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購物

購物大班教案

購物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購物大班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購物大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按照時間、人物、地點及事件經過的線索,完整的講述家樂福購物的情景,表達自己的感受。

2、鼓勵幼兒積極與同伴進行語言交流,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有事先購物的經驗,並拍有照片、錄象

2、課件製作:講述線索圖(時間、人物、地點、事情經過、結果)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開展談話,匯入活動

(出示家樂福標誌)小朋友,這是什麼地方的標誌?家樂福是個什麼地方?你們有沒有去過家樂福?和誰一起去的?

前幾天,老師也帶小朋友去了家樂福,還在裡面買了東西。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說說這件事。

(二)明確講述線索,引導大膽使用描述性詞句。

1、提問:要把一件事情說清楚,應該說清楚哪些內容?

2、教師講述線索,課件逐幅顯示線索圖:要說清一件事,要說出時間、人物、地點、事情經過、最後的心情。

3、逐幅講述。教師引導幼兒運用一些描述性詞句。並引導幼兒重點講購物的經過,引導重點:買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你又是怎樣解決的?

(三)、引導幼兒按照線索完整講述

1、請幼兒選擇照片後

(1)幾個幼兒結伴講

(2)按照上面的線索完整的講

(3)要把買東西的過程講的詳細些。

2、幼兒自由結伴,開展講述。

教師指導講述重點

(1)拓展講述的內容,引導使用描述性語言

(2)語言的完整性。

3、請個別幼兒講講。教師講評重點:購物過程的豐富性、個性化及詞句。

4、請幼兒講給客人老師聽。

購物大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幼兒透過購物遊戲,感受自己準備春遊物品的快樂。

2.有初步合理的購物計劃,並能根據外出情況挑選適量、適當及必須的物品。

3.體驗同伴間關愛的友情,願意關心別人。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16個小錢包(每個記憶體放10元硬幣)

2.超市場景佈置(貨櫃若干、提示卡、價目表)

3.購物籃若干(16個)

4.大量物品。(奶製品類、飲料類、水果類、零食類、點心類、其它類)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購物

1.引子:上次春遊,你們都帶了些什麼好吃的?這些東西都

是誰給你們準備的? 告訴你們一個好訊息,再過幾天,我們又要去春遊了!這次我們不請爸爸媽媽幫忙,自己來準備春遊的物品,行不行?好!那我們今天就來做個超市的遊戲。請你去挑選自己最喜歡的、最需要的物品帶去春遊,好嗎?

2.幼兒第一次購物,教師觀察。(主要觀察幼兒購物的量是否

合適)

3.討論:

(1)先數一數,你買了幾樣東西?

(2)觀察討論個別幼兒的籃子:(帶多少比較合適?)

(3)重點討論:如果外出春遊把這些東西都帶去,你們覺得合適嗎?為什麼不合適?說理由。

(4)教師小結:春遊外出帶的食物應該是適量的。如果帶的太少會吃不飽。如果帶的太多,小包包放不下、小朋友背不動、回來的時候還會吃不完。那就太浪費了!

(5)幼兒退貨,個別或共同檢查。

(點評:活動從生活中選材,但它畢竟不同與生活。教師根據幼兒的特點,創設了模擬購物情境,大大激發了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也使他們埋下了探索和了解生活的種子。第一次的數一數、說一說的活動也在幫助幼兒建立適量購物的正確價值觀。)

二.第二次購物:

1.引子:剛才我們碰到了什麼問題?這次購物的時候想想看,你要買多少東西比較合適,而且有些東西必須要帶的?

2.幼兒第二次購物,教師觀察(重點觀察幼兒量的合適性、幼兒購物的種類及個別幼兒情感的關注)

3.討論:

(1)這次你買了幾樣?差不多了嗎?你們都買了些什麼?

(2)找出一個類別相對較全的包,觀察討論。

1/類別觀察。

2/重點討論:哪些物品是必須要帶的?(如餐巾紙、飲料、水果等)

3/討論:餐巾紙有什麼用?

