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藝術》讀後感(通用1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活的藝術》讀後感(通用1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活的藝術》讀後感1
在圖書館漫無目的地享受群書的包圍時,一個不經意的抬頭,我的眼光落在了《生活的藝術》這幾個字上。“生活”“藝術”,這兩個字深深地吸引了我,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與慾望。於是,我進一步走進它,靜靜地翻開了目錄,神奇而又安靜的心靈之旅啟程了……
近來正十分關注怎樣享受生活的我,無疑地我對《生命的享受》這幾章很感興趣。我來到了角落邊的一張沙發上,微笑地與那些文字融在了一起……
文中講到了快樂問題,有一處文字引起了我的思考——“惠特曼說:‘我這樣地做一個人,已經滿意了。’所以我也以為我現在活著,並且也許還可以再活幾十年,人類的生命存在著,那就已經夠了。這樣看法,這個問題便變為極簡單,而不容有兩個答語,就是人生的目的除了去享受人生外,還有什麼呢?”是的,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活著的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活法。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為什麼不開開心心地過每一天呢?開心地活著更有價值。日子一天一天地過,我們一天一天地重複著生活,日起日落,其實生活就這麼簡單。但是如何從簡單中得到樂趣呢?那就要用心去挖掘,去享受每一個美的片段。“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這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也不難理解其中的含義。但是能真正做到的有幾個呢?在這個物質誘惑的時代,很多人都茫然地追求著金錢、地位。是的,追求自己要的東西固然沒錯,但是有多少人,等到他真正成為富翁時,才知道那並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你要明確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生活其實沒必要太多的強求,開心就好。
快樂並不難尋。它隱身地藏在了天空、花草、樹木等大自然的一切中,還隱藏在詩歌、音樂、舞蹈等藝術中,更隱藏在親情、友情、愛情等情感中……偶爾地發呆,靜靜地沉思,輕鬆地閱讀,放聲地歌唱……這都是享受。只要你用心去享受,快樂無處不在。生活其實很美好。那些看不見的快樂。圍繞在你身旁的每一個角落,它們和你只隔著一層薄薄的面紗,它們等待著你去掀開而一睹快樂的芳容。
我記得朱自清曾《荷塘月色》裡寫到:“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驚天動地的生活能給我們帶來快樂,平凡恬淡的日子也一樣能給我們帶來快樂;榮華富貴能使人快樂,粗茶淡飯也能使人快樂。快樂與否,關鍵在於我們的心境。我現在才知道“早晨出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七件事就足以讓我很開心了。清晨從窗戶中射入的一縷陽光,春日裡朦朧中聽到的清脆的鳥鳴,路上輕輕撫摸臉頰的陣陣微風……那會讓你感到快樂。我記得曾看過這麼一段話“讓我和草木為友,和土壤相親,我便已覺得心意滿足。我的靈魂很舒服地在泥土裡蠕動,覺得快樂。當一個人悠閒地陶醉於土地上時,他的心靈似乎那麼輕鬆,好像在天堂一般。”大自然與人有著不一般的關係。西方有句古詩,“我來自塵土,我終歸與塵土”。每一個人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像魚一樣在水裡,迎著粼粼的水波,盪漾著心情,自由的遊弋;像鳥一樣飛翔在湛藍的天空,與云為友,做天空的旗幟……有了這樣豐富的想象力,我們可以摒棄作為人的所謂的高貴和自尊,真正的成為自然的朋友,真正的欣賞並讚歎種種自然的神奇和美妙。我們有時就是一個魚,有時就是一片雲,有時就是一塊石頭,有時就是一蔓青草,只要我們願意,我們想成什麼,就是什麼。人的思想是無邊無際的,是自由的,沒有誰可以干涉,可以阻止它的發展,只要你願意,在思想中,一切皆可呈現。路人的一個微笑,一句早上好,都足以讓我感到快樂。我現在願意花時間在這嵌入這篇文章,是因為我在將自己的思想呈現出來中找到了快樂。文字使我快樂。一直以來我都以寫出的文字與別人分享而讓人從中得到啟發與思考為快樂的源泉。
這篇章中還提到了“金聖嘆之不亦快哉三十三則”,只要你去挖掘,一天當中的快樂也許可以是一百則。如果我們多體驗一下大自然的神奇,多傾聽一下自己的內心;多一些工作的坦然,而少一些追名逐利的煩憂;尊重生命,順其自然,還自己一個自然的心靈,我們將生活得充實而快樂。靜靜地享受簡單的生活,發現不簡單的快樂,這才是享受人生之道啊!人生之旅,快樂是無限的。
《生活的藝術》讀後感2
《生活的藝術》是林語堂老先生旅美專事創作的第一本書,也是繼《吾國與吾民》之後又一部廣為流傳的作品。作者站在一個當代人的立場上,將自己的思想和生活經驗娓娓道來。
生活如同譜寫樂章,人會在美感的引導下,將生活經歷變成一個主題,而後記錄在生命的樂章中。細品林語堂先生的《生活的藝術》,我的思緒也彷彿隨之飄進了他筆下那個閒適隨性的世界之中。林老先生說:“我們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尋那勢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窮究那些不可得知的東西。最重要的問題是怎樣去調整我們的人生,使我們得以和平地工作,曠達的忍耐,幸福的生活。”他的文字舒緩而有靈性,幽默而不乏睿智,平和而充滿深情,淺顯而深藏著哲思。他懷著一顆仁慈之心引領著我們從迷茫中走出來,以曠達的態度去面對現實,以淡漠之心去對待名利,以火熱般的情感去擁抱生活。
