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歷史

高中基礎歷史學習方法

高中基礎歷史學習方法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需要學習的內容越來越多,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能夠讓大家學習更有效率!如果你正在為找不到正確的學習方法而苦惱,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基礎歷史學習方法,歡迎大家分享。

高中基礎歷史學習方法1

1.自主(參與式)學習:各種各樣的調查表明,歷史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但歷史課卻是學生不喜歡上的。究其原因就是:學生的學是被動的、消極的,不是透過自己的活動和實踐而是透過老師的灌輸被動的來獲得知識。這樣的學習方式使大部分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新的課改要求這種學習方式,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

2.合作學習: 新的課改體現了學生的合作學習。在新的課改目標中有一點是讓學生樂於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討問題,交流學習心得,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事實上增設的學習與探究課說明了這一點。

3.探究性(創新)學習:在新的課改中強調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去感悟。為此,新的課標提出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建議,鼓勵學生勇於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學習透過多種途徑探索解決歷史問題。在評價方案的制定上,也要求是有利於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的。

高中基礎歷史學習方法2

1.學習歷史有階段性

等你上了高三你會發現,高三的歷史學習和高一高二很不同,它是一個高度概括和整合,反覆鞏固的過程,這就要求你在高一高二有很紮實的基礎和"歷史基本功"。

我的觀點是高一、高二階段,不必苛求知識的深度,但要注重追求知識的廣度。你會發現語文水平的高低和課外知識的豐富程度對歷史學習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建議 ,你多讀一些課外歷史書籍,注重古文能力和語感的培養,建立自己的一套歷史觀和世界觀。這些東西對你的影響可能不會馬上體現在分數上,但上了高三以後你會發現它們太重要了。

2.抓住課堂

要說實在的東西,課堂是很實在的。

我們文科和理科不同,很多聰明的理科生不聽課是可以照樣考好的,但是一個歷史生如果不聽課他一定什麼成績都別想拿到。聽課也有聽課的方法,我認為課前預習是很重要的,你可以在預習的過程中把你理解的這一課的知識框架和系統大致構建出來,充分去領會書上每一個部分、每一個框題是為了說明什麼;然後在聽課的過程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在原有的基礎上調整你的思路和框架,形成一份完整的聽課筆記,課後再和參考書上的知識重點、知識 框架進行對比補充,拓展自己的思路。

3.充分利用老師

每一個歷史老師對歷史應該都有自己深刻的理解,無論如何他們也是從高考走來的,多年從事歷史教學,一定有獨到的經驗。你可以主動地和老師交流你對歷史問題的觀點,從老師的回應中吸取有教益的東西。

4.史實問題和思維問題——兩大關鍵

你會發現我們做歷史題,做來做去無非就是考察兩個問題:要麼是史實,要麼是思維。

史實問題通常就要考你的記憶來實現,比如說法國大革命什麼時候爆發的,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是哪些,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是什麼,這些都是不容更改的史實,你必須非常熟悉和了解,這就是平時不斷積累和記憶的過程。

記憶史實其實並不是什麼痛苦的過程,最重要是對學習歷史抱有激情和信念,你會發現一切都不難,就像你不會忘記家裡的門牌號和好朋友的電話號碼一樣簡單,你還可以編一些順口溜來記憶史實,比如說我就是用"工程隊"三個字來記憶中共一大的侷限性的:"工-關注工人階級,忽略了廣大農民;程(城)-把城市作為重心,不符合中國國情;隊(對)-鬥爭物件指向資產階級是錯誤的"。

思維問題考察的是你對歷史事件或人物的理解,比如說我們見到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導火索"這樣的問題就屬於考察思維的範疇。這些問題通常是選擇題裡比較難的部分,但其實也有一定的規律和方法。

你會發現,一般來說,"根本原因"通常是經濟基礎(生產力發展)或者本質矛盾(階級矛盾尖銳),一般來說根本原因都會"看起來"和該歷史事件關係並不明顯;"直接原因"通常是經過一步推理而不用深入分析就直接得到的原因,和事件的關聯性非常強;

"導火索"通常都是一個偶然性很大的事件,不是出於社會和歷史發展必然,比如"五四"的導火索是巴黎和會外交失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導火索是國王召開議會企圖徵稅等等。"主要原因"是最難的,有時它是直接原因,有時是根本原因,這就要求你深入探究事物的內部邏輯,透過對比來決定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哪一個因素才是對事情起決定性作用的。

