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課後反思總結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寫的是周恩來少年時代的一件事,他耳聞目睹了中國人在外國租界裡受洋人欺凌卻無處說理的事情,從中深刻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從而立志要為振興中華而讀書,表現了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課文結構嚴謹,層次間過渡自然,層層推進。在教學中我做到:
1、緊扣“中華不振”,整體解讀文字:
從內容上看,本文涉及很多方面,諸如:瀋陽的繁華、熱鬧;街道上燈紅酒綠;伯父的擔心與提醒;周恩來的不解與困惑;中國婦女的'悲慘遭遇;周恩來的思考;課堂上大家關於為什麼而讀書的討論和周恩來令魏校長為一振的胸懷和報負。這些看似沒有聯絡的場景與事件背後卻有著一條內在的隱線,即:中華不振。這一切都是對“中華不振”的最好註解。因此,我設計讓尋找文中哪些地方刺痛了你的心來反映中華不振。學生雖角度不一,答案多元,感悟也有不同,但對“中華不振”都有了較深刻的思考。
2、抓住重點內容,落實思維、語言、情感、價值觀等教學目標:
本文重點事件是一箇中國婦女受到洋人欺凌卻得不到中國巡警的保護。這件事充分地暴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中華不振”。周恩來在目睹了這件事之後,方明白這一點,以至於才有了讓中華崛起的志向。這一環節是讓學生體會中華如何不振的重點,是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點,是語言文字訓練的關鍵點。但由於課堂把握還不夠成熟,感覺朗讀還不夠到位。
3、拓展文字,直面歷史與現狀,引導樹立報國之志:
課堂上為學生提供的一份租界背景資料,讓孩子們直面歷史,讓孩子們心海難平,讓孩子們心有所向,讓孩子們從心底深處喚起民族意識,萌發初步的報國之情。並在行動中去努力落實。
4、本節課原準備把課文的第三部分也上進去的,但又擔心時間緊促,所以就捨去了,造成了本課時文字內容較少而課外知識穿插過多,人文性過強而工具性弱的感覺。在教學過程中,感覺教師、學生、文字三者之間的交流還可以更深刻,課堂上沒有達到想像的深度。有待思考。
課堂粗糙,應不斷最佳化。請老師們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