作者主張心地坦白、近情合理的人生哲學,認為只有出世哲學與入世哲學的相互調節和諧融合才能不違揹人的本性,產生和諧的人格。在對於人生哲學的認識上人容易走上兩個極端,一是禁慾和厭世,像印度佛教那樣透過對肉體的折磨達到精神的圓滿;另一個是極端世俗化,沉溺於官能享受,如同中國數千年來各個王朝的覆滅時的狀態,在物慾橫流的當今,也有不少人沉溺於紙醉金迷、聲色犬馬。《生活的藝術》告訴我們要追隨自己的內心,將道家消極的人生觀與儒家積極的人生觀適度的融合起來,在塵世中保持內心的平和,做一個合乎情理熱愛生活的人,才能給人生帶來歡樂與情趣。
生活之中我們心情難免浮躁,但讀了《生活的藝術》後,作者的那份悠然的情緒和中庸的精神一直感染著我。生活中美好的東西並不昂貴,驚天動地的生活能給我們帶來快樂,平凡恬淡的日子也一樣能給我們帶來快樂;榮華富貴能使人快樂,粗茶淡飯也能使人快樂。快樂與否,關鍵在於我們的心境。只要我們認真和執著,充實每一天,我們可以永遠快樂。當我們投入工作的時候,我們會感到創造的魅力,從而快樂;當我們悠閒的時候,可以靜悟生命,從而快樂;當我們歷經苦難的時候,可以從中汲取一種奮鬥的激情,從而快樂。快樂無所不在,關鍵在於我們認真的去體會,認真的去感悟。調整自己心態,坦然從容,微笑才會永遠的浮現於我們的臉龐。我們應該清醒的去生活,不要受社會上浮躁之風影響而迷失方向。將心靈深處的那份情感自然而然地,盡情釋放出來,去擁抱世界,去感受大自然,去愛我們身邊的人,去做自己喜歡的一件事,去讀喜歡讀的一本書,去品味愛吃的美食,毫無疑問,我們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生活的藝術》是一本指引我們走向健康人生,引導我們快樂生活不可多得的教科書。它傳授了我們快樂的秘訣,改變我們的觀念,從另一方面觀照快樂,從而走出關於快樂的誤區,以樂觀的態度去戰鬥,去迎接生活的洗禮。
《生活的藝術》讀後感3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生活對於現代得人似乎非常難,生活讓我們很累。人們不停地奔波,因為我們不斷的追求。
累,現代生活的代言。或許我們的生活缺少藝術,不懂得如何去藝術的生活著。可是藝術是什麼?怎麼才是藝術的生活……或許林語堂的《生活的藝術》能對我們有所啟發。
生活可以是藝術,可以很放鬆,可以是種享受。它可以經歷大風大浪,也可以停泊在港灣裡隨著清風微微有些晃動。船帆本是白的,但如果你喜歡,便可以添上一點顏色,那麼它就與別人不同了,是獨一無二的。
我們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尋那勢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窮究那些不可得知的東西……最重要的問題是怎樣去調整我們的人生,使我們得以和平地工作,曠達的忍耐,幸福的生活。
在《生活的藝術》這本書中,“自我”和“閒適”我認為它更多的是在告訴人們在工作之餘、責任之外如何提高生活的質量、過上有品位的生活。我認為,林先生並不是叫我們放棄所有的理想,而是在強調,對理想的追求必須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的、是以快樂為原則的。林說:我們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尋那勢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窮究那些不可得知的東西。最重要的問題是怎樣去調整我們的人生,是我們得以和平地工作,曠達的忍耐,幸福的生活。我們可以過中庸的生活。我們的理想就是一個半有名半無名的人;在懶惰中用功,在用功中偷懶;窮不致窮到付不起屋租,而有錢也不致有錢到可以完全不工作,或可以隨心所欲地幫助朋友;鋼琴會彈,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以彈給知己的朋友聽聽,而最大用處卻是做自己的消遣;古董倒也收藏一些,可是隻夠排滿屋裡的壁爐架;書也讀讀,可是不太用功;學識頗淵博,可是不成為專家;文章也寫寫,可是有一半退回……
我們要學會享受生活,熱愛生活,積極的過好每一天。第一遍讀《生活的藝術》或許我涉世未深,感悟談不上,感觸有一點。或許30年後,40年後還可以再讀讀它,那時候,是否會有更深的體會……
《生活的藝術》讀後感4
《生活的藝術》像是一本哲學書,又不是一本哲學書。林語堂先生稱它為抒情哲學,也是極好不過了。讀了這本書,我想記錄一些印象深刻的段落和發生共鳴的思考,於是寫了這篇文章。
為什麼讀這本書?在這“囚禁”的日子裡(“武肺事件”,人們基本足不出戶),人人都渴望自由,讀書成了唯一可以使我“飛翔遨遊”的法寶。隨手拿起一本,便津津有味地一口氣通讀完成,酣暢淋漓,不是喜歡還能是什麼呢?我是著實看不進科教版的哲學文集,過於生硬和教條,當然也可稱為措辭精準。但比起精準,我更喜歡自然舒適。讀《生活的藝術》一書,就像春日清晨微風輕撫著臉頰,像夏日酷暑暴雨透涼著心脾,像秋日落日包裹著海岸線,像冬日暖陽溫柔著大地,清新愉悅。除了感官上的享受,即語言文字上的親切,還有心靈上的共鳴。生活的藝術,乍一聽這個書名,會不會覺得標題有點寬泛?誰能用一本書去描述生活這麼錯綜複雜的東西,我既是懷疑又是好奇。直到把書本翻閱完成,不禁感慨林語堂先生對於中外文學、古今文學的造詣之深刻,對生活行為、動物自然的瞭解之通透。書中涉及交友處事的藝術、婚姻家庭的道理、菸酒茶的講究、樹木花草石頭的文化等等,基本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引經據典,實實在在讓讀者享受了一段閱讀之旅。我讀書淺薄,其中很多道理和智慧可能還未參悟,來日翻閱時希望有更深的思考。
書中寫了什麼?這本書一共14章,從人類起源、行為本能到倫理自然,到人類精神世界。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關於人類精神世界的章節,其中有一章的標題是“誰最會享受人生”。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我杵了良久,心思誰會是最享受人生的人呢?多麼希望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標準的、教科書式的享受人生的典範呀!揭開謎底的時候是最讓人興奮的,原來在林語堂先生眼裡從古至今,最會享受人生的是:善於發現自己的莊子、充滿“情智勇”的孟子、一副“玩世、愚鈍、潛隱”的老子、主張“中庸哲學”的子思以及人生愛好者陶淵明。讀完之後,不得不認同林語堂先生的觀念,人活在世上,首先要對自己有要有清晰的認知,能發現自己的優勢並將其發揚,其次要對生活充滿熱情和智慧,並且善於勇敢地挑戰,然後心態上“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另外在物質上中等精神上無限豐盈自己,最後成為看清了世界依然熱愛世界的追夢者。不過我遺憾的是作者沒有提及蘇軾先生,鑑於個人喜愛和偏見,我是十分欣賞蘇先生樂觀豁達品質的,尤其在看完其《蘇軾傳》之後,對他的敬仰之情綿綿不絕。
