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的學問》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觀察的學問》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一、教學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課以“觀察的學問”為課題,透過“問題與思考”“學習與探究”“實踐與體驗”“總結與交流”4個活動,引導學生了解觀察的一般方法,學會用不同的方法觀察周圍的事物。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觀察的基本方法,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學生善於觀察的好習慣,為以後的綜合實踐活動做好方法準備。“問題與思考”透過一段文字和一副小學生正在觀察的圖片引入,目的是激發學生興趣。“學習與探究”部分介紹了觀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和抓住特點進行觀察的兩種觀察方法;“實踐與探究”部分透過觀察發現可以探究的問題,在於引發思考,發現問題。“總結與交流”部分引導學生全面理解觀察法,包括觀察工具、觀察內容、觀察記錄、觀察總結。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總是對陌生的事物充滿了好奇,研究始於問題,問題始於觀察。而觀察法正是綜合實踐活動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而讓小學生掌握住最基本的方法並帶著好奇的心去實踐探索,才能讓學生養成樂於質疑、勇於探究的良好習慣。這才是現代小學生必備的一些綜合素質。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會用不同的方法觀察周圍事物,提高觀察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對圖片和不同事物的觀察,瞭解觀察的一般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透過小組合作和自主探究,培養合作意識和探究能力,激發探究興趣,初步養成善於觀察的良好習慣。
學習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觀察的一般方法。
難點:觀察體驗活動。
三、教學策略建議
教法建議:教師啟發和學生看圖片、觀察實物相結合,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經驗,教會學生觀察的方法。
學法建議: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相結合
四、教學資源與環境建設:
1、學生準備:
(1)課前透過上網、訪問等方式,瞭解觀察的一般方法。
(2)收集有關測試觀察力的圖片。
(3)上課前,通知學生將蘋果、梨、橙子、香蕉等水果帶到學校。
2、教師準備:
(1)課前透過多種方式,瞭解觀察法的相關資料。
(2)收集有關測試觀察力的圖片。
(3)製作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評價建議:
評價標準:學生理解觀察法,進行實物和圖片觀察、觀察內容、觀察記錄、觀察總結等方面進行評價。
六、教學課時建議: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指導語:
1、創設情境:
同學們,你們喜不喜歡聽故事?(生說)今天,老師就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故事的題目是《教授的`測試》。(有位醫學院的教授,在上課的第一天對他的學生說:“當醫生,最重要的就是膽大心細!”說完,便將一隻手指伸進桌子上一隻盛滿尿液的杯子裡,接著把手指放到自己的嘴中,然後教授將那隻杯子遞給學生,讓這些學生學著他的樣子做。看著每個學生都把手探入杯中,然後再塞進嘴裡,忍著嘔吐的狼狽的樣子,他微微笑了笑說:“不錯,不錯,你們每個人都夠膽大的。”緊接著教授又難過起來:“只可惜你們看得不夠心細,沒有注意我探入尿杯的是食指,放進口裡的卻是中指啊!”)
故事內容,老實講學生聽。聽後,師提問:同學們,從這個故事中,你得到了什麼啟示?(觀察要細緻。)
2、設疑匯入:是啊,同學們,無論做什麼事,我們都要細心觀察,因為觀察是同學們獲取資訊的重要的渠道之一,也是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研究的基本方法。要想走進生活,瞭解生活,就離不開觀察。你知道有哪些觀察方法?怎樣進行觀察?今天這節課老師就帶著你們一起來學習觀察的學問。(板書:觀察的學問)
二、學習與探究
1、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
(1)課件出示兩幅圖片讓學生觀察,看看有什麼不同。
找出不同後。提問:
A觀察的順序是怎麼樣的?
B你還有什麼方法嗎?
(2)小結語:我們在觀察這兩副圖片時可以按照從A到D或從D到A的順序進行觀察,這樣觀察既快又不容易遺漏。如果還是這幅畫,我把ABCD是上下結構的切分開的。那你採取什麼方法呢?對,所以觀察時我們的順序既可以是從左到右也可以從上到下。(教師板書)
出示總結觀察方法:
觀察的方法: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
2、抓住特點進行觀察:
指導語:同學們,我們每天都會用到橡皮,你是怎麼區分你的橡皮別人的橡皮的不同之處呢?出示:(生說:形狀不一樣,大小不一樣,厚薄不一樣,顏色不一樣,香氣不一樣……)就如我們觀察橡皮一樣,不僅看到了它的顏色,還用鼻子聞出來它的氣味。還用手感覺出它是有彈性的,透過使用它還知道了它的用途。所以,觀察時不要僅限於用到眼睛,還要調動到身體的其他器官,才能觀察到更多的細節。板書(調動各種感官)而我們在觀察一個事件時更要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才能更清晰的知道整個事件。板書(不同的角度)
提出問題:A觀察課桌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B觀察同學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描述?
C觀察一件感興趣的事,可以從哪些方面角度進行?
小結語:同學們剛才的回答都很好,能夠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了觀察。板書:(抓住事物的特點)當然,觀察的方法很多,可以根據觀察的事物、觀察的時間和地點等條件選擇一種或幾種觀察方法,這樣會收到良好的觀察效果。
出示觀察方法:
3、拓展知識:
指導語:課前我們很多同學蒐集到了關於觀察的資料,來說一說。
讓學生了解觀察的定義、步驟、以及常用的有意觀察法、長期觀察法、細微觀察法、精確觀察法、歸納觀察法、對比觀察法、及如何選擇觀察方法等方面的知識。
三、實踐與體驗
指導語: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觀察的方法,下面請大家來實踐、體驗一下
1、測測你的觀察力:看圖片
A、兩隻海豚哪一直比較大?B、兩組鉛筆哪一組比較長?
C、女人的頭像倒過來看像什麼?D、一個黑白色的酒杯照。還像什麼?
小結語:同學們在觀察的時候一定要按照順序,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可以藉助尺子、放大鏡、顯微鏡、等工具,使觀察的結果更準確。板書:(藉助工具)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觀察已不侷限於肉眼觀察、耳聽手記,還可以利用各種工具,如望遠鏡、顯微鏡、照相機、錄音機、錄影機等輔助手段來提高觀察效果。
2、觀察你帶來的水果
水果
顏色
外表
形狀
味道
…….
蘋果
梨
橙子
香蕉
教師提示:我們在進行觀察時首先要選擇觀察物件,確定觀察內容再選擇觀察方法。
(1)進行實際觀察(2)再整理觀察資料(3)分析觀察結果。
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教師巡視。
(4)交流彙報
四、總結與交流
指導語:這節課我們知道了觀察的方法,知道了觀察的步驟。是啊,觀察是同學們獲取資訊的重要渠道。那麼對於觀察你還有哪些問題沒有?
1、學生交流體驗和收穫,並提出新的問題
2、根據自己的課堂表現,給予評價,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
板書設計:觀察的學問
按一定順序進行左←→右上←→下
調動各種感官
不同的角度抓住事物的特點
藉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