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數學工作案例分析及反思集錦
數學教師的主要任務除了傳授數學知識,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運算能力以外,同時也要結合數學教學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本文是品才網pincai.com小編精心收集的小學數學工作案例,僅供參考!
小學教師數學工作案例分析及反思
教“總價=單價X數量”的前三天至一個星期,教師就佈置學生調查商店、飯店、地攤等地點的各種商品的價格,瞭解如何算總價。上課時教師首先請學生報告單價情況。有的學生說,一隻鋼筆是10.5元;有的說,地攤上的氣球1元買3個……學生爭先恐後地報告自己的調查情況,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盡情地投入,為計算公式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同時,單價表示的多樣性,是教師難以一時說清的,而學生在自己的調查中卻輕而易舉地弄懂了。這正是“問題解決”所追求的教學情境。
再如學生學習了四則計算後,就可以創設商品購買的情景,讓學生說說怎樣購買物品最合理;也可以讓學生走出校門,瞭解一些旅遊點的價格,然後制定一份最精簡的旅遊計劃。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的知識後,可以請學生在家裡設計一些家電的外殼包裝的材料等。有一教師在學生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與面積後,把學生帶到學校大操場的一塊空地上,讓學生在這塊空地上設計一個面積是30平方米的花壇,可以有幾種設計方案。當學生接觸這道題時,積極性十分高漲。他們幾人一組,一邊測量,一邊設計,顯得十分的投入。最後竟設計出十幾種圖形優美、很有創意的花壇。在這一活動中,學生先要對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這一知識重新進行組合,有一個新的認識。然後要對分割法、平移法、大面積減小面積等求面積的方法進行選擇,看著哪些方法更適合於設計。這樣,在學生的設計過程中,既解決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複習(長方形面積公式的計算),又拓寬了長方形的知識點(計算簡單的組合圖形),更為重要的是在設計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一次難得的實踐鍛鍊機會。
小學教師數學工作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的課程標準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程標準指導我們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並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些要求充分說明了德育教育在我們教育教學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作為基礎學科的數學也必須重視德育教育。所以數學教師的主要任務除了傳授數學知識,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運算能力以外,同時也要結合數學教學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智育的目標不僅在於發展和充實智慧,而且也在於形成高尚的道德和優美的品質。”但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聽到一些學校優秀教師公開課時有時會發現,有些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策略性不強,有喧賓奪主之嫌。
案例一:
[分西瓜]:一位教師在教授三年級數學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中“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有一個大西瓜,在母親節的時候,你準備怎樣分這個西瓜呢?”
生1:“母親節到了,我準備把這個西瓜平均分成兩份,給媽媽留一半,我留一半。”
“你為什麼這樣分呢?”教師問。
生1:“我一半,媽媽一半,一樣多,這樣誰也不吃虧。”
教師未作任何評價。
生2:“母親節到了,我把西瓜平均分成8份,我給媽媽5份,我留3份。”
“你為什麼這樣分呢?”教師微笑地問。
生2:“媽媽很辛苦,在母親節裡應該多給她一些。”
“你真是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教師熱情地表揚了她。
其他學生紛紛舉手回答,要把西瓜平均分成6份、9份、12份等,都說在母親節應該多給媽媽一些,教師都一一讚揚了他們。
這時,生3舉手回答:“我把這個西瓜全都給媽媽吃。”
這位教師一楞,連忙微笑地問:“你為什麼這樣作呢?”
“我一點兒都不喜歡吃西瓜,所以我都給媽媽吃。”
此時,這位教師臉上的微笑霎時凝固起來,吃驚地說:“你怎麼把不喜歡吃的東西送給媽媽,你的思想有問題呀!”
案例二:
[祖沖之你真偉大]:另一位教師在教圓周長的計算時,在學生探究出圓周率後,這位教師認為此時應該“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於是在介紹了圓周率研究的相關歷史材料的基礎上,這樣提問:“大家想對數學家祖沖之老爺爺說些什麼呢?”
學生們群情激奮。
生1:我想說:祖沖之爺爺你真偉大!
生2:祖沖之爺爺有勤奮嚴謹的鑽研精神,祖沖之我佩服你。
生3:……
學生們本以為至此就結束了,誰知這位教師繼續借題發揮:“那麼,我們以後應該怎麼作呢?”