我的感受是什麼?文中的部分觀點其實與我之前的人生觀是有所衝突的,但並不妨礙它在闡述之後,我對其進行了理解、包容和吸收。比如作者並不認為善於管理時間、高效工作的生活方式是優秀正確的,在他看來美國人如此強烈的時間觀念是被馴化出來的,喪失了自我判斷能力,違背了自然人的本性。人本身是需要休息和閒適的,一個從年頭把年尾都計劃好的生活方式看似很嚴謹,但是也會給人帶來勞累和疲憊。此處你或有不解,因為作者認為只有空閒才能進行創造,每天從頭到尾的忙碌,人類是進行不了思考,新事物是進行不了創造,歷史中偉大傑出的推動者都是在空暇中進行了偉大創舉,比如司馬遷著作《史記》一書。進一步說,其實作者是反對獨裁專制的。又比如作者認為小孩讀書應從興趣驅動,如果一個人他不喜愛或者一時間不願意讀書了,應該讓他去自由玩耍。“頭懸樑、錐刺股”的行為在作者筆下是不認同的,過於勤奮地努力只能說明方法有問題,並不需要歌頌此類“鴨式填充”的學習態度和教育方式。再如作者倡導生活由技術到簡樸,過多的購物慾、消費慾只會讓生活變得複雜,其中文中有舉例說到,以前人類吃食只需捕獵進食,今天人們一說到吃便是各種想法,是西餐還會中餐,是川味還是湘味等等,選擇的多樣化有時候不見得是好事。不過作為一個資深吃貨,我還是很希望廚房能製作出更多的美食,多一些思考的煩惱也沒有關係。
書本終究是作者觀念的輸出結晶,無對無錯,可以豐富生活罷了。願讀者朋友們在這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空間裡“多出去走走,看看世界”。
《生活的藝術》讀後感5
生活這個詞語,我們究竟理解多少其中的含義?也許我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真正的生活一定不是一直拼命地想要獲得些什麼,或者將自己緊緊地束縛於某些東西之中,亦或是過分地追求完美。
在林語堂《生活的藝術》這本書中,我看到的是一個坐在躺椅上,烹茶煮酒,神情安逸,在煙霧繚繞中把那些名家的生活真諦娓娓道來的人。在這本書中,林語堂從生活,家庭,文化,旅行,思想,宗教等各方面寫下一種藝術。
在我們一生中,有很多失敗和成功,也許我們還在為一時的成功沾沾自喜;或者又為一次小小的失敗懊惱不堪。但是我們到底懂不懂什麼才是失敗,什麼才是成功呢?很多東西都會成為過往雲煙,不復存在。今天這個時代,有多少人被名利這些瑣碎的東西蒙蔽了雙眼?這些人的一生是可悲的,因為他們不懂得生活。名利這些虛浮的東西都不應該成為我們生活的重心,這些東西只不過讓生命失去應有的價值,甚至讓我們失去更多可貴的東西。林語堂傳承著那一份“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智慧。
看到“放棄”二字,很多人就蹙緊眉頭。我們緊緊抓著一些東西,回首的時候,我們得到了什麼?所以有時候放棄是一種智者的表現。對於許多人來說,放棄手中的錢財,功成名就的地位等一些無疑是最艱難的抉擇。可是這些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這些似乎看上去是讓你的生活富足了,可是你的心卻累了。放棄往往比佔有會擁有更多。放下了羈絆和痛苦,才會有自由可言。“享受悠閒生活當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閒的生活只要一種藝術家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閒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閒暇無事的下午。”林先生這樣說。親近大自然,珍惜我們身邊的人,安靜地閱讀一本好書,品嚐美味佳餚……得到的就是最簡單最質樸的快樂。
以前就很嚮往周遊世界的旅行,在沒有看這本書之前,我認為這樣就是旅行。其實不然,“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經歷著流浪者的快樂、誘惑,和探險意念。旅行必須流浪式,否則便不成其為旅行。旅行的要點在於無責任、無定時、無來往信札、無嚅嚅好問的鄰人、無來客和無目的地。一個好的旅行家決不知道他往那裡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從何處而來。他甚至忘卻了自己的姓名。”現在並沒有這樣的機會去旅行,但是這才是一種人生的態度,不束縛自己,讓自己的心更加自由。雖然很難到達這樣的境界,但並不是一定要追求這樣的效果,這也是林先生告訴我們不要凡事都追求完美的理由吧。只要我們領悟這層意思,我們試著去靠近,這才是最真實的生活。
這個年紀的我們,沒有太多的閱歷,生活二字也不會有很多的感悟。但是合上這本書的那一刻,又明白了不少,此時自己的心愈發地澄明。《生活的藝術》彷彿是一束光,指引我們從庸俗到優雅,我們的靈魂從卑微走向高貴,從理智走向情感。
其實無論你現在是以何種生活方式生活著,但是切勿讓自己痛苦,掙扎,被牽絆。快樂地度過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生活的藝術》讀後感6
其實,生活於我無意義,快樂地過好每一天最為重要。應該說,這種感受得益於林語堂的《生活的藝術》一書。
