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解決問題》評課稿

《解決問題》評課稿

《解決問題》評課稿1

今天上午聽了一節二年級數學上冊用加減混合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課,受益匪淺。我認為這節課是成功的,有待我們學習和借鑑。雷老師雖已年過五旬,但他不服老的敬業精神,以及課堂上獨特的教學風格為所有的聽課教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著眼於學生的發展,凸顯數學學習的生活化;還注意研究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體現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主動探究過程。從整體上看,他們都完成了教學任務,較好地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的新理念,體現了教為學服務的思想。我認為本節課以下幾方面處理得好:

一、課前複習練習。

對二年級學生來說非常有必要,而且要長抓不懈。

二、用學生生活中感興趣的話題引入教學。

透過創設情境“美術興趣小組作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同時,整節課始終使學生置身於情景之中,積極參與學習的過程。

三、教師注重教給學生思考的方法,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教學例5時,教師注重了三個環節的教學。

1、在“知道了什麼?”環節教師重在使學生明確要解決的是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男生有多少人?”第二個問題是“美術數興趣小組(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同時明確兩個數學資訊:女生有14名,男生比女生少5人”。

2、在“怎樣解答?”環節中,第一個問題是舊知,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透過數量關係的分析解決問題較為容易。第二個問題的解決是教學的重點,關鍵要教學兩點:

一是引導學生理解“美術興趣小組一共有多少人”的含義,即就是求美術小組男生和女生合在一起是多少人;

二是要透過分析,會將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或結論作為解決第二個問題的資訊。同時還應注意,學生用“14—5+14=23(人)”解決第二個問題,也予以肯定。

3、在“解答正確嗎?”環節,教師重在梳理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如先解決第一個問題,再解決第二個問題;第一個問題的結論是解決第二個問題的資訊等。

在教學時教師充分利用情境圖,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對解決問題的過程、策略與方法進行相應的梳理,引導學生學會連貫地思考,發展合情推理能力。養成反思的習慣,同時使學生充分感受加、減法計算和與實際生活的聯絡。

四、注重知識的拓展。

透過4道鞏固練習,從多角度、多方面去挖掘其思路,鼓勵他們大膽的講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並及時給予肯定或鼓勵,並在鼓勵學生想法、演算法多樣化的同時,又不忘教給學生一般的最佳化的計算方法,讓他們的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都得到了共同的發展。

總之,雷老師這節課思路清晰,數學語言簡練,很具有感染力,體現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同時,他教態親切自然,注重課堂中的評價語,師生關係融洽,老師上得輕鬆,學生學得專注,是一堂成功的數學課。

《解決問題》評課稿2

本課時內容是青島版教材二上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剛剛學習了“有餘數的除法”,初步會用有餘數的除法解決簡單問題,有一定的生活經驗,這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認識“進一法”和“去尾法”,並初步能根據具體情況合理使用“進一法”和“去尾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聽過何老師執教本節課,感慨頗多。

值得我學習地方有以下幾點:

一、追求完美的精神令人折服。

聽課前,我重新翻看了二年級的數學教材,看到課本上例題是:17位同學參加野營訓練,每3人需要一頂帳篷,需要搭幾頂帳篷?透過解答本題,學習“進一法”,至於“去尾法”課本上沒有例題單獨介紹,而在課後習題中卻出現了。鑑於這種情況,何老師考慮到“去尾法”和“進一法”對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非常必要,是非常重要的數學知識,所以專門設計了本節課,以所設計的內容為依託,學習“進一法”、“去尾法”,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新課程標準的總體要求中提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要服務於生活,要讓學生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何老師別出心裁的設計本節課,很能體現新課標的總體要求。

二、新舊知識溝通較好。

1、學習去尾法、進一法的基礎是有餘數的除法,特別是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這一知識點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尤為重要,所以何老師每次講完一道例題都反覆強調餘數還可以是哪些數?不可以是哪些數?為什麼?讓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這一知識點在學生的心目中紮下根,從而更好的促進對新知的理解。

