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給老師一百條的建議有感
《給老師的建議》是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總結。書中寫的每一條建議,談的每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著實讓我收益匪淺。
他在《建議》的第22條中談到要“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我被這一條深深地吸引。我想每個老師,總是希望自己的學生熱愛自己的學科。這不禁使我問自己,我的學生熱愛我所教的學科嗎?我在教學中常常會遇到下面的這種現象,教學中往往有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甚至害怕數學,這樣漸漸的學生就開始不喜歡上數學課。那如何讓學生喜歡上數學嗎?
藉助生活情景,讓抽象知識變得具體形象。數學知識原本比較抽象,對一些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無味。要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形象、易懂,就要從生活中挖掘素材,在生活情景中幫助學生解決矛盾,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學習“因數和倍數”的概念時,為了便於學生理解因數和倍數相互依存、不能孤立存在的關係,我在教學時舉了這樣一個例子:A同學和B同學是同位,假如沒有A同學,你能說B同學是同位嗎?同樣的,沒有B同學,你能孤立地說A同學是同位嗎?透過討論學生明白:因數和倍數是密不可分的`兩個概念,它們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孤立地說誰是因數、誰是倍數;一定要說清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
我想,如果老師在數學課上能夠讓學生們饒有興致地去思考、探究數學問題,讓學生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思考、成功的樂趣,那麼,學生一定會喜歡這樣的數學課,他們會樂此不疲!當然,我們也很清楚,並不是一個班上所有的學生都能做到這樣的,因此我們的數學課還應充分為這些學生著想,上課時老師設計有層次的問題和教學活動,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教學中來,讓人人都能有美妙的體驗,讓人人都儘可能地喜歡數學課。教師不要吝嗇表揚與鼓勵,這樣學生就樂於上數學課了。
另外,要注意教學評價,不要把分數看的過重,應注意學生平時的表現,如:聽課質量、作業習慣、發言次數與質量、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等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喜歡上數學課,他們就能自覺地去學習、鑽研、探索,就能在學習中始終處於主動狀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要想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課,還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給孩子信心與勇氣。有時候真的覺得心靈只有用心靈去碰撞,真情只有用真情去喚醒。雖然我們的學生千差萬別,但總會有各自的閃光點,我們老師應該對所有的學生都一視同仁,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與關懷。讓他們喜歡上你這個老師,從而喜歡上你所教的學科。我想對於一個教師來說,做到這一點,引以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