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的意義是什麼呢
建築對於人們的影響是除了天空、大地、山脈、水流這些自然景象之外,最主要的人為景觀影響,是我們和這些大自然相連線的重要構成。是人類文明在這顆藍綠色星球上遍佈的星星點點的美麗裝飾。
西方人對於城市和所處環境的協調整體設計在文藝復興時期上升到了一個非常的高度,就像他們對於光線,對於解剖,對於透視的精確嚴謹的態度,這種精密和細緻用於各建築之間的穿插設計組合以及建築和自然的切入結和。在這樣的格局當中,突出人的設計精神。
我們古人也用了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哲學觀來順應自然的規律,有機的將建築安排於環境當中,並將自然形態移植到建築的內環境,我們是以自然為主導的居住理念,如今這種理念的精髓需要到鄰邦的日本才能體會得到。
東西方的文化優勢和特色從古建築上一覽無疑,當今的全球化走向帶來建築形態差別的慢慢消除,在將來地球村的框架裡,世界是需要大一統的建築還是需要各具文化特色的民族建築始終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建築已經脫離了它單純和自然相連的關係,變成一個和政治息息相關的意識形態。
不管我們強調怎樣具有中國特色,如今我們的建築形態已經絕對的西化,無論是歸結於西方文化的霸權也好,我們又在如何的發起文化產業的戰略反抗也好。這種受傷的情緒心理在歐洲這些同樣有著古老歷史的國家不會產生,因為他們小心翼翼保護下來的古老建築給他們帶來穩重而堅實的自信。
我對於建築知識所知不多,因同屬藝術門類,在去各地時會特別觀察每個地方的建築形態,和這些建築與自然的關係,以及它們與當地文化之間的相互關係。城市建築已經失去了比較的意義,所有城市的個性都已經被統一的建築形態給抹除,只空留下各城市特色文化在怨婦一般喋喋不休的嘮叨不停,沒有人有太多興趣去聽她們的反覆強調解說,有本事把你的家底亮出來瞧瞧!
一座有著悠久文化的城市必然需要和他文化相應的建築群,僅僅留下幾座被掛牌的房屋只是在那告訴別人曾經有過的故事,不能讓人在其中行走切實的親身感受。它們除了表示城市規劃給文化“高抬貴手”的意味,更多的是顯擺展示、收受門票。
如今的中國傳統文化氣息只能在各離開城市建築侵佔的邊遠地區才能感受得到,只是很多古老建築群在倒塌消失,有幸能具備旅遊條件的鄉村得到快速修繕保護,急切的經濟回報讓眾多的建築細節不倫不類,除了遊覽觀看的功能外,文化的整體視覺感受變得七零八落。
每次出到一個城市和鄉村,首先印入眼簾的是這個地區的建築,和這些建築帶來的視覺感受,從而判斷出當地的文化特性與人們的生活習性和性格特點。一個有著真正文化保護意識的地方不會一應的去追求流行的'規劃建築格式,而是像恭敬的晚輩般將祖宗留下的家業進行合理的規劃,以既能夠符合時代的需求,又不至於讓自己無根無姓,不會為了臉面將古舊破敗剷除遮掩。而是系統的修繕,自信十足的將他們展示於大家,讓來到此處的人們在他們的古居古街中閒步薰陶那一番古意,那一番自在。
建築的意義不只是我們的居住場所,它內含每個地區的文化資訊,體現鄉鎮的傳統習俗,代表城市的性格臉面,關乎我們的意識形態取向。我們不能只以居住功能來進行整合,不能以經濟效益來實施設計,而需從環境的走向來進行美學的融合,依據文化的長遠思考來進行規劃,藉助傳統符號來進行設計,貫穿性格特色以區別於它處。將我們的自然哲學觀和居住理念用現代設計精神融入其中,讓飄遊於荒嶺曠原之上的華夏文明得以有棲身之所,讓世界看到我們的悠久而強韌的精神堡壘!——這些將帶來建築意義無窮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