為什麼你們都要帶飲料?你喜歡喝什麼飲料?天熱時,哪種飲料比較解渴?

帶些水果有什麼用?

(點評:第二次的購物,教師從類別化入手,幫助幼兒從生活經驗講述開始、由淺入深,瞭解哪些物品是必須要帶的。也幫助幼兒從感性感受到較理性的思考,理解物品本身的內涵。)

4/個別幼兒包包檢查:你們有沒有想到為好朋友準備呀?準備的東西可是要好朋友喜歡吃的?知道你好朋友喜歡吃什麼嗎?

(3)幼兒再次退貨。

(點評:教師適時地對幼兒進行關心同伴的教育,使幼兒理解購物過程的另一種社會價值,不但激發了幼兒的情感、也促使幼兒更全面整體地考慮購物過程、調整自己的行為、增強目的性。)

三.第三次購物。

1.看來秋遊購物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考慮周到。呆會兒,我麼要看一看,想一想,帶的東西是多還是少、還是正正好好。什麼東西是一定要帶的?什麼東西是不合適的?最後還要想想你的好朋友。有點難,能行嗎?這次我們真的要發錢了!怎麼樣把10元錢用好?自己要算好!

2.教師發錢,個別指導。(大手大腳的孩子:花錢的時候可要節約一些。)(節約的孩子:你別太節約了,用吧!大方點。)

3.幼兒購物。

4.教師小結:用了幾元錢?水都帶了嗎?給好朋友帶東西了嗎?真好,春遊的時候不僅想到了自己,還考慮了好朋友。下一次,我們要告訴爸爸媽媽:春遊的時候讓我們自己準備物品,因為我們能準備得很好,說不定想得比爸爸媽媽還周到呢!還要爸爸媽媽準備嗎?

(點評:課堂上加入真實錢幣的運用,形成了這一活動的一個高潮。也體現了教師 教育目標的整合性。包括語言在交往中的使用,幼兒對各種內容的取捨、有目的選擇、對錢幣的使用等。它成為幼兒表現的一個大舞臺、也為教師繼續教育提供了依據。)

活動反思:

活動過程中孩子有了足夠的自由空間,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購買,積極性特別高,同伴間也有了足夠的交流,孩子將這次活動的經驗同以往相比,歸納總結出如何又好又快的購物,對以後的的良好購物習慣鋪好路。

購物大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練習8以內的減法算式,學習用算式記錄自己購買物品的過程。

2、鞏固對人民幣及其兌換關係的認識。

3、能清楚地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幼兒認識過人民幣,有跟父母去購物的經驗。請五位能力強的幼兒當超市老闆物質準備:

教具:利用班級的玩具和其他物品佈置成超市(五個貨架),猴子頭飾8個、超市貨櫃的圖片(標有價格)學具:《幼兒用書》幼兒人手一支筆、橡皮、錢幣若干(放在每桌的籮筐裡),記錄單

活動過程:

1、小猴子的新鋪子開張了(1)教師:小猴子開了一個新鋪子,邀請我們去購物。現在我們一看鋪子裡有些什麼?每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觀察圖片上的`商品)(2)請幼兒每人取8元錢,想一想、說一說可以怎樣取錢?

(3)指導幼兒回自己一桌的籮筐裡取錢,教師指導。

2、遊戲:買東西(1)幼兒想好要買什麼物品,並看清楚該物品的價格,在記錄紙上列出相應的算式。

(2)和朋友交流自己的記錄單,向朋友介紹自己想買的物品、價格以及還剩多少錢,朋友之間相互檢查是否正確。

(3)請個別幼兒上來交流自己的記錄單,大家一起檢查是否正確,錯誤的加以改正。

(4)幼兒各自去店鋪買東西,請幾個能力強的幼兒做猴子老闆。

3、幼兒操作(1)怎樣取錢觀察小動物想要取錢的數字,想一想怎樣取錢,請你圈出來。

(2)可以買什麼仔細觀察小朋友手上的錢幣,算一算這些錢能買哪兩樣東西,並且不用找錢,請把這些物品圈出來。

4、活動。

購物大班教案4

目標:

