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橋之美》教學設計
【目標】
1、理解作者所寫的橋之美;
2、與中國石拱橋比較,感受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
3、理解一些難句的情味。
【課時】
兩課時,(課內指導一課時,課外自讀鞏固一課時)
【第一課時】
簡介作者:吳冠中:1919年生,中國現代畫家。
在早讀課讀過書的基礎上,快速閱讀課文,(或看播放有關畫面)思考:在作者看來,“橋”美在何處?你對此有什麼感想,從中受到什麼啟發?
提示:這篇課文以畫家的標準和眼光,發掘橋在不同環境中所產生的美學效果。美術工作者以獨到的視角,引領我們用“另一種眼光”去看我們此前雖感覺到美好而說不出好在何處的景物,這些景物在此時煥發出新的靈性與生命力。
畫家眼中的橋有什麼特殊的美感呢?學生先思考或回答,教師再明確指導:
概括地說,是橋在不同環境中,起著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學效果。
第一個例子,是寫石橋與密密的葦叢相配合給人帶來的特別感受。厚厚實實平面鋪開的葦叢使空間顯得狹窄擁擠,令人產生憋悶感;間或出現的石橋輪廓簡單鮮明,能使空間陡然顯得疏朗開闊,令人覺得神清氣爽。
第二個例子,是寫石橋與細柳合作創造的動人景緻。細弱的柳枝拂著橋身厚重堅硬的石塊,這裡有形體上的強與弱、輕與重之分,有動靜之分,有顏色上的對比,還有變(柳枝年年發新芽)與不變(橋能歷久不變)之別,種種不同,歸結起來,其實是陽剛與陰柔這兩種美的型別的不同,差距如此之大而仍能和諧統一,可能就在於橋有著經過精心設計的輪廓吧。
第三個例子,是寫長橋之美。長橋一般建在比較寬闊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單調感。同時,如前所說,橋是人們勞動的成果,出現在蒼茫水面上的長橋,是人類創造力的體現,從這個意義上說,它似乎也具有了生命。
第四個例子寫的是形式比較獨特的橋──風雨橋,作者沒有明言橋所起的作用,不過,我們不妨做一些揣測。如,從作者說風雨橋上的廊和亭是“古代山水畫中點綴人物的理想位置”,再結合我們欣賞國畫的經驗,可以想像得到,橋面上蓋有廊和亭的橋,給人安閒、自在的感覺,這種感覺恰好與險峻的山峰、橋下的急流給人的感覺形成對照。
在以上四個例子中,橋或為主體,或為陪襯,或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但都與周圍景物成為和諧的一體,共同構成入畫的景緻。
隨後,作者比較概括地寫橋普遍具有的形式作用:聯絡形象的重疊與交錯。這是對作者眼裡的“橋之美”的進一步補足。文章以《清明上河圖》裡的“虹橋”及鄉間小橋為例,指出透過橋能構成豐富的畫面。此後作者宕開一筆,開始結合具體例項談橋與周圍景物要互相襯托、呼應的問題,作者是所舉例項基本上持否定態度。
引導學生體味下列句子的情味:
1、茅盾故鄉烏鎮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一座石橋時,彷彿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賞析:其實,葦叢不會“發悶”,也不會做“深呼吸”,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這表現了作者與周遭環境已融為一體。
2、早春天氣,江南鄉間石橋頭細柳飄絲,那纖細的遊絲拂著橋身堅硬的石塊,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
賞析:楊柳拂橋是江南常見的景色,作者將時間限定為楊柳剛剛返綠髮芽的早春天氣,將橋限定為石橋,兩種景物之間的反差與對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楊柳岸,曉風殘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這裡說“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是強調細柳與石橋構成的美景本身已夠動人,不再需要別的東西來烘托了。
3、無論是木橋還是石橋,其身段的縱橫與橋下的.水波協同譜成形與色的樂曲。
賞析:這句話的意思是,橋橫跨在水面上,與橋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錯;同時,橋的顏色與流水的顏色也相互映襯。橋與流水如一支樂曲一樣是一個整體。
4、田野無聲,畫家們愛於無聲處靜聽橋之歌唱,他們尋橋,彷彿孩子們尋找熱鬧。
賞析:橋的美就是對橋的存在的一種大聲宣告,橋的美也像樂曲一樣有著和諧的韻律,這吸引著畫家總是追尋著橋的身影。
比較:《中國石拱橋》與本文的區別:中國石拱橋以準確的資料、例子等對中國石拱橋的特點進行了說明,是人對石拱橋有一個整體的瞭解;本文則用藝術家的眼光對橋的美進行了描寫和評價。
【板書】
橋在不同環境中,具有不同的美學效果。
例:
1、石橋與密密的葦叢相配合(感受特別)聯絡形象的重疊與交錯
2、石橋與細柳合作創造(景緻動人)構成豐富畫面
3、長橋之美(富於創造力)
4、風雨橋(形式獨特)
【第二課時】(課外進行)
學生課外自讀全文,把優美的句子抄在筆記本上,把難懂的句子找出來,與同學討論或找老師課外輔導。
把生字詞注音解釋後抄在筆記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