賞園林的節奏美時,可先羅列出長短、高低、曲直、方圓、大小的錯落關係,請大家在欣賞的園林圖片中找到相應的例子。不論欣賞形式是從圖例賞析到特徵總結還是反之,都遵循讓學生透過觀察自主探索發現的原則。這樣的欣賞過程也是學生設計構思的基礎。期間可以針對花草樹木的'造型組合,讓大家談談自己的想法。

學生對園林的認識都於圖,因此只要適當提示學生先整體佈局,先畫近後畫遠,畫出物體的立體感,就可以進入第二部分:園林設計——設計圖的繪製。繪製的工具提倡多樣化,彩筆、蠟筆可自由選擇。最後對設計進行反饋評述。

園林模型製作時小組的分工、合作要明確。整個製作過程可以採用合作——分工——再合作三段進行。首先是合作,從材料的使用到設計稿的制定都需要達成共識,分組看看各自的材料,討論不同的材料分別適合製作園林模型中的什麼內容;小組成員把自己“活動一”的設計圖放到一起集中討論並擇優整合,合作擬出一份設計稿。然後就分工,個人選擇自己負責的部分開始製作。再合作,把單個的小景組合在一起,相互幫助,體會共事的快樂,作業也將更精美。

四、教學選擇

“活動二”園林模型的製作可嘗試使用多種材料,豐富的材料能使製作更方便,景物更多樣。第一,可以選擇紙工為主,六年級以前有過一些紙工造型基礎,教師幫助學生對紙工的摺疊、扭曲、切挖、裁剪、貼上、塗色等技法做些回顧指導,也可以利用一些不同的紙片,如皺紋紙、厚卡紙、瓦楞紙等。第二,綜合材料運用,教材中列舉了泡沫、塑膠、卵石,多從身邊尋找常見的小物品加以利用,如:牙籤,用牙籤尖的一頭可幫助景物固定;橡皮泥,橡皮泥的色彩多,可塑性強;海綿,便於剪裁變形,添畫顏色。

從本地資源著手。城市學生常見的塑膠彩珠、彩色吸管、包裝紙、瓶蓋都是小景物的好材料。農村地區常有的,如用河灘上的小石子搭建石景,成塊的青苔鋪做草地,麥秸和稻草用來搭柵欄織涼亭的頂,樹枝、鐵絲、棉花、麻繩每一次材料的變更和利用都會給創作帶來新的啟示。

五、教學建議

1.設計作業和模型製作採用兩種不同的評價活動,設計圖的評價先互相觀摩,在個別交流的基礎上互評出最有創意的設計;模型的評價根據各組的學習情況,以組為單位評獎,分別從創意、合作、製作三方面評選。重視學生有關資料圖片的收集整理。

2.組內可以設立“藝術總監”、“建築師”、“架橋師”、“花木造型師”等職務,使分工更加明確合理。

3.透過材料的收集選擇與利用,使學習活動貫穿課堂內外。加強課外活動的指導,廣泛地收集資料,廣泛地收集材料,從積累中獲得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