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心得體會6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親愛的安德烈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親愛的安德烈心得體會1
今天讀了《親愛的安德烈》。
這些書信最初的願望是龍應臺想借此走入十八歲的兒子的內心世界;因為她發現,她和兒子,幾乎已經無話可說。那個曾讓她擁抱,讓她親吻,讓她牽手,讓她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那個冷冷的看著她,愛她卻不喜歡她的安德烈。她無法忍受和兒子成為了這樣有愛、但卻彼此不認識不瞭解不喜歡的人。
我們都知道,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兩代人之間,還是異國的兩代人之間,而且是好長時間沒有生活在一起的異國的兩代人之間,其實是很自然的。
我的安安哪裡去了?可愛的安安哪裡去了?小鳥長大了,總會要單飛的;翅膀硬了,自然也就不那麼溫順。這個問題就好像在問,小雞仔長大了,它金燦燦、毛茸茸的樣子哪裡去了?我鬢髮蒼蒼了,二十歲的青春容顏哪裡去了?
答曰,隨時間去了。
父母終歸就是父母。是那個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響他的人;是那個怕他飢,憂他寒,為他千里擔憂的人;是那個願意為他付出太多太多, 以他的快樂為自己最大的快樂。
孩子終歸是孩子。是那個感恩父母的無私奉獻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個願意用自己的寸草心來報答父母的三春暉的人。他真切的願望是,等有一天我長大了,要讓父母因為我而更加幸福。
但父母沒法強求自己一定會成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們沒法強求何一個人成為自己的知己一樣。因為年齡,父母不會熱衷於同樣的事情,因為經歷,你走過的路他還沒有起步。所以孩子自有他們興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靈犀的知己。而對於父母,卻是從全心依賴到慢慢分離,交集越來越少,觀念愈發迥異。小鳥長大了會單飛,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獵,孩子長大要獨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來難免會不可思議。父母只是那個巢,而不可能是它飛行的旅伴。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最終要成就的是——“我之為我”。
所以不要試圖清晰孩子的每一個念頭,不要追問他還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秘密,否則就會陷入一種愛得深太想問,但知道問了會換來抗拒和逃離的傷感境地。
有時候父母總是認為,自己經歷了鳳凰涅盤得來的真經,一定得讓孩子如視珍寶的珍藏玩味,否則他就要費時間走彎路受折磨,還可能荒廢一生甚至遭受到致命的打擊,這怎能不讓父母揪心憂慮?
不知道一個先知先覺的人總在身邊指點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哪怕你自己也明白所說的一切道理其實都是廢話,生活需要每一個人獨立地慢慢經歷,反覆周折,才能體驗。哪怕你的願望只是告訴他最後不要倒下去,要站起來,那都是奢侈的。有沒有你總是諸葛亮的感覺?他有沒有先讀愛情小說再談戀愛的感覺?他會不會覺得自己始終被動且後知後覺?
有時候父母也會把愛和佔有混為一談。安德烈是變了,但媽媽沒有說於他自己而言,他是變得更浮躁更煩惱了更墮落了?還是更踏實了更成熟更快樂了?媽媽關心的只是她不能再享有擁抱親吻那個可愛的小男孩的感受了!愛就希望佔有,佔有就是一種限制,愛希望回報,回報就是一種索取。愛,有時候也會變成侵犯,既然是侵犯了,就不可能真正視對方獨立平等不可強求不可冒犯。是不是老覺得我是對他好,就可以理直氣壯?是不是還覺得,我是愛他的,就可以肆無忌憚?而對於被愛的人,其實常常不願把愛自己的人定義為侵略者或者入侵者,於是便寧肯整天整天和朋友泡在一起,不得不面對父母的時候,就帶上耳機。還記得《黑天鵝》裡那份母愛嗎?
