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獎多一元個稅或多繳幾千 專家建議設合理薪資結構
隨著個人所得稅修正案(草案)進入對外徵集意見階段。跟現行的個稅制度相比,草案中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起徵點由現在的每月2000元上調至每月 3000元;將現行的9級超額累計稅率修改為7級,取消15%和40%兩檔稅率,擴大5%和10%兩個低檔稅率的適用範圍。 市民們也開始拿起計算器,迫不及待地算起新方案實施後自己該繳多少錢。殊不知,設定合理的薪資結構和年終獎數額,也大有學問。怎麼能合理籌劃自己的稅務?快報請來南京國信稅務師事務所董事長孫洋,他曾參加過2005年召開的全國人大第一次個稅調整聽證會,請他來教大夥兒算算個稅這筆賬。□ 快報記者 沈曉偉
年收入一樣,個稅相差近一倍
說到每月工資要繳多少個稅,相信許多人心裡有數,但說到年終獎的個稅繳納,估計不少人又糊塗了。據孫洋介紹,大部分工薪階層的薪金收入,主要包括工資和年終獎兩部分。那年終獎的個稅又是怎麼計算的呢?孫洋表示,由於公司普遍到了年底一次性發放年終獎,出於減輕個人納稅負擔考慮,國家對年終獎採取了優惠計稅的特殊方式。具體說來,是把一次性發放的年終獎除以12,得出數額所對應的稅率,就是年終獎的優惠稅率。然後,以年終獎乘以優惠稅率,再減去對應的速算扣除數,就等於年終獎實際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以全年總收入66000元為例,現在假設有下面三種方案。月工資和年終獎比例不同,個稅金額也大不相同。
方案一:
每月工資4000元,年終獎18000元。
每月個稅應繳50元,全年600元(50元×12個月)。年終獎18000元除以12為1500元,對應的稅率為5%,速算扣除數為0,年終獎個稅繳900元(18000×5%-0)。因此全年個稅加起來就是600元加上900元為1500元。
方案二:
每月工資5500元,沒有年終獎。
每月應繳個稅175元,全年2100元(175元×12個月)。
方案三:
每月工資3250元,年終獎27000元。
每月繳納個稅12.5元,全年150元(12.5元×12個月)。年終獎27000元除以12為2250元,對應的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75元,這樣年終獎個稅繳2625元(27000×10%-75)。全年加起來就是150元加上2625元為2775元。
不難看出,儘管全年總收入相同,但不同的薪資結構,所需繳納的個稅數值也大不相同。從1500元到2775元,幾乎翻了一倍。
[提醒]
績效工資不適用
如果發現自己的薪金髮放類似“方案三”這種不合理的結構,該如何設法調整?孫洋建議,員工可以跟老闆、財務人員,或者直接透過工會組織反映,進行協調。不過,他同時表示,這樣的籌劃方式只適合每月工資比較固定、可以準確預估收入的白領。如果是月工資為績效工資或者與業務掛鉤的話,每月收入不固定,就不適用了。
年終獎多一元,個稅幾乎翻一番
正由於年終獎的個稅繳納,因金額的不同對應著不同的稅率,因此導致這樣的情況:有時看似多拿了1元錢,但為此多繳的錢卻遠遠超過1元錢。說白了,這多出來的1元不如不拿。
孫洋舉例說,白領小王和小李的年終獎分別為54000元和54001元。按照年終獎個稅的計算方式,54000除以12為4500,對應的稅率為 10%,對應的速算扣除數為75;54001元除以12約為4500.08元,超過了4500元這個“臨界點”。別看雖然只差0.08元,但對照表格可以發現,其對應的稅率一下從10%“蹦”到了20%,對應的速算扣除數為525元。
這樣算下來,如果54000元年終獎,需要繳納的個稅為5325元(54000×10%-75);如果是54001元年終獎,個稅則成了10275.2元(54001×20%-525),差不多是前者的兩倍。
實際上,個稅7個納稅區間的起點,均為稅率變化的“臨界點”,容易出現年終獎看似增加,但稅後的實際收入不升反降的情況。按照年終獎個稅繳納方式反過來推,也就是拿每一納稅區間的起點數額乘以12,不難得出這些“臨界點”數額。它們分別是:18000元(1500元×12),54000元(4500 元×12),108000元(9000元×12)等等。
[支招]
年終獎避開“臨界點”
因此,公司在發放年終獎時,也需要合理安排好金額,儘量避開那些“臨界點”數額。除了計算員工稅前收入外,還要計算稅後的收入,防止出現“不升反降”的.情況。
你知道嗎?
各類津貼都要繳納個稅
除了合理籌劃稅務外,平時大家的個稅都是單位代繳代扣,具體每月的繳納額會體現在工資單上。有細心的市民在留意工資單後會發現,怎麼繳的個稅似乎比自己算的要多啊?“這樣的情況比較常見,主要是因為市民對個稅繳納的範疇認知不夠全面。”孫洋解釋說,其實除了每月的工資收入外,單位各類補貼也都應該繳個稅,比如餐補、油補、過節費等等。這些補貼,單位財務人員在統計員工的個稅時會一併算入,而員工自己計算的時候只考慮到單純的工資收入,差額可能就這樣造成了。
股權轉讓獲利也要繳稅
除了津貼外,股權轉讓後的獲利,也常常被人們在繳稅時所忽視。孫洋舉例說,比如市民老周擁有公司股票1萬股,最初每股1元。幾年後,每股升到了2元,那老周就相當於賺了1萬元。此時,老周打算把所有股權轉讓給小宋,那因此獲利的1萬元錢,就需要繳納個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