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唱歌的小麻雀課後反思
愛唱歌的小麻雀課後反思1
在教《小麻雀》一課時,學生學會歌曲之後,我是這樣引導孩子創編歌詞。書上的原創歌詞是這樣的:“小麻雀喳喳叫,走起路來蹦蹦跳,見了媽媽唱支歌呀,見了小朋友問聲好。”
在引導學生創編歌詞前,我請大家先想一想小麻雀的特點是什麼,愛喳喳叫,愛蹦蹦跳,所以作者把它寫成一個愛唱歌、懂禮貌的小麻雀。接著我請大家說一說:“你最熟悉的小動物是什麼?”學生只說出小動物的名字很容易,有說小狗的,有說小貓咪的,有說小雞的……我告訴他們:對齊歌曲的節奏,能不能把“小狗”變成三個字,馬上有學生回答:“小花狗”、“小黃狗”。那麼小狗的特點是什麼呢?很忠誠、愛搖尾巴、吐舌頭、吃骨頭等等。好了,把小狗當成你最要好的。朋友遍進歌曲中吧。很快學生編出來了:
“小花狗汪汪叫,走起路來蹦蹦跳,見了媽媽搖尾巴呀,見了小朋友啃骨頭。小花狗汪汪叫,走起路來蹦蹦跳,見了媽媽笑一笑呀,見了小朋友伸舌頭。”
接著,我請四人小組為在一起,說一說每個小朋友想把哪一種小動物編進歌中,選一種一起來創編。每個孩子都要發言,誰說得好就採納誰的意見。編好了再連起來說一說,然後聽老師放伴奏音樂,各組小組長領著組員再練唱幾遍。最後請幾個組分別上臺表演一下自己組新編的歌詞。
透過對《小麻雀》原創歌曲的分析,學生懂得了怎樣編歌詞,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進四人小組進行有效的創編活動。這個過程讓學生明白:編創歌詞每個人都能做到,當你做不到的時候,可以從小組同伴那裡得到互助,透過訓練,逐漸地提高自己的創造能力。在編創中,兼顧到節奏、語言、自然常識的準確,達到了音樂與文學的融合,提高了思維能力。
愛唱歌的小麻雀課後反思2
如果說教學是一種實踐,那麼公開課就是實踐的檢閱。九月來到徑河小學,經過多次的聽課學習,我也有幸能夠得到專家的指導,上了來到小學的第一節公開課。
本次公開課教學內容為部編版四上語文第五單元《16麻雀》一文的第二課時,本單元為習作單元,單元要素包括兩個:一是,瞭解作者是怎樣把事情寫清楚的;
二是,寫一件事,把事情寫清楚。因此,我設定的教學目標是,學習如何把一件事情寫清楚,體會老麻雀為了保護小麻雀而表現出的那種強大的力量。
首先從教案設計上,教學目標明確,圍繞單元要素設計教學流程,流程清晰。整個課堂教學中,我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關注學生過程的指導和方法的習得,並且將理解內容、學習表達、體會情感和感悟形象融合在教學環節之中,充分體現了閱讀教學的要素。另外,在板書設計上也花了一定心思,能夠從板書上了解寫清一件事需要寫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總體來說,教學過程遵循了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基本規律,做到了流程清晰、教學過程規範。
但是,本次教學活動也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日後改進。首先,在教學時,由於緊張語速偏快,以後要加強心理素質的鍛鍊。另外,習慣重複學生的回答話語,這是不必要的。在設計教案時,教師是以瞭解學生學習的起點為基礎,去設計教學活動的,複習環節可以適當減少,太過簡單或者重複的提問可以省略,這也導致在課時劃分上不夠明確,有些是在第一課時需要解決的問題,第二課時仍然花費了時間。比如,“獵狗”不是教學重點,可以簡略的講。其次,由於本單元是習作單元,教師的話語體系需要發生改變,整個話語體系需要圍繞“如何把事情寫清楚”,這樣也能夠不斷強化學生的語言體系,知道本單元的重點。最後,可以採用設計學習清單的方法,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效率。
總體來說,本次公開課對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鍛鍊機會,收穫很多。當然,需要改進、提升的地方也會在日後的學習以及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爭取每次都能進步一些,再進步一些。