龍應臺的《目送》,寫的還是太傷感了。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就是眼看著這個自己深愛的孩子越走越遠,而且他的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有時候父母總是不計代價的付出,孩子走遠了,又覺得無限荒涼和悽然。其實每個人都知道,在我們的心裡,沒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們對我們的付出,對我們的愛,我們其實全都牢牢的記在了心裡。我們也願意用最大的愛去回報,只是,請允許我用自己的方式。我願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來讓我的媽媽過上相對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質,這樣我會得到一種莫大的快樂和滿足;但我不願意聽她嘮叨一分鐘,我覺得這不是不愛,只是因為我們不是能在語言交流上取得愉悅的人。如果說她在說,我在聽,我不違心的告訴你,那僅僅是出於禮貌和孝敬。
當然,我覺得龍應臺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說,龍應臺從政。我是有點很難理解一個母親和兒子的書信談論的都是國家大事,世界,國家,民族,公平,自由,正義,很像是政治家們在探討議論人類的發展,時局的走向;這跟我看《傅雷家書》的感覺不太一樣。我想對龍應臺來說這可能是職業習慣思維定勢,但對安德烈來說,他只是個人主義的自由慣了的年輕人,有幾分熱情,幾分牽強,就很難說清了。
比如說,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長時間不在身邊,從小過著優裕的生活,十幾歲周遊了半個世界。我們可以想象這樣的孩子是獨立、自由、無憂而任性的人。他會放縱自己沉迷於自己的喜好,比如說朋友、音樂、足球、啤酒,而不願意拿一點點時間來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透過這樣的方式,他們是否達到了最終的目的,消除了心靈上的隔離;還是隻是一個母親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執的努力,其實在我的心裡,我覺得可能沒有。
要隨時間去的東西,即使你追憶的再辛苦,它也是不會回來的。
親愛的安德烈心得體會2
今天,我要推薦的這本書名字叫做《親愛的安德烈》,是一部通訊集。這本書是臺灣作家龍應臺和她身在德國的兒子安德烈三年堅持通訊的成果。
龍應臺,想必大家都有耳聞。她在臺灣有著博士學歷,而她的文字,有著女性特有的柔情和理性。比如《野火集》,比如親情三部曲《目送》《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
十八歲,對於有些孩子和父母來說,成為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龍應臺在這本書的開頭寫道:“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狀況,但是又有多少父母願意同龍應臺一樣嘗試著去認識長大了的孩子呢?她在書中堅定地說,“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於是我問他,願不願意和我以通訊的方式共同寫一個專欄。”出乎意料地是安德烈同意了,於是三年的堅持就有了這樣一本由36封家信構成的書。
寫信的過程是辛苦的,安德烈是中德混血兒,小的時候就隨父親定居到德國去了,而龍應臺則留在了她的故土臺灣。安德烈最擅長的是德文,龍應臺最擅長的是中文。所以他們各退一步,用英文來寫信。書的序中寫著:“我們有很多的討論和辯論。我常批評他文風草率,“不夠具體”,他常不耐我吹毛求疵,太重細節。在寫作的過程裡,我們人生哲學的差異被凸顯了:他把寫作當“玩”,我把寫作當“事”。我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也出現對比:他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我有八分的認真,兩分的知性懷疑。他對我嘲笑有加,我對他認真研究。”不過還好,安德烈雖然總是不耐煩母親的催促,但是每次到了截稿日期還是會認真地寫完信。
