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設計

《恰當之美》教案設計

《恰當之美》教案設計

(一)課堂教學要求:

【教材分析】

本冊的“‘表達·交流’綜合實踐”重在讓學生認識文字表達的五種美感——五種基本表達方式:敘述(敘事類文體主要表達方式)、描寫(敘事類文體主要表達方式)、說明(闡釋類文體主要表達方式)、議論(說理類文體主要表達方式)、抒情(抒情類文體主要表達方式)。這也是建構“文體感”的基礎。用美感來統攝表達方式,使學生認識到語言的表達是美的追求。瞭解五種美感的特點和相互關係,最後落實在表達方式的恰當運用為美。這五種表達方式,體現為五種能力,是文體寫作的基本功。而這五種表達方式在各種文體寫作上的運用,如何側重,就變成了一種“選擇”,就是如何成為“恰當之美”。不論什麼文體的寫作一般都要不同程度地用到這五種表達方式,因此是人人都要掌握的,是普遍性的寫作學習要求。這是“技能”層面的學習。

【教學目標】

1.體悟抒情性文字的“抒情”的特點和“情感”之美,將它與其他各體文字和表達方式區別開來。

2.注意在不同語境中抒情方式和分寸的把握,儘量表達得真切自然。

3.培養書面語和口語的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注意在不同語境中抒情方式和分寸的把握,儘量表達得真切自然。

【教學難點】

體悟抒情性文字的“抒情”的特點和“情感”之美,將它與其他各體文字和表達方式區別開來。

【教學建議】

1.複習匯入。教師可以請同學們回憶本冊前五個單元“‘表達·交流’綜合實踐”的內容。

導語可以這樣設計:①1~5單元‘表達·交流’綜合實踐中,我們認識了文字表述的五種美感,請同學回憶這五種美感的內容。(學生回答,教師明確:簡潔之美,細緻之美,平易之美,思想之美,情感之美)

②這五種美感分別對應那些表達方式?(學生回答,教師明確:簡潔之美——敘述,細緻之美——描寫,平易之美——說明,思想之美——議論,情感之美——抒情)

③如何把這五種美感(或:表達方式)合理恰當的運用到文章裡面,就是一種恰當之美。(教師板書:恰當之美)

2.恰當之美——根據寫作的需要選用恰當的表達方式和文體。

寫作的主要表達方式有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五種,可以滿足寫作的不同需要。敘述以反映事物的存在為目的,以事物的總體概貌和發展輪廓為反映物件,以粗線條的勾勒為反映手段;描寫,以反映事物的模樣為目的,以事物的具體狀態和細節特徵為反映物件,以生動的描繪和刻畫為反映手段;說明,以傳播知識為目的,以事物的客觀屬性為反映物件,以概略述說為主要反映手段;議論,以道理服人為目的,以對客觀事物的看法為闡述物件,以分析概括為主要說理手段;抒情以感情動人為目的,以主體的情懷為抒發物件,往往藉助其他的表達方式為手段。

各種表達方式又和特定的文體形式有著密切的聯絡,各類文體所倚重的表達方式各不相同:記敘性文體以敘述、描寫為主,說明性文體以說明為主,議論性文體以議論為主,抒情性文體以抒情為主。這些文體又根據需要,輔之以其他的表達方式。就是說,你寫什麼文體的文章,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瞭你想主要採用什麼表達方式,而採用什麼表達方式,又是由你的寫作目的決定的。因此,當你打算用文字作某種交流的時候,你必須考慮一下選擇哪一種文體、採用哪幾種表達方式最為適宜。

你對某一知識、技能、事物、事理較為了解,要說給大家聽,你可以選擇寫科學小品、說明文、說明書等文體,如果你的讀者是少年兒童,你就要寫得生動活潑些,多采用一些形象化的描寫,多運用一些擬人、比喻的手法,有時也可以採用童話的形式來表現。如果只做一般性介紹,可以寫得平實明白些,用簡潔的敘述性和說明性的文字來表達。如果你寫的是產品說明書,文字越精練、準確越好,不宜進行細緻的描寫,也不必採用什麼修辭手法。

你有些深受感動的人和事想說給人聽,有些值得紀念的往事要向人傾訴,你可以寫通訊、訪問記,寫信,寫散文等。你可以用敘述、描寫的方式寫通訊,可以用對話的形式寫訪問記,可以用抒情的筆調寫信、寫散文。

你有些新穎的見解想與人分享,你有些想法與眾不同,想辯個水落石出,這可以寫成短論、雜文,或者演說詞、辯論詞等,寫這類文章當然要以議論性語言為主,間以一定的敘事、說明或抒情。如果你看了一本書或影視、戲劇,很有感受,你可以寫書評、影評、劇評或讀後感、觀後感等,可採用敘、議結合的方法,有時也可作適當的抒情。

你有什麼事要徵得老師、學校領導的批准,要寫報告、申請書;對班級和學校工作有什麼建議或意見,得寫建議書或意見書;對自己的學習要做一個合理的安排,可制訂學習計劃;對學習情況要作一個回顧和思考,可寫學習小結(總結);想發起一件有意義的事,讓大家一起來做,或相互競賽,可寫倡議書,或挑戰書;閱讀時有什麼收穫,可寫讀書筆記;班委會、興趣小組議個事、開個會,可寫個決議或會議紀要,等等。這些應用文體都要實事求是、樸實明白地寫,主要表達方式是說明。

