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村居的評課稿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透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古詩詞,不管是何種句式,都平仄有序,簡短精煉,風格明朗,讀來琅琅上口,抑揚頓挫,兒童都很喜歡。此處竇老師基於學生閱讀古詩興趣及讀詩經驗,將此濃厚興趣遷移至學習詞中來。在聽範讀感受、多遍自讀自悟中,體驗發現詞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詞牌名與題的關係特點。所有詞的形式特點,均由學生在朗讀比較中發現、體驗而得,老師所做的,只是梳理與豐富,並在一次又一次饒有興味的朗讀中,品味詞獨有的韻律之美,在這一次又一次看似誇張的朗讀中,在語音的揚抑、節奏的緩急中逐漸入情入景。
兩首詞的對比,有利於使畫面立體起來,激起興趣;有利於文字走進學生的心田,展開對話;有利於學生走進作者的心裡,產生共鳴;有利於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營造出多彩的課堂!在這樣的對比中,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在字裡行間流露對鄉村生活的喜愛與嚮往之情,對名利的淡薄,對自然真實,恬靜有趣的生活之神往,以及其生活追求,經學生們的動情演繹,此情已洋溢於每位學生的心間。學生親身體驗到了作者思想情操之美,沉浸其中,接受心靈的
洗滌。最後有兩首詞中的"醉"的不同找到了對同樣的"安"的嚮往,把整節課的教學落實到一個"安居"上,透視出教者的教學智慧,和對文字的深度把握。
總評:
聽完這節課,對竇桂梅老師有這樣的印象:
她是一個對小學語文教學充滿激情的人。就如她自己所說的"激情不老"一樣,這種激情不是嬌柔造作裝出來的,這種激情來源於對教育事業和教育物件的真愛。教師從跨進教室的那一刻起,她的精神狀態就直接感染和打動了學生,就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在這樣的氛圍下,孩子們由"知之"到"好之"再到"樂知",整節課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激情來源於什麼?智慧來源於什麼?來源於教者厚重的`積澱,來源於作者孜孜不倦的學習。我們注意到,在這節課中,竇老師自己說出和引導學生說出了近三十首的古詩詞,信手拈來,得心應手,沒有深厚的語文積累是做不到的。
"你的美無聲無息,不知不覺讓我追隨;你在我眼中是最美,每一個微笑都讓我沉醉。……"什麼最美?投入學習的學生最美。什麼最美,投入教學的老師最美。什麼最美?語文教學最美。這種美,"只有相愛的人最能體會,你明瞭我明瞭,這種美妙的滋味"讓"陷入愛情中的我們不知疲憊,為了伴你左右與你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