如果你認真去讀這36封家信,你可以從中看見鮮活的母子二人。安德烈正如母親所說,有著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的男孩。字裡行間常常能看見他幽默的一面,比如當讀者來信問他為何能堅持三年時,他四兩撥千斤地回覆到:“老兄,應該要賺稿費。”他還有些小嘴硬,比如,在最後的最後,為書寫序言的時候,他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而且,寫了一段時間以後,我發現自己其實還蠻樂在其中的,雖然我絕對不動聲色。”除此之外,他也有他認真的一面,他很認真地告訴母親,說他希望“寫信本身就是個好玩的、愉快的過程,而不是工作壓力。”偶爾來一句總結“畢竟人生不是一場沒完沒了的party”,也能看出他玩世不恭的態度下隱藏著的成熟的思考和理智。也難怪讀者來信說,剛開始一直認為安德烈是個虛構的人,看了幾封信後,他開始相信安德烈這個人是真實的存在的。
龍應臺呢,除去作為一個盡職的作家不厭其煩的催稿以外,她還扮演了一個盡職的母親的角色。大到安德烈的學習、戀愛、將來的工作方向、對於國家、藝術的看法,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她都顧及到了。在信的末尾常常會有一句“哦,孩子,答應我,踢完球滿頭大汗時,不要直接吹風”或者“啤酒即使單薄,也不要多喝”,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再怎麼濃重的母愛,都可以濃縮成一句句叮嚀,透過網路和文字,傳到安德烈的心裡。相信他感受到了,相信翻開這本書的人也都感受到了。
龍應臺母子間不同的觀點和相互的討論,成了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安德烈的十八歲,是在二十一世紀的德國,生活多姿多彩猶如熱帶魚,足球、朋友、下午茶。而龍應臺的十八歲,在二十世紀的臺灣小漁村裡,沒有高速、沒有下水道、沒有音樂廳、美術館,有的只是黑衣白裙、齊耳直髮。時代的差異,自然造成了思想的差異,也不可避免的在書中有了爭論。母子倆討論民主、討論政治、討論該不該反抗一名“權威教授”,從香港沒有咖啡館引申出忙碌於工作的香港人到底有無真正意義上的文化,討論龍應臺的古典樂,討論安德烈的嘻哈樂,討論戀愛觀。有鋒芒的劍才是好劍,有思想碰撞的書才是好書。一味的炫耀母子情深卿卿我我的書毫無看點,一味只懂得理論死氣沉沉的書也不吸引人,無比慶幸這本書結合了這兩方面,像火鍋中的鴛鴦鍋,一半麻辣使人清醒,一半清甜使人溫暖。
隨手翻開一頁,都是滿滿的感悟。龍應臺的文字很有思想,安德烈的文字充滿了我們這一代人的味道。我挑選了這樣一段給大家欣賞。題目叫做《我是一個百分之百的混蛋》。這裡面安德烈和龍應臺討論到了公平和正義的問題。安德烈寫到:“我發現:是,我知道中國大陸的婦女在極不人道的工作環境裡,為耐克做苦工,但我不會因而不買耐克的運動鞋。我知道麥當勞為了生產牛肉大面積破壞了南美的原始森林,而他們的老闆口袋裡塞滿了錢,但我不會因而不去吃麥當勞。我知道非洲很多孩子死於營養不良,但我不會因而勉強自己把每一餐飯的每一個盤子舔乾淨。換句話說,我發現我是個百分之百的混蛋。我是一個日子過得太好的年輕人,狠狠打我幾個耳光也不為過,但是至少,我清楚看見自己的生存狀態,而且至少,我並不以我的生存狀態為榮。”這段話並不是什麼傳遞正能量的話,相反地,還有些消極的因素在裡面。可是作文剛剛寫過“橫看成嶺側成峰”,換一個角度想,這何嘗不是現代人最缺少的坦誠和踏實呢?做了,知錯了,不逃避不退縮,不掩飾不做作,大大方方地承認了。雖然無奈,卻毫不忸怩地告訴別人自己的挫敗和無能為力、自己的安於現狀。這樣的人已經很少了。有人領著公款旅遊吃喝、有人頂著氣功大師的名號招搖撞騙、有人誇下海口卻臨陣脫逃。在這個社會風氣浮誇的時代中,總是叫囂著、喧譁著公平、正義的人,他們中大部分人的生活其實和安德烈所說的生活狀態並沒有什麼差別。他們爭論、激辯,面紅耳赤雞飛狗跳,卻沒有人能冷靜地站出來指著自己的鼻子說你就是這世界不公平不正義的幫兇。以身作則,倘若這個道理他們都不懂得的話,那些所謂的客觀的、冷靜的、偉大的言論,都像一個個華麗的泡沫,一戳就破,風吹過,了無痕跡。相比於他們,安德烈的坦然,安德烈的自我剖析,比十萬字慷慨激昂的論文還來得震撼人心。至少,他讓我苦苦去思索過,我們掛在口頭的公平和正義,到底應該怎樣去追求。
最後,我想念兩段書中感動我的話。第一段是龍應臺與安德烈談到戀愛觀。她說,“你應該跟這個你喜歡的女孩子坦白或者遮掩自己的感情?我大概不必告訴你,想必你也亦不期待我告訴你。我願意和你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心得報告”,那就是,人生像條大河,可能風景清麗,更可能驚濤駭浪。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並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換句話說,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須應付的驚濤駭浪。”