思維的鍛鍊要靠大量做題和有效總結來實現,這一點也是積累的過程,上了高三以後老師也會經常給你一些提示,注意吸收,一定會有提高。

5.掌握一套既定的分析處理問題的方法

歷史學習裡面其實有很多約定俗成的東西,很多概念我都可以用"三條"或"兩條"來總結,比如說了解一個事件我們通常是從"背景(原因),內容(經過),影響和意義(結果)"來記憶,分析問題我們總是有"政治,經濟,文化"三個維度來思考,分析背景時我們會分"國內環境,國際環境"來進行,評價意義時我們有"正面(積極)和負面(消極)"兩個方面……諸如此類,舉不勝舉。

你在答大題時就會輕鬆地發現這些既定的思路可以迅速幫助你理解題目和入手分析,至於這些既定的方法你可以自己在學習中很容易地提煉出來。

6.宏觀學習歷史,構建完整的知識網路圖

很多同學可能會覺得歷史很煩瑣,細節很多,有沒有什麼主線可以把它們串起來?當然有!你可以適當地進行發散思維,把歷史事件串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不受課本的限制),比如說把一整個時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整合在一起進行全面理解和思考,這樣一來你會發現你的歷史知識非常有條理,不光可以從宏觀上解答很大的問題,也可以隨便拿出一個部分進行微觀細緻的分析,這就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可以說"絕學無憂"了。

比如說在我腦海裡,整個歷史是由中國史和外國史構成的,中國史裡又分古代史、近代史和現代史,近代史分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舊民主主義革命這一階段整體由四次大型侵華戰爭(鴉片戰爭,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和三次中國人民的反抗(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和辛亥革命)組成,期間經濟方面的顯著特點是自然經濟開始階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經濟形態形成以及民族資本主義的誕生和發展;

思想文化方面出現了向西方學習的思潮(地主階級抵抗派,地主階級洋務派,資產階級維新派,資產階級革命派,激進的民主主義者)和實踐(洋務運動,維新變法,三民主義,新文化運動),歷經四次大型論戰(洋務派與頑固派,維新派與守舊派,革命派與保皇派,問題與主義)……歷史的每一個階段都可以被我這樣拿出來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理解,再細到每一個事件和人物都是如此,所以這應該是你努力的目標和方向。

高中基礎歷史學習方法3

一、知識筆記法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在學習的過程中善於記筆記,對老師講課的思路進行整理,同時結合自己對教材的認識,把學過的內容整理出來。筆記整理好了,複習的時候就更方便了,可以隨時拿出來進行復習,複習的效率也能夠得到提高。筆記在整理的時候要注意思路清晰、問題明確、字跡工整,這也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否則不利於以後進行復習。筆記不能只整理,整理好之後要進行記憶,對於不完整的內容還要進行適當的補充,讓筆記更加完整。筆記法進行學習,要能夠長期堅持,注重不斷積累,以後在考試的時候就有了第一手複習資料,有助於更好複習教材知識點。

二、思維導圖法

教材知識點都有一定的邏輯關係,我們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要學會製作或利用好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可以自己製作,在自己的`本子上,依據教材的核心關鍵詞,把教材的內容進行整理出來。製作思維導圖要注意仔細閱讀課本,善於總結教材內容,把課本的主要知識點都能夠整理到思維導圖上,這樣就有助於形象記憶教材內容,也可以對教材有一個比較完整的理解。思維導圖也可以利用別人製作的,可以選擇資料上的、老師上課的板書、同學寫的思維導圖,只要思維導圖比較好,都可以借鑑和使用。

三、同學互助法

我們在學習知識的時候,有時候可以進行合作學習,透過同學之間的互助,發揮各自的優勢,提高學習的效率。比如,我們在做數學題的時候,可以和同學做同一道題,然後分別講解自己的審題過程和解題的方法,每個人的方法儘量能夠不同,看誰的方法更好。透過相互討論,發現各自答題的優點,相互借鑑,就有助於提高自己的答題能力。合作學習,也是我們平時上課經常使用的,老師講課的時候經常讓我們去討論問題,合作去探究問題的答案,這樣就能夠集思廣益,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相互啟發,從而共同提高。學習不能光靠一個人進行獨來獨往,要學會與同學合作交流,善於借鑑別人有益的答題思路,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和進步。