1.積極參與購物遊戲,感受自己準備春遊物品的快樂。

2.設想合理的購物計劃,能根據自己的情況挑選合適的物品。

3.體驗同伴間的關愛之情。

準備:

1.與幼兒人數相同的小錢包(每個錢包內放10元硬幣),購物籃。

2.佈置超市場景,包括貨櫃、品名提示卡、價目表等。

3.春遊所需的各類物品,如奶製品類、飲料類、水果類、零食類、糕餅類、其他類。

過程:

一、第一次購物

1.再過幾天,我們就要去春遊。這次我們不請爸爸媽媽幫忙,自己來準備春遊物品好不好?今天我們就來做個購物遊戲,挑選自己最喜歡、最需要的物品,為春遊作準備,好嗎?

2.幼兒嘗試購物,教師主要觀察幼兒購物量是否合適。

3.啟發幼兒討論。

①數一數,你買了幾樣東西?

②展示個別幼兒所購物品,討論帶這些東西是否合適,為什麼,帶多少東西比較合適。

③小結:春遊時帶的食物應當適量。帶得太少不夠吃,帶得太多裝不下,背不動,玩起來也不方便。

4.請幼兒將物品放回原貨櫃,自查或互查是否放對。

(模擬的購物情境,大大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而讓幼兒數一數、說一說的環節有助於幼兒建立“適量”的概念。)

二、第二次購物

1.在這次購物前,我們要先想一想:買多少東西比較合適?哪些東西是必需的?

2.幼兒嘗試購物,教師觀察幼兒的購物情況,重點了解幼兒購物的數量、種類及他們的想法。

3.引導幼兒討論。

①這次買了幾樣東西?買了些什麼?合適嗎?

②出示一個物品種類相對較全的購物籃,引導幼兒討論以下問題:

●哪些物品是必需的?(如餐巾紙、飲料、水果。)

●餐巾紙有什麼用?

●為什麼大家都要帶飲料?哪種飲料比較解渴?

●水果一定要帶嗎?為什麼?

●有人還為好朋友準備了吃的東西。你知道你的好朋友喜歡吃什麼嗎?

4.請幼兒將物品放回原貨櫃,自查或互查是否放對。

(教師從物品種類入手,引導幼兒交流生活經驗,瞭解哪些物品是必需的,使幼兒從直覺行動過渡到理性思考。此外,教師適時地對幼兒進行關心同伴的教育,不但激發了幼兒的情感,而且促使幼兒更全面、更整體地考慮購物需要,落實購物行為,以增強購物的目的性。)

三、第三次購物

1.看來購物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一定要考慮周到。比如,帶多少東西合適,什麼東西是一定要帶的,帶什麼東西是不合適的,最後還要想想好朋友喜歡吃什麼。下面要開始真的購物了。你們每人一個小錢包,錢包裡有10元錢,記住要算好了花。

2.幼兒購物,教師觀察、指導幼兒價錢是否算對,10元錢夠不夠用。

3.幼兒互相介紹自己購買的物品。

4.小結:許多小朋友都買了必需品,而且不多也不少,有的還想到了好朋友,真不錯。我們要告訴爸爸媽媽,以後由我們自己來準備春遊物品,說不定我們想得比爸爸媽媽還周到呢!

(使用真正的錢幣購買真實的貨物,把活動推向了高潮。幼兒在活動中有目的地選擇物品,合理地花錢,用心地考慮朋友的喜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購物感受和經驗,這些都體現了教育的整合性和有效性。)

購物大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掌握20元的錢幣兌換,進一步體驗錢幣與商品之間的等價交換。

2、能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適合的商品制定購物計劃,並願意把自己的購物計劃與同伴分享。

活動準備:

1、班級創設購物情景(超市、文具店、銀行、加工廠、造幣廠)

2、商品價格表、購物計劃單若干

3、鉛筆、膠、數棒若干

活動過程:

1、運用提問,激發幼兒對超市購物的興趣。

(1)你去超市的時候是怎樣買東西的?

