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範文(精選11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1
這個假期,我在家閱讀了《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九年級孩子》這本書,感悟頗多。這本書主要針對九年級這一年齡段孩子普遍出現較多的問題進行解答釋疑,並且告訴我們父母教育是極其重要的。
這本書從“幸福”出發提出幸福教育是幸福人生的基礎,教育本來就是增進幸福的重要途徑。所以家庭應該和學校、社群一起,努力創造讓孩子幸福成長、快樂學習的環境。把童年還給孩子,把幸福還給家庭。
本書分別從九個方面闡述現實教育中出現的問題,並且舉例說明。透過事例分析,引發大家的反思。
這本書提出教育理念比方法更重要,但並不意味著方法沒有價值,只有好的方法才能讓好的理念真正落實。在教育中,父母的成長是孩子成長的前提。家庭教育不只是簡單的教育孩子,更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沒有父母的成長,永遠不可能有孩子的成長。與孩子一起成長,才是父母最美好的人生姿態!對孩子的撫育過程,是父母自身成長曆程的一種折射。教育是父母最關注的問題,但家庭教育卻在父母的焦慮中常常脫離正確的軌道。父母對孩子的愛,再多也不嫌多。怎樣愛孩子和怎樣教育孩子關係到家庭和諧與幸福。
我認為父母應該多多關注孩子,要主動和孩子溝通交流,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舉個例子,例如孩子犯了錯,不要動不動就指責孩子怎麼怎麼的,要先和孩子溝通交流,準確瞭解孩子的想法,才能有效化解這一問題,不使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其次,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相互學習也是極其重要的。父母和孩子之間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代溝,父母要了解孩子最近在學什麼、在看什麼,和孩子多多交流,不要讓孩子覺得父母像一座大山,可望而不可即,從而產生畏懼心理,這樣就得不償失了。但是父母和孩子在打成一片的同時孩子也不能對父母太過放肆,要保證孩子對父母要保有一定的尊敬和愛戴。
另外,我們在這一時期也要注意調控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注意把心思放在學習上,不要再想著什麼王者榮耀之類的遊戲,或是把注意力放在一部超級好看的電視劇上,不要因圖一時之快,而耽誤一輩子,馬上就要中考了,要做長遠打算,努力考上一個好高中。多說無益,總之希望大家都各自努力,將來莫要後悔莫及啊。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2
天空讀懂雄鷹,方能給其博大的舞臺;大地讀懂小草,才能給其肥沃的土壤;父母讀懂孩子,才能給其健康的成長環境。手捧這本父母教材——《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七年級孩子》,內心激盪,受益匪淺,我更加堅信懂孩子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這本書從正確認知七年級少年所處階段特點、如何幫助該階段的少年適應成長變化以及父母如何主動轉化教育方式等方面進行了細緻具體的闡述,集理論與實操、科學與生活為一體,為正處於該階段的父母帶來了更清晰地指導。書中涉及的很多內容正是我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比如《做情緒的主人》、《孩子發育早,為身體變化而苦惱》、《孩子沉迷漫畫書,怎麼辦》等章節我反覆看了幾遍,作為一名初中班主任和兩個孩子的媽媽,這些不僅是我和自己孩子相處中遇到的問題,也是很多家長反饋的普遍問題。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學習與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父母正處於事業的巔峰階段,當孩子成長遇到一些問題時,很多父母不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緒,無形之間會給孩子的情緒帶去負面的影響
