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民族聲樂與傳統戲曲聲腔藝術的融合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國民族聲樂融合了不同區域的語言和生活習俗,以下是小編蒐集的一篇關於民族聲樂與傳統戲曲聲腔藝術有機融合探討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傳統戲曲的聲腔藝術作為我國內容豐富的民族歌曲之一,主要是在傳統的說唱藝術和民間小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經過了漫長的發展後,戲曲聲腔藝術的優秀技法和歌唱練習方法與民族聲樂巧妙地融合,更加凸顯出其獨特魅力和音感。
傳統戲曲的聲腔藝術最基本要求即字正腔圓,要求演唱者必須咬字清楚,發音正確,任何字的發音均不能模糊而過或含糊不清。此種訓練要求與民族聲樂的練習具有一致性,但是兩者在咬字和吐字方面還具有極大的差別性。從總體而言兩者的異同均具有規律性,可以被提煉出來進行較為明晰的對比。
一、民族聲樂與傳統戲曲聲腔藝術的淵源
民族聲樂的發源與四個方面因素有直接的關係。從其歷史發展程序來看,在紀元前民族聲樂主要以唐詩宋詞、元曲宋詞、樂府詩等為主要表現形式;當進入宋代後,鼓詞、元雜劇和散曲等成為民族聲樂的主要表現形式;此後的多年時間,民族聲樂多以山歌、民歌、號子等為主要表現形式;五四之後,民族聲樂在融入歐洲聲樂藝術技巧的過程中以兒童舞劇、新歌劇、藝術歌曲、群眾歌曲等形式展現。
但是,從廣義的角度而言,民族聲樂包含民歌、戲曲和曲藝,而且以具有此三種風格的藝術形式進行展現,從最為原始的音樂中萌芽,經過歌、樂、舞三者的逐漸融合而出現了傳統戲曲的聲腔藝術。民族聲樂在原始的歌、樂、舞三者的有效融合之後,逐漸演變成歌舞形式和各類的民歌、戲曲及雜劇等。現代所看到的民族聲樂主要作為一門單獨的藝術形式存在,但是在古代的歷史典籍記載中,民族聲樂主要是勞動人民生活和實踐的藝術表現及社會生活場景的藝術再現。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國民族聲樂融合了不同區域的語言和生活習俗,按照地理環境來區分則成為多元化的各具特點的民族聲樂演唱方式和風格。
儘管傳統戲曲的聲腔藝術主要來自民間說唱、歌舞和滑稽戲三種形式的演變,但是傳統戲曲的聲腔藝術與此三者有根本性的差別,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傳統戲曲的聲腔藝術與其他體系有不同的音樂唱腔表現,此種聲腔藝術形式主要以其產生地的民歌、語言和民間音樂等為基礎,在融合其他類別音樂的基礎上進行系統的創新。傳統戲曲的聲腔藝術所凝聚的中國音樂的典型性藝術規律也同樣源自民歌、各個地區的語言及民歌和舞蹈等素材。正是因為不同區域的不同語言和不用區域對不同民俗的`藝術表達,傳統戲曲的聲腔藝術的發展才有了新的動力。
由此可見,傳統戲曲的聲腔藝術應該是民族聲樂從廣義角度發展到一定歷史時期的變異,與民族聲樂發展所需要的不同區域的語言和民俗的藝術表達具有同樣的需求。
傳統戲曲的聲腔藝術和民族聲樂經過漫長的發展之後,以其對古代人民勞動經驗和生活經驗的藝術總結,以及各自散發出的魅力獲得了廣大人民的喜愛和支援。
儘管兩者已經形成了比較科學和完整的體系,但是由於形式的差異性植根於古代原始歌舞的基礎上,各自出現了新的發展路線,如民族聲樂對山歌、號子、說唱等民族藝術形式的表現主要側重情感表達,而古老的歌舞所重視的肢體動作表達則被忽略,這就導致民族聲樂按照以演唱方式為主的發展路線進行延伸。而戲曲主要發源於原始歌舞的遊戲活動中,對於動作和語言的雙重側重導致現代戲曲在聲腔藝術的表現方面必須配合動作進行表現,動作是否融入直接導致了兩者的表現形式出現差異。