(2)你在超市買東西的時候,是怎麼知道商品的價格的?

2、制定購物計劃單。

(1)出示超市商品價格表,引導幼兒觀察。

(2)向幼兒介紹制定購物計劃單的方法

教師指導幼兒先記錄姓名、日期,然後選擇商品,把選擇的商品圖片撕下來粘在計劃單上,商品的價格和起來是20元,最後把商品的價格用加法算式表示。並引導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商品,價格和起來是20元。

(3)幼兒制定購物計劃

將幼兒按能力強弱分成兩組,能力弱的提供數棒作為輔助。

3、購物遊戲。

(1)引導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遊戲,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購物規則。

規則:

①銀行設有工作人員,幼兒可以去存取錢,存摺中的記錄用算式,存款用加法算式,取款用減法算式,得數寫在餘額中。

②超市從入口進,然後拿購物筐購物,最後到收銀臺交款,收銀員手中有一個價格表,超市中的所有商品的價格都可以找到。

③文具店設有售貨員和工作人員,售貨員賣貨,工作人員負責加工成品

④加工廠負責給超市供貨和到鄰班訂貨,幼兒的錢花光了,就可以到加工廠打工賺錢,也可以到超市和文具店做收銀員、服務員賺錢。

(2)幼兒自主遊戲。

教師重點指導超市的收銀員和銀行工作人員。(在幼兒計算、收款過程中,引導幼兒運用數棒輔助,在數額過大的時候,教師要加以提示)

4、教師小結並根據幼兒在遊戲中的表現提出新的問題,引發下一次的遊戲。

提問:“當收銀員收款時數額過大怎麼辦?超市的收銀員收款時,款臺太亂,分不清哪些已收過,哪些沒收怎麼辦?”

活動延伸:

1、活動區:引導幼兒進一步完善角色區的遊戲規則,並玩銀行、超市、文具包裝店、加工廠遊戲。

2、親子作業:請幼兒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到超市真實體驗購物。

購物大班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在欣賞活動中,引導幼兒感受臉譜藝術的美,激發創造性。

2、嘗試用線條、色彩對稱的方法誇大表現臉譜特徵。

二、活動準備:

臉譜、畫筆、紙等

三、活動過程:

(一)觀察討論

匯入:你們知道以前的臉譜可以分幾種?(4種)哪4種?(黑臉、白臉、紅臉、藍臉)臉譜是一種神奇的化妝,你們知道臉譜是什麼時候化的妝?(唱京劇的時候)

討論:

1、臉譜非常的漂亮,一些大畫家把它做成藝術品掛在家裡,所以現在的臉譜有非常多的顏色。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你們根據它的顏色給臉譜取個名字。

2、師逐一出示紅臉、藍臉、綠臉、黃臉。臉譜是一種化在臉上的妝,我們來找一找臉譜與臉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左右對稱,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哪些地方不一樣(顏色不一樣,臉分成幾個塊面,五官有了變化)。(引導幼兒討論顏色如何變,五官有些什麼變化,臉上的塊面是如何分的,為什麼要這樣分?)

3、教師示範,幼兒參與。

(二)聯想創作

今天我們一起來當藝術家,設計一張漂亮的臉譜。

提示:

1、心裡先想好,今天你要畫一張什麼顏色的臉。

2、化妝的時候要仔仔細細,千萬不要把臉畫得兩邊兩樣。

3、臉譜上還有許多彎彎的線,什麼地方要塗眼影,什麼地方要塗胭脂要告訴大家。

4、你的五官變了沒有,變成了什麼?(相互欣賞幼兒作品,促進生生互動)

5、顏色要有深有淺,找一找誰是大藝術家?

