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學心得體會13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透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音樂教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音樂教學心得體會1
20xx年 4月12日 –4月13日,由臨沂市教研室主辦的 “中小學音樂教學研討會”在臨沂三中如期舉行。參加此次研討會的有省音樂教研員李東老師,臨沂市的音樂教研員楊潔老師,還有來自臨沂市各區縣的音樂教研員、中小學音樂教師出席了研討會。
市教研室楊潔主任首先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辭,並結合當前基礎音樂教育與高師音樂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形勢對開展本次研討會的目的與意義進行了簡要地闡述,在第二階段的專題發言中,由省音樂教研員李東老師主持,來自臨沂市一線的各位音樂教育專家和老師就本地音樂教育現狀、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情況、基礎音樂教育中人才需求的規格以及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實踐問題和科研情況進行了廣泛地交流解,並就本次研討會上聽取的六節在省市優質課評選中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的低、中、高三個學段的優質課暢所欲言發表自的看法和見解;研討會現場氣氛熱烈而親切,來自一線專家的發言不時激起與會者熱烈的掌聲。
李東主任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討會所取得的成果,對臨沂市中小學一線音樂教師的交流與合作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並要求音樂系廣大教師要切實轉變教學觀念,改革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在培養“寬口徑、實基礎、強技能、高素質”的音樂人才方面加強教學研究,以適應基礎音樂教育人才培養的需要。
此時,我只想說非常感謝縣教育局領導和學校領導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讓我受益匪淺在各個方面都有所長進,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嘗試用新的教學理念服務學生。這次學習的內容有講座和優質觀摩課。我收穫很大,本次共聽取了低、中、高三個學段的六節優質課,幾節優質觀摩課各有亮點。一是讓我有所“悟”,有所“感”。“悟”使我悟出了很多道理,作為一個小學音樂老師,應該抓住學生興趣不放鬆,用自己的語言魅力和肢體語言去打動每一個學生;“感”本次研討會讓我感受深刻、感慨萬千。更使我明白,作為一個小學音樂老師應該用無盡的愛去感染每一個學生,才會呈現出一節成功的課。二是我總結了三個“一定要”:課堂效果一定要體現音樂的作用、體現音樂課程的價值;教學設計一定要以積極的狀態一環環發展下去;教師音樂素養以及專業基本功一定要保鮮。
特別是有幾節課讓我印象深刻,對於莒南萬莉莉老師的<<跳起舞>>我覺得整體效果還是不錯的,師生互動也比較好,而且王老師的基本功也很紮實,舞跳得很優美,最後整個課堂在開心愉悅的舞蹈中結束。
對於 臨沂商城實驗學校方玉華老師的<<非洲的靈感>>,印象非常深刻,觸動非常大,對於我個人來講讓我再感動中聽完了這節課。整節課讓方老師開展的生動有力,音樂新課程的價值目標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方老師的這節課就是把新課程的三個價值目標全都體現出來了。不管是老師的語言,語氣,語調,曲式分析,旋律線的走向,主題音樂的哼唱,分辨,各部分音樂背景情感內容的分析,對比,還是課件的製作,還是老師的課堂組織能力,還是師生的配合情況都非常的到位,特別是最後情感價值的昇華,經過故事與鼓點的結合顯得更加的壯美,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到了非洲人的熱情、奔放、歡快的情緒。方老師她把該想到的,該做的都表現的那樣完美。這節課是我聽到過的非常精彩的一節課之一,也讓我學到了很多。
透過這次交流我總結出當一個好的音樂老師,上好一節好的音樂課,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增加自己的知識面。 是啊,作為老師我們首先要有一桶水,才能灌給學生一杯水:在教學改革的新形式下,我們老師要適應新課程,以學生為主,體現新課程的價值目標,特別在情感價值上教育學生,這樣我們的音樂課就提升了一個檔次,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突顯出音樂課的重要性,突顯出我們音樂老師的重要性,提高我們音樂學科的地位。
每一位老師體會的東西都不同,但是每一個人的收穫卻都是很大的,此次活動讓我的教學思維得到了一次質的飛躍。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用心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讓自己和同學們一起快樂的成長。
說到底,一堂好課的標準就是能夠讓人受益,能夠引人反思,能夠啟迪智慧,能夠鍛鍊能力。
我羨慕他們經過這場磨礪後,臉上綻放的光彩。我知道只有透過不斷的磨練和自我突破才能像他們一樣形成自己的風格,我強烈得期待著自己的蛻變。我要在今後不斷的學習中慢慢得去努力、再努力。
小學音樂教學心得體會2
作為一名當代的音樂教育者,本人在工作實踐中不斷的探索與研究,為了達到音樂教學創編環節的有效性教學的目標,總結了幾點體會。