久而久之,孩子的負面情緒越積越多,終究會爆發出來,於是家庭就會陷入無休無止的紛爭當中,親子相處的不和諧會導致父母苦口婆心的教育費力不討好。當然,並不是家長的負面能量不傳遞給孩子,孩子心中就沒有負面能量了,畢竟孩子有自己的思考和固定的活動場所,有自己的同學和老師,自然也會有其他負面能量。幫助孩子清理負面能量唯一的方式就是讓孩子說出來,就像很多女性喜歡嘮叨一樣,其實嘮叨的過程就是清理自己心中的負面垃圾的過程,所以要常常地清理、常常地溝通,不要隨便指責抱怨孩子,不要在孩子傾訴的過程中訓斥和教育孩子。所以,父母要學會傾聽、做孩子的朋友,學會換位思考、懂得照顧孩子的感受,這些對青春期特別是剛進入初中的七年級孩子而言非常重要。
我一個朋友家的小孩,在家裡被爸爸媽媽多次提醒:“你要多看看書。”“給你買了這麼多的書,你怎麼就是不喜歡看呢。”這孩子閱讀慾望不夠強烈,對閱讀提不起興趣,面對這樣的孩子,很多父母恨鐵不成鋼,心中充滿了困擾。當孩子到了12歲或12歲以後,爸爸媽媽要尊重孩子的閱讀取向,當孩子的閱讀取向或者閱讀興趣發生偏差的時候,不要一味地給孩子提要求,要平等地與孩子溝通,先建立信任關係,不要激發孩子的逆反情緒,孩子一旦逆反,教育功能就喪失了,家庭就會陷入無休止地對抗當中,影響孩子的成長關鍵期。如果孩子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有自己的閱讀計劃,爸爸媽媽可以跟孩子偶爾分享分享閱讀體會,加強親子交流,感悟人生真諦,這是最好的教育。很開心我的孩子很喜歡和我分享,每當她讀過一本好書或一篇好文章時總會滔滔不絕地談自己的感受,眼睛瞪得大大的,彷彿看到了一個神奇的未知的世界。孩子的感受童真而質樸,但當我們靜下心來傾聽的時候,我們做大人的也會深受啟迪。所以,我們要想培養孩子有好的習慣,先從培養孩子的興趣開始,尊重孩子的童心,認可孩子的世界,這是對孩子興趣保護最基本的原則!
我的孩子上學比同齡人早,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曾走過彎路、犯過錯誤,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緒,用不懂孩子的方式扼殺了我的“小天使”很多天性,但慶幸的是經過我的不斷閱讀、不斷反思,我的教育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現在的我深深地感受到讀懂孩子是多麼重要!
懂了,路就通了,路通了,自然就能達到你理想的目的地!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3
夜幕降臨,喧囂初靜的睡前時光是柔和而美好的,溫暖的燈光下,手執書本,凝視身邊的小人兒,直覺得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然而,白天的不快又湧上心頭,孩子三年級了,他帶給我的以不只是歡愉,似乎煩惱,問題正接踵而來,有時搞得我束手無措。好在老師推薦了《這樣愛你,剛剛好》。
這本由湖南教育出版社聯合眾多業內名家精心打造的家教類重磅力作,它根據孩子的年齡段劃分,從孕期到大學,每年1種,共20種,其中孕期1種、學前6種、小學6種、中學6種、大學1種,旨在幫助父母瞭解孩子在各個年齡段成長經歷的一些變化、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針對新生代父母的難點和疑點,解疑釋惑,建言獻策,為中國新生代父母成長提供科學的指導。書中內容以理論和案例互動呈現,既具備理論的高度,又具有實操的溫度,兼具可讀性、趣味性、實用性。書中作者皆為著名育兒專家,他們在分享多年育兒經驗和心得的同時,手把手傳授讀者和技巧,實乃一套不可多得的實操性家教百科。
三年級是孩子生命成長的一個關鍵期,預示著發展的多種可能性。一方面,隨著孩子的大腦發育,三年級(8歲左右)時,大腦約重1400克,已接近成人腦的重量。大腦對資訊的接收和傳遞越來越趨於定向選擇,孩子的思維越來越靈活、反應越來越快,行為也越來越敏捷。另一方面,隨著孩子生活接觸面的擴充套件,他們的社會性興趣獲得進一步發展,喜歡探索新奇,想象力與創造力不斷顯現,在成長過程中更多地需要他人的肯定和鼓勵。
進入三年級,孩子將迎來成長的新機遇,我們與孩子也可能遭遇新的問題與挑戰。比如孩子成績的波動、孩子自理能力的養成以及孩子提出的各種“千奇百怪”的問題等等。對於我們家長來說不僅需要學會科學的教育方法,更需要一份積極健康的好心態。