(三)引導講評

教師隨機抽取幼兒作品,請幼兒介紹你畫的是什麼臉,請其他幼兒說說同不同意,為什麼同意,為什麼不同意?(從主要顏色上進行講評)

語言活動:不亂扔垃圾

語言活動: 不亂扔垃圾 (小班)

目標:

1.在遊戲的情景中,激發幼兒說話的興趣。

2.透過活動懂得不亂扔垃圾。

準備: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過程:

(一)匯入部分:

1. 寶寶:你想到那裡去玩?媽媽帶你去(幼兒自由講)

2. 律動:跟著媽媽走走(邊開邊自由講講看到了什麼?可講教室環境)

公園到了,我們到草地上坐會。

(二)基本部分

1. 小朋友猜猜,今天會有什麼小動物到公園裡玩?幼兒自由講各種動物

2. 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氣真好,到公園去玩,這個香蕉真好吃”(吃香蕉,隨手一扔,下場)

b.小兔“公園真好玩,唉呦!誰扔的香蕉皮呀?摔交

提問:a 小兔怎麼了?

B 怎麼會摔交的?

(快幫小兔揉揉)幼兒自由對小兔講講安慰的話

C 是誰扔的香蕉皮?

D 那,香蕉皮應該扔那?

快把小猴叫出來對他說(小猴,不要亂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裡)幼兒學說。

木偶表演

現在小猴怎樣了?(不亂扔垃圾了)

3. 分糖 幼兒每人一顆 觀察是否有幼兒將糖紙扔到地上

(三)結束部分

不早了,我們開汽車回家了

音遊《汽車開來了》。

中班語言活動:讓座

購物大班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體驗超市購物的樂趣以及加減法在生活中的運用,積極主動地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動過程和經驗。

2.能運用算式記錄購買物品的過程,並清楚地表述自己購物的過程及算式的含義,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

3.運用己有的數學經驗解決購物中“一共用去多少錢”或“還剩下多少錢”的問題,學習10以內的加法和10的減法。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有超市購物的經驗。

2.物質準備:畫有貨架和貼有1——9元價格標籤的商品圖片佈置成“超市”場景圖,算式記錄卡每人一張,筆若干,《操作材料(二)》中的《超市購物》。

(三)活動過程

1.玩“一共需要多少錢”的購物遊戲,學習加法。

(1)教師出示“超市”場景圖,幼兒觀察貨架。

教師:超市裡有哪些商品?每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你是從哪裡知道的?每行商品有什麼共同用途,每行商品可取什麼共同名稱?(學習用具、玩具、食品)

(2)教師提出購物要求:到超市買兩種商品,總價不超過10元,說一說所買的兩種商品的價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錢。

幼兒邊看場景圖邊進行“一共需要多少錢”的購物遊戲。

個別幼兒用一句話介紹自己買的兩種商品,以及總價。講述自己購買商品的事情。如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

小結:買兩種商品,總價不超過10元。有多種組合方法。

(3)幼兒學習用算式記錄購買商品的事情。

教師提問:可以用一道什麼算式把“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的事情記錄下來?教師記錄幼兒所講述的算式。

學習講述算式中數字與符號表示的意義:2+3=5,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

(4)從2+3=5的算式進行猜測,說一說除了買口香糖和卷筆刀外,5元錢還可以買兩樣什麼商品?

猜一猜老師用5元錢買了哪兩種商品。如用5元錢買了一個玩具和一種食物,猜一猜老師買了什麼?當幼兒說出多種結果後,告訴幼兒買的食物是冰棒,讓幼兒猜另一樣玩具是什麼?

用以上的方法猜一猜老師用10元錢買了哪兩種商品。

(5)幼兒再次進行買商品的活動並學習用加法算式進行記錄。

幼兒兩兩結伴,每人任意買兩種商品,先將算式寫在算式記錄卡上,再互相講述自己買商品的情況,最後相互檢查算式是否正確。

2.玩“還剩多少錢”的購物遊戲,學習10的減法。

(1)教師提出購物要求:用10元錢到超市買一種商品,說一說所買的這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算一算買了這種商品後還剩下多少錢。

邊看場景圖邊進行“還剩多少錢”的購物遊戲。

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用10元錢購買一種商品的事情。如用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乾,還剩下7元錢。

(2)學習用算式記錄購買商品的事情。

提問:用一道什麼算式可以把“用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乾,還剩下7元錢”的事情記錄下來?教師記錄幼兒所講述的算式。

