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材

談談對初中數學教材整合的認識

談談對初中數學教材整合的認識

教材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對教材使用新理念的第一條是對教材的認識。過去認為教材是教育教學的法規,新的教學理念已不再把教材看作是教學的金科玉律,而把它看作是一種教學資源。此外,某教材適應一個地區,也不一定是每個單元都適應,教材內容對學生不合適時,新的教學理念認為教師應該採用刪減、替代、補充、改編等方法,要考慮學習者的情況,而不是教材怎樣編,就怎樣教。課改以來,大多數教師自覺改變傳統的“教教材”為“用教材”,能夠精讀課標、深鑽教材、細研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教材內容和要求,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選擇適應學生髮展需求的內容。

《初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教學活動中,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

所以對於教師來說,課堂教學應該是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簡單地“教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尤為必要。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呢,我想更應該從一下幾個方面出發。

首先,把新教材的內容“校本化”目前同一版本教材的使用範圍是全國各地的許多實驗區,而實際上每個省市、每個地區、每所學校的具體情況又都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充當教材的“影印者”,必須根據本地、本校的實際情況,在課標的框架內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大膽地對教材進行取捨、重組、最佳化。例如: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第三章《變數之間的關係》第一節《用表格表示的'變數間關係》本節課引例就是一道實驗題,對於原本基礎就很差的學生,又沒有實驗操作,僅憑理論上的理解,學生對於實驗原理,資料的收集、關係很難理解,因此在上這節課時我結合學生實際把它改編成買作業本的個數,作業本的單價,你所付的錢之間的關係,這樣既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對變數、自變數、因變數、常量的理解更容易了。

其次,把新教材的教學“連貫化”跨學科的綜合題中,與物理相結合得最多,另外與化學、地理、生物、醫藥、政治等學科的綜合題也時常出現。多數跨學科試題中,所用的其他學科專業知識很少或者是最基本的。解題時,主要是運用相關學科中的基本公式或原理分析各種現象。

再次,把新教材的教學“情境化”數學課程標準中談到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數學課程要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

例如:在教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絕對值》時,我是這樣引入新課的:(1)從我校走3公里到某車站可記作:+3公里,那麼從該車站走3公里到我校要記作( ) 公里(-3公里)。(2)從我校僱乘摩托車到車站需2元,可記作:+2元,那麼從車站僱乘摩托車所需的2元,要記作( )(讓學生討論)。

教師最後點撥:第(1)題的正、負號是區分走的方向不同,第(2)題如果也用正負號來區分的話,那麼+2元表示乘客拿2元給摩托工,-2元就要表示摩托工拿2元給乘客了,現實生活中有這回事嗎?沒有,所以第(2)題的兩個2元都是用“2元”來表示,這“2元”的“2”就是今天所要學習的新概念“絕對值”,……。生活中的“絕對值”與數學中的“絕對值”掛鉤。把新教材的教學“特色化”教師手中的課標、教材、學生猶如廚師的青菜、蘿蔔、佐料,一道上等菜餚需要廚師用精湛的手藝來烹飪,不同的廚師烹調出不同的色香味,同理,一節有品位的好課就要依靠教師高超的教學“手藝”來創造自己的特色。

新教材的教學,師生雙邊都是具有積極思維的生命體,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發展的過程而影響新教材教學過程有諸多因素。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要把備課等同於千篇一律的教案,而要以學生為主體,備學生,對新教材的處理要講究“藝術性”,凸現教師個性和教學風格,要做到“心中有方法,手中有特色”。因為課堂是師生活動的舞臺,教師要扮演著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等多種角色,讓課堂開放,讓課堂“活”起來。但怎樣做才“活而有序”、“活而有效”,如何巧妙設定懸念、創設問題情景、 激發學習興趣,什麼時候讓學生討論、探索,要多長時間,探索什麼問題等等,所有這些都是教師創造特色的學問,這就要求教師要具備駕御課堂的能力和藝術,如教學語言要風趣幽默,通俗易懂,富有親和力、感召力等等。課程改革空前地賦予了教師更新更深的“權力內涵”。教師要從本校、本班的實際出發,做到“腦中有課標、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學生、手中有特色”,就一定能挖掘教材,超越教材,發展教材,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這就是近期開展的同課異構活動中得到的一點啟示,就是教學理念的改變和更新。以往的我教育教學工作中,總是以中考為本,目標明確,所有工作都為中考而服務,不僅自己被中考束縛著,也使學生們受縛於中考之下,進而壓抑了個性,磨滅了創造力,對於學生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現在我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提高學生的歷史思辨能力,歷史知識結構的簡潔化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必要途徑,劃定學科邊界,上出數學課的原滋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