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我要的是葫蘆》評課稿
聽了羅老師的《我要的是葫蘆》一課,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覺得這是一節樸實無華,紮紮實實的低年級隨文識字課。
1.識字教學潤物細無聲,體現了高效率的識字教學理念。
本課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課文,教師採用了隨文識字的教學方法,把識字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學習,降低了學生識字的難度,而且在識字的過程中,教師能運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識字。例如:葫蘆,直接透過葫蘆的圖片,自然而然的就讓學生認識了這兩個字。如掛、哇,老師先讓找一找第一自然段中字形相近的字,然後讓學生思考,回憶以前學過的《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中和它們長得像的字寶寶“娃”和“窪”,利用漢字是音義、形統一體的構字規律,結合偏旁表義這一特點,既幫助學生複習了以前學過的生字,又透過音義、形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印象深刻的記住了這幾個形近字。而且老師還把這幾個字變成一首形象的兒歌,幫助學生區分、記憶。“盯”字,教師不僅透過師生的對讀,來幫助學生理解“盯”字的意思,還透過學習“掛哇”時偏旁表義的特點幫助學生識記,總之,課堂上教師透過多種的識字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識字的難度,使學生產生識字的願望,教學效果還是很顯著的。
2.寫字教學紮實有效。
本課學生會寫的生字是8個,本節課老師重點指導了兩個字“言”和“每”。像“言”字的教學,教師是先透過“言”字的演變過程,讓學生不但記住了言字的結構,又理解了言的字義幫助學生掌握言字的整體結構,整體觀察,把握字的結構特點。然後再指導注意“言”字第一橫的寫法,“每”老師也是重點抓住重要的.一筆橫要寫在橫中線上。指導還是比較詳細的,這樣落實到學生寫,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以讀品文。
課標中在低年段中明確指出,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整節課中,教師始終把語言的學習、領會、感悟作為重點,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有幾個蟲子怕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透過指名讀,引讀、齊讀等多種方式的朗讀,從多個角度引導孩子們領會種葫蘆的人的心態,以讀悟文,品析文句。
建議:
1.指導學生利用音形義結合的方法識記生字後,藤、葫蘆可否也讓學生觀察一下偏旁,它們是草字頭,與植物有關,所以是草字頭。這樣把本節課學到的識字方法又讓學生加以鞏固,我覺得會更好。
2.老師雖然抓住文中重點的句子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但朗讀的指導不夠,不到位。像那個人喜愛葫蘆,都從哪些句子或詞語能感受到的呢?老師只抓住了第一自然段的細長的葫蘆藤,雪白的小花,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透過這幾句來體會,其實像: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這個“每”字;他盯著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說: “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的賽過大南瓜才好呢!這幾句話,也都能看出他對小葫蘆的喜愛。老師一定要抓住關鍵的字,標點符號,讓學生透過朗讀來感受當時種葫蘆人希望小葫蘆快長大的那種急切的心情,喜愛小葫蘆的心情。
3.教師的評價語言還是過於單一,低年級的學生教師一定要注重課堂上的及時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們更好的參加到課堂教學中。
4.寫字時教師的範寫沒起到範寫的作用。可以把字帖往上放,或在往旁邊動一動,讓學生能看見。
4.我覺得學生透過本節課的學習,完全可以體會到葫蘆為什麼會落下的原因與葉子上的蚜蟲有關係,那麼學時自然而然的就把這個問題解決是否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