學習講述算式中數字與符號表示的意義:10-3=7,,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乾還剩下7元錢。

(3)幼兒再次進行買商品的活動並學習用減法列算式進行記錄。

幼兒兩兩結伴,每人用10元錢任意買一種商品,算一算剩多少錢,先將算式寫在算式記錄卡上,再互相講述自己買商品和找零的情況,最後相互檢查算式是否正確。

3.進行操作練習,鞏固1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

(1)幼兒根據《超市購物》的指導語做練習:幫明明算一算買兩樣商品需要花多少錢?拿10元錢買一件商品,還應找多少錢?

(2)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檢查。

購物大班教案8

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引導幼兒認識5元以內的人民幣,並學習錢幣的簡單換算。

2、培養錢幣換算的能力。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與幼兒一起運用事先收集好的飲料瓶子佈置好成超市的情景,並在每樣物品前放好價格標籤(1-5元)。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並敘述買東西的經歷。

1)教師:小朋友,有沒有去超市買過東西?

2)教師:超市裡的東西很多,不同種類的東西價格也不同。你都買過什麼東西?知道是多少錢嗎?你是從哪裡知道它的價格?

2、親身體驗,情景遊戲“超市購物”。

今天梁老師在路上碰到了熊貓老闆,他告訴我一個好訊息,他說的他的商場今天剛開張,商店粒所有的東西都打折,你們想去大采購嗎?哦!熊貓老闆他還麻煩我一件事,就是他要招兩名服務員,誰想去?(然後教師對想去當服務員的小朋友進行了簡單的面試,如認識錢、各種物品的價錢、買幾種物品要收多少錢等,每次遊戲後可輪流做服務員)

1)幼兒進行遊戲,自由購物,每人一元的硬幣共8元,第一次購物只能買一樣東西,買好後到櫃檯結賬才能離開。

2)第二次購物,幼兒隨意買兩樣東西自己計算要付多少錢?

3)第三次購物,熊貓老闆為了答謝大家,他給每人一張5元的購物卷,小朋友用這5元錢去購物,必須賣完,不能找零錢。

4)完成購物後,請幼兒相互交流購物,付款的情形,以及自己計算方法。教師根據孩子的情況進行引導。

5)最後根據幼兒遊戲情況大家遊戲的難度,引導幼兒多買幾件物品,提高幼兒的興趣。

3、操作幼兒用書,並完成練習。

活動反思:

今天的數學活動孩子的興趣都很高都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但在第一組的活動中,孩子比較躁動,課後我作了分析,原因有兩個,一是第一組上課時我的準備不夠充分,各個環節的過度沒有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另一個原因課前沒有讓孩子完全安靜下來再開始活動。

在第二組的活動中我對整個活動進行了一個小小的調整,中間也加入了一些情景,孩子們學習的興趣更高,如面試當服務員,在面試的服務員的過程中無意地加入瞭如何購物、買什麼東西需要多少錢的知識。而且整個活動我都是在進行購物遊戲,難度一次比一次高,這樣能較好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這個活動的整個過程孩子都在購物時間中完成,不會的孩子都是在購物的過程中進行引導,而不是停下來要求全部的孩子都要學習。這樣避免了會的孩子重複學習,在購物的過程中對個別孩子進行指導更有針對性,特別是能力較弱孩子的指導更加到位。從結果看,第一、二次遊戲,所有的孩子都能掌握,第三次遊戲,只有兩個孩子沒有完成任務,一個孩子5元買了一支一元的水,兩外一個用5元買了2元的月餅,最後在服務員和老師的幫助下也操作成功。

購物大班教案9

設計思路:

“數學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數學是有用的”,作為幼兒園的數學活動,其主旨是激發幼兒對“數”的興趣,引導幼兒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認識貨幣後,結合幼兒的關注點和對超市遊戲的興趣,我們決定以“超市購物”這一實踐活動為主線,組織幼兒進行“活動前的討論——活動前的準備——超市中的交流——購物時的合作——快樂的分享——活動後的感受”,使之在實際的操作中體驗交流、選擇、合作、分享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透過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動性。