書中關於孩子衛生健康習慣的培養,我覺得很受用,最為家長我們首先要以身作則,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衛生的家庭環境,這對培養孩子的衛生習慣很有幫助。歌德有句名言:“誰不能主宰自己,誰永遠是一個奴隸。”讓孩子從小學會自己主宰自己,就是為了使孩子今後不成為自身的奴隸,不成為客觀的奴隸,不成為他人意志的奴隸,從而為孩子奠定健康的人格基礎。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創造讓孩子獨立生活的機會,讓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去思考解決問題,用自己的雙手去幹力所能及的事情。並教給孩子做事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教孩子怎樣整理自己的房間,怎樣愛護書本等等。但三年級的孩子受生理發展水平的侷限,在肌肉力量、動作精確性和靈活性等方面還未成熟,加之生活經驗缺乏,雖然做事情時的態度積極,但常把事情搞糟,帶來一些混亂,甚至會給家庭生活帶來影響和損失,這是不可避免的。此時假如因為孩子做得不好,給大人添亂,便不給孩子自己動手,家長全部包辦代替,那麼,孩子就會漸漸失去自己做事的興趣和實踐的機會,慢慢養成依賴大人的壞習慣,所以家長要寬容孩子自理過程中的失誤,堅持讓孩子學習自理,逐步提高自理能力。
此外書中還介紹了關於如何對待科技產品的問題,我想這也是每個家庭所面臨的問題。對此,家長要清楚地認識到科技產品已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品,絕對的排斥和杜絕是不現實的,我們要教會孩子怎麼樣不被其“奴隸”。我想家長的以身作則是最主要的,我們是原件,孩子是我們的影印件,所以我們平時對待電子產品的態度就影響到我們的孩子。其次,要正確的引導孩子有效的利用電子產品,而不是過分依賴於他們。
總之孩子是上天賜予父母的禮物,但他沒有自帶成長說明書。對於家長來說,初為父母的喜悅尚未平復,對孩子成長的諸多憂慮可能已接踵而來。作為父母,你需要學習的東西,還真不少,《這樣愛你,剛剛好》給我們指明瞭方向,值得一讀。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4
這段時間拜讀了教育專家孫雲曉主編的《這樣愛你剛剛好》這本書,從中我受益匪淺。這本書針對各個年齡段孩子和家長普遍關注的重點問題,幫助父母瞭解孩子在各個成長階段可能出現的變化和問題。讀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父母愛我並不是簡單的事,他們也要學會怎樣愛;學會怎樣愛我剛剛好。
現在我是一名初三的學生,書中所說的我成長中會出現的一些問題,有我意識到的,也有我爸媽意識到的。比如“是否應該陪寫作業”這個問題,我一直持否定的態度,從我有作業開始,我就不喜歡別人盯著我寫作業。因為我覺得,家長大部分不是陪孩子寫作業,而是盯著孩子寫作業,這樣做,父母累,我們更累。這本書讓我明白了陪伴的目標不是陪,陪伴的目的是讓我們獨立。首先,父母不能單純的陪同,這樣空間太小了,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並且要學會放手,在我們想獨立的情況下,逐漸減少陪同時間,使我們真正的獨立,這樣才是愛我們剛剛好。
對於“叛逆期”這個問題,我和父母都很苦惱,然而,這本書中給父母的方法是部分忍讓,不要硬碰硬。如果以硬碰硬,無異於杯水車薪,只會使孩子更加叛逆,部分忍讓也會激發出孩子心中的童真,使孩子也會隱現出忍讓,從而將父母與孩子間的冷戰扼殺在搖籃中。
所以,我很感謝這本書的編者,讓我能迅速成長起來。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5
寒假有幸和孩子一起閱讀了這本《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九年級孩子》。其內容覆蓋了九年級這個年齡段孩子身上會出現的所有問題,很值得我們家長去拜讀。我讀完之後感觸頗多。
孩子,無論長到多大、長得再高,在父母的眼中及心裡仍舊是“孩子”。做父母的總是會擔心他是否會按時吃飯,天氣轉變時是否會添減衣服。所有的擔心與叮嚀,到頭來在孩子心裡卻成為了囉嗦或是煩躁的源頭。我不禁要問“難道我們錯了嗎?”。讀完這次的親子教材,我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我常常安慰自己,等孩子長大了就能理解我們了,卻忽略了他們的思維也會隨著長大而日漸改變。就如同幼時需要蹲下和他們才能平視,到如今卻只有抬頭才能注視。原來我家少年已長成!他不再是那個追隨在身後詢問“媽媽!媽媽!我的XXXX在哪兒?”的懵懂孩童,而是不斷答覆“媽媽!這些我都知道了,你不要再說了!”的堅定少年。在高速發展的網路時代,他有著自己的好友群,有著可以一起暢玩遊戲、抒發情感的“閨蜜”。父母在他們的心中存在感正漸漸的變淡,因此叛逆情緒油然而生。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及化解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就成為了父母的必修課。對於上網我也曾一味的嚴令禁止過,但效果並不理想;只因我太過於將自己的主觀意識強加給了他,並沒有從他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或許孩子也同樣需要被“尊重”!
