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書》評課稿
《我的第一本書》評課稿1
《我的第一本書》這篇課文是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抒情散文,本單元的課文都是品讀人生,感悟親情的作品。本篇課文講述的是詩人牛漢兒時的一段令人難忘的人生歷程。教學本文應立足於品讀作者對他的第一本書的永誌不忘之情,這是作者終身受用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同時去提升學生的精神品位,感化其精神世界。以下我就劉老師的這節課談一談僅我個人的看法:
1.劉老師的這節課符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充分體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要求。教學目標切合教材要求和學生實際。
2.教學內容適合學生的發展現狀與要求,有利於全面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準確的把握了教學重難點,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遇到的學習困難。
3.教學過程從匯入到正音、複述課文、研讀討論、學生質疑、到暢所欲言,每個環節都銜接流暢,自如,充分體現了教學思路清晰,層次清楚,結構合理。劉老師充分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有利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內在需求和求知動力。教學中全體學生共同參與,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面向全體,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努力營造高效,和諧的課堂,整堂課情知交融。
4.教學方法能體現學生的能力培養,教學手段運用得當,充分利用現代化資訊科技來整合學科教學。
5.教師語言準確簡潔,示範規範,值得得法。
總之,這是一堂比較清晰,質樸,結構合理的常規閱讀教學課。當然,在這麼多值得肯定之餘,我個人認為這節課存在有以下的遺憾之處:
1.這是一篇具有真情實感的敘事性抒情之作,應讓學生充分進行與文字的親密接觸。要讓學生能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最好的辦法是放手讓他們多讀,“書讀百遍,其義字見”。劉老師的這節課中學生讀文字的機會較少。其實,文章的情節是比較簡單的,我覺得讓學生反覆複述情節,倒不如在整體感知文字後,讓他們讀一讀自己感受較深的語段,效果更佳。
2.在“暢所欲言”環節中,老師提問學生:學了文字,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難道你僅僅瞭解了第一本書的故事嗎?“難道”一問實在不高明!教師已將自己的主觀感受一半強加給了學生。我們知道,學生畢竟與作者不是同生於一時代,他們的體驗一下了解了這個故事就能這麼深刻的,這一問於學生而言,難度較大,事實上,學生的回答也是膚淺的。當然,可能最後時間比較倉促了,沒能深入思考。但我想,如果改成“我所難忘的事,與大家分享”,可能學生還會活躍些。
3.劉老師在處理研讀課文這一環節時,設定了這樣的思考題:閱讀相關語段,用“從————中,我感受到————”的句式說說你從中品讀到了哪些情感?這時候,兩三個學生才淺顯地講了一些體驗,老師就急忙自己作了歸納,其實,我認為這是一個最好的親近文字的機會,教師就應該充分的讓學生讀,邊讀,邊說體驗,同時並形成板書,以此體現教師對學生自主探究的成果的充分肯定。
4.多媒體教學的利用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固然能最佳化課堂教學,但它畢竟是一種工具,具有模式化,固定性,少了一些親和性,所以,在利用多媒體的同時,板書還是不可或缺的東西,因為板書可以隨學生在課堂內的生成而豐潤課堂內容。遺憾的是劉老師沒有用上板書,致使課堂中師生的互動,交流欠缺了一些。
以上是本人的拙劣之見,如有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我的第一本書》評課稿2
舞者,輕盈而靈動,優美的舞姿,嫻熟的舞技都會讓人嘆贊不已。看舞者,是一種欣賞,更應是一種享受。今天的課上,我看了一群舞者,舞者中既有牛漢,也有師生。
