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歷史活動課的幾點反思
長期以來,在我國曆史教育教學領域中奉行以知識傳遞為價值取向的教學觀,致使課堂中教師的講授成為主要的教學形式,輕視甚至否認學生主體活動給予素質發展的真正價值。隨著未來科技、經濟的迅猛發展,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終身教育和學習化社會的到來,為了確立學生主體活動在教學中的地位,我們將活動教學引入歷史課堂教學中,使傳統的教學過程發生一系列的變革,產生了以下新的特點。
一、活動課教學是以學生探究為中心,塑造和建構學習主體的教學過程
長期以來,我們採用前蘇聯的歷史教學方法,認為學生歷史學習的任務是在教師幫助下學習和掌握書本知識,而不是發現“真理”。這種認識上的偏差導致在我國的教學理論和實踐中嚴重輕視實踐。發現、探究等活動,否認學生有自主發現、探索、認知事物的能力,在教學中必然置學生於消極。被動處境,難以激發學生參與活動,難以真正確立學生在教學認識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最終難以實現學生的主動發展。
歷史活動課教學,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讓師生對人類文明發展過程的一種認知意義上的“重演”,是對人類大現所經歷的某些必要過程的“親歷、再認和再現”,是帶有創新、發現性質的學習。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對他們所不知道的未知領域進行探索發現,才能主動實現對客體的不斷涕化和提高,只有使學習主體通?"再現"和"重演’:人類的某些社會歷史活動,去"佔有,’具有獨特形態的活動成果)"才能真正促使學生認識的深化和發展。因此,活動教學重視實踐、探索、發現在教學認識活動中的地位,認為要使學生實現主動學習和主動發展,就必須置學生於自主探究、發現的活動中,主張學生由主動經驗和探索的活動發現知識的由來和關係,並強調以外部的實際操作和內部的思維操作相結合、相作用的實踐,來實現認識的深化。
活動教學強調探究,強調學生的活動,藉助活動來真正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這在客觀上保證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塑造和建構了學習主體。只有在活動中,學生才自始至終是自覺主動的行為者,而不是教師的追隨者,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自在地進行各種各樣的探究、操作、體驗活動,學習才具有了主動探索的意義。透過學生自身的自主的`思考活動,可以瞭解知識獲得過程、經歷知識價值生成過程,從而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而不是機械接受和背記知識結論。活動在形式上保證了人人參與的可能。
二、活動教學過程是注重活動性體驗,強調理性認識與非理性認識相統一的過程
人的活動是理性活動與非理性活動的統一,理性活動通常指形成概念——進行判斷一邏輯推理,並進而指導實踐活動。非理性活動是指人的非邏輯、非條理化的活動,是人以非理性精神為前提和基礎,憑藉各種非理性精神形式(如本能、慾望、需要、意向、動機、希望、願望、情緒、情感、意願、信念、信仰等),依靠各種非理性方法(如想象、幻想、直覺、靈感、猜測等),來表達主體需要或客體屬性的心理活動過程。理性活動主要形成人的理性精神,非理性活動主要形成人的非理性精神或人文精神。完整的人的發展是理性精神和非理性精神的協調發展和統一。
現行的教育教學活動主要表現為一種唯認知。唯理性教育,而失缺了非理性的情意活動。只強調對記憶、思維、認知等的訓練和培養,過分偏重理智性的、概念性的知識分析,缺少引導學生對價值。美的理解和感受,重知識積累和技能掌握,輕情意發展和人格薰陶,忽視對於人的心靈的育化和情感的關懷,學生自身的希望、意願、情感和態度常為教育者所忽視。因而,培養出來的人是失缺人文精神的不完整的人。
活動教學認為,教學過程應該是認知過程與情感過程的相互交織,重視知識學習與情感培養的相互融合。不僅應關照生活在現實和未來中的人為求得生存發展而獲得必要的知識和技能,而且更應關注活動過程本身對於學生態度和行為方式的價值,關心學生在情感、價值、意志等方面的體驗。
活動性體驗是一種依存於活動主體的主體性體驗,它在學生的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同的活動方式和活動內容,會帶給學生不同的內心體驗。如在人文性活動中,他們經歷著對於美醜的感受,積累著對於生活的理解與反思。在科學活動中,不純粹是知識的累積和理性的推理。論證,也經歷了情感的體驗,如發現、探究活動中需要運用直覺、幻想、想象等。就學生的發展而言,他們在活動過程中所獲得的感受,體驗的成功或失敗,以及對於問題的解決本身,是更具實質性意義的學習成果。可以說,正是活動提供了一條有效培養學生非理性精神的理想途徑,正是活動給與了學生體驗生命成長意義、培養完滿人格的機會。