學習階段的孩子最主要的還是學習。無論是你長得再高,身體素質再好,是第二個姚明的不二人選;還是你風姿綽約,歌舞全能,是下一個能霸屏“小宇宙”;現階段你也只能是一個學生。
只有在知識的沉浸下,你才能最終發光發熱!作為父母並不要求孩子們個個都是學霸,在未來個個都是金字塔頂端的人材,因為那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十個手指頭還有長短呢?如果說一位名人的成功有百分之一是天賦的話,那麼就有百分之九十九是努力。只要自己努力過,哪怕是隻能收穫到一點點的成就,也是值得的。昨天收穫一點點,今天收穫一點點,明天再收穫一點點……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天都收穫的“一點點”,聚集在一起就是你“大大的成就”。
從我的這些言語中,也許有人會反駁“這是樂天主義”。沒有壓力的學習還能學好嗎?的確!沒有了壓力,單純的努力會有效果嗎?那就需要幫助孩子們將壓力去轉化成學習的動力。只有孩子自己願意去學了,主動去學了才能更加的努力。加油吧!孩子!相信你從這次的親子閱讀中也學到了許多,我們的溝通也可以更加的順暢。你也可以把我當成你的好友,我們之間的稱呼也可以用上“親”。只要是對你的成長有益,我們可以去嘗試。希望你揚帆遠航的途程中,我可以是那一縷助力的清風,而不是那折杆的狂風。我們一起努力吧!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6
很感謝學校推薦《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七年級孩子》。這本書從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等多個方面角度科學的分析了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身體特點,智力發育特徵,心裡感情特殊性,讓我知其所然,透過有效的的應對方法,科學地陪伴孩子成長,感觸多,收穫更多。
書中說,七年級是一個偏科現象發展的一個關鍵點,新科學,新環境,如果沒有好的開端很容易造成偏科現象的發生。因此,做父母的應多肯定他們的努力。記得孩子剛進初中的時候,每週的數學週考成績都不理想,有一次竟然沒及格,想到她在小學時,數學可是她的強項。心中暗暗焦急。每次她打電話回來,我總是反覆叮囑她認真學習,雖然每次她都答應得非常好,但考試成績還是沒有起色,有時候看見成績當真的想把她臭罵一頓,後來靜下來想想也不能全怪她,誰不想成績好。可是她學習方法不對,後來孩子打電話回家時,我都是同她一起找不足,給予她肯定,慢慢地,他的數學成績有了提升,雖然是緩慢的,但是她也是在努力,一句肯定勝過十句嘮叨。
其實,對於我的女兒,離家千里,寄宿於學校,真的無法從每一週的通話中獲取孩子的思想波動,最擔心的就是早戀,看完這本書後,再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想想自己也是從懵懂少年走向成熟的。與孩子分享年少時的情感,可以拉近親子距離。讓孩子坦然地面對朦朧的,難以言說的異性情感,以平常心與異性相處。
看完這本書,我想:我們作為父母需要更努力做到知在先,思在後,行在先,讓我們的孩子,在我們的正確的科學的呵護與關愛中,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7
前兩天,班主任讓孩子帶回一本書《這樣愛你剛剛好》,要我看完之後寫份讀後感,藉此我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讀了這本書之後的感悟和啟發。
我們都知道一年級對孩子至關重要,對他們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和未來的學業規劃起決定性因素。老師呼籲我們家長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不管多忙、事業多麼重要,都要花點兒心思教育孩子,不能把孩子推給老人。可問題是:父母該如何愛孩子?孩子又需要怎樣的陪伴、引導、鼓勵和支援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在這本書裡逐一找到了答案,這也是我推薦大家閱讀的主要原因。
傳統的教子觀念“棍棒底下出孝子”,隨著時代的發展、法律意識的提高和教育觀念的改變,顯然是行不通了。這本書教給了我們一個新的育兒理念——“智慧愛”,教會了我們如何做到不批判、不溺愛,做到《這樣愛你剛剛好》。
我們這代人因各種原因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長大後意識到各方面的欠缺,不希望孩子走自己的老路,所以對孩子要求特別高。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也應該得到鼓勵,但父母也要捫心自問,我們在要求孩子的同時又為孩子做過哪些努力呢?羨慕別人家孩子的同時你有沒有想過別人家的父母是怎麼做的呢?
