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到達目的地》課後教學反思
《怎樣到達目的地》,是蘇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學期第三個主題——“我與外界的聯絡”中的第一課,對應課程標準,相關的內容標準是:“瞭解交通發展的狀況,感受交通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關注交通發展帶來的問題。”備課時,我將這句子反覆讀了又讀,為了體現交通的重要,我在教學的第一塊麵設計了小調查的交流,在學生平時使用交通工具的交流中,在豐富的`回答裡,提煉出我們使用交通工具一是載人,二是運貨,從而將交通工具的真正用途總結出來,把感性知識上升成理性知識。然後用圖片、圖例,結合學生觀察身邊生活後的交流,讓學生再體會到外地的產品進到本地,本地的產品去往外地,都離不開交通工具,人們的交往、物品的流通都需要交通工具,將學生的認知提升到交通工具起到的是社會溝通工具的作用。這樣一來,層層推進,交通的重要就體現出來了。說實話,這個環節我自認為設計得還是不錯的,學生都知道交通工具的重要了。對交通工具很重要的概念有了,但認同這種重要的情感似乎過於平穩。因為前面情感的鋪墊不夠,最後認識家鄉交通發展的變化驚人,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這個自豪就顯得有點牽強了。
事後,我也認真地進行了反思,品德課的目的在於育人,雖然它是一門綜合學科,但歸根結底是為學生的德性成長服務的。這樣常識型的題材,如何激發學生的情感呢?溯本求源,我審視自己第一塊麵的教學,回想起課堂上學生們討論著身邊的外地的商品,他們那種習以為常的神情。是的,四年級的孩子,出生在新的世紀,他們的生活中一直不缺乏這些豐富的商品,習慣到壓根都不會去想它們來自何方。教師一步步引導下的“重要”,無法給他們深刻的感受,震撼他們的心靈,情感自然無法醞釀、積累、最後昇華。如果讓我重新設計,對於交通工具的重要的認識,我不會設計成這樣的“順序”,而是用圖片、事例將交通不發達時人們交往的不容易、商店裡物品的貧乏和交通發展後人們去往何處都很方便、商場、超市商品琳琅滿目形成鮮明的對比,給學生一種震撼,使之發自內心地感到交通工具的重要,交通的發展是驚人的,在潛移默化中達到育人的目的。