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教後記
今天上的是《我不能失信》,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因為有了前面三篇精讀課文打底,我想學生理解起來應該不成問題,於是我根據導語要求設計了幾個問題,自我感覺這節課的教學簡要而不失要點,於是滿懷信心地走進了課堂。
上課伊始,我按原計劃要求學生自讀導語部分,明確這一課的學習要求,這一點學生完成得很漂亮,於是我又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不一會兒就有同學舉起了手,我大喜,馬上請出小陳,他一站起來就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過早餐,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她早就我暈,他是在讀課文了,於是趕緊婉言讓他坐下,另請他人。這時小王的手舉得老高,我心想他今天反應倒是挺快的嘛,就請他吧。小王張口便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一個星期天,宋慶齡到伯伯家去玩,他家有漂亮的鴿子,伯伯還送給她一隻我一聽,大暈!
原計劃是再也不能進行了,於是趕緊調整方案,另闢蹊徑。
課是上完了,可我的心情卻怎麼也輕鬆不起來了:本以為學生課前早已預習了課文,課堂上也自讀了課文,講出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應該不在話下,就算不能講得簡明扼要,但大概內容應該八九不離十吧,誰知卻出來個風馬牛不相及,真是讓我汗顏!細想之,我覺得存在的問題有兩點:
一、學生不能擇要點而講
有些同學讀了課文,心中其實很明白講了一件什麼事,但讓他起來講述時就不能擇要點而講,所以導致了像小陳那樣的一站起來就照著課文讀,他想簡要些,但簡要不起來,覺得課文上的話都重要,不能自己概括地講。我想大部分學生處於這種狀態。
二、學生的`確不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在班中並不排除有這樣的學生,他們讀了課文後,只揀自己感興趣的說,根本不分重點不重點。
今天課堂上的突發事件讓我更深地瞭解到備課有時真的只是老師的一廂情願,還有很多學生的學情是我們沒有考慮到的,只有多站在學生的角度上來學習課文,來備課,才能讓學生更好地走進文字。
看來,今後的路是任重而道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