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藝術

生活的藝術讀後感

生活的藝術讀後感(通用3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活的藝術讀後感(通用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活的藝術讀後感1

生活的藝術關於生活的藝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有自己對人生的感悟,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際遇,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生活的藝術》探討生命、心靈的價值,並抒發林語堂個人對日常生活中人、事、物的觀感,提出自己的看法,進而論及周遭,乃至整個社會。全書雖被分為十四章,但在重要觀點上前後呼應,各章雖有一既定的討論主題,但往往將內容向外擴充套件,並無絕對的限制,這正合作者所提倡的悠閒隨興的生活態度。作者在本書《自序》中說:“本書是一種私人的供狀,供認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經驗。我不想發表客觀意見,也不想創立不朽真理。我實在瞧不起自許的客觀哲學,我只想表現我個人的觀點。”又說:“一切取捨都是根據我個人的見解。”是的,無論是思想觀點,還是情感情趣,或是表述方式,《生活的藝術》也好,《吾國與吾民》也好,都有非常鮮明的“林語堂風格”。

因而,喜歡這種風格的讀者——準確地說,是具有林語堂式思想、情趣的讀者,自然對林語堂的著作評價極高。例如,有人認為《吾國與吾民》是“迄今為止最真實、最深刻、最完備、最重要的一部關於中國的著作”。但是,不喜歡這種風格的讀者——準確地說,是不具有林語堂式思想、情趣或者說人生境界還沒有達到林語堂那種高度的讀者(如某些大學生),肯定會對林語堂的著作不以為然。林語堂在《自序》還說:“我也想以一個現代人的立場說話,而不僅僅以中國人的立場說話為滿足,我不想僅僅替古人做一個虔誠的移譯者,而要把我自己所吸收到我現代腦筋裡的東西表現出來。”

實際上,林語堂寫《吾國與吾民》與《生活的藝術》的時候,不僅是以“一個現代人的立場說話”,更多的是站在美國人的立場上說話。這從前面的《編創花絮》部分介紹的成書背景就可推測到這一點。林語堂創作的讀者意識很強,他在《自序》中說:“我頗想用柏拉圖的對話方式寫這本書。把偶然想到的話說出來,把日常生活中有意義的瑣事安插進去,這將是多麼自由容易的方式。可是不知什麼緣故,我並不如此做。或者是因我恐怕這種文體現在不很流行,沒有人喜歡讀,而一個作家總是希望自己的作品有人閱讀。”我們完全可以說,《吾國與吾民》與《生活的藝術》是寫給外國人看的、介紹中國人與中國文化的經典。然而,我們很難有充足的理由說,它們也是寫給中國人看的、介紹中國人與中國文化的經典。或許,我們真應該細味一下林語堂的《生活的藝術》,重新,好好的,邂逅一下生活。

生活的藝術讀後感2

其實,生活於我無意義,快樂地過好每一天最為重要。應該說,這種感受得益於林語堂的《生活的藝術》一書。

作為士大夫一族的林先生學貫中西,著述頗豐。他的文字舒緩而有靈心,幽默而不乏睿智,平和而充滿深情,淺顯而深藏著哲思。他懷著一顆仁慈之心引領著我們從迷茫中走出來,以曠達的態度去面對現實,以淡漠之心去對待名利,以火熱般的情感去擁抱生活。他是文學家,是哲學家,是思想家,也是一個會生活的人;他從哲學和藝術的高度俯視生活,以平常之心體悟生活。在他看來,人一旦追尋生活的意義,追求人生完美的理想,就會失去生活的快樂。他說:“我們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尋那勢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窮究那些不可得知的東西。最重要的問題是怎樣去調整我們的人生,是我們得以和平地工作,曠達的忍耐,幸福的生活。”這是否要我們放棄理想和追求呢?非也!依愚之見,理想和追求必須是基於現實生活的快樂原則的,換言之,理想與追求必須是在“好玩之心”的驅使下,順其自然地一步步實現的。何謂“好玩之心”呢?樂於做一件事,樂於讀一本書,樂於交一個朋友,樂於吃一種食品,以至忘我的程度,則可稱之“好玩之心”。這種樂是沒有任何道理可言的,就像一首流行歌中唱到的“莫明我就喜歡你,深深地愛上你,沒有理由沒有原因”。顯而易見,快樂是對個人而言的一種感受,如影隨形的常常是痛苦。痛苦的根源就來自於過度地追求名利,來自於完美而根本不可能實現的理想,來自於以有限的生命去窮究那無窮的未知,來自於為生活而生活的忙碌,來自於太多的理智。既然我們知道快樂和痛苦是難以分開的,我們在追求快樂的同時也應該以曠達的態度對待痛苦,更主要的是應該聰明地避開和放棄痛苦。在這個意義上,放棄往往比佔有更重要。

