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音樂

童聲合唱訓練音樂教學心得

童聲合唱訓練音樂教學心得

童聲合唱是一種高雅的音樂藝術表演形式,它愈來愈被人們所喜愛。誰著少年兒童文化生活的活躍以及美育的需要,童聲合唱藝術在我國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優美動聽的合唱,不僅可以引導青少年學生步入豐富多彩的音響世界,而且還能使他們得到感情的滿足,獲得美的薰陶,進而培養良好的音樂感和高尚的藝術情操。對學生進行合唱訓練,不僅有利於對學生的聽覺和樂感的培養,更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綜合音樂素質。

一、合唱隊員需音準好,音色美。

1、良好的音準是使合唱隊的演唱做到和諧、統一的重要保證。音準訓練應先從中聲區開始,再逐漸向高音區兩邊擴充套件。在發聲練習中,採用半音移調法讓學生接觸十二個音,為以後合唱曲中變化的音準打基礎。

2、音色是受發聲方法影響的,合唱隊要求有統一的音色。指導學生歌唱,用“輕唱法”使學生的音色和諧、統一。如“u”能使聲音集中,利用口腔和後鼻腔的共鳴促使聲音放鬆及高位置歌唱,由於口形收攏,能夠改變叫喊、緊壓的聲音習慣。

3、合唱隊音量控制的大小,主要體現在歌曲演唱時的力度表現上。可先做連音練習,再做跳音練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再將這種力度感覺逐步帶到歌曲的強弱需要中去。其實歌曲中強弱的對比,也是演唱者音量大小的對比,我們的學生若能較好地控制音量大小,那麼他們演唱歌曲的表現力也就大大地加強了。當然,這需要持之以恆地練習。在音量這個問題上,絕對不是音量大就好、音量小就不好,而是看一個合唱隊是否真能夠按歌曲表現的需要與指揮的意圖將演唱的不同型別、不同風格的作品表現得完美。

在瞭解學生們的音準、樂感和表現力的同時進行挑選、物色,並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注意這方面的訓練、再篩選。

二、在童聲音域擴充套件方面,解決自然聲的侷限。

1、童聲是發音穩定的時期,男女的音色相同,我們應抓住這個有利時機,經“輕聲帶假聲”,以“假聲找頭生”,擴大共鳴腔,去解決自然聲的侷限,尋找共鳴位置,逐步擴大到兩個八度,為變聲期解決方法上的困難,也能為他們成年後修聲樂感到方便或具有基礎。

2、童聲合唱訓練的第一個目標,是獲得乾淨、柔和的聲音,而不是追求音量和力度。當然,訓練輕聲歌唱不是目的,而是養成自然歌唱的習慣,提高演唱水平的手段。堅定、積極地用輕聲歌唱,就能使兒童自然地體會到各發聲器官在歌唱時是如何協調活動的,並能使兒童建立正確的聲音觀念。同時對保護兒童的嗓音和獲得輕鬆流暢的歌聲極為重要,切不可忽視。

3、輕聲歌唱要求學生有良好的氣息支援,穩定的'喉頭狀態,絕不是那種消極的漏氣聲音。它的好處在於:能使學生安靜下來,頭腦冷靜,精力集中,隨時能聽到教師的提示,並按要求和提示去做;便於消除不必要的緊張,放鬆喉肌,正確開啟喉嚨,減少聲帶負荷,避免損傷嗓音;便於找到明亮、輕柔的頭聲,有助於伸展音域,輕輕地唱出高音;只有輕聲練習,才能體會“假聲”的感覺,放開喉嚨大唱大叫,是永遠也找不到“假聲”的;在合唱中,既能聽到自己的聲音,使各聲部同時又能聽到其它聲部的進行,並隨時調整自己的聲音,使各聲部在音量、音色、音準等方面協調、平衡。

4、輕聲與大聲是相對而言的。當兒童獨自一人邊走邊唱時,他的歌聲總是自然、輕鬆、愉快的。如果將這樣的聲音用力度記號標明的話,高水平是p與mp這個範圍內進行。

5、“u”或哼鳴找柔和、豐富的頭聲。兒童歌唱時的發聲,必須是高位置的頭聲,這是一條重要的教學原則,也是指導教師首先要解決的課題。所謂頭聲歌唱,就是以頭腔共鳴為主的歌唱發聲發法。人體的共鳴腔有口咽喉腔、鼻腔、頭腔、胸腔,各共鳴腔都是一個完整的、有機的統一體,缺一不可。但由於聲區的不同,共鳴腔的調配比例高水平有不同。而頭腔共鳴則對伸展音域,美化音色,使聲音明亮,輕柔,和諧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因為這種聲音不論高低、強弱都具有穿透力。

6、先說後唱、用“念”帶“唱”,找明亮集中的頭腔共鳴。讓學生用“打噴嚏”的感覺吸氣,再用“打呵欠”的感覺唱歌;也可以用向遠方人召喚的方法。“說”對再“唱”,且要保持“說”的感覺與聲音的位置。用“念”帶“唱”實際上是用“假聲”帶“真聲”,達到一假聲為主,真聲、假聲糅合在一起的訓練方法。我們不需要向兒童闡述什麼是“假聲”,以及“假聲”發聲的生理狀態,只要在訓練的過程中先讓學生像京劇中的韻白那樣“念”,唱的時候輕一點、柔一點、暗一點、直一點便可。堅定不移地要求兒童做到“輕、柔、暗、直”的歌唱,既能保護兒童的聲帶不受傷,嗓音不損壞,又能達到用假聲獲得頭聲歌唱的發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