少年時代,是一個充滿激情和活力、幻想和想象的時代,生活豐富多彩,感情純潔無瑕,一些有文學創作興趣的同學,有了某種微妙的內心體驗,可以寫詩;把自己的見聞加工、虛構一下,可以成為小故事、小小說;想象力特別豐富的,還可以寫童話、科學幻想作品,等等。這些文學體裁的寫作,需要運用較多的敘述、描寫方式,配合以各種的修辭手法。

由此可見,想表達什麼,要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和適當的文體,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如果用錯了表達方式或選錯了文體,就一定會削弱表達效果。

3.關於作文練習。可以“雨”為話題,這樣也扣住“雨中情思”的單元主題。

雨,是自然界與人接觸得最多、最親密的“夥伴”之一。寫雨,是寫一種經歷、記憶,一種情調、情緒、心情,甚至是一種文化。這個練習,可以喚起情緒記憶,使各種感官活躍、敏銳起來,變得善感多情,培養、提高感受力和表現力。

“表達交流”綜合實踐恰當之美

(二)教學課件(積件)要求:

1.本單元課文中涉及到有關“雨”景的圖片。或者,播放有關雨天的影片。

課件使用目的:讓學生感受到雨,是自然界與人接觸得最多、最親密的“夥伴”之一,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寫作之中。

2.有關表達方式的介紹。

課件使用目的:強化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

(三)教學資料要求

1.關於“文章不見得簡的便好”

“文章不見得簡的便好”,梁啟超的見解很精闢,寫得長的未必沒有好文章,關鍵是表現目的是什麼。這個道理可以推廣到一切的表達上:貴在恰當。離開了作者的表達意圖和具體語境,講究是“簡”好還是“繁”好,是沒有意義的。因此,在說、寫活動中,根據表達意圖、具體語境和傳達物件,決定如何表現,要用什麼表達方式,要掌握怎樣的分寸,至關重要。

這在口頭表述中也是如此。口頭表述一般追求簡潔明快,但是在不同的語境中,要求還是有差異的。如教材中所說,鼓動性的演講和法庭辯論,對明快的要求不同。在訪談中,有時候可以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有時候也需要迂迴鋪墊、旁敲側擊。不能一概而論。“在什麼山頭唱什麼歌”,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語境感和受眾感。

2.關於“逸馬殺犬於道”一題多作

“一題多作”或“一話多說”,是一種練習言語能力的很好的方式,使學生懂得如何靈活運用語言,形成語境感和讀者意識。

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在講到語言的優美時,舉了這樣的例子,一個意思,不同的人,可以用各種不同的說法來表達:

假如我要說明,輪船是靠蒸汽推動的。我對自己的兄弟說:“蒸汽力衝動活塞,活塞牽引輪軸運動,輪軸轉動螺旋槳,螺旋槳打水鼓動名叫輪船的船隻前進。”從上層下放到百姓中間的民間教師會這樣講述:“有一種水的力量,叫做蒸汽。就是這個蒸汽,當把它堵住,它就會衝擊,往外頭衝。就這樣,當這些蒸汽聚集了許多的時候,那它就有擠壓的力量了;如果被它擠壓的東西壓不倒,那麼就推它前進。就這麼辦,好比一面空鼓,裡面放了一些塞子。塞子固定一根根棍子,棍子撐住輪子……”非常關心說話要具有人民性的民間教師會這樣說:“好比娘兒們把鐵鍋放進爐子(倒還好,他沒說:好!我的弟兄們!我對你們說老實話,等等),鍋蓋子往上跳。見過嗎?是呀!見過啦!這下可明白了,是誰推動鍋蓋的呀?是一股力量,對嗎?這股力量就是那推動輪船前進的力量,可是,有些蠢人把它叫做魔鬼的翅膀。這可不是魔鬼的翅膀!它是大自然媽媽的一股力量,咱們每個人都應該好好利用它才對呀!一切賜與都是為了人的幸福。這股力量就叫做蒸汽……”書呆子型的民間教師會這樣講:“大凡運動者,皆力也。自然界之力種類繁多——有人力、馬力、水力、火力,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蒸汽乃其中之一種。蒸汽即是水。”女教師會如是說:“親愛的孩子們!當咱們去乘坐輪船的時候,咱們會感到非常吃驚的,是吧?!我們前進得那麼快,可又沒有馬,沒有帆。讓咱們來好好想想,這是什麼力量呀?我告訴你們,我的好孩子們!我得盡力講好,不讓你們感到枯燥。如果咱們都愛學習,開啟書本思想不開小差,那麼,咱們就不會感到枯燥了,你們說是不是呀?……”一個聰明的農民,坐了輪船,回到家裡,他會這麼說:“安裝了一個大鍋爐,鍋爐下面有個爐膛,蒸汽不放出去,而是把它送進機器裡,機器便帶動螺旋槳——它便向前進了。它可以帶動好些輛大車。”從這幾句話裡每個農民都會理解他應當理解的東西,而這只是因為這裡是用好的俄語說出來的。

之所以有這些不同,是因為說的人和聽的人不同所致。這也涉及什麼是恰當的表達的問題。在語言運用上,適合的、恰當的,就是美的。要引導學生在寫作或說話時,要注意根據需要,從多種的可能中,尋找一種最合適的表達。

其實,不但“逸馬殺犬於道”可以一題多作,一切素材,都可以有不同的作法和用法。知道了這一點,素材的利用率就大大提高了,寫作便左右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