音樂教學創編環節有效教學主要是指透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結合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小學音樂教學創編環節有效教學逐漸成為提高音樂教育重要目標。如何提高小學音樂教學創編環節教學的有效性,結合我的工作實踐,主要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讓充分的課前準備成為有效教學的基礎
新課改形勢下的課堂教學提倡開發利用教學資源,而教材是教學資源中非常重要的。要想提高音樂課的創編的有效性,教師就必須研究文字並充分理解,整合教學目標,注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有機結合;確定教學的重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考慮哪個環節對學生的學習會構成挑戰, 並針對性地設計策略以便幫助學生解決可能遇到的困難;挖掘訓練要素,並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充分的課前準備要將教材分析與教學目標相結合,突出鮮明、具體的特點,遵循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原則,根據學生的知識經驗和個性差異,分層次、分型別、分程度進行備課。真正吃透教材,充分掌握音樂作品中哪些要素學生需要掌握,才能更好地將教材內容完整地詮釋給學生,讓學生對於課堂的學習內容有個全面的掌握並很好地吸收,所以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是音樂課堂創編有效教學的基礎。
二、讓發揮學生主體性成為創編有效教學的前提
現代音樂教育要突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講壇式”教學格局,音樂教學不再侷限與教師的單向活動方式,新課改下的有效教學強調的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多變互動,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三、讓恰當的教學方法成為創編有效教學的關鍵
(一)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使教師願意教、善於教,學生喜歡學、勤於學。
當教師在課堂上擁有飽滿的熱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學激情時,學生也會被深深感染,從而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創編欲。教師在課堂上應十分注重情境創設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利用多種先進的現代教學手段,把抽象的音樂具體化、形象化、戲劇化。如利用VCD 片、講故事、遊戲等多種手段進行情境創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又如在五線譜識譜教學中,為了使抽象的音樂知識形象化,在地板上畫上五條線代表五線譜,讓學生像跳格子一樣,在上面邊唱邊跳;還可以把創編一首《線譜歌謠》。讓學生邊唱邊做動作:伸出我的小小手,我有五個手指頭,五個手指五條線,從下往上數數看,一線、一間、二線、二間、三線、三間、四線、四間、五線、五間,五條線、四個間,小小音符住裡面,12345671,17654321.這樣識譜既好玩又有趣,學生易於接受,識譜能力在玩中得到了提高。教學情境是課堂教學方法中的重點,好的教學情境是提高教學質量和創編環節的有效手段。
(二)運用靈活的課堂語言
音樂課堂因其藝術性和與生活的密切關係,需要更精妙的語言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在運用教學語言的時候應該注意抓住學生特點,對待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應該運用不同的教學語言。教師要充分了解小學生羞於表現卻又渴望個性的特點,語言中帶著對學生的尊重和挑戰。這樣在整堂課中,教師與學生的全身心投入可以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充分利用課堂評價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應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徵進行評價,根據學生的心理成長進行評價。課堂評價是為了引導學生更準確的學到知識,更好的開展課堂教學工作,所以評價的前提是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怪異、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學生的創新成果,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人。透過在課堂上運用不同的評價方式,使學生更積極的投入課堂,參與課堂,更好的實現課堂的創編環節有效性。
四、讓豐富的實踐能力成為創編環節有效教學的保障
實踐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習興趣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透過學習音樂,並把音樂融入生活實踐,培養學生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是音樂教學目標的延續。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實踐是教師在引導學生透過音樂知識觀察分析的過程中,教給學生鑑賞美的能力,並在指導學生自己模仿、重新編排、自唱旋律等創作過程中,讓學生們在體驗美妙音樂的同時,在實踐中提高鑑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透過體驗音樂活動、音樂遊戲、音樂競賽等形式,豐富學生的音樂實踐經驗,從而教會學生將音樂融匯到生活當中,讓豐富的實踐能力成為有效教學的保障。