三、活動教學過程是以活動為基礎的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統一的過程
傳統教學視教學過程為間接經驗過程,是掌握和佔有既有人類知識經驗的過程。因此,注重分析、演示、講解方式,輕視實踐、發現、探究等活動,忽視學生感性經驗。直接經驗的積累,從而容易失缺抽象認識和理性認識的基礎,導致學生理解的歧義和不求甚解。學生只有藉助機械背誦和表層理解來"掌握"知識,不理解事物的過程,事物之間的內在關係,很難達成對知識的有意義建構和理解,更不利於其從事創造性的探究活動。
活動教學認為,人的認識是一個從感性到理性,不斷地逼近客體本身的反映過程。實踐對於人類的認識發展來說,是具有基礎性的動力因素。只有經歷必要的感性階段,積累相應的直接經驗,才能促成學生有效的思考,使知識的掌握富於意義,最終上升為學車的理性認識,促進知識的有效建構和思維的發展。因此,在活動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求教師給與學生足夠的時間對客體進行觀察,操作,在操作中進行探索。充分積累直接經驗,豐富感性認識,另一方面,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藉助語言和詞彙,及時進行抽象、概括、綜合、達到抽象的理解,實現由感性向抽象思維的轉化,無論對未知知識的認識還是對已知知識的再認識,都應當要求學生用主動探索發展的態度和潔動方式進行不斷的認識,不僅要發現知識的由來;更要發現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實現認識的深化或發展。應將直接經驗的積累和間接經驗的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憑藉直接經驗去理解間接經驗的意義,藉助間接經驗去獲取更廣闊更深層的直接經驗。否則,只有直接繹驗,難以發展學生系統化的認識;僅有語言講授方式去間接地獲取知識,學生不易深刻地理解知識和實際有效地運用知識中小學階段,對於缺乏生活經驗的學生來講,直接經驗。感性認識在認識領域中所佔比例應該是比較大的,故應強調以探究活動方式來展開對事物的認識。
四、活動教學過程是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依託的教育過程
實際上,學生乃至成人都是從他們的環境。家庭和社會中,直接地、現成地吸取經驗、,從而獲得大部分的教育。教育不可避免地在學生的生活中開展,學生的生活經歷成了教育的起點,學生的生活自然成了教育的背景,教育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學生的生活本身和學生的經驗是我們實施教育的基礎,教育者應瞭解這一基礎,意識到並善於利用這一基礎,關注學生的生活。
一方面,關注學習內容與學習者個體生活經驗的聯絡。要求在考慮知識具有的邏輯性。系統性時,必須考慮學習者的願望和要求,考慮如何將新的問題。課題的學習同學生的生活與經驗關聯起來,如何在學生的主體學習過程中更符合學生的心理要求和經驗儲備,得到學生經驗的支援,調動起他們已有的經驗。意向和創造力。要能為學生的經驗所統整,進而活化為具體的。現實的及生活的內容,這些經驗植根於學生的經驗之中,為學生真正理解,與他們的生活實踐及經驗真正關聯,使抽象的知識活化而統整到學生的經驗之中。
另一方面,關注教學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聯絡。教學如果不和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融合,就沒有現實的感覺,學生也就缺乏學習的動機。必須改變課堂等於教室和、學習資源僅限於書本的觀念,隨時從學生熟悉的現?"文化生活和社會實際中選取為學生關注的話題,將沸騰的、變幻的生活及時納入課程和課堂中。要使書本世界與學生的現實世界貼近,與學生的已有經驗和背景相符,強調對"生活的迴歸",從生活中來,再到生活中去,使知識不再是零散的;孤立的與生活隔離的東西,而是使學生能自己意識到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滿知識、蘊含知識。總之,要讓生活走進課堂,將課堂引向生活,要更多地走向課外。戶外,因為生活的一切時間和空間都是學習的課堂。
只有活動的教育價值真正為人們認識與重視、學生作為學習與發展主體的主體性才能受到重視,學生主體性的發展、素質教育理想和價值才能得以實現。活動教學透過活動切實在課堂教學中構建學生的主體學習,確保學生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將會真正煥發出課堂教學的生命活力,最終會成為實現對傳統課堂教學的變革、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