2、有餘數的除法中單位名稱的帶法是教學難點之一,部分學生因不理解題意,亂帶單位,還有的學生不理解題意不知道該“去尾”還是該“進一”。而何老師卻把本節內容巧妙的與找規律內容有機結合起來,溝通二者之間的聯絡,為有餘數的除法準確帶單位名稱起到了較大的助推作用。

我們經常說,數學系統性強,學習新知一定要以舊知為依託,找準新舊知識的生長點,這樣就能加強新舊知識的溝通與聯絡,何老師尋找知識的生長點特別準,而且利用得也特別好。

三、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

1、以遊戲為依託。

課前遊戲既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也符合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能較大程度的激發兒童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愛上數學。何老師課前用伸手指數數,讓學生猜數老師伸手指這一遊戲,一方面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給學生留下了懸念,而且還把學習的內容滲透到遊戲中,真可謂一舉兩得。

2、課堂上找準學生的興奮點

數學課是枯燥的。如何使數學課變得生動、讓學生喜歡是我們每位數學老師的追求。其中選取學生感興趣的材料為依託就是一種較好的辦法。所以何老師在課堂上用到學生自己的手指來進行遊戲,激活了學生大腦的興奮點,學生自始至終興趣盎然,探究的積極主動。

四、較好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原本這節課內容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儘管如此,何老師在出示每一道例題之後也都讓學生先親自動手嘗試,積極思考後,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答案,然後透過學生相互爭論,得到正確的結果,老師始終沒有發揮權威的作用。這樣,既能讓做對的同學嚐到成功的喜悅,同時出現錯誤的同學也能從中吸取教訓,牢記錯在了哪裡,同時還能使學生的大腦始終處於積極的狀態之中,避免了課堂上被動的接受。

五、加強對比與聯絡,使生透徹理解。

更加難能可貴的一點是學習完“去尾法”和“進一法”之後,何老師還引導學生把兩種方法進行對比,讓學生透徹理解兩種方法的聯絡和區別。

《解決問題》評課稿3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解決用括線和問號表示的用圖畫形式呈現的實際問題。教學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加減法實際問題的結構,使學生初步感受用符號表示條件和問題所具有的簡單明確的優點。

例題加法是教學重點,主要是透過看圖瞭解括線和問號表示的實際問題的結構,透過理解條件與問題之間的聯絡來解決這個實際問題。出示例題後,倪老師先告訴學生“︷”和“?”合起來表示問題,讓學生想一想表示什麼意思,告訴學生表示“一共多少個”以後,再讓學生看圖說說意思。在說的時候,老師會提醒學生觀察“?”在圖中的位置,看看不同的位置有什麼不同的意思。在學生都能看出“?”的不同處之後,我再進行總結。

相比例題,其實“試一試”對學生來說,理解和列式都更難一些。出圖後,倪老師先引導學生透過直接觀察並藉助在例題學習中獲得的經驗認識到圖中的括線及下面的數量‘10個’表示一共有10個蘋果,籃子外面有3個。籃子上面的‘?個’表示要求的問題:‘籃子裡面有幾個蘋果’。講解清楚後再讓同桌互相說一說,充分理解後再讓學生利用對減法含義的理解,列出相應的減法算式解決問題。由於減法是難點,因此對減法算式的理解要比加法更細緻,列式之後讓學生說說為什麼‘10’要寫在減號前面,充分理解減法含義。