總之在新課改的教育形勢下,作為教師,我們應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充實和豐富自己,大膽創新,為小學音樂教學創編環節有效教學的不斷髮展付出努力。
小學音樂教學心得體會3
20xx年4月10日,我有幸參加了為期三天的“海南省第九屆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比觀摩活動”, 此次教學評比給了我交流與借鑑的學習平臺,促進了自身教學理論與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學評比包括:小學優秀課十一節,初中優質課十一節,高中優質課六節。有歌唱、器樂、鑑賞、舞蹈等課型,共28堂課呈現了28種教學風格,各位老師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每節課都經過了特別精心的準備,精彩紛呈,可謂繁花似錦。
執教的教師普遍具有很強的音樂基本功和全面的人文素養,不但彈琴、歌唱、舞蹈等音樂能力強,組織、引導、調控等教學水平高,而且相關文化知識豐厚,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適當,不但使課堂增色,也給觀摩教師們帶來美好的享受和深深的啟發。最值得高興的是,我校馮曉靜老師所教授的《苗家兒童慶豐收》更是以全場最高分的優異成績,榮獲此次教學評比的第一名。
每次聽到經典的好課,都會有三種感受接踵而至。開始是激動,從心底而來;而後是自卑,同樣是老師為什麼我想不到這樣的教學方法、手段;最後是一點思緒,能從她們的課裡借鑑些什麼。有一點是共同的值得我深思的:教師的感染與評價。要想學生融入所學的教學情境,教師必須自己先投入到這個情境中。不管是在學唱熱情洋溢的歌曲,還是在聆聽童趣可愛的樂曲,執教的老師無時無刻的沉靜其中並感染著學生,讓他們也置身其中,不知不覺不僅學會了音樂知識,也體驗了音樂帶來的無窮快樂。在讓學生積極參與時,教師的細緻、貼切的評價也起了很大的鼓勵作用。
就拿我們學校馮曉靜老師的這節課《苗家兒童慶豐收》來說,從整個的教學環節上,非常的嚴謹,重難點突出,教學目標準確落實在的課堂中,更是一步扣一步的,銜接的很好,這就更離不開老師的引導。使學生興趣很高,在快樂中已經掌握的所要的內容!感受到了音樂的美。學生透過影片欣賞了解苗族,它記錄了苗族各地區的生產活動和民俗風情,使學生能有新鮮感!同時體驗苗族舞蹈律動尤為恰到好處,這節精彩的音樂課吸引了在場所有老師;《理髮師》一課中,教師從音樂入手,引導學生靜聽教師演奏中的獨特語氣,關注旋律的起伏,節奏的張馳,力度的增減等,繼而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的內在表現力。
在這些課中讓我受益頗多的是聆聽教學,特別是對低段的孩子,我的欣賞課總覺得無法入手,分析得不夠深入,時常覺得這個教學比語文老師上閱讀理解難多了,同樣是讓學生感受、理解一個作品,閱讀有文字材料,只要多讀多看就可以慢慢理解。但是音樂欣賞那聆聽的樂曲,看不到,摸不著,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學生易懂的語言進行引導,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的作品都成了最大的問題。但在這些老師的教學中問題煙消雲散了,像《小袋鼠》的教學中教師把整個音樂同故事進行貫穿,用兩種對比明顯的小動物來栓釋聲音的強弱,辨別曲子中不同的旋律、聲音來想象各種動作。這些都讓孩子們在歡樂中探索了音響與形象的內在關係,在實踐中理解了音樂的節奏、音色。思路清晰的《非洲靈感》也同樣值得我學習,執教老師把整個曲子分段之後形象的用影象來表示,加深了學生對歌曲的印象。
這些老師能把教學活動開展的如此出色,我想除了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積累經驗,還需要較好的專業素質。在這些音樂課中,無論是教師的彈,還是教師的唱;無論是教師的表演,還是教師的語言、教態,都顯示了他們紮實的音樂素養。正是因為有了過硬的基本功,學生才能很快進入狀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每節音樂課。
人生是不斷學習的過程,我想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多地學習,更多地反思,讓自己的課堂也能像向我們展示的同行們那樣,帶給孩子們更精彩的學習經歷。
小學音樂教學心得體會4
首先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源遠流長,蘊藏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應重視民族民間音樂。我們還要充分利用課堂主渠道和藝術學科獨特的功能,同時運用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實施美育,這將可以極大提高教育的感染力、可行性和深刻性,用民族民間音樂來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透過審美的陶冶達到思想的昇華。
其次教師應該是一個具有廣博知識和深厚文化底蘊的高素質人才。作為審美教育為主導者的教師,既要有相當水平的專業知識,還要兼有其他輔助知識。教師只有具備多方面的豐富知識和恰當的教育教學方法才可能把握住作品精髓之所在,做到言簡意賅,幫助學生正確理解作品的歷史背景,主題思想,分析音樂的各種表現手段,同時掌握正確的欣賞方法,領略韻味,理解作品豐富的表現力,把握住音樂作品的情感內涵。教師對授課的內容有個通盤設計,合理佈局,重點突出,深入淺出,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不僅感受到所學音樂的內容美,同時也能體驗到學習過程的韻律美。
最後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學生是審美的主體,運用本民族民間音樂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不僅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增加教育的內涵,更重要的是它有利於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師要善於抓住這一點,培養學生的興趣、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音樂學習中來、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最終實現綜合審美的目的。