2、使幼兒在嘗試交流、選擇購物中懂得做出決定需要考慮諸多方面問題,並在購物過程中體驗交流、選擇、合作、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活動前一天組織討論,選擇購物區域。

2、具體準備由幼兒與老師一起討論決定。

活動程序:

(一)活動前的討論

1.選擇購物區域:

師:明天,我們要去大統華超市購物,因為地方大,而我們的時間有限,只能選擇超市中的一個區域,下面請大家講一講,超市裡有哪些區域?

幼:洗滌用品區,日常用品區,餐具區,兒童食品區,糕點區,蔬菜區……

師:選擇那個區域呢?請小朋友決定。

(教師貼區域名稱,準備好貼上畫“蘋果娃”,以便幼兒決定後在其名稱下貼一標誌。)

師:請小朋友說一下作出準備的理由。

2.選擇路線:

師:去大統華超市有兩條路線,一條是從步行街穿過,另一條是從城中菜場穿過;距離差不多,小朋友願意走那條路呢?

師:請小朋友說出理由。

(大家各抒己見,發表選擇路線的理由,遵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最後決定步行街到超市。)

(二)活動前的準備:

師:我們去大統華超市購物,需要準備什麼呢?

幼:要穿園服,要告訴爸爸媽媽,讓他們給我準備錢。

師:準備多少錢?

(結合幼兒剛剛接觸了5以內的加減運算,經過協商,大家一致同意明天穿園服,帶5元錢,自己儲存好。)

(三)超市中的交流:

1 .認標籤(認識價格):

幼:老師,我想買這包餅乾,我的錢夠不夠?

幼:老師,我想要這個魔方,我的錢夠不夠?

(面對琳琅滿目的各類食品,真得很誘人,然而,馬上出現了問題:小朋友大多數不認識價格標籤。)

師:不認識標籤上的價格,是嗎?那麼你們想一下,除了問老師還可以去請教誰呢?

幼:我知道了,我去問問售貨員阿姨吧,請他教我。

幼:我可以問問買東西的顧客。

(日常生活中,購物的經驗並不缺乏,然而,很多家長並沒有意識到去教孩子認識價格標籤,在老師的引導下,他們會嘗試與周圍的顧客、服務員去交流,並注意到使用了“謝謝、請、再見”等文明用語。)

2.同伴間的合作:

選擇購物時有幼兒發現了自己的5元錢買不到自己喜歡的那種物品,怎麼辦?

師:那你們想想有沒有別的辦法?

幼:我可以找好朋友和我一起買,重新換新的商品買。

(自己喜歡的東西已經拿在手中,可是錢不夠,確實挺可惜的,但是,在老師稍加啟發下,聰明的孩子們馬上想到了合作,並迅速的找到了合作伙伴,共同商議買什麼,有的還計劃好了怎樣比較公平的分享。這一過程,是一個合作意識到合作行動的嘗試,他們能從嘗試中體會合作的快樂。)

(四)美食大家分享:

師:小朋友帶回這麼多好吃的,真能幹!這些東西是我們自己吃了呢還是與別人分享呢?

鵬鵬:給老師吃,老師最辛苦。

婷婷:和爸爸媽媽一起吃。

小鈺:我給奶奶吃,因為她每天都來接我送我。

文文:我給爺爺吃,因為他年紀大了。

(五)活動後的感想:

在整個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幼兒作出選擇嘗試最有效的方法解決遇到的問題,當他們透過自己的常識、自己的努力積極參與超市的購物、快樂分享時,相信他們會從中獲得思考、交流、合作、認知等很多很多,更會體會到購物帶來的成功喜悅。

本活動透過“超市購物”使幼兒在實踐活動中獲得經驗,不僅僅嘗試著自己的選擇,合作購買,而且透過嘗試與周圍人的文明交流解決問題,其中的心理體驗遠遠大於外在的活動本身。真正體現了讓孩子“走進社會、開拓視野”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