愛唱歌的小麻雀課後反思3
對於同一件事情——獨立生活,文中的三個“人物”——小麻雀、麻雀媽媽、麻雀爸爸卻有著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心態,然而就在這不同的心態變化中,最終三個人物達成了共同看法:應該勇敢的面對生活的中的重重困難,使自己學會獨立生活。在教學本課時,我抓住了這條情感線索:小麻雀心情是從傷心、捨不得的離開,到後來的歡快得回來見父母。麻雀爸爸媽媽的心情從開始的心軟、堅定,到後來的高興的迎接孩子的歸來。圍繞著這個線索透過朗讀,比較,想象、並結合板書等多種方法進行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在品味小麻雀離開家的心情時,讓學生在朗讀中,找到傷心之處“離開了爸爸媽媽,我會餓死的。”特別是餓死,一個學生在讀書的時候,以重音突出,我馬上追問為什麼要這樣讀?學生不佳思索的回答,這個事實多麼可怕呀!對於從沒有離開過家的小麻雀是想都不敢想的,然而現在他馬上就要面對了,這正是他傷心之處呀!沒有過多的分析,只是一讀已經超越了千言萬語的理解。有一句話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文中的麻雀媽媽又如何忍心面對自己的孩子這樣傷心至極呀,我透過教師的範讀把麻雀把媽媽那對孩子的那一份不忍,那一份同情,並希望得到麻雀爸爸的.認可讀給學生聽。學生在聽中體會,在讀中明白。分角色朗讀中,學生以不同人物,用不同的口吻朗讀,並在這聲情並茂的朗讀中將自身的感情融合到文章中去,真正體驗到以讀促理解,以讀代替繁重的分析,在讀中完成閱讀能力的培養,加深了讀文章的記憶與理解。
在體會麻雀爸爸的那堅定的心態時,我用了比較的方法,先出示“從小就嬌生慣養,什麼時候才能獨立生活呢?”再出示“從小就嬌生慣養,永遠也不能獨立生活”這兩句話。讓學生比較兩句話有什麼相同之處,什麼不同之處?哪句話更能體會爸爸的堅定的態度?學生透過比較,明白爸爸的這一問,讓人不由得在內心中就肯定了這個看法,讓問者和答者在反問中達成共識。從而父親的那種不容反駁的堅定的心態,從比較中學生體會的淋漓盡致。
愛唱歌的小麻雀課後反思4
本課是二年級的一節唱歌課,由於歌曲中出現了樂理知識(強、弱、弱),所以本課的教學內容為:
1、音樂活動:聲音的強弱弱
2、學唱歌曲《小麻雀》,並創編歌詞進行表演。
整節課下來,基本按照教學目標完成了教學內容,學生能完整演唱《小麻雀》並透過動作感受小麻雀生動的形象。但並沒有很好的達到表演唱的效果。這個問題,其實一直在困擾著我。我想,問題肯定是出自老師的教學設計及安排。音樂課應該是活潑、輕鬆的。因此,使我總是將注意力過多的放在知識的教學中,沒有很好的表現歌曲。所以在將來的教學中,要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歌曲的演唱及歌曲的表演唱中,但是在教唱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第三句歌詞“見了小朋友”,部分同學沒能把三拍唱足,還有休止符的停頓等細節的處理,仍需改進。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評價有利於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發現和發展音樂潛能建立自信,促進音樂感知,有利於學生表現力創造能力的發展。”在這方面,我只能用“你真棒”“你唱得真好聽”等簡單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在今後的常態教學中,我要不斷訓練自己對於學生的精彩之處,如何透過老師的語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隨時給予學生評價,傳達教師對學生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