總之,運用民族民間音樂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這不僅是個美學問題,同時也是個教育問題。教師只有充分的挖掘民族民間音樂,開啟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寶庫,從中吸取營養,才能激起學生熱愛民族民間音樂的熱情,才能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意識。我將不懈努力實現我的目標使我的音樂課堂熠熠生輝。
小學音樂教學心得體會5
上一次我談了如何在小學音樂課上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以及學習音樂的熱情。那麼,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的教後感。
我帶了小學二年級的音樂課,從以往的教學和學生的課堂表現來看,學生的課堂反應一直讓我憂心重重,曾一直迷惘,到底該如何上好低年級的音樂課,如何讓學生髮揮自己活潑好動的天性。把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到及至,這麼說當然有點誇張。
從本週開始,在上二年級的音樂課時,我主要觀察了部分學生的心理。發現孩子們對於新鮮事物格外的感興趣。特別是課本上的圖片,透過我對圖片的解釋,讓孩子們能夠真正看懂圖片所描述的內容。
因此,在本週的音樂課教學課上,也就是第三單元的第二課時,歌曲《兩隻懶烏鴉》的教學。我主要採用了學歌與遊戲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發現這樣來施教,是一種輿教與樂的最佳方式。特別是今天這節課,開始上課的時候,學生無論如何也不跟你配合,甚至不去理會你說什麼做什麼。面對這樣的境況,做為老師的你該如何處理這樣的情況?!
我是這樣處理的。先反覆的讓學生聽錄音範唱,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只有反覆的聽,才能刺激他的活躍腦細胞,先讓他對音樂產生足夠的興趣,然後告訴他把歌曲唱會了之後,老師會帶著大家做遊戲,這樣一來孩子們的勁頭馬上大增,不僅僅是與你配合,而且是拼命的想要表現自己,想讓老師發現他,讓他來做遊戲。經過分句教唱之後,讓孩子們跟原唱再唱幾遍,然後播放歌曲伴奏,請會唱的孩子主動嘗試自己跟伴奏演唱,教師用遊戲來激勵孩子們的表現熱情,孩子們的積極性可想而之了。
總上所述,最後具體的將演唱歌曲與遊戲相結合,感興趣的孩子們踴躍舉手。這樣的課堂效果顯而易見。
小學音樂教學心得體會6
長期以來,傳統的英語教學一直都是採用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使用這種缺乏趣味性的課堂教學模式造成的直接後果是學生覺得被動,漸漸失去了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課堂氣氛變得沉悶,教學效果差。音樂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心情舒暢,生活中離不開音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適當地運用英文歌曲,不但能夠使學生透過聽和唱來學習英語,而且有助於打破沉悶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和積極性,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語言學家和英語教師認識到,音樂對學生的語言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學中運用英文歌曲的理論依據。有實驗表明,有音樂伴隨的教學比沒有音樂伴隨的教學的記憶效率高達2.17~2.50倍,可見音樂對於語言學習的重要作用。從心理上來看,唱歌是以聽覺感知為主的形象記憶。歌曲悅耳、動聽,而且歌詞和旋律可激發人的情緒記憶。而兒童的記憶特點恰是:形象記憶和情緒記憶要先於邏輯記憶。所以,積極向上的、朗朗上口的歌曲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運用英文歌曲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清楚我們的教育物件是小學生,所以瞭解他們的心理特點有利於我們開展英語教學工作。拿三年級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特點來說說:首先,他們對外語的學習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濃厚的興趣;其次,他們的模仿能力強、記憶力好,有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慾望;另外,他們勇於參與各種適合他們的有趣的教學活動。然而,作為初學者的孩子們,他們身上也存在著不利於英語學習的因素:a.他們學習的興趣較脆弱,且容易喪失;b.他們認知水平較低,學習進度較慢;c.他們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面對我們教育物件的以上的特點時,我們也不要忘了小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愛唱愛跳,而採用聽、唱英語歌曲的教學手段,將語言與情境結合,創造輕鬆、活潑的課堂學習氛圍,不僅最大限度的激發了學生心中學習的驅動力,而且增強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運用英文歌曲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英語課程標準》就倡導我們教者要用聽、說、唱、玩、演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鼓勵學生積極學習,用英語交流,輕鬆學英語。