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求職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形成性考核冊答案作業4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形成性考核冊答案作業4

一、簡答題

1.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

(1)學前兒童語言發展的評價

①學前兒童語言發展水平的評價。

②對幼兒語言學習行為評價。

(2)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的評價

①正規的語言教育活動。

②滲透在日常活動(包括生活活動)的非正規語言教育活動。

2.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評價的方法,是指透過一定的手段收集語言教育活動系統中各方面的資訊,依據一定的客觀標準對學前兒童語言發展和教育活動及其效果作出客觀的衡量和科學的判定。

對學前兒童語言發展評價的主要方法有:觀察評估法、作品分析法、談話法、檔案評估法等等。

3.(1)學前兒童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

(2)生活性和整合性。

(3)發展兒童語言智力。

(4)視聽文化的利用。

(5)影響兒童語言教育因素的研究。

4.(1)傳統的兒童語言教育比較強調口語能力的發展,而對學前兒童階段的識字閱讀教學和前書寫能力的培養有疑義。學前全語言教育則強調了在重點發展兒童口語的同時,利用兒童極強的無意識的語言學習能力,積極培養他們對書面語言的興趣和認知能力,促使他們儘可能早地掌握初步閱讀的能力,使之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和學會學習的實踐者。

(2)傳統的兒童語言教育僅強調母語教學,而學前全語言教育則在強調重點發展兒童母語能力的同時,也積極地對他們進行第二語言能力的啟蒙。利用兒童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早日開發對外語語音和文字元號的認知能力與興趣,以減少成人後的母語習慣對學習外語的不利影響。

(3)傳統的兒童語言教育主要發展兒童的口語能力,而學前全語言教育的目標是以兒童整體語言能力的發展為手段,來促進兒童創造性的認知特徵、情感特徵、人格特徵以及身體動作的發展,充分體現了兒童素質教育對全語言教育的要求。

二、論述題

1.評價是與教育過程並行的同等重要的過程,所以評價要注意遵循以下的原則:

(1)正確的價值觀。樹立正確的評價觀,對評價要有正確、完整的認識,充分發揮評價的鑑定功能、診斷功能、改進功能、激勵功能和導向功能,評價不僅僅是為了甄別、檢查兒童學習和發展狀況,同時也是為了提供真實的資訊,使教師、家長了解孩子語言發展的現狀,以便實施針對性的策略,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前兒童語言的發展。

(2)客觀公正的原則。首先要制定或者參照客觀公正的評價標準確定評價方案,事先儘量考慮周全,減少誤差;其次評價過程必須規範,要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客觀公正,而不能主觀武斷、摻雜個人的感情或情緒因素,妄加評論和指責。如果評價者不能客觀公正地對待評價物件,則會產生不良的後果,使評價活動失去其真正的意義。

(3)參照性原則。參照性原則是指制定的評價標準要有依據。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評價標準的制定,首先要依據國家有關法規性質的檔案,這是確定語言教育活動評價標準的根本依據;其次要依據幼兒語言發展的基本規律,根據兒童在每個年齡段應有的水平作出恰當的規定,不可任意提高或降低標準;再次要依據語言教育活動的目標,目標不但是教育活動組織和實施的指南,也是教育活動評價的指南和參照的依據。在評價過程中,那種脫離目標另定標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4)連續全面性的原則。教育實踐是一個不斷的運動、全面地發展的過程。教育評價必須要連續不斷地對語言教育活動的各個組成部分和各個構成要素進行全面的評價。這就要求評價者既要對學前兒童的語言發展情況進行全面評價,也要對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評價;既要對語言教學的目標進行評價,又要對活動的內容、方法進行評價;既要對教學具的運用進行評價,又要對師幼互動進行評價等。同時評價的方法和工具還應有連續性,對評價的資料要進行妥善的儲存,這樣才能保證評價的.連續全面,反映出學前兒童語言動態發展的軌跡。

另外還應關注評價個體的差異性、評價主體的互動性、評價內容的多元化等原則。

2.(1)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對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的評價主要用於考察幼兒對活動的情感投入程度,可以從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注意力情況進行分析。瞭解幼兒對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是否有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學習動機,是否願意主動舉手回答教師的提問,幼兒在活動中注意力是否集中、集中的程度和持久情況如何,幼兒的情緒是否高漲,活動氣氛是否活躍。

(2)幼兒在活動中完成語言學習任務的情況。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其一,瞭解幼兒是否獲得了目標所規定的語言知識,是否掌握了有關的詞彙和句型,是否懂得在什麼樣的語言環境下運用這些詞彙和句型。其二,瞭解幼兒是否形成了耐心傾聽別人說話的態度,是否樂意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經歷的事或圖片內容,是否懂得並遵守語言交往中的一般規則。其三,瞭解幼兒組詞成句的能力和在具體情景中運用語言的能力,是否能根據活動中的具體情景來運用有關的詞彙、語法和語調,是否能用連貫的語句說清楚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

