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多媒體課件製作使用的教學反思
一、多媒體課件製作,應避免低層次簡單的再現,而應是文章理解的再創造。
多媒體課件不能取代學生對文字本身的閱讀和感悟。語文能力的核心是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駕馭能力。影象、影片和音訊永遠不能取代文字的功能和作用。借用多媒體授課,其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意,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或是創設情境,建立更為豐富、具體直觀的感知,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
但是,目前我們不少語文課件,僅僅停留在文字的“搬運”,或簡易“移植”上,低層次的重複。再現他們已知的東西,或課本上可以直接閱讀的內容。試想,一個只有作者簡介,課文內容,教學重點,教學目標,教學步驟,知識鞏固練習,知識遷移練習的課件,又怎能吸引學生呢?這不就是將“白紙黑字”,變成了“彩屏亮字”而已嗎?像這樣的課件不僅浪費了教學資源,而將直接造成課堂教學效率的低下,教學內容的膚淺,將再一次挫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又一次熄滅學生在資訊科技下重新燃起的對語文學習的熱情,擊碎他們的語文夢想。
我在反思,學生為什麼漠視我們如此圖文皆備的課件呢?是不是我們教師一廂情願,始終站在自己的角度在製作,全然沒有顧及文字的特點,全然沒有顧及學生的感受和實際水平;是不是我們的製作只是低層次的簡單再現,並非是對文章內容的再度創造,在學生實際水平上去理解設計。即使有人不是低層面的再現,是不是我們的製作,將抽象具體化,將文字影象化,將再現合理科學化,若將林黛玉進賈府的路線圖形化,應是合理的,直觀的,能幫助學生理解,若將“春江花月夜”“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意境圖形化就未必合適,也就可能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了。
二、多媒體課件操作,應避免線性流程,使教學變成演示、展示,而應設計為點式分佈,多向操作。
多次參加教研活動,聽老師公開課。教者事先多數精心製作課件,設計好了教學過程,教學思路,有些事先也演練過,但臨場的緊張,設計的線性操作,使用的失誤,都使得教者手忙腳亂,讓課堂變得散亂,儘管教者有謙恭的風範,在出現差錯時,能及時道歉,但能改變課堂過程不流暢的過失嗎?能挽救“重播”給學生興趣的挫傷嗎?
目前,大多數教學課件中往往預設了演示程式,而在教學中演示程式又等同了實際的教學過程。這樣的教學課件的內容設計越細緻,可能對教學的制約性越強。因此,要運用資訊科技把教學課件中的演示程式設為點式而非線性的,能夠隨機呼叫獨立的教學資源。
可能,我們在埋怨自己操作失當;可能,我們在埋怨軟體的缺陷;可能,我們在責怪製作水平的低下。其實,解決問題的辦法,就如消防設施的設計一樣,應有多個出入口,不應把課件設計成操作的唯一性,因為教學時機的突發性,教學內容隨學生理解水平的跳躍,若單向操作,都將使課堂尷尬,失去應用的作用。設計要靈活多樣,操作才能達到“條條道路通羅馬”,才不至於“自古華山一條道”。
三、教學內容設計,不應強調理解的唯一性,而應注重內容理解的多義性,教學的互動,智慧並舉。
中學教材,選用了許多文質兼美的的文學作品,我們不會忘記《孔乙己》是“揭露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祝福》是“批判封建禮教對婦女的殘害”,《裝在套子裡的'人》是“揭露沙俄的警察統治”,《邊城》是“歌頌人間至情”等,其實,不同的讀者對同一作品主題的理解是有差異的,即使同一讀者不同時期,理解也不一定相同,這種理解的差異,正是文學作品多解性和豐富性的表現,也就是“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語文教學需要的往往是細嚼慢嚥,字斟句酌,反覆詠歎,以在“涵泳”中求“深入”。這是中國語文教育經過長期積澱而形成的閱讀教學最重要的方法。我們不少課件製作者,使用者,簡化了或簡化掉了這個過程,每提出一個問題,就要求學生迅速得出答案,而忽略了與學生“涵泳”的遊戲,“深入”的過程,更有性急者,越俎代皰,給出唯一的權威性的答案。
誰不知,語文教學,只有真正觸及到語言文字層面,改變和加強學生對關鍵性語言的理解時,音像資源,多媒體課件才不會成為擺放。再者,每一個學生都必然帶著自己特有的生活經驗、情感興趣進入到我們的語文教學中,所以我們就有可能得到多個不同的理解。強調答案的唯一性,就等同扼殺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追求千人一面。
還必須一提的就是“互動”,“互動”可能是目前資訊科技走進語文課堂教學開拓得最少,或者說基本上沒有開拓的方面。教師固然可以利用課件配合教學,但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多媒體資訊科技為我們創設的平臺,促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變單一的教學為多元的教學,單向性傳遞為多向性傳遞,使學生原來的那種靜態的,封閉的學習模式,改變為動態的、開放的學習方式,這才能使學生智慧並舉,這才是我們語文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課件最根本的追求。
總之,我的反思不在批判,而在促進,希望我們語文多媒體課件顯良性快捷的發展,以便促進語文教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