作為士大夫一族的林先生學貫中西,著述頗豐。他的文字舒緩而有靈心,幽默而不乏睿智,平和而充滿深情,淺顯而深藏著哲思。他懷著一顆仁慈之心引領著我們從迷茫中走出來,以曠達的態度去面對現實,以淡漠之心去對待名利,以火熱般的情感去擁抱生活。他是文學家,是哲學家,是思想家,也是一個會生活的人;他從哲學和藝術的高度俯視生活,以平常之心體悟生活。在他看來,人一旦追尋生活的意義,追求人生完美的理想,就會失去生活的快樂。他說:“我們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尋那勢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窮究那些不可得知的東西;。最重要的問題是怎樣去調整我們的人生,是我們得以和平地工作,曠達的忍耐,幸福的生活。”這是否要我們放棄理想和追求呢?非也!依愚之見,理想和追求必須是基於現實生活的快樂原則的,換言之,理想與追求必須是在“好玩之心”的驅使下,順其自然地一步步實現的。何謂“好玩之心”呢?樂於做一件事,樂於讀一本書,樂於交一個朋友,樂於吃一種食品,以至忘我的程度,則可稱之“好玩之心”。這種樂是沒有任何道理可言的,就像一首流行歌中唱到的“莫明我就喜歡你,深深地愛上你,沒有理由沒有原因”。顯而易見,快樂是對個人而言的一種感受,如影隨形的常常是痛苦。痛苦的根源就來自於過度地追求名利,來自於完美而根本不可能實現的理想,來自於以有限的生命去窮究那無窮的未知,來自於為生活而生活的忙碌,來自於太多的理智。既然我們知道快樂和痛苦是難以分開的,我們在追求快樂的同時也應該以曠達的態度對待痛苦,更主要的是應該聰明地避開和放棄痛苦。在這個意義上,放棄往往比佔有更重要。
放棄是智者的選擇。放棄也是最艱難的選擇。樹木放棄了枯黃的葉子才有來年的新綠,這是大自然的放棄;古人“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這是聖人對利慾的放棄;莊子說:“處其實,不居其華”,“為善,不近名”,這是大智慧者的放棄。從古至今“絕利易,絕名心難”,對此,林先生感嘆到:“有修養的人士也只能避免利的誘惑,只有最偉大的人物才能逃避名的誘惑。”那麼,放棄了虛名浮利就能得到快樂麼?蘇東坡認為“浮名浮利,虛苦勞神”。所謂虛名浮利是指超出人生活必須之外的表面之物,俗話說,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在林先生看來,快樂生活應該是一種悠閒的生活,過度地追求名利,只會為名利所累。他說:“有錢的人不一定能真正領略悠閒生活的樂趣,那些輕視錢財的人才真正懂得此中的樂趣。他須有豐富的心靈,有簡樸生活的愛好,對於生財之道不大在心,這樣的人,才有資格享受悠閒的生活。”我們不是智者,我們無法放棄我們已經得到的一切,但生活中有許多東西是我們應該放棄的,譬如:一文不值的面子,討厭的人情事故,沒有愛的婚姻,對子女過分的關愛,不想讀的名著,不想吃的食品,不想交往的朋友,不想去的宴會……等等。
放棄了生活中的一切羈畔和痛苦,我們才有自由可言,才有悠閒可言,而在自由和悠閒中能感受到快樂的是我們的情感。依林先生的觀點:人類一切快樂都發自動物性的快樂,即屬於感覺的快樂。這種感覺源自於我們能否儘可能地少些理智多些情感,即率性而為,真情流露。不難想象,如果這世界沒有情和愛,即便我們擁有財富,即便我們享受著自由和陽光,悠閒的生活著,我們也不可能感受到快樂,因為這個世界只會是一個毫無生氣的,死寂的世界。因此,林先生說:“情是生命的靈魂,星辰的光輝,音樂和詩歌的韻律,花草的歡欣,飛禽的羽毛,女人的豔色,學問的生命。……這種東西給我們以內心的溫暖和活力,使我們能懷戀地去對付人生。”我們只有將心靈深處的那份情感自然而然地,毫無阻礙地盡情釋放出來,去擁抱世界,去感受大自然,去愛我們身邊的人,去做自己喜歡的一件事,去讀喜歡讀的一本書,去品味愛吃的美食……,毫無疑問,我們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有人會說,我們整天在“為稻梁謀”,除了煩惱,何來這種閒情逸致呢?在林先生看來,這種閒情逸致恰恰更多地為窮人所擁有,他說:享受悠閒生活比享受奢侈生活要便宜得多。只要我們丟掉“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舊思想,不要效法“進亦憂,退亦憂”的先賢,過好今天,不想明天,快樂將會隨之而來。
林先生《生活的藝術》是一本指引我們走向健康人生,引導我們快樂生活不可多得的教科書。閱讀此書能使我們被塵世的塵沙所遮蔽的心靈走向澄明,能使我們曾經自暴自棄的卑微的靈魂走向高貴,能使我們從庸俗走向優雅,從理智走向情感;在苦難中找到快樂,在忙碌中找到閒適;對於消弭名利紛爭,走向社會和諧不無現實意義。
《生活的藝術》讀後感7
讀林語堂的書如品茗,每每飯後翻閱,細細品味,別有一番滋味。
"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都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才止"林語堂說猴子和人類都會展現出唯有哲學家才會有的憂慮和沉思的表情,為何統治這個世界的是人不是猴子呢?因為人有著夢想另一個世界的能力和傾向。
《華嚴經》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個初心我理解的就是最初的夢想,有了夢想就會付諸行動。在行動的路上,有人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中途易轍,或裹足不前或南轅北轍,這都於初心的遺落。所以,強調夢想,強調初心,即強調堅持。
"微妙的常識、哲學的輕逸性,和思想的簡樸性,恰巧也正是幽默的特性,而且非由幽默不能產生"他在講什麼呢?什麼是幽默?我的理解幽默須具備一個哲學家的思維,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表達一個簡樸的道理。大道至簡,簡樸是最難實現的東西。
林語堂對陶淵明的評價很高:"所謂理想的哲學家即是一個能領會女人的嫵媚而不流於粗鄙,能愛好人生而不過度,能夠覺察到塵世間成功和失敗的空虛,能夠生活於超越人生和脫離人生的境地,而不仇視人生的人。陶淵明的心靈已經發展到真正的和諧的境地,所以我們看不見他內心有一絲一毫的衝突,因此他的生活也想他的詩一般那麼自然而沖和"有人說陶淵明是個"逃避主義"者,不為五斗米而折腰,沒有考慮家人的生計。事實上他不是,他要逃避的僅是政治,而不是生活的本身。我是欣賞陶淵明的,因為沒有他那份超然物外的灑脫,沒他那種"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芸耔"的安然滿足。也越發敬佩這樣一個無憂無慮,心地坦白的人。
高曉松在清華的演講中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演講完了,有學生提問:"我是該選擇外企還是國企?"他被氣的半死。陶淵明為我展現的畫面就是詩和遠方。在現實的疲憊生活中,每當想到還有詩,還有遠方,就會重現燃氣希望,繼續上路。
從今天起,活著,有熱情的活,帶著夢想活!生活隨處可樂,得樂且樂!