父母的陪伴就是言傳身教的沃土,愉快的相處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人格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它體現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交流中的言行舉止。比如夫妻的和睦、民主的氛圍、幽默的互動,這些都有利於培養孩子自信、寬容的性格。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這就是最棒的家庭教育。
什麼才是高質量的陪伴?我們從幾個淺顯易懂的例項中來感受一下:如果你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是這麼說的:“趕快起床,要遲到了,等會兒老師又要讓你罰站啦……”那麼請你馬上改正,這麼美好的早晨你已經在給孩子散播負能量了。目不轉睛的盯著作業本,一旦發現字寫的不好或題目做錯,便大聲指責,甚至給孩子佈置一些重複枯燥的作業。這種看似很負責任的做法,其實是對孩子專注力的打擾,在這種緊張焦慮的氛圍中,孩子會無心學習,滿腦子就一個想法——爸媽啥時候才能離開。幫孩子檢查作業,如果你是單純的簽名那麼請跟我一起檢討吧!
從今天起,我們試著寫詳細一點,比如:“孩子的學習態度很認真,自覺性較高,請老師放心。”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鼓勵和支援,也能跟老師達到很好的互動。接孩子放學,回家路上要多問“好”問題,別問“壞”問題。我們可以問:“今天在學校發生了哪些有趣的、有意思的、新鮮的事兒……”孩子會很樂意講述一天中的所見所聞,並把歡樂同父母分享,即使有不開心的事兒,這會兒也都煙消雲散了。相反,你如果一見孩子就問:“今天有沒有犯錯誤,有沒有人欺負你……”這樣容易讓孩子聯想起種種的不愉快,對學校產生牴觸情緒。許多父母包括我自己,喜歡問孩子:今天在學校學了什麼?其實,學習並不是他們最關心的事兒,有沒有人一起玩兒才是孩子心裡最重要的事情。我們要鼓勵孩子交朋友,甚至為他們創造交朋友的機會,引導她和老師、同學以及周圍的人和諧相處,培養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前期的陪伴是為了以後能更好的放手,父母要結合孩子的自身特點,在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制定她容易達成的目標。要學會欣賞孩子,用鼓勵、給予幫助、降低難度等辦法,讓孩子不斷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讓他們始終保持對知識的渴求,從而養成勇於探索的學習品質。
幽默也是一種教育能力,幽默讓家庭教育變得輕鬆有趣。父母多一分幽默,子女就多一分笑聲,多一分快樂,多一分力量。幽默可以緩解緊張情緒,愉悅身心,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孩子喜歡幽默的大人,因為孩子不是不懂道理,而是不願接受生硬的說教。
對一年級孩子來說,老師是絕對的權威。他們崇拜老師,無條件地信任老師。作為父母,要成為孩子和老師之間的情感橋樑,多對孩子講老師的好話。讀後感比如“老師特別認真負責,媽媽沒檢查到的錯誤都被老師發現了,你可要認真哦……”引導孩子體察老師的關愛,發現老師的優點,讓孩子喜歡上老師從而喜歡上學習。請記住,沒有什麼比老師的格外關注更能激勵一個孩子的了。家庭教育貴在養育人性,學校教育則在培養人才,二者的交集在於達成人生成功和幸福的共同目標。缺少任何一方的努力或者目標不一致,都無法保證教育的效果。
最後我要倡導大家響應學校的親子閱讀,把故事和遊戲還給孩子的童年,讓孩子們不再迷戀電視和網路,這是對童年最真實的珍惜,是孩子最值得做的功課,是最合乎生命規律的學習。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她的閱讀史,培養孩子好讀書,引導孩子讀好書,是每個家長必修的課題。
成長是每個人都需要自己走的路,誰都會犯錯,誰都會經歷挫折,只有經歷過這些,才能真正成長。孩子犯了錯誤可以懲罰,但懲罰的方式應該是尊重的、健康的、能達到教育目的`的,而不是讓孩子痛苦和難受的。有些錯誤本該我們和孩子一起接受懲罰,那麼就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坦然迎接成長的陣痛和喜悅吧!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8
