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手抄報

最新猴年新年春節手抄報資料

最新2016猴年新年春節手抄報資料

過小年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間稱為過小年,是祭祀灶君的節日。山西境內,絕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三日祭灶。只有榆社、文水、黎城、陽城等少數地方是臘月二十四日祭灶。在晉北地區流傳著“臘月二十三、灶君爺爺您上天,嘴裡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臘月二十三後,家家戶戶要蒸花饃。大體上分為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型別。前者莊重,後者花梢。特別要製做一個大棗山,以備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這往往是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手工藝品。

迎喜神

春節後,民間習慣選擇第一個吉日,外出郊遊,稱為迎喜節,亦稱遊喜神。

這天,大人小孩趕著馬牛驢騾等家畜或駕駛農用運輸車,朝著喜神所在的方位前進。愛養鴿子的年輕人還要提上鴿籠。進入曠野以後,老年人要舉行禮儀。一般程式為:領頭人先從木盤內取出各種祭物,呈品字形在地上擺供。然後用手壘三個小土堆,中間代表天神,左邊代表地神,右邊代表喜神。土堆上各插香三炷,燒紙三張。大家三跪九拜,祈禱喜神保佑、出門順利等等。小孩子則要鳴放鞭炮,鴿子滿天飛舞,家畜要任其自由撒歡奔跑。所有人還要放開嗓子,吶喊幾聲。愛唱的則盡情高歌。真是人歡馬叫、歌舞昇平。迎喜神,若能驚起一隻野兔或山雞,則被看作最大的吉祥喜慶。就是看見喜鵲、麻雀等小鳥,也是一種好的兆頭。回家的時候,老人們習慣撿根柴,取諧音財,意喻招財進寶。

這一天,民間還要舉行隆重的拜財神活動。不少地方,習慣到河裡擔水。呂梁地區迎喜神,盛行在郊外相邀飲酒,《石樓縣誌》就記敘說:“遇首吉,出門攜酒餚、香、炮,羅拜坐次,謂之‘迎喜神’”。臨縣一帶,至今流傳著迎喜神歌曲:“粘戶紅箋墨色新,衣冠揖讓藹然親。香燈提出明如海,都向村前迎喜神。”反映了歷史上迎喜神的熱鬧。

迎喜神的日子,一般都在正月初五日以前。晉北地區習慣選擇在春節後的戊日或癸日。呂梁地區一般在正月初一日或初二日進行。晉南的霍縣等地則在正月初三日遊喜神。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節的來歷有一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客家人的傳說)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