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七顆鑽石教案設計
導語:《七顆鑽石》是19世紀俄國文學巨匠列夫·托爾斯泰寫的一篇關心青少年教育問題的童話。七顆鑽石教案可以怎樣去寫?以下為品才網小編收集整理的相關教學方案,歡迎閱讀
人教版語文七顆鑽石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學習童話,掌握複述課文的方法。
(二)能力目標
透過有感情的朗讀,提高學生賞析課文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標
感悟文章博愛的精神,學會關心他人,懂得用博愛的胸懷對待他人。
二、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能從水罐的每次變化中體會愛的神奇力量。
(二)教學難點:感悟文章博愛的胸懷,學會關心他人。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
出示北斗七星的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這是北斗七星,關於北斗七星,還有一個非常動人的故事,你們想聽嗎?請大家翻開課本192頁,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七顆鑽石》,作者是列夫·托爾斯泰。解題:北斗七星是啟明星,是用來指明方向的。(出示目標)
(二)初讀課文,把握大意
1.自由大聲朗讀課文,讀的過程中請大家注意文中的生字詞。
乾涸(hé) 水罐(guàn) 絆(bàn)倒 ...
瞬(shùn)間 唾(tuò)沫 咽(yàn)口水 ...
2.把握大意
這則童話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寫小姑娘的水罐幾次神奇變化的故事。
(三)再讀課文,把握故事情節(師生共同探討)
1.學生再讀課文,分組複述故事。
先在小組複述,然後班上交流,一個同學上臺歸納複述要點:這則童話的主人公是一個小姑娘,為生病的母親去找水,空木罐變出水;木罐變成銀罐;銀罐變成金罐,金罐變成鑽石。
2.學生代表班上交流,複述這個故事
答案:地球上發生了一場旱災,有一個小女孩提著水罐為生病的母親去找水。由於過於疲憊不堪,倒在路上睡著了。當她醒來的時候,發現水罐裡注滿了水。當她喜出望外往家跑去時,被一隻小狗絆倒了,出於可憐就讓它喝了一點水。這時,她的水罐突然變成了一隻銀水罐。待她回到家後,母親捨不得喝這水,而是讓自己女兒先喝。這時,那隻銀水罐突然變成了金水罐。就在這時,門外有一個路人來討水。小姑娘馬上就把自己都捨不得喝的水遞給了路人。頓時,金水罐裡突然變成了七顆鑽石。
3.學生研讀第二、三自然段,領悟水罐變化的內涵。
(1)空木罐變出水。
小姑娘“累得倒在草地睡著了。當她醒來的時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裡竟裝滿了清涼新鮮的水。”小姑娘為了生病的母親去找水,行動感動上天,空木水罐才裝滿了水。這是孝心,也是愛。
教師有感情的範讀“小姑娘外出找水”片段,讓學生體會“孝心動天”,水罐變化的情形。
(2)木水罐變成銀水罐。出於對小狗的憐愛,木水罐變成了銀水罐。 學生根據快速閱讀課文,找出水罐第二次變化的原因,以此讓學生體會“小姑娘對生靈的關愛”。
明確: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裡,小狗都把它都舔淨了,變得歡喜起來。這時木頭做的水罐變成了銀的。
(3)銀水罐變成金水罐。母女倆互讓水喝,銀水罐變成了金水罐。 學生齊讀“母女互讓水喝”片段,讓學生體會“對親人關愛”的重要。
(4)金水罐變成鑽石。把水給過路人喝,金水罐變成了七顆鑽石。
透過全班齊讀 “路人討水”片段,讓學生體會這是一種博愛的胸懷,正因為有了這樣的胸懷,才能夠幫助在困境中的人,擺脫困境,感受到久旱逢甘雨的幸福。
(四)歸納小結,領悟故事內涵
這則童話,透過水罐一次次的變化,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愛是有層次的,我們要孝敬父母,關愛一切生命,關愛自己身邊的親人,關愛我們所有的.人。
(五)拓展延伸
讓學生分小組合作討論,說說學習這篇課文後的收穫?如何在生活中體
現你的愛?
思路:
(1)對生命的愛:不隨便摘花、踐踏草坪、為小鳥搭窩······
(2)對親人的關愛:要聽父母的話、幫父母分擔家務、不隨便離家出走、多多陪陪家人······
(3)對其他人的博愛:幫助殘疾人、扶老人過馬路、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六)質疑問難
為什麼作者在文中要倡導一種博愛的精神?