既許兒女以摯愛當盡此生之慷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大抵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願。優秀的子女,家庭的教育都是相同的,有問題的學生,家庭教育各有各的失敗。
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在於: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教育子女;最大的成功則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培養出優秀的子女,既能傳承自己的優點,又能夠彌補自己一生的不足。儘管這種事情從來就不容易,但是,卻值得一生去追求,這比事業的成功,要偉大得多。
女兒龔雨寒小學六年,一直在一所全託寄宿學校讀書,每月放假4天,三年級以前,我們作父母的都在浙江打拼事業,女兒基本交給學校和爺爺奶奶照顧。女兒四年級時,隨著事業的穩定和向好,妻子才有條件從浙江脫身,開始全職照顧女兒和兒子。初一起,女兒進入了湖南長沙同升湖實驗學校學習,這是一所辦學特點明顯細節管理到位而且比較注重發展學生特長的學校,女兒好動,活潑,陽光的特點在這裡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展示,但是缺乏自信和自控力、缺乏學習自覺性的缺點也一樣明顯。
寒假期間,按照學校的要求,我們細讀了《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七年級孩子》這本親子教材,不得不說,書中的很多觀點解決了我對子女教育方法不足的問題,幫我走出了對此階段孩子認識的誤區。記下以下文字,算是我們讀完此書後的一些總結和感想。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9
在班主任老師的推薦下,讀了《這樣愛你剛剛好》三年級冊,這本書從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等多個角度科學地分析了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身體特點、智力發育特徵、心理情感的特殊性,讓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透過行之有效的應對辦法,科學地陪伴孩子成長,感觸多,收穫更多。
一、愛的方式應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改變
孩子上三年級後,我發現孩子對外界資訊的接收和傳遞越來越豐富,他喜歡探索新奇,喜歡錶達自己,想象力與創造力顯著提升。在互動的過程中,他表現出反叛和不聽話,他常常委屈地說“你不相信我”。看了這本書才知道,我應該換種方式與孩子相處,換種方式來愛孩子。孩子一般在10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崛起,生理成長決定了這個時期是孩子情感、情緒的突發期。書中說,這一時期的孩子,他們對事物有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並且總是固執地認為自己才是對的,但由於生活和社會經驗的不足,孩子的觀點和看法往往是不全面的,或是錯誤的,因此,這種矛盾讓孩子的情緒、情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他們強烈需要父母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們當作大孩子,突出表現為“讓我試試”、“請為我點贊”。當我們仍把孩子當小孩子看待時,就會發生衝突,衝突的背後隱藏著孩子渴望父母對他的理解、尊重和信任。
二、善用科學的方式去表達愛
