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文學作品中適宜性元素激發想象促進幼兒自主繪畫的實踐研究
一、研究目標:
強理論學習,轉變觀念,重新認識美術活動中的兒童。尊重幼兒的主體性,探索利用文學作品中適宜性元素激發想象促進幼兒自主繪畫的途徑與策略。
二、研究重點:
(一)適宜的文學作品內容的選擇研究
1.文學作品內容與各年齡段幼兒之間的適宜性。
2.文學作品體裁、內容與幼兒想象之間的'聯絡。
3.文學作品中適宜性元素的選擇。
(二)文學作品中適宜性元素運用的研究
以文學作品中適宜性元素為切入點確立主題,以主題為中心,融合各領域及各學科內容,豐富幼兒生活感受,增強幼兒情緒體驗,激發想象,促進自主繪畫。
三、研究策略:
1.豐富理論學習形式,促進教師轉變觀念
①理論是研究實踐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本學期我們明確規定每位課題組教師必須要有一定的理論學習量,除完成學校的理論摘抄,每月須學習推薦一篇理論文章與教學案例,並表述推薦理由。
②組織教師重點學習〈兒童自主性繪畫教育〉一書,開展沙龍學習活動,針對本組的研究點來交流碰撞。由組內教師申報負責主持(四月份)。
③開展組內“漂流書”學習活動,內容由負責人(教師自主申報)從教師推薦的文章中篩選或自行選擇,標明學習要點、漂流順序與漂流時間,漂流結束後由負責人彙總提練成文,提交課題組成員分享。(3~4月、5~6月)
2.篩選適宜的文學作品,探尋美術教學研究的著落點
①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課題研究方案,明確課題研究方向,分頭收集文學作品(負責人:課題組每位教師;三月份前完成)。
②彙總、分析文學作品,按大、中、小年齡段選擇適宜的文學作品作為課題研究的載體。(負責人:孔紅偉;三月份前完成)
③具體分析文學作品,挖掘作品中所蘊含的適宜性元素,研討該元素運用的途徑與策略。(總負責:孔紅偉;分負責人:周桃花、史金娥、史旭嫣)
3.開展主題式美術教學研究
①分別以大、中、小三個年齡段為研究小組,以選擇確立的文學作品為載體,確立本年齡段研究主題,各研究小組同步進行。
②以主題為中心,融合其他領域學科內容,遵循欣賞感受——體驗感悟——想象創作的脈絡實施研究。
③研究小組組內加強互動研討,課題組內縱向觀摩研討,及時反思調整,保障研究方向的一致。
4.其他相關工作
①課題組每位教師根據課題研究方案精神與課題組學期研究計劃,認真撰寫個人學期研究計劃,在本班認真實施。
②每位教師必須積極參加本年齡段研究小組的研討活動,及時向小組長反饋彙報研究程序與其他情況。學期須在園內進行公開研究彙報活動一次。
③鼓勵教師自主申報進行研究彙報展示活動、公開教研活動與論文評比活動,有宣傳與推廣意識,為課題組增光添彩。
四、月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召開課題組會議,解讀課題研究方案與學期研究工作計劃。合理分工,明確職責。
2.課題組成員制定學期個人研究計劃。
3.收集、篩選適宜的文學作品,分析確立適宜性元素。
四月份:
1.課題組理論沙龍學習(內容以〈兒童自主性繪畫教育〉為主,負責人方案提前兩週上交)。
2.組內漂流書學習活動。
3.以大、中、小為研究單位開展主題式美術教學實踐研究活動。
4.由教師代表課題組向園部彙報展示。
五月份:
1.繼續開展主題式美術教學實踐研究活動。
2.繼續開展組內漂流書學習活動。
3.由教師代表課題組向園部彙報展示。
六月份:
1.繼續開展主題式美術教學實踐研究活動。
2.梳理總結學期研究成果,課題組成員撰寫學期研究總結。
3.收集整理資料,期末彙報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