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要有力度
隨著資訊科技的應用在各個領域的不斷普及,多媒體課件也正在逐漸成為教師手中越來越常見的一種教學手段。在新課標和新教學理念的指引下,許多教師對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很有意義的嘗試和探索,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多媒體技術與語文課堂的結合,使曾經讓學生感到沉悶、枯燥的語文教學,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營造出了一種圖文並茂、生動逼真的全新教學環境。顯然,多媒體課件在語文課堂中的恰當運用確實為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有利於當前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多媒體技術也不例外。在實踐中,我發現不少同行在製作和運用多媒體課件時存在著一些誤區。他們主觀地把現代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等同起來,認為只要在課堂上運用了多媒體技術,教學理念就先進了,於是出現了為用課件而用課件的傾向。他們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過多、過濫,片面追求了華麗的影音效果卻遮蓋了語文教學的一些本質東西。可見,多媒體技術對語文課堂而言其實是一柄雙刃劍,用好它,能促進語文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片面的理解多媒體技術,不根據實際需要使用,就會讓語文課堂偏離教學的目標,得不償失。那麼,多媒體課件在語文課堂中到底有哪些負面效應呢?
課件演示擠佔了學生的誦讀訓練 語文課實際上應是心與心的交流,而語言則是心意的表達,沒有語言的交流和對內心的挖掘,語文的靈魂將不復存焉。淵遠流長的中國文化傳統留給當代學生的大多是經典範文,誦讀便成了語文課堂最基本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在充分的朗讀中其義自見,培養語感,受到思想情感的薰陶。由於集聲音、影象、文字、動畫為一體的多媒體課件能極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的視聽需求和學習興趣,許多語文教師便投其所好,將此類課件在語文閱讀課堂上大量使用,使得學生讀書的時間越來越少,琅琅書聲越來越弱,幾近於無。此種做法無疑是殺雞取卵,違背了語文教學特有的教學規律,也使語文課堂變成多媒體的演示課。如果不重視語文學課本身的特點,不能體現閱讀教學讀、感、悟的過程,多媒體的介入就是喧賓奪主,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
程式化的多媒體演示取代了靈活機動的黑板板書 在當前開放式的語文課堂上,板書早己不再是老師過度預設的產物和老師獨享的`書寫場所,而是成為師生在課堂互動中同步思考雙向交流、不斷生成的集體智慧的結晶。在這樣的課堂上,板書的內容、時間、順序都是無法預設的,這樣的板書讓課堂充滿了不可預知的美,也讓教師的機智和應變能力得到了鍛鍊。但多媒體技術的介入,使許多語文課堂的板書銷聲匿跡,白色大螢幕己冠冕堂皇地取代了黑板的地位。大多數課件往往預設了演示過程,且無法更改。內容設計越精細,其對教學的制約越強。整堂課教師和學生都被課件牽著,亦步亦趨地跟著課件走,這和傳統的黑板板書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影象影片扼殺了學生想象的空間 語文的媒介是文字,語文教學是透過語言文字來培養學生理解和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這是語文能力的核心。影象、影片永遠不能取代文字的功能和作用。可是在教學中,許多教師常常迫不及待地使用課件,打出圖片,替代了學生的感悟,壓縮了學生想象的空間。是以犧牲學生對課文文字獨到的、自我的領悟而換來的。誰都知道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針對同一文字,不同的讀者完全可以根據個人的審美經驗、審美情趣、審美標準去進行創造性的多元化解讀。而影片的運用,使學生只有被動接受編劇和導演的解讀,而無法進行自我創造和個體體悟,課文提供的文本價值已經喪失,對文字的理解和品味已經在課堂上蕩然無存了。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對語文課堂而言是把雙刃劍,它在顛覆傳統的課堂模式,帶來立體教學樂趣的同時,其負面效應也因不當使用而逐步顯現。因此,我們必須在語文課堂中慎用多媒體技術,要努力尋求它和傳統教學手段的結合點,並深入研究恰當使用它的時間、手段和方式。只有這樣,多媒體技術才能真正有利於提高語文課堂的實際效果,展現語文教學的獨特魅力,成為廣大語文教師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