通看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愛的表達有科學的方式可以學習、可以借鑑。“善於表揚與獎勵,適時批評與懲罰”這章節,祥細地介紹了什麼時間誇孩子和批評孩子,以什麼樣的方式去誇孩子和批評孩子,倡導“自然懲罰是首選”,認為要少用邏輯結果去罰懲孩子,而多用自然結果去幫助孩子。當事情發生之後,多和孩子一起想辦法,“發生了,確實很可惜,很難過!現在有什麼辦法呢”,協助孩子在找到方法的過程中,學會承擔後果、學會改善的方法,透過一件一件事情的累積推動孩子的成長。同時,書中表達了要重視健康養育,給孩子一個乾淨、整潔、有秩、溫暖的家,對早餐、零食、飲品以及餐桌教育進行了祥細的闡述。營養、運動、睡眠對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非常重要,對身為醫生的我來說,感動於編者是如此用心、細心地把這一部分作為獨立的一個章節進行闡述。
三、愛的能力需要學習需要作出榜樣
這本書告訴我,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偉大的、無私的,同時這種愛的能力需要樹立正確的觀念,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自我完善。10歲左右孩子交往的重心已經由家庭轉移到了學校,同學之間的關係和友誼將成為影響孩子精神的重要因素。父母對孩子情緒的理解和認同,以及允許孩子自由表達悲傷和軟弱,是給予孩子最大的愛,這將構成孩子心理安全感的重要基石。面對科技產品對孩子在時間、精力上的爭奪帶來手足無措感,這本書在“做關注科技的現代父母”章節,告訴我們正確地認識科技產品,倡導“帶孩子一起探討科技新事物”,給我們提供了正確的理念、正確的方法。我們的孩子終將走上社會,本書將“誠信”、“有教養”、“勞動”,以及如何看待“分數”,四篇獨立成章,讓我們父母作誠信、作有教養的榜樣,讓我們全面看待一個人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這推動了作為父母的我們,要不斷自我完善、不斷自我修行、不斷自我提高。
“孩子是因你而來,不是為你而來。你的子女,其實不是你的子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看完這本《這樣愛你剛剛好》,我想,我們作為父母需要更加努力,努力做到知在先、思在先、行在先,讓因我們而來的孩子,在我們正確的、科學的呵護和關愛中,成長為最好的他自己。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10
從幼兒園一直到小學以來,雖談不上以你為榮,但我自認為上天還是比較眷顧我們的。你從小伶俐聰慧、虎頭虎腦、真的是人見人愛。青春期的你,因爸媽的錯愛大意,讓你走了些許彎路。《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九年級孩子》,爸媽看到這本書時,已愧疚憐然,真的相見恨晚。還好上天冥冥之中又眷顧了我們一次——讓我們把你送到了同升湖。讓我們更明智的認識了你,也更清晰的認識了我們自己。
還你得你剛進江永一中時,爸媽認為那是本地最高學府,理應有比較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育風格。所以我們把你的一切都交給了學校,而讓自己束之高閣。我們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我們忘了你現在正處在一個生理、心理上以及角色轉換的成長期。我們因藉口自己忙碌就把你交給了一個我們自認為不錯的學校,卻不常常對你管顧。直到有一天,老師找上門來,我們才你恍然大悟。原來父母也與你一樣也需要與你共同度過人生以及角色的轉換期。隨之後,我們又才匆忙上法說服你,讓你自己走出去讀書。還好你也認識到你自己的癥結所在,小努力了一把。
也許爸媽總是因自己的忙碌而一直在找藉口,我們又忘了精神陪伴給予你在學習生活上的重要性,老在秉承獨立長大的固性教育風格,總認為你應該懂事了。所以,在思想方面的溝通教育上我們又少寫了一撇一捺,而致使你任性的性格一瀉而無底。慌亂之中,我們又片面的只懂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略。匆忙上位逼迫你只抓學習,天真的認為只要抓好學習了,你就沒時間去管顧其它事兒。卻不懂得學習是要以品德教育、思想素質教育、體育教育為基礎的過程。忘了必須先要有了好的習慣、好的心態、好的身體,學習才會象水到渠成般的好起來。