《生活的藝術》讀後感8
之前上初中的時候讀過林語堂的《中國人》(《吾國與吾民》),最近又讀了他寫的《生活的藝術》。看書名就知道林語堂老先生是個幽默曠達的人。因為此書當年在美國也以英文出版,所以書中介紹了中國的許多文化和生活方式。我對他關於中國人悠閒生活的描寫記憶尤深。書中提到幾個十分舒適的生活方式:安臥眠床,坐在椅中,談話,茶和交友等等。老先生十分推崇自然樂天的生活方式,並對西方過於嚴苛古板的生活方式提出批評,比如過於講究效率,紀律。最終老先生還是覺得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更近乎人情人性,是最高檔的生活方式。
其實讀完了書,我覺得非常矛盾,甚至有些難以接受林老先生的觀點。我的矛盾是這樣的:我非常希望自己也生活在那樣的悠閒自得的狀態當中,並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擁有這種理想的生活方式,可是無論如何這也是不可能的。老先生筆下的中國哲學雖然處處充滿著高於西方的優越感,但其實這種格調與如今的時代現實格格不入。如果在一千年前,我是可以理解這種輕鬆愉快的哲學。因為中華的帝國無可匹敵,全球第一,所以我們自然有些自己的優越感,並誕生一種享受生活的哲學。但後來的事實是,我們在這種優越和清閒當中無可挽回的落後了,世界文明變成了西方中心。這本書出版於1937年,書中提到美國非常緊繃的工作壓力,和中國人怡然自得的生活狀態的對比。然而反觀現在,這麼多年過去了,這個情況恰巧反了過來。看來無論哪個國家,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都是清閒不得的。
林老先生最喜歡的哲學家是陶淵明,認為陶淵明是最高智慧的生活方式的典型。在我看來,這也僅僅是一個完美的理想和少數幸運兒的幸運。誰不想過世外桃源的生活呢?但我無法料想自己被放入一個清幽的深山老林之後能快活多久,恬淡的生活並不能帶來持久的意義,我無法相信自己可以維持這樣的一個神仙般的日子直至終老。想想邁克爾傑克遜家財萬貫時修建了自己的夢幻莊園,然而他並無法在自己的音樂事業消退之後繼續享受自己的樂園生活,反而問題重重。在我看來,中國的很多古代哲學,都存在著消極避世的傾向,我非常認為這是我們文化的一大軟肋,而非所謂的淡泊名利與世無爭自在快活。再怎麼看也有點犬儒主義的意味。
我更多的看到一種阿Q的幽默,圓融,隱忍,缺乏崇高感的現實主義,依仗厚重文明撐腰的些許狂妄。林老先生喜歡的腳搭在寫字檯或茶几上的自在已經在西方隨處可見,然而發達與秩序在中國卻依然在緩慢建立。抽菸飲酒在他看來是一種極樂享受和真性情的體現,但是拿菸頭燙桌子卻略顯迂腐。在我看來,嚴謹秩序古板的西方哲學在現今是值得推崇的,也許多年以後中國躋身發達國家以後再拾起這種悠閒哲學也不遲,到時,我們更會連同中華文明的復興一起幸福的生活著。
《生活的藝術》讀後感9
生活的藝術關於生活的藝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有自己對人生的感悟,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際遇,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生活的藝術》探討生命、心靈的價值,並抒發林語堂個人對日常生活中人、事、物的觀感,提出自己的看法,進而論及周遭,乃至整個社會。全書雖被分為十四章,但在重要觀點上前後呼應,各章雖有一既定的討論主題,但往往將內容向外擴充套件,並無絕對的限制,這正合作者所提倡的悠閒隨興的生活態度。作者在本書《自序》中說:“本書是一種私人的供狀,供認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經驗。我不想發表客觀意見,也不想創立不朽真理。我實在瞧不起自許的客觀哲學,我只想表現我個人的觀點。”又說:“一切取捨都是根據我個人的見解。”是的,無論是思想觀點,還是情感情趣,或是表述方式,《生活的藝術》也好,《吾國與吾民》也好,都有非常鮮明的“林語堂風格”。
因而,喜歡這種風格的讀者——準確地說,是具有林語堂式思想、情趣的讀者,自然對林語堂的著作評價極高。例如,有人認為《吾國與吾民》是“迄今為止最真實、最深刻、最完備、最重要的一部關於中國的著作”。但是,不喜歡這種風格的讀者——準確地說,是不具有林語堂式思想、情趣或者說人生境界還沒有達到林語堂那種高度的讀者(如某些大學生),肯定會對林語堂的著作不以為然。林語堂在《自序》還說:“我也想以一個現代人的立場說話,而不僅僅以中國人的立場說話為滿足,我不想僅僅替古人做一個虔誠的移譯者,而要把我自己所吸收到我現代腦筋裡的東西表現出來。”
實際上,林語堂寫《吾國與吾民》與《生活的藝術》的時候,不僅是以“一個現代人的立場說話”,更多的是站在美國人的立場上說話。這從前面的《編創花絮》部分介紹的成書背景就可推測到這一點。林語堂創作的讀者意識很強,他在《自序》中說:“我頗想用柏拉圖的對話方式寫這本書。把偶然想到的話說出來,把日常生活中有意義的瑣事安插進去,這將是多麼自由容易的方式。可是不知什麼緣故,我並不如此做。或者是因我恐怕這種文體現在不很流行,沒有人喜歡讀,而一個作家總是希望自己的作品有人閱讀。”我們完全可以說,《吾國與吾民》與《生活的藝術》是寫給外國人看的、介紹中國人與中國文化的經典。然而,我們很難有充足的理由說,它們也是寫給中國人看的、介紹中國人與中國文化的經典。或許,我們真應該細味一下林語堂的《生活的藝術》,重新,好好的,邂逅一下生活。
《生活的藝術》讀後感10
時間的快車已經到了2021年,我也已經工作了8年多,經常會覺得頭腦斷片、頭緒太多、效率低下、腦袋嗡嗡的感覺。曾經那個雷厲風行,快人快語的少年,不見了蹤影。只得感慨,是不是真的年齡大了?真是的我老了嗎?
