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煙臺端午節的習俗
煙臺端午習俗一:煙臺人也賽起龍舟
賽龍舟為南方習俗,膠東地區本沒有。民間傳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如今,由於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沒有賽龍舟習俗的煙臺,近幾年也開始賽起了龍舟。
煙臺端午習俗二:“蓄蘭為沐”無人問津,自制端午香水已罕見
端午節的許多民俗活動都與祛病辟邪有關,五月五日古人有以蘭草湯沐浴的習俗,所以這天又叫“浴蘭節”。膠東地區有的地方,人們會用月季、薔薇、稿(音)麥等帶香氣的花草及艾蒿心、桃樹心、柳條皮、臘條皮等泡水洗浴,據說可一夏天防蚊蟲叮咬,就像現在人們用的“花露水”。
這種習俗由來已久,早在周代,就“五月五日,蓄蘭為沐”了,屈原的《楚辭》中也有“浴蘭兮沐芳華”的詩句。這種習俗現在已少有人做,但其本意還是與驅五毒有關,並且有一定的科學道理,所用原料大都確有藥用價值,也體現了鄉野百姓對自然的尊重與認識。如今,不論城市鄉村,這種習俗已經很少見了。
煙臺端午習俗三:傳統角黍身影難尋,口味、形狀五花八門
過去,膠東一帶的粽子大多是用大黃米(黍米)包制的,叫角黍,如今的粽子多用糯米包制,黍米則成稀罕物了。
在各大超市、街邊小巷發現,角黍的.蹤影實在難覓。超市裡的粽子品種多樣,味道也有甜有鹹。從形狀上來看,粽子已不止是最傳統的三角形,方形、菱形亦是形狀不一,且價格不菲。而角黍,只有在街邊小巷才尋得到。家住芝罘區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傳統的粽子城裡雖不多見,但在農村還是有的,其實,還是吃單一大黃米做的粽子最有端午的味道。”
粽子從形狀、口味上的演變,煙臺地區賽龍舟習俗的引進,都是本地端午習俗的新變化。民俗的發展變化是不可阻擋的。對於傳統民俗的繼承與發揚,需要青年人倍加重視和細心的流傳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