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最大的“書”》教學實錄
一、一讀對話,初識書的外形
1、回顧生活中的書,引出文中最大的書。
師:上節課,我們知道了平常讀的書,書上有字、有畫、有豐富的知識,我們還知道讀了書,將來能更好地建設祖國(師邊說邊板:書、字、畫、知識、作用),今天我們就繼續來讀讀書,一起來讀懂這本《最大的書》。
生:齊讀課題。(學生齊讀的聲音很響)
師:如果聲音稍微輕一點,可能更好聽,試試。(學生果然讀得很好)
師:下面請把書翻到83頁。
2、師生分角色讀課文1-4小節的對話。
師:誰願意和我合作,一起來讀1-4小節(學生小手如林)你叫什麼名字?
生:我叫×××師:如果我是地質勘探隊員,那你就是誰?
生:沉思片刻,我是川川。
師:一個很機靈的孩子。師生分角色朗讀1-4小節。
師:你讀得很認真,謝謝你,誰願意再和我合作,超過剛才的小朋友?
師:你能超過剛才的小朋友嗎?
生:自信地點點頭。
師:為什麼能超過他?
生:我相信自己能超過他。
師:好!有自信,咱們就成功一半了,其它小朋友有一個任務:邊聽邊想,你明白了什麼?師生合作再次朗讀1-4小節,讀完後,全班孩子鼓掌。
師:小朋友熱烈的掌聲說明了一切,你讀得很不錯。從我們剛才的對話中你們明白什麼?
生:我知道了岩石就是一本書。
生:我知道了,這本最大的書就是岩石。
師隨機板:岩石書。
3、認識岩石書,朗讀指導。
師:孩子們,想不想看到這本岩石書呀?
生:想!
師:點選課件,出示岩石,這就是岩石書,多麼神奇啊!誰來讀讀這句話。課件出示:岩石就是書啊!你看,這岩石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
生:讀。
師:你讀得不錯,把句子後面的?都讀出來了。誰再來?
生:讀(沒有讀出厚厚的感覺)。
師:岩石書一層一層,厚嗎?(師邊說邊做手勢)。
生:厚
師:如果你把一層一層、厚厚這兩個詞語放慢讀,會更好,再試一試,好嗎?
生:認真地再讀,有進步。全班孩子都為他鼓掌。
師:還有誰再來讀?
師:男生試試看?男生齊讀。
師:相信,女生一定不會比男生差,來,試試看!女生齊讀。
師:平分秋色,都很不錯。
二、二讀對話,感知書的內容。
1、生分角色讀課文5-10小節。
師:是啊,孩子們,岩石就是書,讓我們翻開這本岩石書,看看裡面寫了什麼?下面就請兩位孩子來讀讀58小節?願意當叔叔的請舉手?好,就請你,小手舉得最高的孩子。誰來讀川川的話?好,你來吧!生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2、師生共同研讀書的內容。
師:你們倆讀得真投入,孩子們,讀了這本書,你知道了什麼?
生:我知道了書上有樹葉、貝殼、小魚。
師:這些樹葉、貝殼、小魚,就是書中的畫。(師板:樹葉、貝殼、小魚)。
生: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這書中有雨痕、波痕,還有礦物。
師:其實這些就是書中的字(師隨機板書:雨痕、波痕、礦物)。
師:孩子們,你們見過雨痕、波痕嗎?
生:搖搖頭,沒見過。師:那你們想象一下,這雨痕、波痕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生:我想雨痕大概是一點一點的,是雨掉下來打在石頭上形成的。
師:你很會說話,用了我想、大概,說明這是你猜想的。你覺得,雨點落下來,長年累月,慢慢地,地上形成一個一個的小坑了,這就是雨痕,對嗎?
生:對!
師:真有意思!
生:我覺得雨痕應該有大的,有小的!
師:為什麼呀?
生:因為如果下小雨的話,地上的坑就小一點,下大雨的話,地上的坑就應該大一點。
師:你說得很有道理,我想在座的很多小朋友可能跟你想的一樣。
生:這雨痕應該是圓圓的,就像小雨點一樣的。
師:你想的也不錯!誰來說說波痕呢?
生:波痕應該是一波一波的,(生加上動作表示)就像海浪一樣!
師:點點頭,你還加上了動作,真形象。
生:波痕應該是一條一條,彎彎曲曲的。
師:你們太會想象了,你們想不想看看它們的廬山真面目呢?
生:很有興趣,大聲回答,想!
師:那請大家睜大眼睛,瞧!(師點選課件),這三幅圖你能認出哪個是雨痕,哪個是波痕,哪個是礦物嗎?
生:第一個是雨痕,第二個是波痕,第三個是礦物。
師:小眼睛,真亮,全找對了。你們看它們多有意思啊!誰來介紹一下他們呢?(師點選課件,出示句子)。
生:這是雨點留下的腳印,叫雨痕。
生:這是波浪留下的`足跡,叫波痕。
師:慢慢來,彆著急,再來介紹一下,可別添字啊!
生:再讀了一遍,可還沒準確。
師:有進步,沒加字?可還有點不順,再來一遍,一定會更棒!
生:再讀一遍,讀順了。全班孩子又自發給予熱烈的掌聲!
師:(摸摸他的頭),不怕失敗,有進步,就值得表揚,再加油啊!
生:還有這些閃光的、透明的,是礦物。
師:介紹得真清楚。誰能把三種連起來介紹,自己先試試看。
生:認真地連起來介紹。
師:你真能幹,三種連起來介紹也非常流利。下面誰來讀讀書中叔叔的話呢?師當川川認真地問:這上面有字嗎?