孩子們很聰明,在教師的“指引鼓勵”下,個個說出一番“豪言壯志”。不過,十分鐘的課堂教學時間也就這樣過去了。
案例三:
[最後一題錯了]:記得一次去聽一位小學數學老師的公開課,他在黑板上寫了五道題讓一名學生板演。
3×9=27 4×9=36 5×9=45 6×9=54 7×9=62
當學生寫完62時,臺下多數同學都大聲叫喊起來:“老師,她錯了,最後一題錯了……”
我當時的第一反應也是認為她的最後一題算錯了。
滿以為那位老師會馬上幫助糾正這名學生的錯誤,沒想到他卻說了一段讓我至今記憶猶新的話。他說:“最後一題是錯了,可大家為什麼只說她錯的這道題,而不說她前面四道都做對了呢?看來,我們是多麼容易發現別人的短處而忽略了別人的長處,當我們面對一個人時,首先要看其優點,要寬容地對待別人......”
如果我們的老師都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我們的學生,在課堂上時時顯出寬容的態度,我相信這比老師單純重說教的“灌輸式德育”要高明。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我們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到,教育的首要任務是育人,其次才是育才。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應該滲透在每一堂課中,那麼怎樣在數學課堂中恰到好處的進行思想教育呢?這是值得我們每一位數學教師思考的問題。我覺得數學課堂上的思想教育不能牽強附會,不能生搬硬套,要用得適時適地才能取到應有的效果。教學必然具有教育性,是教學過程的一條基本規律。在具體教學中,學生不僅可以從知識中受到教育,而且可以從教師的教學態度、工作作風和思想情感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教育。所謂教書育人,正是這個道理。但是,這種教育必須克服兩種錯誤的傾向:一是過分強調教學的思想教育意義,不顧教學內容的具體特點,生拉硬扯地進行空洞的、貼標籤式的思想教育;一是完全忽視教學的教育意義,單純的為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而進行教學,只教書不育人。如果我們靜下心來再來審視上面的三個教學案例,問題來了。
案例1中,學生把自己不喜歡吃的西瓜給媽媽,難道思想就有問題了嗎?如果換一個角度來說,我們更應該看到這個孩子身上有著誠實的品質。孩子是敢於說真話的,而我們成人往往缺乏這種勇氣。相反,成人可能會用虛偽、虛情假意來掩飾自己。不僅如此,有時為了“思想教育”的需要,我們還在教育著我們的孩子學會說假話,鼓勵他們說假話。他們慢慢知道了:說真話有時不和時宜,會受到訓斥,而隨聲附和老師的意思還會受到老師的表揚。多麼可怕的教育!沒有真誠的教育怎能培養出健康人的品格。
案例2中,教師在數學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難道非得讓孩子們說出來嗎?另人質疑的是這位教師上的究竟是數學課呢?還是思想品德教育課?那種在教學環節上追求簡單的“嵌入”式或“貼標籤”式的教學方式;那種牽強附會地把思想教育硬“扯”到教學內容中去的方法,我認為都是不可取的。那樣只會助長了學生說空話,說違心話的壞習慣,最終使得數學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落得兩敗俱傷的境地。我認為數學教學最重要的是對學生滲透辨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在培養學生認真嚴肅、一絲不苟、嚴謹求實的.學習態度和積極思維的良好的習慣。
綜觀前兩個案例,與案例3中的教師進行對比,不難看出最後這位教師做的恰到好處。使得思想教育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做到順其自然,不做作,不把品德教育強塞給學生,注意適時適度,學生樂於接受,達到了即教書又育人的良好效果!
小學教師數學工作案例分析及反思
小學生學習數學是運用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嘗試探索解決新問題,並積極思維,構建認知結構的過程。教學時要讓學生親自體驗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全過程,經過獨立思考,艱辛的探索,成功的愉悅,從小培養他們探索,創新意識,培養他們終身受用的數學能力和創造才能。鑑於此,在設計此環節時,我沒有直接讓學生在發現了單根不夠減時,就開啟一捆和3單根合起來再減這一單一的思考方法,而是精心設計教學結構,展示知識的全過程,使呈現給學生的算理“活”起來,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上絕大部分學生都知道23—7=16,但當你問他們“你是怎麼想的”時,他們就說不出來了。就在學生腦子一片空白時,我不急於教給學生演算法,而是將這一學習任務完全交給學生。我給他們提供了一個主動學習的工具——小棒,對學生說“用小棒來擺一擺,好嗎?”擺完了和你的同學說一說。
讓他們自由獨立地去探索,找到解題的方法,允許不同程度的學生有不同演算法,此時此刻讓學生充分地感受數學,體驗數學的過程,在學生彙報方法時,也沒有在黑板上板書抽象的算理,而且讓學生比較得出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透過擺小棒,對於已經知道得數的學生,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對於不知道得數的學生,他們也學會了如何計算進位加法,也同時突出了“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一這基本理念。我沒有統一強制演算法擇優,而是恰如其分地對學生進行了指導,教師在教學中始終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鼓勵他們去積極思考,大膽探索,在實踐中去發現、認識、理解、掌握所學知識,發展自己的認知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