第二段話,是龍應臺關於父母的解讀。她說,“你不用道歉,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個階段,早就過去了。父母親,對於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裡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搬傢俱時碰破了一個牆角,你也不會去說“對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房子吧。”
我想,和在座的各位一樣,不管父母是不是住慣了的舊房子。我們只希望,父母是永遠那棟不會老去的房子。
謝謝大家。
親愛的安德烈心得體會3
“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
那位認真的母親,正在努力而小心翼翼地用自己的經歷,去換取孩子的信任和友誼借這本書。不再有《孩子你慢慢來》中滿溢的幸福和滿足,更多的是在面對一個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時,用盡可能與他類似的語言和對自己青春年少的回憶換取他的信任,用盡可能不傷及他感情的措辭去限制他的錯誤舉止,用盡可能讓他感覺到信任的委婉語言給他的生活和學習帶去幫助和指導。
在子女一點點長大,父母越來越老中,我們不難發現,子女與父母之間的代溝越來越大,溝通也就越來越少,但其實父母與子女的心裡都希望能溝通多一點。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代溝絕大多數因為沒有共同語言,所以父母和子女都可以試著去了解對方的喜好和關注點等等,然後多找一些雙方都喜愛的地方去聊天。當然只有單方的努力肯定是不行的,所以無論是父母還是子女都主動溝通,不能有一方被動溝通。
父母與子女之間難以溝通,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傳統中國式父母把孩子管得太死。不是說他們不愛我們,恰恰相反,他們太愛我們了,那種愛讓我們快要窒息。而他們對我們的愛又表現在他們對我們的期望、盼望、渴望我們十分優秀上,而這種優秀在我們還在上學時期,往往取決於我們各學科的成績是否優異、班級的排名時候在前列。他們總會對我們說,你要死現在不努力,你以後就完了。我不知道他們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因為他們的期盼,我們有多累,壓力又有多大。他們愛裡面的那種重擔,那種責任,把我們壓得死死的,大氣都不敢喘。我們知道你們很愛我們,但這種愛裡夾雜著太多太多我們不敢承擔的情感。在那種愛你,我們沒有自由,沒有尊重,沒有犯錯的空間。就因為你使我的父母,所以我要把你對我所有的期望,都盡力做到最好;就因為你是我的父母,所以我不敢去做選擇,我也不知道我真正喜歡的是什麼;就因為你是我的父母,所以我選擇了所有你認為好的,即使我不喜歡的。你知道嗎,就因為你是我的父母。
我們之間真的很少溝通,而且就算溝通,也會覺得好累、好煩誒。你們總要在你們是我的父母打著重符號,所以我們好難溝通。
我希望,有一天,你不用再為我作一堵厚實的牆,而是看著我翱翔,帶著欣喜的目光,別那麼多的要求哦。
親愛的安德烈心得體會4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安德烈與母親的思想交鋒,一個德國青年與中國母親有著截然不同的價值觀,他們在爭辯中陷入深思,在人世的比照中達到和解。
很多人羨慕這對母子,認為他們可以無話不談,而自己與孩子從來沒有交過心,往往隻言片語結束對話。
那麼,安德烈與母親究竟聊了什麼?他們就像朋友一樣,沒有不可以交流的,愛情、友情、親情、性與惡俗、政治、音樂、興趣、理想、大學生活、東西方對民主的理解和生活方式的不同,龍應臺把自己的十八歲告訴安德烈,安德烈把自己二十一歲的想法向母親傾訴,龍應臺不贊同兒子吸菸,卻也尊重他作為一個成人的選擇。龍應臺希望兒子陪在自己身邊,卻也接受安德烈和菲力普的獨立宣言。
正如龍應臺所說,“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雖然一個是母親,一個是兒子,但是文化的差異讓彼此還是存在截然不同的觀點和態度。我很喜歡這種因文化差異而產生的思想碰撞。
