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圖形影象/多媒體

運用多媒體教學需注意的地方

運用多媒體教學需注意的地方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物件的特點,透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並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資訊作用於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最佳化的教學效果。多媒體在課堂上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必須遵循教學本身規律,遵循因材施教原則,遵循效益性原則,才能真正發揮多媒體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輔助作用,達到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目標。透過教學實踐,我認為運用多媒體教學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正確處理教師的主導地位與計算機的輔助地位

教學過程由教師、學生、媒體三個基本要素構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資訊的傳播者,學生是教學資訊的接受者,媒體傳遞則是教學資訊的載體,是溝通教與學的橋樑。多媒體容易使人特別是青年教師過分依賴於電子教案和現代教學設施,認為教學工作就是點點滑鼠、讀讀螢幕,教師成了“操盤手”和“讀書郎”,甚至學生對教師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他在電腦中”。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媒體實現的只是教師勞動中的“低階部分”,那些高階的、創造性的、智慧化的工作才是教師價值的真正體現。教師我把自己的思想、思維透過語言、行為清晰地表達出來,去感染、引導、教育、影響學生,始終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多媒體教學是一種輔助手段與形式,只有教學內容才是教學核心。因此,應該根據教學內容來決定要不要使用多媒體教學,用則應明確用在什麼地方,要達到什麼目的,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多媒體手段才能與教學內容、教學目的保持一致。

2、正確處理師生之間“教”與“學”的互動互動教學

這是指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雙方的主動性,形成師生之間相互對話、相互討論、相互觀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進的一種教學方法。而在多媒體教學中,很多教師忽視了這一重要的教學環節,從而導致師生的“雙邊”活動變成單方面的播放和講解,學生變成看客,教學過程從“以教師為中心”演變成了“電腦+教師”為中心,從“滿堂灌”演變成了“滿堂放”,強化了教師的主動性和學生的被動性,弱化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教學效果難以提高。多媒體教學中如何才能夠加強師生間的互動呢?教育學家普捷洛夫曾提出:思維永遠是由問題開始的'。

因此,以設疑為主體的啟發式教學對加強師生互動是非常必要的,同時應注意,設疑主題要緊扣教學內容,且具有代表性和啟發性。

3、注意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傳統教學是以“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為代表的,其優勢主要體現為:

①有利於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②有利於教師對課堂情況的把握③有利於師生的課堂發揮和創新。多媒體教學則以其圖文聲像俱佳的表現形式和非凡的表現力,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優勢表現為:①增加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果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③創設教學情境,突破重點難點。我認為,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的有效結合是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最終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質量的最佳途徑。因此,在製作多媒體課件時應有所取捨,只需要把一些不便板書的內容製作進去,而對一些關鍵問題、闡述說明、師生互動等要留給教師,透過板書、講授等方式去發揮。教師應靈活運用兩種教學方法,使各自優勢得以充分發揮。

4、注意數學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性

多媒體作為先進的教學工具和教學手段,固然有其優點,但只有用到實處能發揮出來,並非所有的數學教學內容都適合,在教學中必須針對數學教材自身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合理選用。

5、注意使用多媒體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的適時性

在課堂教學中,並非整個教學過程都用多媒體就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應該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把握好該用時才用,用得恰到好處。有的教師過分追求全程效果,整節課從頭到尾都使用課件,電腦的播放替代了教師的講解,教師成了放映員,學生成了觀眾。譬如在數學例題講解時,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留給學生必要的思維空間和必要演算推理時間,不能因多媒體成為學生思考注意力的分散因素,因此一般不宜頻頻使用課件。事實上,並不是每個教學環節都需要計算機輔助教學,常常只是在一節課的某個階段才使用電教手段。因此教師課前要周密思考,哪些內容、哪幾個環節運用最適宜、最有效。一般來說,教材中難以用言語表達,學生缺少感性認識而難以領悟,而現場演示條件不足時,利用多媒體演示才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以激發學生的思維。

多媒體教學的優點很多,利用好這些現代化教學裝置和先進教學形式,會最佳化課堂教學,提高效率,提高教學質量。但教學中如果不瞭解現代化電教手段的使用規律,使用不當,違背了教學規律,就會事倍功半,減少了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時間,不利於提高學生的能力。因而只有合理運用,做好各種教學媒體的有機結合,才能更好的發揮它們的優勢,更好的為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