小學生的思維還停留在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過渡階段,他們很容易受音樂的吸引,他們喜歡唱唱跳跳,而那些有著動聽的旋律和明快的節奏的英文歌曲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豐富他們的感性知識。在我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如果將音樂融入到小學英語的教學中,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為音樂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尤其對英語初學者來說,讓他們覺得原來英語學習是快樂的,英語課堂是有趣的,同時也消除了他們對英語學習的恐懼感,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活動中來,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教學中在什麼情境下運用英語歌曲,運用什麼樣的英語歌曲,都要有講究,不可濫用,不然會適得其反。當然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情境,合理地安排、巧妙地運用,以達到較理想的教學效果。英語教學要使學生儘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語言及語言運用。在英語教學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書以外,還應該積極利用其它課程資源。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合理利用音樂輔助教學,對最佳化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有顯著效果。
小學音樂教學心得體會7
《小學音樂課中節奏教學方法初探》這篇文章中筆者主要闡述了一下幾點教學理念:一、何為節奏?節奏,是音樂的基本要素,是音樂的骨架,是掌握旋律的基礎,任何音樂都離不開節奏。二、音樂是時間的藝術,節奏是構成音樂時間的實質,是音樂的核心和骨骼。不同的音樂形象需要特定的節奏形態來完成。三、透過教學案例分析來闡述小學音樂課中一些實用的節奏教學方法。
結合教學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音樂教學中節奏教學的重要性,準確的把握好節奏是小學音樂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音樂教學中有針對性進行節奏訓練,不僅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增強他們互相傾聽、協作合奏的能力,還可以很好地調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於培養學生獨立的識譜能力,增強學生的音樂感受、理解、表現等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是音樂教學基礎內容之一。
因此透過學習,我明白了培養學生良好的節拍感、節奏感,是學生學習音樂所應具備的技能,是進入音樂藝術殿堂的第一步。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提高學習節奏、學習音樂的興趣,老師可以在律動中讓學生感知節奏,巧妙設計節奏教學;也可以在音樂遊戲中滲透節奏訓練,巧妙設計節奏教學;其次可以在歌唱欣賞活動中貫穿節奏,巧妙設計節奏教學以及在與生活的`緊密聯絡中,巧妙設計節奏教學。
小學音樂教學心得體會8
音樂教學是是啟迪智慧、陶冶情操,使用學生身心健康,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課程。透過對新課標的學習和研究,結合我的教學經驗,談一下我的教學心得。
1、貫徹因材施教,分類施教。
素質教育要求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注重培養學生的發展能力,創造能力。首先要了解學生。各個學生的先天素質、主觀能力和基礎等都不同,同一個年級的班與班之間,同一個班級的各學生之間在學習音樂上存在明顯的差異。在教學中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考濾到各級各類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接受能力,既要滿足藝術基礎較好的學生的學習要求,又要兼顧基礎較差的學生能逐步跟上,縮小差距,甚至藝術能力有某些缺陷的學生,更要給予幫助和指導,使全體學生都能積極地、自信地參加各種藝術活動。其次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學習策略,分層教學。如可以讓音樂素質較強的學生上課的時候給大家為大家做示範,這樣既提高了好學生的情趣,對其他的學生也是個觸動。對中等的學生,要保證他們踏實準確的完成本課的知識。對音樂感知較差的學生,要幫他們降低難度,有選擇的進行學習,能夠將課本中最簡單的音樂知識學會就可以了,不給他們施加太大的壓力,循序漸進,逐步提高,以免他們對老師,對音樂課失去情趣。
2、要調動學生情感。