安德烈寫的第16封信《藏在心中的小鎮》,他說在德國小鎮克倫堡,他有一種眷戀的感覺,因為這是一個很國際的小鎮,身為混血兒的他一點也不突出。朋友穆尼爾是德國和突尼西亞的混血,生在沙烏地阿拉伯,然後在迪拜、突尼西亞長大。弗瑞第是德國和巴西的混血,除了德語之外還會講葡萄牙語、西班牙語、法語和英語,像這樣的混血兒太多了。
對於我來說,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血緣沒有那麼複雜,很純粹,面對安德烈筆下這麼多的混血兒,我還是覺得心靈受到一點觸動,原來世界的流動性竟是如此之大,人與人之間還可以大跨度地結合,原來人生還可以有這樣美麗的奇蹟。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可以說開闊了我的眼界,讓我知道世界並不是單一的,“每一個人一定屬於一個國家”的觀念早已過時,如今的人都具有多樣性,遠超過國家與時代的界限。
安德烈就香港與德國進行了深入比較,安德烈認為香港缺少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活情趣,香港人似乎永遠在趕時間。而在德國,或者說整個歐洲,人與人之間願意花時間交流,坐下來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為了聊天而聊天,是歐洲很重要的一種生活藝術。作為中國大陸的一員,我深知香港人壓力究竟有多大,工作究竟有多忙,摸爬滾打一輩子可能還只是一個“棺材房”,可是一切還是無限忙碌著。他們何嘗不想找一個咖啡館悠閒地喝咖啡,何嘗不想找個假期去旅行,可是他們沒法從競爭激烈的生活中抽出身子,這真的很難。
就像大陸很多的年輕人,身上揹著房貸和車貸,生了孩子更是沒有一刻喘息的機會,你說他還哪有時間和精力去悠閒?
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差距,但這也正是中國人努力的方向。
龍應檯面對兒子這樣的困惑,她說不能說香港沒有文化,如果從廣義文化來說,香港有通俗文化、商業文化、管理文化、法治文化,如果從狹義文化來說,一切與人文思想有關的深層活動,香港的確是匱乏的。
從這個角度就可以看出母親的見識和閱歷,針對兒子的困惑總是有足夠的寬度與深度進行解讀,所以他們母子也成為讀者心中的模範母子。
其實,安德烈並不是純粹的“西化”,難能可貴的他可以理解第三世界的辛酸與無奈,從來沒有擺出一副高姿態,隨時表達真正的自己,抒發真正的感情,讓人家不覺得他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公子哥,而是一個平易近人的大哥哥。
親愛的安德烈心得體會5
《親愛的安德烈》是龍應臺人生三書的第二本,從第一本的《孩子,你慢慢來》到兩代共讀的36封家書再到《目送》,她在向我們訴說著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處模式,而我比較青睞第二本書,可能對同樣處於青春期的我,會和安德烈與母親的信更有共鳴吧。
可能說起龍應臺,人們腦海裡都會出現這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段話寫出了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痛點,我們這一生,被父母目送著,然後我們再目送著我們的孩子,但是我們都很難去回頭張望,只因為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著。
但是撇開龍應臺對親情的敏感和理解,在《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中,她對孩子的關心與教育絕不僅僅停留在說教上,而是選擇走進兒子的內心,瞭解作為一個18歲孩子的內心世界。而這種瞭解不僅跨越了年齡的代溝,還跨越了國度,跨越了種族,跨越了文化。
為了更好的瞭解對方,與兒子分隔多年的龍應臺選擇了以信的方式開啟兒子封閉已久的內心。面對兒子來自青春期的“叛逆”,她既堅持自己的原則,但同時也選擇相信兒子;面對中西方兩國不同文化,龍應臺與安德烈更像朋友一般,討論著他們對政治,對文化的看法,而不是強行讓他接受自己的.觀點;面對兒子的“落榜”、“失敗”,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他成功的定義不是唯一的,要敢於質疑。