(3)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獨立見解情況。用於考察幼兒對活動目標要求的理解程度以及自己獨有的生活、學習經驗與該活動中語言學習任務之間相互作用情況等。需要列出某一幼兒與其他幼兒不一樣的具體語言行為表現。

(4)幼兒在活動中創造性運用語言的表現。主要分析幼兒對語言結構的創造性應用,以及在操作、想象等方面的創造性表現。需要具體列出幼兒的行為表現內容。

這四個方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絡,共同構成了幼兒在語言教育活動中語言學習行為評價的主要內容。這些學習行為的評價既是對幼兒語言學習的態度評定,也是對幼兒語言學習的能力評估,同時透過對幼兒在活動中語言學習行為的評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師設計和組織的語言教育活動的質量。

3.正規的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行為評價主要涉及活動的目標、內容、組織方法和形式、教學輔助材料的利用以及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等,具體包括目標的達成程度、活動內容和形式的適合程度、活動內部要素的協調程度、效果分析。

(1)目標的達成程度。語言教育活動旨在有目的、有計劃地為幼兒提供語言學習機會,具有明確的教育目標。各種型別的語言教育活動含載著不同的語言教育目標,起到促進幼兒語言循序漸進地向完整語言方向發展的重要作用。對語言教育活動目標的達成程度的評價一般分認知、情感和能力三類。

(2)活動內容和形式的適合程度。主要分析教師對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與目標要求是否一致,活動內容是否符合科學性和思想性,內容的分量是否適當,有無過多或過少的情況,內容的安排是否分清主次或突出重點、難點,是否抓住了關鍵內容,內容的佈局是否合理,各要點之間的銜接是否自然流暢,活動內

容與幼兒原有的語言、認知和社會經驗是否相對應等。在評價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時,主要分析在活動展開的過程中,教師是否考慮了根據不同的內容組合或變換不同的活動形式,是否適當地開展了集體、小組或個別活動,有沒有考慮到因材施教的問題;在分組組織時,是否考慮到幼兒之間的關係(包括合作或衝突)、以及幼兒的情感因素,是否考慮根據當時幼兒的興趣特點和認知發展水平或者某一具體活動內容採用實物演示、現場表演或談話等方式創設活動情景,引起幼兒的注意等。

(3)活動內部要素的協調程度。語言教育活動是教師、幼兒、語言環境、活動材料等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所以在評價語言教育活動內部各要素的協調程度時,需要從幼兒與語言環境之間的互動情況、材料的利用情況和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情況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在對幼兒與語言環境之間的互動情況進行評價時,重點觀察幼兒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與活動環境進行互動,是否對活動環境和活動材料產生濃厚的興趣,是否願意主動操作活動材料。在評價教師對材料的利用情況時,主要考察教師所提供的環境和材料是否是活動所必需,教師在指導幼兒學習時是否充分利用了這些材料,是否出現了材料提供不足或過剩而對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產生影響。在評價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情況時,主要了解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對幼兒學習的指導與幼兒主動學習之間的協調關係,瞭解是否出現了因教師指導不足而影響教育活動目標的達成或者因指導過度而干擾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等現象。

(4)效果分析。對語言教育活動的效果進行總體評價,包括對活動的總體印象進行簡單的描述,總結、分析活動設計和組織中的得與失及其原因所在,特別是分析教師設計和組織活動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並就其中的不足提出改進的建議,為教師以後的活動設計和組織提供參考。

4.(1)實地觀察評價法的優點是,全面、客觀,具有鮮活、原生態的特徵,能比較真實地反映活動的本來面貌,可信度比較高。但實地觀察評價由於組織評價要求的即時性,狀態展現的短暫性,所以對評價者的時間、精力要求都比較高。

(2)間接資訊評價法的語言教育資訊材料具有可反覆回放、重現的特徵,能靈活地按照需要再現當時的活動情境,方便組織安排,可以用來不斷的、多層次評價剖析,也便於深入研究、探索規律。但是由於資訊資料均來自於間接,如被評價者由於某種原因,或者收集者的水平等問題,都可能會造成資訊的失真,那就較難反映被評價真實的狀態,使評價失去意義。因此,間接收集的資訊儘量要求做到保持原貌,力求以最真實的狀態呈現,使評價減少不必要的誤差。

(3)自我評價法的優點,是不受時間和場合的限制,簡便易行,省時省力,可以在較長時間內連續操作,機動靈活,有利於發揮評價物件——教師的主體作用。缺點為,由於缺少外界參照系,不易進行橫向比較,所以容易出現過高或過低的趨向,其結果的客觀性較差。

(4)他人評價法的優點是,客觀性強,有利於避免主觀片面性;可信度較高,可避免對自己評價過高或過低;也有利於優秀經驗的及時分享與推廣。但對組織主持者要求較高,需要有專業理論素養、實踐能力和較好的組織協調能力,發揮好專業引領者作用。團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