透過本節課的教學,使我對看圖列式有了更深的理解,要想學生做對一定要捨得時間,讓學生多說,只有在充分理解圖意的基礎上,學生才會真正理解。另外,由於學生才一年級,一切都處在學習、成長階段,因此像看圖列式還要告訴學生:求籃子裡有幾個蘋果,不應該像以前一樣去數,有時是數不出來的,而應該用小腦袋去思考!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是首次接觸到括線,更是首次接觸到含有括線的實際問題。所以作為老師一方面要幫助學生理解括線的含義,另一方面要幫助學生總結解決含有括線的實際問題的方法。在教學中,倪老師雖然注重幫助學生理解題目意思,但在總結方法這一環節做得還不夠!應該引導學生比較加法和減法兩類實際問題,讓學生清晰得知道問號的位置不同,就是所求的問題不同。把兩部分合起來用加法;知道了合起來的總數,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減法計算。只有透過這樣的比較,才有助於加深學生對含有括線的實際問題的理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解決問題》評課稿4

教學中引導學生透過曹衝稱象的故事,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他們瞭解替換的策略不僅能解決數學問題,還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培養了學生自覺地把數學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的意識。讓他們體會到數學在人類發展歷史中的作用和價值。

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的過程,從而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的意義,發展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與能力,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願望與信心。教學例1時,出示問題後,讓學生“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或大杯”與“720毫升果汁倒入1個大杯和6個小杯”進行對比,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從而感受到假設因解決問題的需要而產生,接著讓學生根據提供給他們提綱進行合作探究,在學生充分交流後,讓學生上臺用“大杯”替換成“小杯”或“小杯”替換“大杯”的過程,同時說說怎樣求各種杯子的容量並獨立完成解題過程。這樣,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經歷了整個問題解決的全過程,積累了解決問題的經驗,也增加了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

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我在教學例1後增加了如下練習:課件出示學生經常看到的達能餅乾的廣告,在廣告中得到了8塊達能餅乾的鈣含量相當於1杯牛奶的鈣含量這一數學資訊,由此引入練習題,小明早晨吃了12塊餅乾和一杯牛奶的鈣含量是500毫克,求每塊餅乾的鈣含量和每杯牛奶的鈣含量大約是多少毫克?這樣,以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內容,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思維頓時也活躍了起來,再加上有例1的解決問題的經驗,很快地想到用“一杯牛奶”替換“8塊餅乾”的解題策略,這樣,成功地解決了問題,提高了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數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層次內容之間有效的聯絡與綜合,將有利於學生對所學內容有個整體的認識。在教學設計時,對幾個重要環節成功處理後,我深深感受到最大的難題是處理好各個板塊之間的銜接。板書也非常的清晰,並且把幾種替換的問題進行了比較,讓學生看的更清晰,因為本節課內容比較多,所以學生獨立解決的問題不多,如果練習多些的話,會更好。

《解決問題》評課稿5

今天下午,特級教師朱xx工作室走進xx小學,開展教學研討活動。衛老師的《解決問題的策略》一課中,學生爭相展示自己的想法,踴躍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這一課給我的啟示頗多。

學生在學習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時,已經能夠根據給定的兩個已知條件提出一步計算的問題,具備了學習“從條件向問題推理”的思想基礎。

衛老師的課堂從一包棒棒糖開始,這是給課中表現好的孩子的獎品。別以為這只是一個獎品,這裡它也引發了一個數學問題,“猜一猜裡面有多少根?”頓時孩子們七嘴八舌,各有各的猜測。當衛老師再給了一個提示,“比他猜的24根少2根”時,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出了答案。生活中的例子給了孩子們無窮的求知慾,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輕鬆愉悅的課堂就從這裡開始了。

例題引導學生從條件想起,初步獲得從條件向問題推理的體會。

小猴第一天摘30個桃,以後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個。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個?第五天呢?學生讀題以後,會把注意力集中在“以後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個”這個條件上面。教師學生深入思考,充分說說對這個條件的理解,把比較概括的已知條件儘量說具體、說詳細。

出於對已知條件“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個”的充分理解,多數學生就會形成自己的解題主張,很自然地依次計算第二天、第三天……各摘多少個桃。這些想法,不是教材或別人告訴學生的,而是他們根據條件向問題推理的結果,是分析數量關係的結果。衛老師適時引導孩子討論:說一說先根據()和(),求出(),再根據()和()求出(),幫助孩子理清思路,學會自己分析問題。