放棄是智者的選擇。放棄也是最艱難的選擇。樹木放棄了枯黃的葉子才有來年的新綠,這是大自然的放棄;古人“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這是聖人對利慾的放棄;莊子說:“處其實,不居其華”,“為善,不近名”,這是大智慧者的放棄。從古至今“絕利易,絕名心難”,對此,林先生感嘆到:“有修養的人士也只能避免利的誘惑,只有最偉大的人物才能逃避名的誘惑。”那麼,放棄了虛名浮利就能得到快樂麼?蘇東坡認為“浮名浮利,虛苦勞神”。所謂虛名浮利是指超出人生活必須之外的表面之物,俗話說,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在林先生看來,快樂生活應該是一種悠閒的生活,過度地追求名利,只會為名利所累。他說:“有錢的人不一定能真正領略悠閒生活的樂趣,那些輕視錢財的人才真正懂得此中的樂趣。他須有豐富的心靈,有簡樸生活的愛好,對於生財之道不大在心,這樣的人,才有資格享受悠閒的生活。”我們不是智者,我們無法放棄我們已經得到的一切,但生活中有許多東西是我們應該放棄的,譬如:一文不值的面子,討厭的人情事故,沒有愛的婚姻,對子女過分的關愛,不想讀的名著,不想吃的食品,不想交往的朋友,不想去的宴會……

放棄了生活中的一切羈畔和痛苦,我們才有自由可言,才有悠閒可言,而在自由和悠閒中能感受到快樂的是我們的情感。依林先生的觀點:人類一切快樂都發自動物性的快樂,即屬於感覺的快樂。這種感覺源自於我們能否儘可能地少些理智多些情感,即率性而為,真情流露。不難想象,如果這世界沒有情和愛,即便我們擁有財富,即便我們享受著自由和陽光,悠閒的生活著,我們也不可能感受到快樂,因為這個世界只會是一個毫無生氣的,死寂的世界。因此,林先生說:“情是生命的靈魂,星辰的光輝,音樂和詩歌的韻律,花草的歡欣,飛禽的羽毛,女人的豔色,學問的生命。……這種東西給我們以內心的溫暖和活力,使我們能懷戀地去對付人生。”我們只有將心靈深處的那份情感自然而然地,毫無阻礙地盡情釋放出來,去擁抱世界,去感受大自然,去愛我們身邊的人,去做自己喜歡的一件事,去讀喜歡讀的一本書,去品味愛吃的美食……,毫無疑問,我們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有人會說,我們整天在“為稻梁謀”,除了煩惱,何來這種閒情逸致呢?在林先生看來,這種閒情逸致恰恰更多地為窮人所擁有,他說:享受悠閒生活比享受奢侈生活要便宜得多。只要我們丟掉“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舊思想,不要效法“進亦憂,退亦憂”的先賢,過好今天,不想明天,快樂將會隨之而來。

林先生《生活的藝術》是一本指引我們走向健康人生,引導我們快樂生活不可多得的教科書。閱讀此書能使我們被塵世的塵沙所遮蔽的心靈走向澄明,能使我們曾經自暴自棄的卑微的靈魂走向高貴,能使我們從庸俗走向優雅,從理智走向情感;在苦難中找到快樂,在忙碌中找到閒適;對於消弭名利紛爭,走向社會和諧不無現實意義。

生活的藝術讀後感3

《生活的藝術》像是一本哲學書,又不是一本哲學書。林語堂先生稱它為抒情哲學,也是極好不過了。讀了這本書,我想記錄一些印象深刻的段落和發生共鳴的思考,於是寫了這篇文章。

