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和鳥》教學片斷實錄
孩子們在讀通課文之後質疑:
(片斷一:)李澤航:“父親為什麼突然站定了?”
孩子們的回答:
“因為父親朝霧濛濛的樹林望了又望,知道有鳥,所以突然站定了。”
“因為父親聞到了鳥的氣味。”
“因為第一段說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還有愛唱歌的鳥,所以父親突然站定了。”
(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是一個精彩的問題,但這個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我看到了精彩,透過他們的回答我知道孩子們對課文的內容已經瞭解,而且他們還學會了透過聯絡上下文來解決問題。所以能留出時間來解決這個問題我感到是正確的。)
(片斷二:)蔡若瑄:“老師,父親說看那裡,沒有風,葉子為什麼在動?這個問號就是他在問兒子了,為什麼還沒等兒子回答他就說別的話了?”
老師:“你真是個細心讀書的孩子,你看文章上面已經寫了父親說林子裡有不少鳥,但是兒子並沒有看到一隻鳥。那這個時候父親說看那裡,沒有風,葉子為什麼在動?就是說因為那有鳥,所以葉子才會動,那你說這個問題還用兒子來回答嗎?對,不用回答了,其實父親在上兩個自然段已經說出了答案,這就是問號的另外一個作用,一種是需要回答的,像我們以前知道的,叫疑問句。有時候也是不需要回答的,就是在問題裡已經包含了答案的,這種問句叫設問句。”
(這個問題我感覺自己講得太深了,但面對細心讀書的孩子,面對他們“尖銳”的問題,我真的沒有辦法很“淺顯”地回答他們。)
(片斷三:)一個孩子的問題:“父親為什麼要對我說那麼多?”
老師:“是啊,父親對我說了林子裡有不少鳥,而且還聞到了鳥的氣味,又說到了鳥會唱歌,果真鳥就唱起來了,父親為什麼要對我說這麼多呢?你是怎麼理解的?”
堯堯:“因為父親想讓兒子瞭解更多鳥的知識,長大就可以成為一個研究鳥類的科學家。”
黃晨怡:“因為父親愛鳥,他也希望別人像他一樣愛鳥,所以他對兒子說了那麼多。”
(其實這個問題我只是想借助他來簡單總結一下父親說過的話,但孩子的回答真的是我沒想到的,我真佩服他們對課文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看來教師真的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因為孩子們自己才是最精彩的。)
(片斷四:)一個孩子的問題:“為什麼課文結尾說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
趙昱全:“因為我很愛小鳥,所以不希望獵人來打鳥。”
師:“對呀,你體會出文中的小作者已經是個愛鳥的人了。真不錯”
黃悅:“因為他知道父親那麼瞭解小鳥,如果父親是獵人,就會把森林裡所有的小鳥都打死的。”
聽了他的回答我當時就跑過去抱著誇他很棒,並把他的這個回答作為本節課的最精彩發言。
【這篇文章的學習我們不但體會到了孩子在父親對小鳥的愛中受到了影響,而且這種愛也深深地植入二(2)班每一個孩子的心中,我相信他們在期待一個人與自然融洽相處的和諧環境,也會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