生:有。你來看,這是雨點留下的腳印,叫雨痕;這是波浪的足跡,叫
師:哎喲,你這個叔叔當得有板有眼的。
師:岩石書上不僅有字,還有畫呢?你們看,(出示課件)這岩石書上的畫與我們平時見到的樹葉、小魚、貝殼有什麼不一樣呢?
生:我平時看到的小魚是有鱗片的,可這裡的小魚沒有鱗片。
師:平時的魚是有魚鱗的,這裡的小魚卻沒有。
生:我平時看到的小魚是會遊的,可這裡的小魚是死的,看不清楚。
生:這裡的小魚是不動的,好像凹進去了。
師:那平時的小魚呢?生:平時的小魚是活的,在水裡遊的。
生:平時看到的樹葉是綠色的。生:平時看到的樹葉是有縫的,這裡的樹葉看不清楚。
生:平時的貝殼可不是這樣的。
師:孩子們,這裡的樹葉、小魚、貝殼,本來也有美的顏色,也是活的,可由於特殊的地殼運動,他們被包了起來,死後沒有腐爛,埋在地底下,經過漫長的時間之後,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像石頭一樣,這些叫什麼呢?
生:我知道,叫化石。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我在課外書裡看到的。師:你看,多看課外書,就是不一樣,你知道得真多,對,這就是化石。
師:(出示句子),誰來介紹一下這些化石呢?
生:讀你看,這兒有樹葉,有貝殼,那兒還有一條小魚哩!
師:你的圖畫介紹得可真有趣!誰再來介紹。
師:孩子們,其實像這樣的圖畫,岩石書裡還有許多,想不想看?
生:想!師:大家看,(師點選課件,出示恐龍、蝦、恐龍蛋、烏龜的化石),你們認識這些有意思的東西嗎?
生:我知道這是恐龍,這是丹頂鶴、烏龜。
師:這是丹頂鶴嗎?
生:這是蝦,還有恐龍蛋。
師:對!這麼有意思的東西,能不能也像剛才那樣介紹呢?(出示句式:你看,這兒有,有,那兒還有哩!),先給大家一點時間準備準備。生認真地準備。
師:現在你就是地質勘探隊員,我來作川川,向你請教,誰來和我合作。師生對話表演。
師:這上面有圖畫嗎?
生:有,你看,這兒有烏龜,有蝦,那兒還有恐龍蛋哩!
師:大大方方的,挺不錯。
師:誰如果能一邊介紹一邊加上動作就更好了!生邊介紹邊指著畫面。
師:這些神奇的字、畫,又能說明什麼呢?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聽邊在腦子裡出現一幅幅畫面。(師配樂朗讀第10節)
師: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生:我彷彿看到小動物在樹林裡快活地生活著。
生:我彷彿看到了一片茂密的樹林,小鳥在枝頭快樂地歌唱。
師:是啊,樹林裡空氣好清新哪!
生:我剛才彷彿看見大海里小魚在快樂地游來游去。
師:這個時候陸地已變成了大海,不過那要經過很長很長的時間的。
生:我彷彿看到了大地突然沉下去了。
師:你想看到的可能是地震那一瞬間的情景。可是陸地變成大海,大海又變成高山,那是神奇的地殼運動,這不是一下子的事情,它要經過漫長的歲月,請大家讀讀課文中第10小節,你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地殼運動要經過漫長的歲月。
生:很久很久,很多很多萬年,慢慢。
師:誰來讀讀這些詞,讓我們感受時間的漫長呢?生讀得很快
師:哎喲,這時間可是成千上萬年的,你如果讀得慢些,聲音稍微輕一些可能更好,別緊張孩子,再來試試。
生:讀,果然有進步。學生鼓掌。
師:把這些詞放回課文中,一定會讀得更好,自由讀,誰來讀讀第10小節?生:讀。
師: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地殼運動的過程。
生:想!師:出示課件。生:看得非常認真。
師:這段地殼運動的動畫很有意思,可惜,沒有聲音。誰願意來為這段動畫配音呢?好!那麼多小朋友願意,自己先試試看,呆會兒我請最認真的小朋友來配音。
生:練習。
師:誰願意來試試,請你吧!
生:聲情並茂地讀,全班孩子又響起熱烈的掌聲。
師:你讀得很不錯!看到你讀得那麼有聲有色,老師想和大家一起讀讀課文,好嗎?師生分角色,讀全文。
三、瞭解書的作用師:
透過我們剛才的對話讀,你知道嗎?讀了這本書岩石有什麼用呢?
生:讀懂這本岩石書,我們可以找到地下的寶藏。
師:能不能具體說說有哪些寶藏呢?
生:讀了這本岩石書,我們可以找到石油!
生:我們可以找到煤碳、礦物。師:那你知道川川以後長大想幹什麼呢?
生:做地質勘探員。
師:對!四、總結說話,引向更廣的書。
師:孩子們,這節課我們共同努力讀了這本最大的書,我們知道了,這本書有字、有畫,讀了這本書還有很大的作用,能找到地下的寶藏。孩子們,你們知道嗎,其實在我們大自然中,還有許多這樣的書呢?你們看,(點選課件),這朵嬌豔的藍玫瑰是書,讀懂它就知道它的地下有銅礦;這片片高積雲是書,它的出現預示著晴天的到來;這可愛的小狗是書,讀懂它就知道它的汗孔是長在舌頭上的;這美麗的胡楊樹林是書,順著它的身子挖下去,就能找到地下水。其實我周老師也是一本書,我臉上的皺紋告訴你們我已不再年輕,我的穿著打扮告訴你們社會在不斷地發展。孩子們,茫茫宇宙,萬物生靈,書無時不有,書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帶上一雙善於發現的慧眼,一顆善於探究的心,我相信你們肯定能發現更多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