二、民族聲樂與傳統戲曲的聲腔藝術的融合點
(一)民族聲樂和傳統戲曲聲腔藝術演唱方法的融合性
歌唱主要是一種音樂和語言在某種情感的融合下,利用人聲所進行的綜合性且具有語言化的藝術表演形式,需要人類的生理和心理進行同步活動,以悅耳的聲音和適當的氣息來表現出歌唱者豐富的情感。
從該點來看,傳統戲曲的聲腔藝術和民族聲樂演唱同樣隸屬於聲樂的範疇之內,同樣需要人類豐富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來作為演唱的基本支撐。在演唱的要求方面,傳統戲曲的聲腔藝術和民族聲樂都以字正腔圓和氣沉丹田作為發聲和呼吸的要求,在以情帶聲的同時,還必須咬字歸韻、聲情並茂和吐字收聲。在共鳴和潤腔方面,傳統戲曲的聲腔藝術和民族聲樂的融合點主要在於兩者均要求以字行腔和以聲圓字,確保字領腔行的同時字領聲行。傳統戲曲的聲腔藝術和民族聲樂對於聲音和字的結合及轉化成唱腔表現出來的過程要求極為嚴格,聲腔的巧妙融合同時也是對民族語言進行正確處理的重要手段。
由於傳統戲曲的聲腔藝術和民族聲樂兩者均屬於民族風格,在追求音色和音質的優美與明亮方面具有一致性,尤其要求感情和表達方式自然直接。從唱腔的呈現方式角度而言,傳統戲曲的聲腔藝術和民族聲樂的演唱方式均具有民族說唱的特點。
(二)民族聲樂和傳統戲曲聲腔藝術表現內容的融合性
民族聲樂和傳統戲曲聲腔藝術在表現內容方面均為以原作為基礎進行二度創作。按照民族聲樂以往的創作習慣,聲樂比較注重作品內涵,而傳統戲曲聲腔藝術則比較注重情節的連貫性和對人物的刻畫。因此,民族聲樂以演唱為主要表現方式,傳統戲曲聲腔藝術則更注重表演。
民族聲樂主要強調在內容表達方面融入美感,注重唱腔的優美性和音符發聲的質感,而傳統戲曲聲腔藝術則比較注重程式化的情節表現,唱、念、做、打及對音樂的要求均是為了表現內容及在不同的場景中表現不同角色的情感和行為。但在內容的融合方面,傳統戲曲聲腔藝術和民族聲樂均可以以同一個故事情節為基礎進行改編。由於傳統戲曲聲腔藝術和民族聲樂均以不同地區的民俗風情和故事等為選材的基礎,所以儘管兩者在表達方面側重點不一樣,但是在對情節的表達和演繹、對情感的抒發和表現等方面,具有統一性。
(三)民族聲樂和傳統戲曲聲腔藝術表現風格的融合性
民族聲樂和傳統戲曲聲腔藝術均需要在舞臺上進行表現和對藝術的再次創新。在表達方面,因為以不同地域的故事題材作為編演的基礎,以及民族的差異性和地域的差異性,所以在語言表達和演繹方面同樣具有差異性,如民族聲樂演唱和傳統戲曲聲腔藝術的戲曲韻白在演繹時所使用的地方方言。地方性語言和風俗習慣及生活方式等均為民族聲樂和傳統戲曲聲腔藝術進行風格表現的基礎,因此具有融合的共性基礎。
但是,在融合的過程中,兩者表演方式的差異性又要求民族聲樂演唱和傳統戲曲聲腔藝術在風格表現方面要具有各自的特性,如民族聲樂相對戲曲的聲腔而言更具有民族性,民族聲樂將各個少數民族的大方、自然、樸實的特徵融入在歌詞和聲音的表達中,配合少數民族的服飾,從演唱曲目選擇上按照當地民謠、歌曲的演唱要求來進行手、法、眼、步等的有效配合,演唱的過程中可以以少數民族的語言來進行演唱,但大多數都以普通話作為表演方式。
戲曲則使用城市化的唱、念、做、打作為其主要的表現手法,力爭從綜合的、有機的表現形式上來進行表演風格的戲劇化和程式化。民族聲樂演唱和傳統戲曲聲腔藝術均以漢語為主,只有需要按照少數民族的劇本進行演繹時才會使用本地的表演形式和方言。因此,除民族聲樂演唱和傳統戲曲聲腔藝術融合時所注意的各自的不同表現手法以外,在對少數民族風情和語言進行藝術表現方面具有一致性。