小學生模仿能力強,喜歡遊戲,作為一名音樂老師,我們應該大膽地放開學生的手腳,引導他們把音樂轉化成自己情感化的想像世界,用簡潔的肢體語言去體會音樂的蘊涵。因為肢體語言是情感的表現。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則可以用肢體語言帶動學生的情緒變化讓其更深刻地體會音樂中所表達的情感與情緒。同時,要加強師生合作,強化體驗。學生音樂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活動,只有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之中,才能進行情感體驗。這個活動是指新授的教學活動,包括教師的主導作用及學生的主體地位。要開放課堂教學,促進空間及時間上的靈活性、學生思維活動的活躍性、組織形式的多樣性,為學生創造一個寬鬆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動手、動心中進行體驗,學會創新,充分調動好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3、要利用學校現有多媒體資源提高音樂教學。
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手段,正出現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它突破了傳統教學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大大開闊了學生的音樂視野,透過生動形象的畫面、言簡易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使學習內容變枯燥為形象,圖文、影片、動畫栩栩如生,猶如身臨其境,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引起感情上的共鳴,豐富教學內容,拓寬教學視野,激發學生思維。更好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們保質保量的上好每一堂音樂課。創設音樂教學情境,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心境,喚起學生的音樂審美注意。在音樂教學的不同階段起著不同的作用。例如我在在對學生聲音的訓練中,我運用多媒體透過現場錄音回放方式,提高學生對自己的聲音的直觀瞭解,把抽象的現象形成具體的東西,學生也就學的有趣,學的也用心了。
4、要及時點評,及時總結。
每一節音樂課後,教師應採取綜合評價方式,關注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情感反應、參與態度和程度,促進學生髮展。一方面是可以組織學生自己討論總結,然後推選同學上臺讀感想、談>收穫。另一方面是教師要作好總結,整理本節課學習目標,鼓勵學生熱愛音樂、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總結性發言要緊扣教學內容和目標,對學生提出建議或希望,使學生記憶在心,並能在今後的學習中得到提高。
總之,我們要善於總結,善於回顧,發揚好的,取長補短,結合實際情況,更好地實施教學任務,更好地開展音樂教學工作。
小學音樂教學心得體會9
1、一堂音樂課,音樂怎麼能夠形象化?應該做到基本美與輔助美的相結合。
要使課堂活躍,首先情境創設要有新意,這樣一開始就可以使學生融入到課堂中來。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要環環相扣,且過渡自然。回憶所聽的幾堂課,使我印象較深的是曲老師的那堂鈴聲叮叮噹。她著重突出了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透過肢體語言﹑節奏的對比﹑以及小鐘和鍾爸爸兩個角色的巧妙結合,充分激發了學生濃郁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中來。
2、作為一名專職音樂教師,自身要具備較好的音樂素質。
俗話說得好,“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身必須要有源源不斷地活水。”所以只有自身有了更多的這方面的知識,才能更好地將知識灌輸給每一個學生。音樂教師掌握的不僅僅是歌唱上的一些技能,還應具備各種樂器的演奏:於老師悅耳動聽地嗓音,生動的模仿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聲音,劉老師的古箏演示,李老師的小提琴伴奏使愛爾蘭的踢踏舞更具節奏感,更有感染力,以及葉老師對於簡單樂器製作的簡介……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樹立了美好的榜樣,因此教師自身的素質也要不斷地提高。
3、音樂課堂又不同於其它課堂。
一堂音樂課既要體現出同學們的活躍,又要做到動而不亂,這切切實實就要抓好常規。這六堂課下來,每一位老師都能做到這點,使我很佩服,這也是我所要學習的一個方面。學生的一舉一動,一堂課下來老師應該時時刻刻關注,不能讓學生空下來。老師的一個眼神,一個舉動就能告訴學生該幹什麼?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4、要上好一堂音樂課,並不是只要照本宣科,歌會唱就可以了,而是要教會學生更多的方法。
除此之外,教師要準備一些課外資料。利用多媒體,優美的動畫再加上動聽的音樂,使學生更加有興趣,使課堂充滿更多的活力。經過這次的學習,我受益匪淺。有些方法是我們應該借鑑與學習的,但更多的還是要靠自己去摸索,去實踐。以上只是我個人一點淺薄的體會,有不當之處請各位領導老師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小學音樂教學心得體會10
4月19日下午,我們音樂組一起學習《小學音樂律動教學》體會如下:
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年齡特徵進行律動教學
在進行律動教學時,教師必須要注意到學生身心發展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體力、動作發展以及心理發展水平都各不相同。我們在進行律動教學時應該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應遵循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過程,這樣才能保持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激情,才能啟發學生情緒、聯想和想象能力。
二、要根據不同形式的方法進行律動教學