有幸看到了《簡單生活的藝術》這本書,我似乎找到了原因和化繁為簡的方法。
人生隨著閱歷的增加,經歷的多了,有些是財富,更多的東西可能是垃圾。沒有定期進行頭腦的清理,腦袋也會被垃圾阻塞。就如同買了大量的生活用品,它們佔據了你的空間,導致屋子一團糟。我們的頭腦,每天接收無數的資訊、如果不能及時清理,也會佔據大腦空間,形成大腦效率下降。
那麼從這一刻開始,我們要拋棄舊有的不斷的買買買的生活、不斷的存入大腦的方式,我們要走上簡單生活的道路。應該是從觀念、思維、行動、言行上進行一次革命。
一直以來,我們被各種勵志的故事包圍,被各種成功人士的故事激勵著,我們被各種高大上的物質刺激著,被別人的鏡頭吸引著。似乎,只有這樣的生活才能讓我們滿足,才是幸福的生活。可是,我們自己卻無比的焦慮,似乎永遠無法滿足,是貪婪還是我們忽略了自己真正的需求?我們被物品包圍,被瑣事包裹,被生活消耗,被焦慮環繞,似乎一隻拉磨的驢子,永遠沒有盡頭。我們努力地去生活、去工作、去追逐,但是卻距離幸福原來越遠。
改變迫在眉睫,我們要勇敢的說不!我們要去尋找自己的幸福!
我們要放下對外界的執念,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探索自身的需求,發現自己,成就自己。幸福只是一種感覺,是自己的一種內心感受。當自己被滿足以後,自然會覺得開心和滿足。我們要去發現自己、愉悅自己,我們的頭腦、思維、生活環境、物品等滿足自己內心的需要,才能獲得自身的滿足。
這邊書的出現,像是一股清風吹來,讓人精神為之一振。原來,複雜生活並非我們的本意,幸福的真諦在於簡化生活、騰出空間、沉澱內心。透過清醒地自我認識,掙脫物質的束縛,探索精神的自由,最終抵達內心的安寧和富足。
一、轉換頻道,享受慢節奏生活。
我們一直在追逐,把精力放在追求外在的認可上;我們把時間花費在購物、保管、維護、丟棄物品上。仔細想想,我們一直都在被別人的眼光所累、被物品所累,把自己折騰得疲憊不堪。
擺脫多餘的累贅,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更有意義。
不經意間,我們的步調慢了下來,可以全身心地投入眼前所做的事情,與家人好友共度時光,全心全意地投入吃飯、散步、看電影這些美好的事情,按適合自己的節奏生活。
二、人際關係變得更健康
簡單生活還會產生一個意想不到的影響,物質領域的超脫能帶來人際關係領域的解脫。
如果一個人的佔有慾和控制慾很強,其實意味著他是一個缺乏安全感、內心脆弱的人。
相反,如果能夠擺脫對外在、物品的依戀,達到比較高的精神自足境界,那麼你對他人的需求就會減少,在索取和付出之間更容易取得平衡,彼此的關係也更融洽。
三、留給內心時間的空間更加寬廣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會擁有越來越多的囤積物,如果不懂得適時捨棄,心靈也將被事、物淤塞。
從在校學習到參加工作,從單身到結婚,從小孩呱呱墜地到離家求學,每一個階段的轉變,都是一次清空自我、重新出發的寶貴機會。
一旦從瑣事和物質中超脫出來,每到一處“驛站”,我們都更能主動地卸下不再需要的事、物,找回因為扮演好學生、好父母、好子女的角色而喪失的內心的輕盈和廣闊。
《生活的藝術》讀後感11
人生世上,他的問題不是拿什麼做目的,或怎樣去實現這目的,而是怎樣去應付此生,怎樣消遣這五六十年天賦給他的光陰。他應該把生活加以調整,在生活中獲得最大的快樂
林先生的這一經典語錄讓我彷彿看到了自己人生道路的真意。生活中總有無數人在為一個所有人都不知名嚮往的目標而用盡各種方式去努力,卻幾乎沒人能解釋得清為何要窮其一生去做一件絕大多數人都解釋不了為什麼要去做的事。林說:我們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尋那勢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窮究那些不可得知的東西……最重要的問題是怎樣去調整我們的人生,使我們得以和平地工作,曠達的忍耐,幸福的生活。
讀完《生活的藝術》這本書,我彷彿讀懂了它更多的是在告訴人們在工作之餘、責任之外如何提高生活的質量、過上有品位的生活。我認為,林先生並不是叫我們放棄所有的理想,而是在強調,對理想的追求必須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的、是以快樂為原則的。我們可以過中庸的生活。我們的理想就是一個半有名半無名的人;在懶惰中用功,在用功中偷懶;窮不致窮到付不起屋租,而有錢也不致有錢到可以完全不工作,或可以隨心所欲地幫助朋友;鋼琴會彈,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以彈給知己的朋友聽聽,而最大用處卻是做自己的消遣;古董倒也收藏一些,可是隻夠排滿屋裡的壁爐架;書也讀讀,可是不太用功;學識頗淵博,可是不成為專家;文章也寫寫,可是有一半退回……
看似毫無邏輯的隨性描筆,只是對我們生活中無數平淡小事的淺析,但在我看來,他卻是在毫無壓力,毫無刻意的隨性中將我們中國人淡泊名利,嚮往人性自然閒適的生活方式以及自然灑脫的個性毫無障礙的刻在每個人的生活中,腦海裡。
林先生教會我們要學會享受生活,熱愛生活,積極的過好每一天。他說:“當你以為不要緊時,便什麼都不要緊了。”而人生來就是要生活的,如果連生活都不要緊了,那麼還有什麼是要緊的事?人生又是為何而活?衰老最大的悲哀不是身體衰弱,而是心靈的冷漠。有趣的靈魂則是人生精神的寄託。林先生說享受悠閒生活當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我覺得他的意思大概是盡己所能,活在當下,活出精彩。中國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個人不必逃避人類社會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樂。我們都相信人總是要死的,我認為這種感覺是好的。它使我們清醒,使我們悲哀,也使某些人感到一種詩意。它使我們能夠堅定意志,去想辦法過一種合理的真實的生活。
是啊,我們總在生活中不停地生活,卻不知何時已經失去了以往的那種悠然自得,放鬆的心情。我們開始變得浮躁,逐漸失去了往日常掛在臉上的笑容。林先生這本《生活的藝術》彷彿就是一面當代生活已逐漸失去的縮影。這次的天災,無異於給本就不悠閒的生活雪上加霜。但是疫情帶來了痛苦,也帶走了許多人性的慾望。有幸在此時讀完了《生活的藝術》,我想,或許是它想我們在浮躁的生活中找到那份屬於自己的方式,教我們在矯飾的世界裡保持著樸實真摯。
《生活的'藝術》讀後感12
看魏小安的《與中國旅遊同行》時,他極力推薦這本書,說是這本書會讓我們懂得如何享受生活,於是從圖書館借來看了。作者是林語堂。這本書是他在美國寫的,當時在美國引起很大的反響。該書於1937年在美國出版,次年便居美國暢銷書排行榜榜首達52周,且接連再版四十餘次,併為十餘種文字所翻譯。林語堂也是第一位以英文書寫揚名海外的中國作家,是集語言學家、哲學家、文學家於一身的著名學者。
迫不及待得開始讀這本書。因為感覺現在的自己及身邊的人都是壓力重重極不快樂的。那麼,林老先生會告訴我們怎樣的生活藝術呢?書的扉頁上寫著這本書談了莊子的淡泊,陶淵明的閒適,誦了《歸去來兮辭》,講了《聖經》的故事,以及中國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觀山,如何玩水,如何看雲,如何鑑石,如何養花、蓄鳥、賞雪、聽雨,吟風、弄月等。呵呵,如果真這麼會享受,我們定會擁有快樂的人生!