(四)民族聲樂和傳統戲曲聲腔藝術發音處理的融合性
音節作為語音表現的基本單位,同時也是發音技巧進行發揮的基礎。
由於漢字有四種不同的音調,音調的高低起伏本身就有一種韻律的美感,說話與唱歌在咬字和吐字方面具 有嚴格的 區分性。傳統戲曲聲腔藝術發音處理要求將一些需要伸長的字按照字尾、字頭和字中三部分進行分解,即傳統戲曲聲腔藝術發音處理所表達的切音技巧,如民間歌曲《蘭花花》的唱腔青線線那個蘭線線兒,傳統戲曲聲腔藝術發音要求的切音和伸長字就要落在最後的線字上,按照切音的方式先讀出x然後讀出i部分的發言,最後將an發出,配合兒來抒發出意味悠長、言而無盡的感覺。
傳統戲曲聲腔藝術發音和民族聲樂在發音處理上均需要對快唱和慢唱部分進行藝術處理。在傳統戲曲聲腔藝術發音和民族聲樂的發音方面還需要收準音、歸好韻,戲曲和民族聲樂都很注重唇齒之間的關聯性,如傳統戲曲聲腔藝術發音所注重的噴口。
因為民族音樂是表達感情的主要方式,民族特色比較明顯的歌曲在情感的表達方面對於重音的運用必須靈活,如民間歌曲《蘭花花》裡冒上生命,往哥哥家裡跑,必須使用噴口來表現蘭花花的抗爭情感和急促的心情。民族聲樂在此方面由於更加註重曲調的表現,因此對於發音的處理更加嚴格。
三、民族聲樂與傳統戲曲的聲腔藝術融合的注意點
民族聲樂對傳統戲曲聲腔藝術的借鑑主要表現在吐字和行腔方面。民族聲樂需要具有個性但同時在對傳統戲曲聲腔藝術發音進行借鑑時候還需要尋找二者的共性。傳統戲曲聲腔藝術發音本身容易受到動作和程式化的禁錮,其表演本身又具有體系化的體徵。此點儘管與民族聲樂的表現方式存在著嚴格的差異,但是民族聲樂可以對其進行借鑑,從而將傳統戲曲聲腔藝術在戲曲舞臺上的發音表現和舞臺演繹方式貫穿到民族聲樂的表達方式中,巧妙地利用程式化和體系化二者的優點,更為靈活地為演唱者提供一個基本的理論框架供其進行日常訓練,而相應的底線的提出同樣也會為民族聲樂在舞臺上的表現提供參考。
同樣,傳統戲曲聲腔藝術本身作為一個需要與唱、念、做、打進行程式化配合的綜合類歌舞表演方式,這種表現形式儘管對傳統戲曲聲腔藝術的整體表現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是按照民族聲樂當前作為一個理論學科的發展道路而言,傳統戲曲聲腔藝術所涉及的範圍過廣,反而不容易被作為一個基礎學科進行全方位的培訓。因此,在此點方面民族聲樂當前的發展模式應該作為傳統戲曲聲腔藝術發展所借鑑的方式,尤其在民族聲樂對於民族音樂的表現和創新方面,對於既要適應時代發展,又要保持自身發展路線的傳統戲曲聲腔藝術而言,更具有可借鑑性。
從音樂本質而言,無論是民族聲樂還是傳統戲曲聲腔藝術,兩者具有相通性,求同存異是兩者融合的基礎,但在融合的過程中不能迷失自我,在對本國、本民族的文化和藝術不斷進行借鑑的同時,向西方學習和借鑑,真正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以確保我國民族音樂更具魅力地走向世界舞臺。
參考文獻:
[1]李曦.從歌曲《千古絕唱》看戲曲聲腔藝術在民族聲樂中的吸收、融合與發展[J].藝術教育,2013(06).
[2]張誼婷.試論中國戲曲元素在中國民族歌劇中的移植生成[D].陝西師範大學,2011.
[3]同飛.論現代民族聲樂作品中傳統戲曲元素之沁潤[D].陝西師範大學,2013.
[4]董華.聲樂:語言的N種表情[D].華中科技大學,2012.
[5]蘭萌.淺談民族聲樂對戲曲聲腔的借鑑[J].音樂大觀,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