從多角度、多元化出發,根據有的心理特徵,採用多種不同形式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律動教學。
1、用生動、形象的方法教會學生基本動作和基本步法進行教學。
2、憑藉擬人、誇張的方法來進行教學。
三、要根據遊戲情景的開展進行律動教學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的並不是高超的技能技巧,而是透過遊戲和聯想,使學生身臨其境,從中獵取情趣和美感。如果教師善於在學生律動教學中產生聯想,從律動的聯想中抒發親切的感情,這就構成了律動的一大藝術特色,聯想與真情默契,顯示了情景交融的美感。
由此可見,律動教學是對學生進行舞蹈教學的首要途徑,它透過動作來誘發孩子自身的音樂潛在因素,能促進學生身心發展,使音樂教學更好地完成培養孩子素質的任務,也十分受孩子們的喜愛,所以,學生律動教學值得我們不斷地去研究和探索。
小學音樂教學心得體會11
透過本次的學習,我再次溫習了小學新課程教學法,掌握了不同型別的課程結構、教學方法及課外活動的一般方法,理解教學過程的含義,瞭解國內外各種教學模式案例,觀摩了一些影片課例,開拓了我的視野,進而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學能力。
我透過學習結合教學實踐,做到了認真分析教材,根據學生和學校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編寫教案,改進教學方法,課後認真反思。我任三、四、五年級的音樂科教學,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仍然以形象思維活動為主,但抽象思維在逐步增強。為了使他們的音樂興趣保持長久,在教學中,我儘量採取新穎的教學手段來培養他們的音樂興趣。我讓學生們來到操場開展“節奏接龍”的音樂活動,讓他們展現自己的個性。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用不同的節奏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悟,並敢於對所學過的知識提出質疑和修改,從而引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使他們對音樂的興趣更加濃厚和持久。
每堂課我安排5分鐘的時間進行節奏問答及練習,學生非常喜歡。我總在出示節奏型別後,請學生嘗試拍打節奏,親身感受節奏帶來的美感,再由學生互相評價,最後由教師講解,授以正確的做法。這個看似簡單的節奏練習一旦融入學生的思維的過程,就變得其樂無窮了。
在歌曲教學中,常會遇到一些標記,如反覆記號、升降記號、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它們對於小學生來說比較深。為此,我常用漂亮的小卡片寫上相應的符號,以形象、富有童趣的語言來表達符號的用法,學生們學起來就不會如食雞肋一般索然無味。
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整體感知樂曲,說說聽後的感受:你最喜歡哪一個樂句?找出相同的樂句,等等。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行試唱、視唱、哼唱,然後進行歌曲的教學,教學時要有針對性。這樣學生學習的難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興趣更濃厚了。
小學音樂教學心得體會12
這堂課的設計突出兩個特點:
第一,體現了音樂教學的綜合性。這堂課以“歡樂過新年”為主題,以敲鑼打鼓、扭秧歌為主線,學習演唱《龍咚鏘》,結合《龍咚鏘》學習秧歌舞步和演奏民族打擊樂器鑼、鼓、鑔,模擬新年秧歌隊歡慶新年。
第二,體現民學習多元文化的理念。這堂課對比學習國外歌曲《新年好》,創設國外新年情景,使學生感受國外兒童歡度新年的情景。
音樂教學不能只把學生拘泥於書本上的學習,應當讓他們迴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體味音樂的存在。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體會過年的生活情景,在節日裡會聽到什麼?看到什麼?學生們說出放鞭炮、放煙火、敲鑼打鼓等,接著我就讓他們模仿,在不知不覺中,同學們都感受到了節日敲鑼打鼓喜慶的氣氛,感受到了音樂的美妙,生活的美好。
《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藝術的綜合;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它學科的綜合”、“綜合應以音樂教學為主線,透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他藝術門類及其他學科的聯絡”這堂課的主體部分是學習表演唱《龍咚鏘》為重點。
配合表演唱《龍咚鏘》練習秧歌舞步和演奏打出樂器。配合學習表演唱《新年好》,創設國外新年情景,進行情境表演,其間穿插進行四首歌曲和樂曲的欣賞,將唱歌、演奏、欣賞、律動和表演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圍繞:“過新年”這個主題,提供了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很好地體現了小學音樂教學的綜合性質,十分適合這個年齡段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
小學音樂教學心得體會13
“器樂教學可以說是通往更好體驗音樂的橋樑”,美國音樂教育心理學家詹姆士莫塞爾一語道出了器樂教學的寶貴价值。排笛以其音色優美,便於攜帶,易學易吹等優點,成為我校三年級學生音樂課堂樂器。如何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進行排笛教學呢?我總結了平時課堂教學中的一系列措施與同行們共享:
一、 營造氛圍,激發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動機產生的重要原因。”在排笛教學中,應把培養學生的興趣貫穿於教學始終。記得在上第一節排笛課的時候,我給孩子們欣賞了由馮明德老師演奏的排笛曲,那清麗婉轉的音色和富有詩意的旋律深深吸引了每一位學生。看到他們一個個好奇渴望的目光,我及時抓住時機,拿出排笛,向學生介紹其構造特點,並富有激情地示範,講解演奏姿勢、方法。這個看似簡單的樂 器竟能吹出如此悅耳美妙的旋律,著實讓他們覺得神奇。這一過程中,學生始終保持著旺盛的學習熱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無疑是給排笛的教學開了個好頭。
然而,孩子對於樂器的好奇心是有限的、不穩定的,容易轉移和消失的,如何能讓學生在後續的學習中持續保持學習的慾望,能從排笛的學習中感受到樂趣,並將其當成一項樂事來做呢?我們可以試試,將練習“遊戲化”,讓枯燥的練習變得有意思。如初學時,可以用“給音符找家”的遊戲來認識每個音的位置,認準了音符的家,再去按門鈴,音符才會給你開門,千萬別冒失地找錯音符。教學中還可以引導學生把樂器當成自己的朋友,如在演奏排笛時,有的同學不注意控制音量,吹奏的聲音很刺耳,可以啟發學生,要跟排笛交朋友,必須溫柔親切地對待它,它才會喜歡你,才會發出美妙動聽的聲音,否則它會不高興,會痛苦地尖叫。俗話說:給點“顏色”,學生就能自己“開染坊”。隨著排笛教學的深入開展,我們可以創造機會,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秀一秀自己學習的成果。
二、規範常規,養成習慣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如果不堅強而溫和地抓住管理的緩繩,任何功課的教學都是不可能的。”合理、有效的課堂常規管理,是把握課堂教學的法寶,是達成教學目標的有力基石。在進行排笛教學時,課堂常規顯得尤為重要。試想,上課時學生們毫無章法、自由隨意地吹響排笛,課堂一片混亂,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建立良好的課堂常規,對於排笛教學的順利進行是非常必要的。而課堂常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1)起立、坐下、安靜都要訓練學生看指揮,不同的指揮手勢代表不同的要求,學生才能愉快、有紀律地進入狀態認真學習。
(2)使用紅綠燈指示牌。學生看到綠燈指示牌,開始自己練習,看到紅燈指示牌時,立刻停止,認真聽老師講解。
(3)規定學生將排笛統一放在規定位置,如老師在講解時將排笛平放在雙腿上等。
當遇到調皮搗蛋的學生時,教師要採用人文管理機制。兒童的天性就是好動,在課堂的特殊時刻,要及時“調頻”、“換擋”,喚回暫時”離開課堂“的孩子。一 般來說,調皮的孩子情商是比較高的,他是想用自己的行為引起老師和同學的注意,教師要多關注他們,多從正面引導,多給予鼓勵,如:讓他們做小助手,看看誰忘帶排笛,看看誰上課認真;還可以讓他們充當小譜架,為演奏的同學唱樂譜,這樣不但不會影響其他同學,還學會了樂譜,課堂上沒有了體罰、訓斥,呈現出和諧的氣氛。
三、循序漸進,紮實基礎
排笛教學是一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過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能力,整體把握學習的進度和節奏。教師可以從正確的演奏姿勢,氣息的練習開始,再到吹奏方法技巧,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適當增加吹奏的難度,先慢後快,先從樂句學起再過渡到樂曲的練習,不能急於求成,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循序漸進地練習。
想要學好排笛,必須要訓練基本功, 打好紮實的基礎。教師要選擇恰當的教學形式和靈活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氣息訓練是排笛教學的重點,掌握平穩自然的運氣方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吹奏時,需要深呼吸,必須要把氣吸到腰腹部。深呼吸看似簡單,但練習起來很抽象,不容易被學生理解。教學中常採用“聞花”方式來練習。可以引導學生想象面前有一朵美麗芳香的鮮花,讓學生從聞花的過程中感受深呼吸的狀態,這樣,枯燥的練習變得直觀而有趣。教師在練習中要重視學生的感受,注意先感後悟,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在進行速度練習時,先觀看一段影片,一列火車從車站出發,先是緩慢行駛,然後加速,到達目的地時,慢慢減速,然後停止。然後請學生試著用排笛來表現,不但讓學生理解了速度的變化,還豐富了學生的排笛表現力。
四、因材施教,小組互動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的任務,不是為了培養音樂的專門人才,而應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並使他們從中受益。”排笛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就必須承認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學生的音樂基礎有高低,接受能力有強弱。教學中要做到“齊步走”很難,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接受能力,既要滿足基礎比較好的學生的學習要求,又要兼顧到基礎比較弱的學生,讓他們能透過自己的努力和老師、同學的幫助而縮小差距,逐步趕上大家的步伐。對於一般學生,可以安排練習比較簡單易學的曲目,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對於尖子生,則在基礎曲目練習的同時,提出更高的要求,演奏難度相對大一些的曲目。讓學生各有所學,各有所得。另外,我們常常開展小組間的競爭,評優活動,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
總之,排笛的學習,讓學生多了一件表達音樂美的工具,使學生更貼近音樂,潤物於無聲之中,給小學音樂課堂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