這本書聊到關於人生的話題。作者認為,人生的意義是這樣的:“人是一切事物和活動的中心,人生的目的與真諦在於享受淳樸的生活,而活著就要快樂,尤其是家庭生活的快樂。”也就是覺得生活的享受在於一種態度。林老先生說:“我以為這個世界太嚴肅了,因為太嚴肅,所以必須有一種智慧和快樂的哲學以為調劑。”“我們是屬於這塵世的,而且和這塵世是一日不可離的。即使這個塵世是一個黑暗的地牢,但我們總得盡力使生活美滿。”是的,我們要努力去獲得精神的和諧,對於這個孕育萬物的天地,必須有一種感情,一種依戀之感。“塵世到底是真實的,天堂終究是飄渺的,人類生在這個真實的塵世和飄渺的天堂之間是多麼幸運!”
林老先生要我們堅持一種快樂的享受的哲學。也是,既然人生如此短暫,既然生命如此脆弱,那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煩惱於生活中那些瑣事,為一些小事情耿耿於懷?另外,從他的文字中也深刻感受到要順應自然,循著四季,順應內心自在地生活。他還堅持要丟開功名利祿,樂天知命地過生活。的確,那些物質財富的多少確實不能說明我們的幸福感。你敢說我們只要越有錢越有名利、地位就越幸福嗎?所以我們不需要刻意追求那些身外之物。當然,對於我們年輕人想要達到這種境界還很困難,我們也需要一定的物質做保證。但是至少,我們要堅持內心的寧靜,淡泊一點,淡然一點,去追求自己興趣和夢想才是最重要的!總之,遵循內心,追求快樂!
書中還堅持“博愛”。不要太去挑別人的刺,多包容那些那認為的錯的事和惡的人,同時也接納自己的一些缺點。存在即是合理。多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少去批評懷疑他人,而是有一顆關懷心,包容心,這樣你自己也會變得大度一些,快樂一些。
做一個真性人,按照自己的本性,活出真我。懂得享受生活,以一種悠閒的達觀的態度活著。而不只是忙忙碌碌,不只是辛苦地學習和工作。確實,學習是為了生活,工作也是為了生活。如果你每天只是在為這些奔忙,而忘記享受生活,那麼你是忘記了生活本真的樣子,得不償失了!所以如林先生所言,“應該把生活加以調整,在生活中獲得最大的快樂。”
另外闡述了悠閒的重要。有一句話感觸很深,“世間萬物盡在過悠閒的日子,只有人類為著生活而工作。”想想也是,有多少人不是在任勞任怨工作,為了生存奔波煩惱到白髮蒼蒼?書中說,智慧的人絕不勞碌,過於勞碌的人絕不是智慧的,善於悠遊歲月的人才是智慧的。所以為了有一個好的生活質量,我們得學會忙裡偷閒。偷得浮生半日閒是一種很好的境界,這是懂得休閒,懂得享受生活的表現。那麼,只要是你想做的什麼事情,比如學個什麼樂器,去一個一直都想去的地方旅行,抓緊時間去做吧!不要等到有足夠多的錢足夠多的時間才去做,因為這樣你一直都不會去做它。而享受生活並不需要你要多有錢,只要有心足矣。享受悠閒生活當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珍惜當下,每一個今天,每個此刻都是特別的。想到什麼就去做,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
記住,悠閒的生活,必須要有一個恬靜的心地和樂天曠達的觀念,以及一個能盡情觀賞大自然的胸懷方能享受。我們在浮華的城市打拼,別忘記要給自己放個假去親近大自然,去觀賞神奇美麗的風景,多出去放飛我們的心靈。記住生活的本來面目,不要成為生活的奴隸,而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要使生活變成,“為了生活而生活”。
李白就曾說“浮生若夢,為歡幾何”。記住享受活著的美好!善意對待周邊的人和事,將煩惱的事情化成簡單,出去旅行,去喝喝茶,聊聊天,賞賞花,讀讀書,作作畫。簡單、快樂地活在這個塵世間。因為,生活,是一門藝術!生活,是一種修行!
《生活的藝術》讀後感13
讀書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一種成長,也是一種奇妙的體驗。
當我第一次翻開《生活的藝術》這本書時,我就深深地被林語堂先生幽默、風趣但又不乏書生雅興的文筆吸引住了,捧著書如獲至寶,廢寢忘食地研究了起來。書中幽默的文筆、獨到的見解,令人耳目一新。
“誰說中國式的悠閒文化只有富到人家才能享受,住在山腰上的隱士天天都能享受到‘鳥鳴澗‘的樂趣……”看到這裡,我彷彿看到了青山、綠水、茅廬,聽見了水聲叮咚、鳥鳴啾;當我看到“大隱隱於市,一個僧人如果回到城市中吃肉、喝酒而不糜爛心靈的話,才是真正的’高僧‘“時,我忍不住想進入書中,與林語堂先生暢談一番;林語堂先生筆鋒一轉:”人性本由動物化成,我們人人都有如孫悟空一般“看到這裡,我一下子沒忍住,”噗哧“一聲把口中的水全噴了出來…。。。
書中有曰:“……松下有石,石欲怪;石旁有路,路欲曲;路盡有橋,橋欲危;橋頭有室,室欲幽……“我眼前彷彿出現了這樣一幅畫面:白牆粉瓦,小橋流水,彎彎曲曲的小路看不見盡頭;一戶人家的炊煙已經升起,竹林密疏有致卻不見人影;一拐彎,跨過一道門兒,只見那戶人家的兒女正在嬉戲;叮咚溪水,清澈見底,裊裊炊煙,熱情人家,使我流連忘返……
漸漸地,自己彷彿就是這書中所描寫的一個人,喜怒哀樂完全和文字融為一體,現實世界的事卻如夢一般渺茫不可及。
不記得是誰曾說過了:讀書就像隱身地串門兒。的確,我在書中見到了行酒令的熱鬧、品茶的優雅、鳥鳴澗的悠閒與詩人聊天時的盡興。但事實上遠遠不止這些,書中有孔孟對後人的諄諄教誨、宗教與人性的詮釋、中國式生活的悠閒自在怡然自得……
讀書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一種成長、一種體驗,更是一次次奇妙的旅行!