高中基礎歷史學習方法4

練習要有針對性和層次性,圍繞每個考點精心設計訓練習題,分層次訓練。每個專題複習結束後進行單元訓練,每冊書複習結束後要進行綜合訓練,考前一月進行五次以上的學考模擬模擬訓練。根據學情,因材施教,適量練習,規範答題,鞏固複習,讓每個學生對學考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我們在歷史學考複習過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查漏補缺,分層推進,讓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學有所獲。對每個學生的歷史學考情況都要了解清楚,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要抓兩頭促中間,抓好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答題習慣,鍛鍊其考試心理素質,提高歷史學考的複習效率。

高中基礎歷史學習方法5

1、整理背景

對於歷史來說,高考文綜肯定不會直接考察課本上的知識點,必然從歷史事件的發生背景和思考分析著手,來考察學生對於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

想要提高歷史成績,就要先讀懂看透歷史書,按照歷史的時間脈絡,將每個時代的背景梳理清楚;除了政治、經濟和文化背景以外,還應該整理出在課本上出現過的重大歷史事件。

比如看到15至18世紀,我們應該馬上在腦海中浮現出:人文主義、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新航路開闢、世界市場、殖民掠奪、物種交流、文化交流、自然科學、啟蒙思想、民主政治和工業革命等等,當然還應該包括每個事件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

對於歷史學習而言,對歷史事件的背景認識,決定著我們思考問題的廣度;而把歷史試題和相關背景結合在一起的程度則決定著我們分析問題的深度。因此,不管我們是高一還是高三,我們都應該立即著手,把每個歷史時代的背景整理出來。

然後怎麼複習呢?在做題的時候,看到任意一個時代或事件,都應該問問自己,這個時代活時間的背景是什麼,前後幾十年都發生過哪些重大歷史事件。

2、定位方向

政治、地理和歷史,都需要在答題時定位方向。

政治需要首先定位是哪本書,然後確定主體思想和相關理論;地理需要快速定位地點,然後把相關的自然、人文和地理要素全都列出來。

歷史需要快速定位時代,先確定背景,再結合背景去思考題設條件,確定答題思路。題目中可能說的是某時代的人、事物或是事件,不管看到什麼,我們都必須像條件反射一樣,想到這個時代的歷史背景,才能在答題時找到頭緒和方向。

3、審清題意

為什麼要特意強調把題設材料看懂,審清題意呢?

因為對於歷史題目來說,首先要摳字眼,把題設條件看明白,才能確定答題方向。

a、題設材料上的每句話和每個字詞,都有可能隱藏著命題老師的深意。

b、題設材料中會明示或暗示很多限制條件,你如果看不懂、找不到,在答題時沒有涉及,那就不得分。

c、題設材料會給出很多有價值的資訊,如果我們在答題時沒有把挖掘出的資訊全部用到、用完,肯定得不了高分。

歷史最難的是概括題,而且有固定招數和套路。

這個需要在平時做題時總結和思考,比如表示特點的詞語有隨意性、延續性、獨立性、漸進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正面意義可以用穩定性、優越性、擴張性、進步性或是開放性來描述;而政治經濟背景可以用法制化、民主化、現代化、科學化、工業化、集團化或區域化來闡述。

高中基礎歷史學習方法6

四輪學習法

第一輪:預習,查出障礙;

第二輪:聽課,排除障礙;

第三輪:溫習,打掃障礙;

第四輪:功課,學會運用。實在這四輪與上面瞭解程序的感知、理解、鞏固、運用是對應符合的,固然所述的角度差別,但都有分階段的4步,每一步的學習要求特別很是類似。預習就是為了對一節課初步感知,聽課就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溫習是為了鞏固,功課就是對所學知識進行運用。4輪學習方略是近幾年風行天下的一種學習方法,因為它吻合一樣平常瞭解程序,故嚴厲堅持按這四個步驟學習每一節課,必能獲得較好的結果。

4輪學習方法中還介紹了一些具體的法子,如四輪溫習法:①通讀,進行體系溫習;②精讀,進行重點溫習;③演練,進行解題溫習;④回想,進行磨練溫習。4步解題法:①審題,搞清是什麼;②構想,搞清為何;③解答,搞清怎麼辦;④磨練,驗證怎樣。4步記憶法:記憶、維持、再認、再現。這些看似常見的步驟,但一旦可以或許照步履行,學習結果就會當即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