因為當時常年戰亂,人們飽受戰爭之苦,就在這時,列夫為呼籲人類和平而創作的作品——《戰爭與和平》、《復活》陸續湧現。由於他主張用博愛的胸懷來對待生命,使他贏得了世界的廣泛讚譽。
(七)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這篇童話,掌握了複述課文的方法,懂得了關愛生命、關愛親人、關愛他人的道理,用博愛的胸懷對待生命。
(八)作業佈置
童話中說:“小姑娘哪兒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坪上睡著了。”如果小姑娘這個時候做了一個夢,她會做一個怎樣的夢呢?請你發揮想象,寫一篇不少於400字的文章。
人教版語文七顆鑽石教案設計
一. 教學目標:
1. 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分析及概括能力;
2. 激發學生的想象及聯想能力.
二﹑教學設想
1﹑重點:(1)學習人物的優秀品質,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
(2)學會運用豐富的想象寫作.
2﹑難點:利用豐富的想象寫作.
3﹑課型:自讀﹑討論﹑合作﹑探究.
4﹑方法:指導學生:聽---議---想---寫(含續寫故事).
5﹑素材準備(教具):收錄機﹑朗讀磁帶﹑生字卡片﹑自制掛圖.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 童話故事匯入
1﹑故事(略)
2﹑老師講的這個故事還不夠生動,下面請聽俄國老人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在他的《七顆鑽石》裡為我們講述的動人的童話故事吧!(板題)
(二) 分工朗讀課文,請用簡潔的語言說說故事的內容.
1﹑分工:男生讀首段;女生讀尾段;課代表讀第三自然段;老師讀第二自然段.比一比,誰讀得好!
2﹑朗讀﹑評議.
3﹑聽錄音朗讀.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生字.
5﹑整體感知:
誰能用簡潔的語言說說故事的內容呢?
明確:乾旱之年,一個小姑娘為母親找水,小姑娘和母親幾次讓水,最後水罐神奇地變成七顆星.
(三) 探究
1﹑自瀆課文思考:(採用:批批﹑畫畫﹑點點的方法做上記號),教師出示小黑板上的思考題. 2﹑分組討論思考題:(過程略)
3﹑交流討論結果:
(1) 小姑娘累倒在草地上,為什麼她醒來時,水罐裡竟裝滿了水?
明確:小姑娘捨己救人,她對母親的孝心和愛心感動了上帝,從而體現出愛的神奇力量.
(2) 小姑娘的愛心在文中共有幾處體現?童話中僅僅是小姑娘一人有愛心嗎?
明確:a﹑為母親找水b﹑用水救狗c﹑給路人水喝.
生命垂危的母親在最後關頭卻不肯喝水,把水讓給小姑娘喝,這裡體現了母親對兒女的愛心.
(3) 愛心行為處處可見,在我班裡曾發生過哪些動人的故事?請講給大家聽聽!
明確:老師與學生同學與同學
(4) 你認為文中的小姑糧是怎樣的人?你能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嗎?(邊交流.邊朗讀)
(5) 故事的結尾耐人尋味,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美好願望?
明確:愛得力量是神奇的,作者願愛心像大熊星座一樣,普照人間!
(6) 愛得力量是巨大而神奇的,這種神奇性是怎樣表現出來的?(或:是透過什麼表現出來的?) 明確:透過水罐的幾次變化表現出來的[板書],那麼,水罐發生了哪些變化呢?(見板書設計)
(四) 實踐活動
1﹑交流並積累
(1) 大家在平時的學習中收集了哪些有關愛心行為方面的格言﹑警句?講一講,讓大家一起分享.
2﹑仿寫句子
例:愛心如媽媽親切的撫摸;
愛心如朋友
愛心如同桌
(五) 總結:
列夫·托爾斯泰由天空中的七顆(北斗)星,展開了豐富的聯想和想象,為我們講述了一位姑娘的母親出於愛心而讓出瞭如生命般珍貴的水,她們的愛心升騰到空中,幻化成普照大地鑽石般奪目的星座,從而告訴讀者,愛心的力量是神奇的,願愛心像大熊星座一樣,普照人間!
(六) 拓展延伸:
1﹑請你為課文續寫故事結尾.
2﹑課後習題三(任選一題完成)
(七) 合唱(或放磁帶)《讓世界充滿愛》
(八) 板書設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