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清平樂·村居》教後記

《清平樂·村居》教後記範文

今天上午,我帶著五年級⑼班的孩子們共同研讀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聽課的老專家曹老師對我的上課風格給予肯定,對教學環節設計也比較認同。

下課後,我的心中像卸了重擔似的,感到特別輕鬆。老人家的點頭和讚許也給我增添了自信。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存在著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一方面,我對教材的思考比較深,善於利用資源,拓展學生學習時空,教學設計比較重視三維目標的整合;另一方面,執行教案的能力不夠,課堂控制能力不夠,有的環節老是上不了,下課鈴就響了。今天,孩子們非常合作,雖然沒有經過“彩排”與“鋪墊”,但是,該學會的全完成了,還有一些相當精彩的發言。“管理出生產力”呀,要是我每天都像這樣充分準備,學生每天都這樣有規矩,有激情,我們的'課堂效益該有多好!

曹老師肯定我的樸實、真實的教學風格,不做作,呈現實實在在的課堂。學生有錯誤,有“學”的的過程,而不是一切順順當當,脫口而出的都是標準答案。比如學生說“中兒正在編織雞籠”,我強調口語與書面語、詩詞用詞的不同,強呼叫我們自己的語言來理解詩詞。第二教時開始,我叫學生聽寫生詞,並糾正錯誤,曹老師對此也認同。公開課、彙報課也應當重視學生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訓練。對於我來說,根本就沒有“公開”的意識,呈現的就是常規課,平常課;再說,表演也不是咱的特長呀!

曹老師還肯定了我設計的三個問題。在體會詞人描繪的情景和詞人的思想感情這一環節時,我要求學生輕聲朗讀課文,藉助插圖,展開想象,思考詞中寫的是什麼樣的景,什麼樣的人,表達的是什麼樣的情。圍繞三個問題討論交流,學生對鄉村生活的安寧、和諧、溫馨就有了較為感性的認識。然後,將自己想象中的村居美景寫下來(其實就是改寫課文),可以將語言條理化,規範化,訓練了寫作能力,同時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缺陷也是有的,就是“醉裡吳音相媚好”那個“醉”,學生說是喝了點酒,有點兒醉意,我沒有引導深入理解。其實我備課是想到的,也看了竇桂梅老師的課堂實錄,知道“醉”還表示對鄉村和諧、安寧、溫馨的沉醉和嚮往,是“翁媼”之醉,也是詩人之醉。我當時沒有打斷學生的發言,下次課上再補充一下吧。

這次課堂過關彙報,增強了我的自信,非常感謝曹老的鼓勵和指點。努力提高課堂效益,紮紮實實上好每一堂課,應該成為我們的基本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