為什麼讀這本書?在這“囚禁”的日子裡,人人都渴望自由,讀書成了唯一可以使我“飛翔遨遊”的法寶。隨手拿起一本,便津津有味地一口氣通讀完成,酣暢淋漓,不是喜歡還能是什麼呢?我是著實看不進科教版的哲學文集,過於生硬和教條,當然也可稱為措辭精準。但比起精準,我更喜歡自然舒適。讀《生活的藝術》一書,就像春日清晨微風輕撫著臉頰,像夏日酷暑暴雨透涼著心脾,像秋日落日包裹著海岸線,像冬日暖陽溫柔著大地,清新愉悅。除了感官上的享受,即語言文字上的親切,還有心靈上的共鳴。生活的藝術,乍一聽這個書名,會不會覺得標題有點寬泛?誰能用一本書去描述生活這麼錯綜複雜的東西,我既是懷疑又是好奇。直到把書本翻閱完成,不禁感慨林語堂先生對於中外文學、古今文學的造詣之深刻,對生活行為、動物自然的瞭解之通透。書中涉及交友處事的藝術、婚姻家庭的道理、菸酒茶的講究、樹木花草石頭的文化等等,基本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引經據典,實實在在讓讀者享受了一段閱讀之旅。我讀書淺薄,其中很多道理和智慧可能還未參悟,來日翻閱時希望有更深的思考。

書中寫了什麼?這本書一共14章,從人類起源、行為本能到倫理自然,到人類精神世界。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關於人類精神世界的章節,其中有一章的標題是“誰最會享受人生”。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我杵了良久,心思誰會是最享受人生的人呢?多麼希望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標準的、教科書式的享受人生的典範呀!揭開謎底的時候是最讓人興奮的,原來在林語堂先生眼裡從古至今,最會享受人生的是:善於發現自己的莊子、充滿“情智勇”的孟子、一副“玩世、愚鈍、潛隱”的老子、主張“中庸哲學”的子思以及人生愛好者陶淵明。讀完之後,不得不認同林語堂先生的觀念,人活在世上,首先要對自己有要有清晰的認知,能發現自己的優勢並將其發揚,其次要對生活充滿熱情和智慧,並且善於勇敢地挑戰,然後心態上“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另外在物質上中等精神上無限豐盈自己,最後成為看清了世界依然熱愛世界的追夢者。不過我遺憾的是作者沒有提及蘇軾先生,鑑於個人喜愛和偏見,我是十分欣賞蘇先生樂觀豁達品質的,尤其在看完其《蘇軾傳》之後,對他的敬仰之情綿綿不絕。

我的感受是什麼?文中的部分觀點其實與我之前的人生觀是有所衝突的,但並不妨礙它在闡述之後,我對其進行了理解、包容和吸收。比如作者並不認為善於管理時間、高效工作的生活方式是優秀正確的,在他看來美國人如此強烈的時間觀念是被馴化出來的,喪失了自我判斷能力,違背了自然人的本性。人本身是需要休息和閒適的,一個從年頭把年尾都計劃好的生活方式看似很嚴謹,但是也會給人帶來勞累和疲憊。此處你或有不解,因為作者認為只有空閒才能進行創造,每天從頭到尾的忙碌,人類是進行不了思考,新事物是進行不了創造,歷史中偉大傑出的推動者都是在空暇中進行了偉大創舉,比如司馬遷著作《史記》一書。進一步說,其實作者是反對獨裁專制的。又比如作者認為小孩讀書應從興趣驅動,如果一個人他不喜愛或者一時間不願意讀書了,應該讓他去自由玩耍。“頭懸樑、錐刺股”的行為在作者筆下是不認同的,過於勤奮地努力只能說明方法有問題,並不需要歌頌此類“鴨式填充”的學習態度和教育方式。再如作者倡導生活由技術到簡樸,過多的購物慾、消費慾只會讓生活變得複雜,其中文中有舉例說到,以前人類吃食只需捕獵進食,今天人們一說到吃便是各種想法,是西餐還會中餐,是川味還是湘味等等,選擇的多樣化有時候不見得是好事。不過作為一個資深吃貨,我還是很希望廚房能製作出更多的美食,多一些思考的煩惱也沒有關係。

書本終究是作者觀念的輸出結晶,無對無錯,可以豐富生活罷了。願讀者朋友們在這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空間裡“多出去走走,看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