也許是爸媽從小受過的苦比較多,所以給予你更好更多的愛常表現在讓你在物質上的更豐盈,也常常以愛的名義,對你的有些方面橫加干涉,缺少對你在思想上、品德上的教育,也沒有完全認識和理解你心裡面的真實想法。現在爸媽懂了,懂了怎麼去愛你、怎麼去好好教育你、怎麼去與你共同規劃你的未來藍圖;怎麼讓你認識自己的未來理想藍與做好當下的辯證聯絡;怎麼樣去制定近期小目標又如何處理與未來長遠奮鬥歷程之間的聯絡。
最後,爸媽與你共同努力,一起牽手、一同度過我們人生的第一個轉換期,不管未來如何,只要我們自己努力過,只要我們為之真心付出過,相信你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精彩,你的人生將會不斷向更高、更深的理想靠近,你的努力將不負你未來燦爛的人生。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11
拜讀了由朱永新、孫雲曉、孫宏豔主編的《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九年級孩子》,這是一本講家庭教育的書,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個家庭的根本方向。
親情就是不需要彼此的解釋,不需要多言,不需要廢話,不需要張揚,都會心心相印的。那是一種最溫柔、最愜意、最暢快、最美好的意境。但現在許多人到了十四五歲開始叛逆、自己的情緒控制不好,嚴重影響了學習、生活、與家庭的和睦。常常可以看見孩子與父母爭吵,吵的面紅耳赤,互不相讓。
在九年級中我們出現了別的時期沒有的教育難題,這本書看似是寫給父母的,但孩子看了有利於改善自己的情緒或成長問題。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娛樂圈有很多男明星年少時非常叛逆,有的甚至因誤交損友做壞事坐過牢,而今浪子回頭成就了一番事業。年少時的鄧超脾氣暴躁、不愛學習,成天打架鬥毆,幾乎沒有學校願意收留他,後來在父母的關愛下,他開始發憤學習,最終踏入演藝圈,多年的打拼已成內地80後演員的扛鼎人物,同時也還是一位好丈夫好爸爸。
大家都認識的成龍大哥小時候很喜歡打架,經常被鄰居和同學的父母投訴,無奈之下父母只好將他送到京劇武生於佔元師傅門下,透過十餘年的勤學苦練,成龍學到了一身好本領,然後跟隨師兄們一起進入演藝圈,從龍虎武師開始做起,一步步打拼成今天的國際功夫巨星。
我的爸爸媽媽喜歡給我寫東西是寫在紙上的家常話,因此如山間潺潺清泉,碧空中舒捲的白雲,感情純真、質樸,令人動容。對於長大的孩子,希望他茁壯成長,向外發展,但又不忍孩子遠離身邊。其實家長都是這樣的,從八月懷胎到十月分娩,家長辛辛苦苦,一步步將我們哺育成人,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後不至於露宿街頭。作為我們,應該體會、理解父母的苦心,讓父母看到他們想看的一幕——我們快快樂樂的生活,努力學習,健康成長。
在傅雷小時候曾經對他的父親極度叛逆,但經過時間的累積與兒子傅聰、傅敏的誕生他終於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父母都是為我們好,為我們著想,雖然有時會太過激動但事後應該換位思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思考問題。在九年級有許多成長上的難題,但是隻要家長與孩子共同努力,相互理解,親子的關係一定會很和睦。
我們班上有位同學微課堂中的一段話講得很好:幸福是什麼?如果說幸福是一種形態存在的話,我覺得它是玻璃,它沒有什麼,但把它放在太陽底下,它會折射出最耀眼的光芒,會比任何東西都強調它的存在。親情也末過於此,父母對自己好不要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不懂得回報、感恩。不要在失去當時追悔莫及。
在書中有一篇讓我印象深刻,讓我深刻的原因是因為孩子在自己的日記中幻想凌虐母親的畫面,我自己都不敢相信,那是一個九年級的女孩寫自己的媽媽嗎?讀者都感到痛惜,那位母親看後不知是什麼反應。在家庭中,家長應該與孩子一同成長!
這本書裡有很多類似的小故事與問題分析,是一本很好的教育圖書。在書中我學到了許多:有怎麼把學習壓力變成學習動力等等。在有些故事中我雖然無法感同身受但深深感到了父母們的痛心。
多讀讀這本書,借鑑一下里面的人或事,讓家庭問題不再是頭疼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