衛老師提供了教材中的兩種方法解決這個問題,透過填表或列式計算求出答案,同時也鼓勵孩子們能用自己的第三種解決這個問題。

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交流解題的體會,是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策略不可缺少的環節。“從條件想起,向問題一步步靠攏”應該是所有學生的共識。讓孩子們體會自己是從條件“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個”得出解題思路和方法的,感受像這樣思考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有效方法。

鞏固練習安排的實際問題,都是應用本課教學的思考策略,有利於學生更好地適應從條件向所求問題的推理。

習題中有一題涉及到生活中球的反彈,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每次彈起的高度總是落下高度的一半”這句話,衛老師精心設計了影片進行演示,讓孩子們的理解更直觀,更具體。根據演示,孩子們可以依次填出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高度。生動的多媒體演示恰到好處,讓孩子們數學的學習不再抽象。

小猴鋪地磚的習題是對孩子們思維的提升。有170塊地磚和50千克水泥,白地磚有8行,每行15塊,花地磚比白地磚少70塊。求花地磚的塊數。孩子們需要自己選擇有用的條件來解決問題。這題有兩種思路,既可以先求出白地磚的塊數,再根據“花地磚比白地磚少70塊”求出花地磚的塊數;也可以先求出白地磚塊數,再根據“有170塊地磚”來求出花地磚的塊數。從條件向問題推理的過程,是對問題情境裡的數學資訊進行“再加工”的過程。孩子們能夠把比較複雜的問題化簡,找到問題情境裡有直接聯絡的已知條件,並利用它們得出新的數量。

以上我只簡單地說了衛老師的課堂安排讓我深思,更還有精心製作的課件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老師的教態自然親切,和孩子的配合密切,學生在活動中積極思考,學習積極性高,課堂氣氛活躍等,這些都是我在今後的教學中需要學習和改進的地方。

《解決問題》評課稿6

5月5日聽了一年級曲曉豔老師的《解決問題》一課,解決問題教學在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既是發展學生數學思維的過程嗎,又是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

本節課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1、教師注重解決問題一般步驟的滲透。

教師在出示問題情境後,引領學生“知道了什麼”來梳理題目資訊說,然後“怎麼解答”最後重視學生的檢驗意識,引導學生進行檢查。檢查是個很好的習慣,解決問題的檢查過程和一般的計算等題有所不同,它既是對自己做題過程認真與否的檢查,更重要的是對解題思路的反思,既可以順向根據解題步驟再思考一遍,又可以根據結果逆向思考。

2、教師重視學生動手操作活動。

學生年齡小,思考問題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本節課曲老師用微課來講解搭配的方法,然後用學具讓學生操作。

3、注重學生自主交流能力

學生在展示自己的想法時,老師讓學生之間互相配合,一人擺,一人說想法,學生思路得到了溝通,達成一致。

《解決問題》評課稿7

《解決問題》一課,我認為這節課還是比較不錯的,教師著眼於學生的發展,凸顯數學學習的生活化。從整體上看,較好地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的新理念,體現了教為學服務的思想,整節課教學思路清晰,教態自然,課堂教學效果較好。

老師能根據學生的認知和年齡特點,選擇教法,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能明顯的看到老師與學生平等對話,交朋友,使學生覺得老師的課堂很輕鬆、自然。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潑好動、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根據這些特點,吳老師結合教學內容,在匯入新課時,利用低年級學生喜歡做遊戲的特點,創設了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很快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老師在這節課上,給學生充分的觀察時間,讓學生透過自己的努力發現知識、掌握知識。在匯入新課後讓學生仔細觀察主題圖,看看會有什麼發現,進而獲得數學資訊,然後再讓學生根據資訊,提出問題,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