作為作者,牛漢的樸實文筆下的舞不再多說;作為教師,很好地處理了整堂課的結構,即使算不上水銀洩地也可夠一氣呵成,環環相扣,新課程的理念還是得到了較好的貫徹。師生對話,生本對話,生生對話比比皆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展現了學生的主導地位,很多時間,學生回答都能得到老師的追問,延續性的提問讓學生有更深的體會。教師在人格上做到了對學生的尊重,也嘗試著傾聽學生,理解學生,教師的尊重和理解給了學生髮揮的空間。無論是複述課文還是思考的質疑,教師讓自己退避三舍,做到了以退為進,讓學生去講,讓學生表述,不輕易打斷學生,正因為這一點,又體現了教師的精準角色定位。在新課程的理念下,在本文淺顯易懂的前提下,教師讓學生主導課堂,自己定位在首席與引導的角色上,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作為學生,由於教師的努力,群舞也有了畫龍點睛之作,從自由朗讀到複述,從思考到質疑,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有條不紊的展開自己的生本活動,並時有妙語如珍珠落盤,讓人一新。也不得不讚嘆學生的文字解讀能力,不得不承認孩子們的領悟,提升了一定新的境界。
然而,遺憾的是,原本可以更為出彩的舞卻戴上了沉重的鐐銬,帶著鐐銬的舞者由外而內必然都是沉重的,不幸的是,這一群舞者無一例外地都戴著鐐銬,所以,也無一例外都是沉重的。
牛漢的沉重情有可原,在20世紀如此艱辛的生活中,鐐銬隨處可見,而戴著鐐銬仍能起舞,不得不佩服牛漢的樂觀和堅強。
退一步而言,鐐銬舞固然不太美觀,但如步調一致,倒也可以在嗡嗡作響的鐐銬聲中感受一份沉重美,可惜今天的舞者卻凌亂了些,帶給人更多的是章法的缺失。
在本文中,戴著鐐銬的舞者體現出“三解”不足的問題:
1、解讀文字不夠。要貢獻一道大餐,首先要了解舞的精髓,有外而內地化在外在言行和內在的思維上。解讀文字,首先要解讀文字的作者,今天展示的作者介紹停留在了作者的原名、作品上,而這些對了解作者,瞭解文字誕生的背景是無甚幫助的。我們應該讓學生先要了解作者的人生經歷,因為創作來自於生活。這位出生在上世紀初的老人人生坎坷自幼生活艱辛,只有創設這種背景,才有助於學生去感悟牛漢對第一本書為什麼記憶猶新,但授課者沒有涉及。其次,要讀文字,文字到底能展示給我們什麼資訊,雖然一千個讀者能讀出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很多時候,你不能偏離作者的情感海闊天空亂讀一番,也不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本文要展現的無非是苦難的農村中的人間真情,洋溢的是真、善、美,心靈中的美,生活中的真,人性中的善,但施教者沒有讓學生留有太深的印象。文字解讀的程度又必然會對學生的生成有較大的影響。
2、解脫緊張狀態不足。抱著寬容角度來說,緊張會導致整節課展開時遇到瓶頸。也許是因為初上大課,教師僵硬的笑容擋不住內心的.緊張,內心的緊張又導致外顯的行為變形。從語言表達的僵化到對學生的關注,都有些遺憾,有些學生在回答中聲音過輕,教師沒有去適時提醒;有一位學生朗讀後教師做了單獨輔導,但形式是重讀一遍,評價是為了進步,應該怎麼讀,為什麼重讀,讀後好在哪裡都未提及,都可能是教師緊張所致,教師的緊張蔓延到了學生中去,學生只顧及完成教師的任務,沒有關注同伴的發言,也導致了聽課效率的下降。
3、解讀問題不夠。自身的緊張加上文字解讀中存在的問題,直接導致在問題解決中暴露不足。最大的問題來自於生成和預設的處理。必要的預設是要的,但是施教者在操作中略顯僵化,問題的處理不夠大氣。其實文字大可以題目入手,讓學生縱橫捭闔,自由思考,比施教者機械地提出“思考”環節的問題更顯開放性,更有思考的空間。預設背後,生成又顯不足,總有流於表面之感。
其次是問題解決、生成時教師處理似乎不太妥當。典型例子是學生問的一個精彩問題:“作者說童年沒有幽默,讀來又很幽默很矛盾。”學生的回答是因為童年生活艱辛,所以沒有幽默,又因為天真美好,所以幽默。而教師畫蛇添足般假如了自己的理解,並導向了兩條狗身上產生幽默,大有狗尾續貂之感。實際上首尾兩句議論都是文章的文眼所在,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內在的意蘊。
最後問題解決沒有求助於關鍵語句。字詞的理解,沒有深入挖掘文字產生生成,也使文章教授中感覺缺乏一定的深度。我們需要的,不僅是對學生的追問,更有對文字,對字詞的拷問。
舞者,是美麗的,戴著鐐銬的舞者,是悽美的,也許,這就是語文教學值得探討的現象。為每一位戴著鐐銬的舞者喝彩,因為他們同樣是值得尊敬的前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