《生活的藝術》讀後感14
他說:“我們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尋那勢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窮究那些不可得知的東西??最重要的問題是怎樣去調整我們的人生,使我們得以和平地工作,曠達的忍耐,幸福的生活。”
作者是一個講究自我、懂得調劑和享受生活的人,我非常欣賞他的“自我”和“閒適”。在《生活的藝術》這本書中,我認為它更多的是在告訴人們在工作之餘、責任之外如何提高生活的質量、過上有品位的生活。我認為,林老先生並不是叫我們放棄所有的理想,而是在強調,對理想的追求必須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的、是以快樂為原則的。 自從讀了《生活的藝術》,他的這種悠閒的情緒和中庸的精神就一直感染著我。的確,正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裡寫到的一樣:“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驚天動地的生活能給我們帶來快樂,平凡恬淡的日子也一樣能給我們帶來快樂;榮華富貴能使人快樂,粗茶淡飯也能使人快樂。快樂與否,關鍵在於我們的心境。如果多體驗一下大自然的神奇,多傾聽一下自己的內心;多一些工作的坦然,而少一些追名逐利的煩憂;尊重生命,順其自然,還自己一個自然的心靈,我們將生活得充實而快樂:當我們工作的時候,我們會感到創造的魅力,從而快樂;當我們悠閒的時候,可以感到生命的愉悅,從而快樂;當我們歷經苦難的時候,我們可以從中汲取奮鬥的激情,從而快樂??這,或許就是作者追求的“中庸”的和“閒適”的境界吧。如果我們能做到的話,何樂而不為呢?
感慨作者有著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那顆體驗到平常之美的心靈,作者也是生活的智者。作者可能是反感於社會政治爭鬥,或者是天生的超凡脫俗,他醉心於人生,成為一位美好的理想主義者。過去常常有人拿魯迅和作者做為兩種文人的代表,進行批判。的確,他們是兩類知識分子,魯迅等人是社會現實參與派,作者則是逍遙自由派。他們都是關注現實和追求自由的,但其重心、方式又是不同。前一者他們是時代的潮兒,後者則是時代的旁觀者,我喜歡魯迅等人深刻、執著、硬骨頭的精神,而他們心中卻有著強烈的內心衝突和沉重的苦難感。但我更心儀作者一類人對生命,人生和人性的理解,那是即關注普通人民生苦樂,又能夠在天地間自由翔飛,有著對生命和人生的大徹大悟。他們守靜獨、致虛極、揮真元,聚人類之學養,發民族之慧光,以獨特的方式,對民族文化進行著建設。知識分子的作用是言,他們的意見能不能賦於實踐,取決的是當政者,勸而無用,只能做罷,或許生活還能給自己一個快樂的心態。於是作者這一類人有了自己靈魂的歸宿,不管怎麼說,我們給他們的只能是尊重。
《生活的藝術》一書既是一本教人如何享受生活的幸福手則,也是一本讓人有所思的人生哲學小品集。浪漫高雅的東方情調、行雲如水的文字,文中的內心境界,想必能讓你體察到另一種人生的智慧。
《生活的藝術》讀後感15
《生活的藝術》是國學大師林語堂在1937年出版的一部英文作品,曾佔據美國暢銷書排行榜榜首達52周(我看的是中文譯本)。這本書也是我和一位書友交換得來的,前前後後,斷斷續續地看了兩個月左右。
《生活的藝術》無疑是一本好書,官方介紹這樣說:林語堂將中國人曠懷達觀、陶情遣興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東方情調訴諸筆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個可供效仿的完美生活方式的範本、快意人生的典型。
這本書的前面大部分內容我是沒看進去的。中國字都認識,但讀過去之後卻沒有進入大腦;或者讀懂了,但感覺沒有什麼收穫。我硬著頭皮往下啃,一邊反思自己為什麼讀不進去,吸收不了。直到看了“讀書的藝術”這個小節才搞明白。之前認為,這本書寫於1937年前,那個時候作家的用語習慣,語境與現在不一致;或者作家的思維方式跟理工科的漢子有差異,導致看不懂。讀了這一小節之後,才發現問題出在自己的心境上。這本書本身傳達的是貼近自然的生活觀念,需要舒緩的心境才能讀得下去。在學校,自己的大腦處於高速運轉狀態,想的是用盡量短的時間把這本書讀完。這本書卻需要細細地品,慢慢地讀,方能讀懂。
讀這本書還是有不少收穫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觀點是,當一個人的思想和經驗尚未達到可讀一本名著的相當時期時,他即使勉強去讀,也必覺其味甚劣。也就是說,當一個人自身水平不夠的時候,他的鑑賞水平也是有限的。所以,面對一個作品時,不能妄加評論和下結論,很多時候要從自身開始反省。一個人的心境也很大程度影響著一個人的品味。不同時候讀同一本書,滋味也是不同的。就像讀這本書一樣,回到家以後心境慢慢地閒適起來,也更加能夠欣賞這本書了。讀這本書時,也發現了書中好多處的觀點都可以回答這樣一個重大問題,即現代科學為什麼起源於西方。作者從哲學層面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分析。
受限於個人水平,我對這本書的分析是不夠徹底的。當你的心境不急躁,當你能心平氣和地面對生活時,是可以讀下這本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