整節課上,教師評價形式豐富多樣。 每一個人的內心都充滿被關懷、被鼓勵的願望,對於學生而言能得到老師的肯定尤為重要。課堂上,教師能關注學生的點滴進步,進行言語激勵,還透過畫星星、獎勵小貼畫等進行形象化的榮譽激勵,這樣一來,能讓學生感受到自我的價值,體驗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張豐寶:本節課,老師能引導孩子將所學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絡,讓學生找出生活中的例項反覆練習加深了對新知的理解。同時,透過多種形式的練習鞏固了新知 。

《解決問題》評課稿8

懷著興奮的心情聽了謝老師和徐老師分別執教的《解決問題》,受益匪淺。特別是沈百軍老師的講座,讓我對解決問題如何教學有了一定的認識。

首先談談兩位老師的課堂教學閃光點。謝老師的教學語言親切,自然,很受學生的歡迎。在課堂教學中,謝老師始終貫徹數學知識來源於現實生活,又服務於現實生活,讓學生在歡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其次謝老師的課堂練習注重層次性,一層層的深入,學生的知識隨著老師的練習不斷提升,真正體現了不同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第二堂徐賓老師的課,從學生的舊知入手,先讓學生猜測兩張紙條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即鞏固了學生的舊知,又為後面學生的新知學習埋下了鋪墊。學生的興趣也在猜測中提升,以較好的學習狀態投入到學習之中。而後,在徐老師的練習中,徐老師的練習始終從細小處關心學生的學習習慣,比如徐老師讓學生每次做題目前讀題;當有多個數學資訊時,讓學生學會有選擇地選取自己需要的數學知識等等。不僅如此,徐賓老師的練習也是層層深入,從基礎知識到拔高練習,學習的學習能力得到了較大程度上的提升,有效地實現了人人學有效的數學。

其次談談我對這兩堂課的一些粗淺的,不成熟的想法。我覺得在謝老師的課堂中謝老師對於比多比少兩者的聯絡講得還可以再深入些,是否可以在匯入情節中讓學生明瞭A比B多2個,也就是B比A少2個,也即一個比多比少的數量關係可以有兩種表述方式。再講解完後可以適當補充一些小練習以加強鞏固這個知識點。其次再教學比多比少的知識時,讓學生明確求A比B多多少?就是A裡面去掉與B相同的部分,即從A裡面減去與B一樣的資料就是A比B多多少?也即讓學生明瞭求一個數比另一個多多少用大數減小數這個數學模型。再根據第一環節的學習讓學生順氣自然得明白求B比A少多少就是求A比B多多少?也即用大數減去小數。

而徐賓老師的課堂上,我覺得在教學新知,讓學生明瞭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就是這個數去乘幾分之幾後,先不出現去掉一個單位“1”,讓學生猜測什麼時候第一張紙幣比第二張紙長,什麼時候第一張紙幣比第二張紙短,什麼時候第一張紙幣和第二張紙一樣長。而是在這個環節後直接讓學生觀察,你覺得在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時應該怎麼做?學生應該很快得回答用一個數去乘幾分之幾,此後教師把這個模型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有個比較深刻的印象。我想這樣可能在後來徐賓老師在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時學生會順其自然得講到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數學模型,而不會像在徐賓老師的課堂中學生提到的就是計算時的注意點而已。其次在教學用線段圖理解時,我覺得在這裡徐賓老師應該一步一步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會自己用畫線段圖來解決數學問題,而不是直接把完整形式展示給學生。

在聽完了沈百軍老師的講座後,讓我對解決問題的教學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一直都知道建立數學模型對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但是有時也感覺這與演算法多樣化有衝突,把學生的思維定在了一個方面。可是從數學的本質角度講就是為了讓學生會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因此數學模型的學習是有效的。但是數學模型的建立是需要不斷的數學學習為基礎的,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多滲透或者是教給學生數學思考的方法與思維,讓學生在紮實的數學基礎中學會建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