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後記的內容
這篇課文上了三遍:
第一編上給體小的徐老師聽,算是最初的熟悉教案吧。此時只是明瞭了一條主線:從伯父與周恩來的對話中和周恩來闖租界中初步感受中華不振,重點閱讀理解闖租借這件事;再透過課外連結加深對中華不振的理解;然後透過寫話“周恩來從租界回來後想了什麼”明確中華要振;最後透過想象魏校長的“一振”明白中華必振;還有時間就讓學生談談“你為什麼而讀書?”。但因為是第一課時,所以在課初臨時添加了“初讀課文,正音通順,明確大意”此一過程,大概花了8分鐘吧。因此在最後到寫話處,下課鈴就打響了,教學環節沒有完成。
課後分析,徐老師肯定了我的思路,同時也為我在“闖租借”這件事的閱讀理解上找到了一個重點突破口——訓斥,也提醒我某些成語可以用積累的方式教給學生,這兩點後來均運用到自己的實踐中了,應該說效果還不錯。同時徐老師也提出我的'評價語問題:首先一定要有評價語;其次評價語要明確,是對是錯;再次評價語應該有導向作用或總結作用等。總之教師的評價語非常重要,關於這點,我無法一蹴而就,但在今後的教學中會時刻提醒自己。
第二遍在自己班裡上,由於自己一開始沒有進入狀態,一直在關注後面的掛鐘,生怕待會時間多,於是在“伯父和周恩來的對話”這件事上過多地作了糾纏,問了幾個在第一課時就已經解決的問題,所以到最後時間上又比較倉促了,整堂課顯得前松後緊。
在課堂結尾,問學生“你為什麼而讀書?”時,個人臨時應變的教學機智還不夠,也可以說我的預設還不夠。的確在教案中,這個問題我並沒有作任何預設,因為自認為這裡可能還談不到吧,所以只寫了問題,而對學生的答案沒作任何預設,對自己的評價語言更沒有作任何預設。所以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師:你為什麼而讀書?
生:我為做官而讀書?
師:你的答案真的出乎老師的意料之外呢!
恰好這時下課了,我如釋重負,趕緊宣佈“下課”。
回到辦公室,和同事談起,其實只問一句“那你想做怎麼樣的官呢?”這樣就能把孩子引到正確的價值觀上來了。
第三遍上在杭州的一個小學裡,沒有一點狀態,整個人都昏昏沉沉的,上了四十分鐘,竟然只講完“中華不振”這部分,剛開始寫,下課了,一節課拖拖沓沓,東拉西扯總之糟糕。雖事過境遷,但今兒想來還是汗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