“信”是一個很偉大的東西,它不僅傳遞著遠方親人的思念,它還是一種瞭解對方內心世界的工具,很多難以啟齒的想法和表達都可以透過寫信去告訴[]對方。而透過寫信以達到教育的目的是一種有智慧的方式,正如著名的《傅雷家書》一樣。不得不說,龍應臺是一位極具智慧的母親,正如她所說的: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我們原來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盪開,從此天涯淡泊,但是我們做了不同的嘗試――我努力了,他也回報以同等的努力。我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而她做到了。
親愛的安德烈心得體會6
讀龍應臺和兒子的書信集《親愛的安德烈》。書拿到手,由衷地喜歡。慢慢讀下去,突然明白為什麼龍應臺的圖片為什麼這麼不加處理和修飾,任由歲月的痕跡坦露無遺,原來在這本書裡,她只是一個和我們所有的中國媽媽一樣,面對孩子的成長和越來越遠的距離而不斷掙扎的本色母親,心裡一下子變得非常溫暖。很多人羨慕龍應臺,能打通與兒子三十年的年齡代溝、東西文化的代溝,而像朋友一樣坦誠交流。但我更能看到,一個母親與兒子隔裂的痛苦那份無助與心痛。當讀到龍應臺看到安德烈的“獨立宣言”時,我非常感動。安德烈的原話是這樣的:MM,你跟我說話的語氣跟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你的心態啊。也就是說,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
龍應臺這樣來描繪她看到兒子這些話時的感受:安德烈,那一刻,簡直就像經典電影裡的鏡頭,身為兒子的向母親做斬釘截鐵的獨立宣言,那飾演母親的,要不然就氣得全身發抖,“啪”的一個耳光打在兒子臉上,兒子露出愕然的表情,然後憤而奪門而去,要不然,母親愕然,然後眼淚潸潸而下,本來威武莊嚴的母儀突然垮了,慘兮兮地哭。
和朋友討論這種感覺,我們,在傳統中國文化沉浸下長大的一代,尤其是成人後的女孩,其實是很享受與母親之間那種水乳交融的親密關係的。但是,當我們的90後、20xx後的孩子長大成人後,當他們向我們宣佈獨立宣言的時候,一向沒有邊界的我們,能否承受這一打擊?
又一次想起了那句:在所有的親密關係中,惟有親子關係是以分離為目的的。不知有多少母親能讀懂?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讀完這本《親愛的安德烈》。也許有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一本記錄母親與孩子成功交流的書。就書的形式和內容來看,也確實如此。
曾經,你的孩子,只是個柔軟的躺在你的懷裡的小嬰兒,大聲地啼哭,傻氣地笑。你微笑地看著他悄然地成長,一點一點地變得成熟,一點一點地學會獨立,然後毅然決然地奔向那個未知的世界。而你,只能遠遠地站在他身後,惆悵地望著他的背影,在遙遠的地平線上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小……可是,在你的心裡,依然清晰地記得,那個柔軟的躺在自己懷裡無助啼哭的嬰兒。並且,叛逆地表示,他沒有話想和你說。這個時候,你會心痛嗎?
當時間一天天地流逝,你知道從來沒有後悔過對他的付出,也沒有將自己的漸漸衰老放在心上,可是,你卻清楚地感覺到:你在一點點地失去自己所愛的孩子,不會心痛嗎?心痛的時候,你會做什麼?聽之任之嗎?還是放下母親這個無用的稱號,真正地將自己放空,去了解一個少年的心事呢?不是每個母親都能象龍應臺這樣成功地與孩子交流的。如果你仔細地讀這本書,會發現在太多的時候,那位認真的母親,正在努力而小心翼翼地用自己的經歷,去換取孩子的信任和友誼。她的措辭,不再有《野火集》中脫口而出的憤怒,不再有《孩子你慢慢來》中滿溢的幸福和滿足,更多的是在面對一個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時,用盡可能與他類似的語言和對自己青春年少的回憶換取他的信任,用盡可能不傷及他感情的措辭去限制他的錯誤舉止,用盡可能讓他感覺到信任的委婉語言給他的生活和學習帶去幫助和指導……所以,在我看來,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不僅僅是一個母親和兒子的書信集,而是,一顆充滿母愛的赤誠之心。作為孩子的一方,在青春年少的時候,,很難讀懂這顆心的全部,直到——他(她)自己成為父親(母親)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